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针灸疗法配合智力训练治疗脑瘫患儿智力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50例脑瘫患儿做分组调查,依据护理干预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DQ评分无明显差异,经不同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与9个月DQ评分与GMF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患儿的康复效果,包括发育商、肢体功能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1型糖尿病(T1DM)儿童血糖控制与生活质量的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98例1型糖尿病患儿展开调查,采集患儿血液标本,并使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患儿血糖控制情况与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98例患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7.63±1.97)%;T1DM儿童血糖控制情况与年龄、病程、糖尿病饮食、血糖自我监测、糖尿病教育、居住地、经济水平有关;低龄、病程较短、饮食管理、频繁监测血糖水平、接受糖尿病教育均为T1DM儿童良好控制血糖水平的保护因素;血糖控制良好组生活质量量表生理功能、心理社会功能评分与总分显著高于血糖控制不佳组。结论 T1DM儿童血糖控制水平与生活质量有待提高,可通过加强饮食管理、血糖监测与疾病教育等途径提高血糖控制水平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CB矫形鞋垫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偏瘫型脑瘫儿童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且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戴ICB矫形鞋垫,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粗大运动训练量表-88 (GMFM-88)代表步行能力的E区评定患儿步行能力的变化。结果 经过12周治疗,GMFM-88 E区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治疗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B矫形鞋垫能明显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霞  罗明  王星珍 《重庆医学》2022,(13):2242-2246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早期认知语言康复对促进发育迟缓患儿运动和语言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柳铁中心医院和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发育迟缓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37例患儿设为对照组,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37例患儿设为联合组,两组均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在药物对症治疗基础上接受运动疗法训练,联合组在药物对症治疗、运动疗法训练基础上联合早期认知语言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智力水平、上下肢肌张力、精细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发育水平及社会生活能力。结果 两组患儿干预后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评分,各项精细运动功能评分,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促进学习相关的基础性过程、交流态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上下肢肌张力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患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干预后各领域社会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对照组患儿仅运动、独立生活、参加集体活动领域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除独立生活、参加集体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网络健康宣教对宫颈癌患者自我效能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网络健康宣教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危机感、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行为危机评分、认知行为评分、情感危机评分、自护能力和自我效能评分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总分)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护理后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住院率为1.7%和0,对照组为16.7%和18.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再住院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网络健康宣教能够降低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住院率,增加患者自护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对宫颈癌患者的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药联合针灸对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动眼神经麻痹病例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76.88±8.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67.29±8.30)分;对照组无不良反应,治疗组2例出现轻微恶心,未影响治疗。结论 为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行针灸联合中药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儿童外伤性脾破裂诊治分析:附7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0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病例.结果 10例患儿经非手术治疗治愈.60例患儿采用手术治疗,其中35例采取脾部分切除或修补术;5例全脾切除,其中1例实行自体脾移植术.术后随访61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无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结论 儿童脾外伤后应根据病情和脾脏损伤的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对于脾切除患儿自体脾片移植是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行为管理措施对学龄前儿童龋病诊治过程中牙科焦虑症的影响,并评价其在缓解牙科焦虑症、改善就诊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5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0例,实验组在诊疗过程中使用行为管理技术,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法,通过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CFSS-DS)及临床合作率对比评价其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CFSS-DS总分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CFSS-DS总分均值,P<0.05。实验组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焦虑发生率,P<0.05。实验组患儿临床合作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患儿实施认知行为疗法、讲-示-做、系统脱敏、分散注意力、语音控制、正强化、模范作用等行为管理技术,能显著缓解患儿的牙科焦虑情绪,有效提高患儿牙科治疗的合作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语言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对脑瘫语言障碍患儿语言功能及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瘫语言障碍患儿共11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单独行语言康复治疗,实验组56例在语言康复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对比两组脑瘫语言障碍患儿发育状况及语言发育商。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Gesell发育量表各行为评分、语言表达及理解评分、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语言康复训练联合针灸能够提高脑瘫患儿伴语言障碍的发育及语言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提供有效的药物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儿科住院的诊断重症结核性脑膜炎40例患儿资料,按随机方法,将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格拉斯哥(GCS)评分、脑脊液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葡萄糖、蛋白定量、氯化物)和体温恢复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GCS评分以及脑脊液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改善,且治疗4周时,观察组GCS评分(13.35±1.96)分以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28.61±23.46)×106/L、蛋白定量(466.33±158.3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葡萄糖(2.75±0.42)mmol/L、氯化物(144.94±31.89)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在调整药物后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奈唑胺具有抗结核作用,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加用利奈唑胺可以有效改善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GCS评分、脑脊液指标恢复情况,能显著改善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情,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结合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112例患者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音乐治疗和生活技能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个疗程时评定患者的精神状态、行为方面的改变和病情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BPRS和SANS的分值均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的评分均有显著的提高,而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等症状的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音乐治疗结合生活技能训练可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可视音乐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心智发育及适应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10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可视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患儿感觉统合能力、智力发育及适应行为能力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前庭失衡、触觉功能不良、本体感失调得分均呈升高趋势,其中实验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评分均随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实验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儿童适应行为量表中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评分均呈升高趋势,其中实验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可视音乐干预能够显著提升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心智发育水平和适应行为能力,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髓醒神针刺联合镜像视觉反馈(MVF)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的康复情况。方法:以2016年6月-2018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康复科脑卒中后左脑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进行镜像视觉反馈(MVF)训练联合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干预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髓醒神针刺治疗,均治疗4周。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前及4周后SUN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估患者康复效果。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4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USN程度均出现明显下降(P<0.01);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认知功能均明显提高(P<0.01);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P<0.01);生活质量得到提高(P<0.05)。并且两组比较,研究组在SUN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负性情绪各方面均进一步得到改善(P<0.05);生活质量方面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及一般健康维度评分上提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益髓醒神针联合MVF对卒中后USN患者具有协同康复作用,可提高患者USN、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精神认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对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社区干预试验设计,通过两阶段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由专业人员对老年人提供为期半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后利用量表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失眠症状和认知障碍情况,分析干预有效率、量表得分变化,以及影响干预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来自北京市30家养老机构的620名老年人纳入分析,平均年龄(77.92±9.79)岁,男性占比50.5%。与干预前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后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失眠、焦虑、认知障碍量表总分显著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个人月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慢性病患病情况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无效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北京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未来还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改善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矮小症儿童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本院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就诊的矮小症儿童60例,将实施心理干预前3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心理干预后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对照组分别为(45.37±12.25)分、(45.96±12.52)分;观察组分别为(38.37±12.26)分、(37.65±12.34)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3.08,3.00,P0.01);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知、认知水平、躯体感觉、情感水平)比较,对照组无显著改善(P0.05),而观察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矮小症儿童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永英  张跃坤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1940-1941
目的:探讨行为技能训练对长期住院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长期住院治疗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维持原用药物及一般支持治疗不变。研究组35例,在延续原用药物及一般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行为技能训练。疗程6个月,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将治疗第6个月末的评分与治疗前评分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为技能训练对改善长期住院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有关技能训练。训练前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技能训练1年后,患者ADL、SDSS评分较训练前好转,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功能及自理能力等均较训练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技能训练帮助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促进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8.
王凯旋  张静  盛放  张力三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63-2066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家庭式干预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癫痫患儿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儿年龄、病程、发作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均口服左乙拉西坦,治疗剂量为10 mg/kg,每日分为早晚2次服用,根据临床疗效及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至30 mg/(kg·d)。治疗医师应尽量使用最低的有效剂量控制癫痫发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式干预,2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乙拉西坦联合家庭式干预,能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提高患儿认知评分,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我国脑性瘫痪发病率为2.48‰,由于高龄产妇增多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脑性瘫痪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性瘫痪患儿常伴随智力发育落后,其发生率为40%~65%。任务导向性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在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中,以针对运动功能为主,而针对智力方面的研究较为鲜见。目的 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性瘫痪患儿智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脑性瘫痪患儿6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观察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及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测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智商(IQ)。结果 试验完成时,剔除及脱落病例5例,有效研究病例64例,其中对照组31例,观察组33例。治疗前,两组患儿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及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IQ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及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IQ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手册及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IQ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能更有效地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