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市3~6岁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现状并探索影响因素,为幼儿科学膳食和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南京市3~6岁学龄前儿童311例,以身高别体质量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指标,选取97例超重肥胖儿童,以168例正常体质量儿童为对照组,向儿童主要看护人发放问卷,获取儿童家庭情况、膳食选择、膳食习惯和身体活动等与儿童超重肥胖的相关信息,以儿童是否超重肥胖为因变量,影响儿童超重肥胖的3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南京市3~6岁儿童超重率为19. 29%,肥胖率为11. 90%。其中男童超重率为17. 32%,女童超重率为21. 97%,男童肥胖率为11. 73%,女童肥胖率为12. 12%,3岁女童的超重肥胖率高于男童(P=0. 045);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看护人文化程度、是否高收入家庭、每日餐数、是否每日摄入粗杂粮、是否每日食用油炸食品、是否每日饮用甜饮料、是否周末锻炼等7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看护人文化程度、是否高收入家庭、每日餐数、是否每日摄入粗杂粮、是否每日饮用甜饮料、是否周末锻炼等6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其中高收入家庭、每日餐数多、每日饮用甜饮料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看护人文化程度高、每日摄入粗杂粮、周末锻炼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南京市3~6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处于较高水平,儿童超重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3~6岁儿童超重肥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提供新思路。方法 2018年3-4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托幼机构3 789名儿童采用问卷自填与研究者测量结合方式,进行生长发育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3 789名儿童中超重有528人,占13.9%;肥胖575人,占15.2%。经单因素χ2检验以及多项Logisitc多因素分析发现,高出生体重、父亲BMI高、父亲职业为职员、父亲受教育程度高、家长自认为儿童体型偏胖、儿童胃口好、经常边吃边看电子产品、荤菜摄入过多、进餐速度<15 min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BMI正常组儿童进一步深化比较发现,BMI百分位数介于P50~P85儿童具备的高危因素与超重肥胖儿童高度重合。结论 控制儿童肥胖发生不仅是管理儿童,更多是改变家长的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父亲教养儿童程度。为有效预防儿童超重肥胖发生,可重点干预BMI百分位数介于P50~P85的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北京市石景山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0-12月6所一级一等幼儿园作为目标幼儿园,对幼儿园的1 724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填写完整的问卷1 404份,回收有效问卷率81.4%。并对儿童进行身高、体重的监测。计算超重、肥胖率及不同性别儿童肥胖率。将人口学特征、家庭因素、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合并率为19.44%,肥胖率7.97%(男童5.98%,女童1.99%),男童的肥胖率高于女童的肥胖率(P=0.00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母亲肥胖是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性别是女童、断奶时间晚、进餐时间长、家长对儿童肥胖的认知是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在本次调查中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病率较高,应针对相关因素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有效的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儿童合理膳食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抽取18所幼儿园,调查中班和大班学龄前儿童的饮食情况,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985名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深圳市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17所幼儿园737名超重肥胖儿童纳入超重肥胖组,按照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737名正常体质量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父母亲肥胖、照顾者文化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宝安区6所托幼机构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同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cal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效调查1 748人,男、女童分别占50.17%、49.83%;以4、5岁儿童为主(分别占32.95%、36.10%)。超重肥胖率为15.16%(超重率为9.50%,肥胖率为5.66%)。儿童性别、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亲BMI、出生体重、饮食偏好、进餐时长、喝含糖饮料频率、吃零食频率、运动频率、运动持续时长、是否经常晚睡、静态活动时长等因素与儿童超重肥胖有关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056~32.221,P值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童、母亲文化程度为中小学及以下、父亲BMI≥28、母亲BMI≥28、出生体重>4 000 g、偏好荤食、进餐平均时间<15 min、喝含糖饮料频率≥3次/周、吃零食频率≥3次/周、晚睡频率为3~4次/周以及静态活动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肥胖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9个项目地区抽取56家幼儿园,调查小班和中班学龄前儿童的出生日期、出生体重、父母文化程度、相关因素等内容,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 960名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2.22%和10.38%,男童分别为12.67%和13.61%,女童分别为11.72%和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52,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童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呈现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0,P=0.041);长江以南地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检出率高于长江流域地区以及长江以北地区,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4,P<0.001)。男童、巨大儿和剖宫产出生是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危险度分别为1.53(1.40,1.68)、1.92(1.62,2.29)和1.21(1.10,1.34)。结论 调查地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男童、巨大儿和剖宫产出生的儿童易发生超重/肥胖,预防儿童肥胖需要从孕期开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南通市学龄前超重肥胖儿童的生存质量(QOL),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QOL的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6月随机整群抽取南通市6所托幼机构的2 256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开展超重肥胖评价,采用生存质量、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相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共筛选出超重儿童294例(13.03%),肥胖儿童241例(10.68%)。南通市学龄前超重肥胖儿童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家庭社会资本对学龄前超重和肥胖儿童生存质量有直接正向影响(β=0.160,P<0.05)和间接正向影响(β=0.159,P<0.05)。家庭文化资本直接影响生存质量(β=0.264,P<0.05)。肥胖类型、父母婚姻关系、儿童是否为独生子女直接影响学龄前超重和肥胖儿童(标准化直接效应分别为-0.104、0.143、0.094,P<0.05)。结论 南通市超重肥胖儿童生存质量相对较低,其中非独生子女、中重度肥胖儿童更需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提高家庭社会资本、家庭文化资本、改善父母婚姻关系能有效改善超重肥胖儿童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郑州农村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6所幼儿园的3~6岁儿童1 042名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 男童肥胖率6.94%,女童肥胖率4.08%,平均肥胖率为5.66%。肥胖在性别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4,P<0.05),男童肥胖率高于女童。父母体格状态对子代的肥胖影响较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有母亲体格超重或肥胖(OR=3.674)、高出生体重(OR=2.987)、肉食摄入频率高(OR=2.313)、进食速度快(OR=1.736),保护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较高(OR=0.762)、母乳喂养(OR=0.783)合理的运动时间(OR=0.640)。结论 郑州农村学龄前儿童肥胖率已经接近河南某些城市的水平。肥胖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对南京市秦淮区22所托幼机构6 87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测量评价,以检出的超重/肥胖儿童为研究组,以1∶1配对正常体重儿童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果秦淮区学龄前儿童超重率为20.63%,肥胖率7.36%,男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童(P值均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肥胖、出生体重异常、进食量大和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h是学龄前儿童肥胖超重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该地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率较高,超重和肥胖的发生是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区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3至7月按照整群分层抽样的方式,在西安市城区抽取莲湖区、未央区和临潼区3岁及以上的超重/肥胖儿童701例,选择正常体重儿童765例进行对照研究。向抽取的儿童家长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利用enter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在两组儿童家庭情况中,超重/肥胖组儿童家庭收入、父亲和母亲超重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父亲受教育的程度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291、1.390、1.445、1.538,均P<0.1)。超重/肥胖儿童食欲好,进食速度快,多为祖父母或保姆照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872、1.668、1.569,均P<0.05)。结论父母肥胖、家庭收入高、经常喝甜饮料、食欲好、进食速度快是儿童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父亲受教育程度高、代养人为父母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江汉区5所幼儿园共1 120名儿童,按照标准方法测量其身高、体重,并以WHO儿童BMI标准作为超重和肥胖评价标准;采用自拟问卷对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饮食和运动习惯进行调查。结果:1 120名儿童中,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3.2%和11.9%,男童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童(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为巨大儿(OR=1.662,95%CI:1.066~2.590)、进食量多(OR=4.640,95%CI:3.319~6.486)、进食速度快(OR=2.121,95%CI:1.452~3.098)、喜欢吃洋快餐(OR=1.907,95%CI:1.363~2.668)、喜欢吃蛋类(OR=1.518,95%CI:1.115~2.086)等5个因素是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经常吃蔬菜、水果(OR=0.659,95%CI:0.477~0.911)、周末平均户外活动时间≥2 h(OR=0.635,95%CI:0.469~0.858)则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流行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改善不良饮食和运动习惯可有效地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学龄前儿童肥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了解济南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20%,并排除继发性肥胖作为诊断标准,随机抽查济南市区9所幼儿园2-6岁的2117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2117名学龄前儿童中,肥胖儿童34人,单纯肥胖率为1.61%,其中男童肥胖检出率(1.98%)明显高于女童(1.19%),P<0.01。4岁以上儿童肥胖检出率最高。结论 不良饮食习惯与遗传是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因素,预防儿童肥胖重点应放在学龄前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烟台市城区3~6岁儿童超重(肥胖)情况与体质状况,探索超重(肥胖)对儿童身体素质的影响,为改善学龄前儿童体质,防制儿童肥胖并促进其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多阶段整群抽取烟台市城区13所幼儿园3~6岁儿童795名,运用频数分析、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检验方法,对超重(肥胖)分布、体质综合评价、超重(肥胖)对身体素质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3~6岁儿童超重(肥胖)比例为34.33%,不同性别(P=0.001)、不同年龄(P=0.000)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P=0.000)、不同年龄(P=0.000)正常体重与超重(肥胖)儿童体质综合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对儿童10 m折返跑(OR=0.836)、双脚连续跳(OR=0.824)有负向影响,对网球掷远(OR=1.245)有正向影响。结论烟台市城区3~6岁儿童超重(肥胖)比例较高,男童、5、6岁儿童是重点干预对象;相比正常体重儿童,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超重(肥胖)儿童体质综合评价均较差,超重(肥胖)女童、3岁超重(肥胖)儿童体质健康问题最为突出;超重(肥胖)儿童耐力素质和下肢力量较差,上肢力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州花都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检出率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9-10月应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广州花都10所幼儿园作为调查对象。收集3 373名2~6岁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生活习惯和父母情况等基本信息,计算肥胖检出率,并对肥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肥胖及超重的检出率分别为3.0%和8.7%;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有:高出生体重、非母乳喂养、进食速度快、吃饭时看电视或边吃边玩、加餐次数多、祖辈鼓励儿童多吃、祖辈经常用食物奖励儿童、外面吃饭次数多、父母年龄、父母体质量指数高、出生时有异常情况、母亲孕晚期食欲好、家长不重视儿童的体检记录。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为睡眠时间长。结论 儿童肥胖更多的与生活方式相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是防止肥胖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苏州市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况,分析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6月抽取苏州市各区域共24 452名3~6岁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分析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问卷调查3 786例(肥胖组与对照组各1 893例)儿童的基本信息、饮食、运动、睡眠等情况,分析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1)苏州市学龄前儿童超重总检出率为14.8%(男14.6%、女15.0%);肥胖总检出率为7.9%(男8.7%、女7.1%),男女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28,P<0.01)。2)各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15,P<0.01),3~<4岁组最低(5.8%),6~<7岁组最高(11.8%)。3)轻度、中度、重度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4.8%、2.6%、0.5%。在各年龄组中,中重度肥胖构成比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χ2=57.275,P<0.05)。4)出生体重>4 000g、剖宫产、父母超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徐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托幼机构中幼儿数量前5位的幼儿园作为调查现场,对抽中幼儿园的所有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的原因,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将韶关市区幼儿园中3~5岁超重儿童60例,肥胖儿童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年龄正常体重儿童66例作为对照组。从婴儿喂养方式、儿童饮食习惯、行为习惯、性格特点、父母体型、父母知识水平6方面列出了18个相关因素,制成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3.0数据库建立数据文件。对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经常吃零食等10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防治学龄前儿童肥胖症应强调母乳喂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食习惯、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和劳动的习惯。并通过社会各种组织和媒介在人群中开展普遍的社会宣教活动,使人们对儿童肥胖症有正确认识,减少儿童肥胖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北京市怀柔区3~6岁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396例学龄前儿童进行家长自填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父母平均体重肥胖组高于正常组(P<0.001)。父亲高体重(OR=1.082)、生后6个月采用人工喂养(OR=5.986)、每餐以肉为主(OR=7.979)、强迫儿童进食某种食物(如高能量食物)(OR=4.801)、家长对儿童体重过高预期(OR=6.191)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家长控制儿童体重的行为(OR=0.059)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从控制父母体重、鼓励母乳喂养、平衡膳食等方面早期干预,将有益于早期预防儿童肥胖。  相似文献   

20.
学龄前儿童超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超重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了解与儿童超重有关的家庭、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了解家庭成员对待儿童超重的看法,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儿童超重提供依据。方法:设计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幼儿园3~5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家庭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家长相关知识与态度等,同时由专人对被调查儿童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儿童超重标准为体重超过WHO身高标准体重的10%以上,家长超重标准为体块指数(BMI)≥24。结果:被调查的243名儿童中,超重发生率为15.6%。父亲体重超重在超重儿童中的比例(68.4%)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童(44.4%),χ2检验差异显著,P=0.005;母亲超重在超重儿童中的比例也略高于正常体重儿童(21.1%和10.2%),χ2检验,P=0.059。在所有超重的儿童家庭中,80.6%的父亲和76.3%的母亲认为孩子的体重合适,并有32.2%的祖辈认为孩子胖是健康的象征。用食物奖励孩子、较高的快餐频率和看电视及玩电脑游戏时间长是与儿童超重相关的因素。在对待与儿童肥胖有关的问题上,家庭中父母与祖辈间观点和意见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超重发生率在被调查儿童中呈较高水平,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