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 要〕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9 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84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 42 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 42 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临床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用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临床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用药安全性,可促进心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心电图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98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CI 术后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99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每日硝酸甘油用量、症状持续时间及胸闷、胸痛评分,血管内皮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扩张功能(FMD)、内皮素 1(ET–1)〕,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 MB(CK–MB)、肌钙蛋白 Ⅰ(cTnI)〕。结果: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每日硝酸甘油用量、症状持续时间及胸闷、胸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 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每日硝酸甘油用量、症状持续时间及胸闷、胸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3 个月后、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 FMD、NO、SOD、NOS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治疗 3 个月后、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 FMD、NO、SOD、NOS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3 个月后、6 个月后两组患者 ET–1、MDA、CK–MB、cTnI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 3 个月后、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 ET–1、MDA、CK–MB、cTnI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 92.93 %,高于对照组的 80.8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CI 术后心绞痛可有效减轻患者胸痛等临床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可能与稳心颗粒联合替格瑞洛能够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减轻心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6 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收治的 AICVD 患者 164 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单一的阿司
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进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
量表(NIHSS)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
的 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 AICVD 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
吡格雷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抑制机体内血小板聚集,降低患者的 NIHSS 评分,尽可能保护机体脑部神经避免遭受损伤,改善
AICVD 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80 例,每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将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6 个月后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患者总有效率 90.0 %,高于对照组的 7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 6 个月后观察组 LVEF、6 min 步行距离(6 MW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NT–proBNP 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林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5 例。并分别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 C 反应蛋白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 %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 C 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 C 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8.00 % 与对照组的 12.00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同时加用氯吡格雷,可进一步帮助患者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以免形成血栓,且安全性较高,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文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9):153-155
〔摘 要〕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
期间宁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 20 例,对照组 20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0 %,高于对
照组的 5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
Barthel 指数(BI)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Fugl–Meyer 运动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 Batherel 指数、SF–36 评分、Fugl–Meyer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超敏 C 反应蛋白指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超敏 C 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阿替普酶能有够治疗急性脑梗死,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4 月收治的 106 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小剂量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生脉饮加减治疗方案)各 53 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凝指标及心功能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6.23 % 高于对照组的 73.5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高凝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高凝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生脉饮加减治疗方案的实施可有效的提高老年人心力衰竭病症治疗效果,改善其心功能及高凝指标。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6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76 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氢离子浓度指数(pH)、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R 及 LVEDD 均低于治疗前,LVEF 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 HR 及 LVEDD 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pH、PaO2 及 SpO2 均高于治疗前,且两组各项血气指标比较,观察组 pH、PaO2 及 SpO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促进其心功能及呼吸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芪苈强心
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功能、血清生化指标及 6 min 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
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有不同程度升高,
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VEDV、LVESV 均低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
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 I(cTnI)、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有不同
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TnI、NT–proBNP、CK–MB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 6 min 步行距离均有所提升,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6 min 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积极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能有
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提高患者心输出量及改善运动耐力,进而减少心脏损伤,缓解患者心力衰竭程度。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择福鼎市医
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98 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 49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实施治疗。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88 %,高于对照组的 79.59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6 min 步行试验距离大于对照组,左
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血浆 N 端 B 型脑钠钛前体、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缩末期内径、估算肾小球滤率、血清钾离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再住院率为 12.24 %(6/49),低于对照组的 26.53 %(13/49),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10 ± 2.50)d,
低于对照组的(12.20 ± 3.6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降低型心
力衰竭症状而言,在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进行治疗时,可积极改善患者病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观察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应用于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
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1 月期间接受治疗的 92 例
AMI 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资料,均入住 CCU,依照入住时间分为对照组 43 例和观察组 49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
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基于对照组基础给予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C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 CCU 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
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4.08 %,明显低于对照组 20.9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预警评价、服务态度、应急处理、基础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规范性、护理专业性、护理及时性、护理亲和度的评分均高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应用于入住 CCU 的 AMI 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气虚血瘀证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气虚血瘀证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观察组)及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Tei指数、外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D、Te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K–MB、hs–cTnI、NT–proBNP、Gal–3、GDF–1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沙库巴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频电针内关穴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予高频电针内关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短期内(治疗前、治疗5、15、30分钟,1、2、3、4、6小时)血压情况及治疗2周后血压、心功能、死亡率。同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各时点升高血压的效果及2周后左心功能的改善等方面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且2周后的死亡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频电针内关穴可成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 2022 年 2 月至 2022 年 11 月收治的 76 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 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氧化应激指标、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C 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洛阳东方医院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68 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 例,阿斯匹林治疗)与观察组(34 例,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 3 个疗程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用药 3 个疗程后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3个疗程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给药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 %)略高于对照组(11.76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阿斯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辅助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许昌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及观察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溶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神经血管损伤标志物[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cy、S100–β、NSE、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神经血管受损情况,减轻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应用胺碘酮联合抗阻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佳木
斯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
所有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抗阻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
前后的心脏功能、6 min 步行试验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
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VEF、CO 高于
对照组,LVEDD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6 min 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6 min 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给予胺碘酮联合抗阻训练,能够促进其心功能的恢复,且提高活动耐力,进一
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的143例AMI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治疗后6个月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MACE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或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AMI患者PCI后的安全性相仿,但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对AMI患者PCI后的左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洛阳东方医院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76 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方案给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 例,给予利多卡因治疗)与观察组(38 例:应用联合用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给药后 QT 离散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R 间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给药后总有效率(94.74 %)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给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0.53 %)低于对照组(28.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方案给药治疗效果优于利多卡因给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