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94-96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所具有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择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160例早期胃癌患者,全部经过病理诊断确诊。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来分组:发生淋巴结转移的80例患者为研究组,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因素,并对比两组患者的5年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体积、组织学分型、肿瘤浸润程度、脉管侵犯程度上有明显的差异,可见上述因素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就5年存活率而言,对照组为97.50%(78/80),研究组为87.50%(70/8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的预防关键在于可以提前掌握具体的高危因素,临床可以基于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来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早期胃癌临床病理,提高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牟1月~2007年12月2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早期胃癌26例占同期252例胃癌手术的10.3%.病灶位于胃窦18例(69%),胃体3例(13%),胃角3例(13%),贲门2例(7%).病灶≤2 cm的15例(57%),病灶在2~4 cm的7例(27%).病灶≥4 cm的4例(15%).早期胃癌大体分型中,Ⅱ型17例(65%),Ⅲ型5例(19%),I型4例(16%).黏膜内癌18例(3例原位癌),黏膜下层癌10例.手术病例发现淋巴结转移6例(23%),其中黏膜下层癌转移率40%(4/10),而黏膜层11%(2/18).26例术前均行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23例(88%).结论 内镜检查已成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同时,加强专业人员对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的认识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及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安徽省肿瘤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13例早期胃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13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为7. 96%(9/1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为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肿瘤浸润深度及神经脉管侵犯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浸润深度及脉管神经侵犯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陆宏扬  熊建国 《吉林医学》2012,33(14):2954-2955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临床特征,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本组92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术后发现淋巴结转移17例,淋巴结转移率为18.5%。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肿瘤类型、部位及手术方式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C患者的年龄、肿瘤浸润深度以及组织学分型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对正确判断和预测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并由此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老年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早期胃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本院南楼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早期胃癌52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及其对预后影响。结果:57.7%老年早期胃癌无症状,大体类型Ⅱc居多,多灶癌占9.6%(5/52),老年早期胃癌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黏膜内癌无淋巴结转移,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5%(3/20),5例复发死亡患者多为黏膜下癌、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差。老年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98.1%,10年生存率96.1%,15年生存率92.3%,20年生存率90.3%,内镜治疗对黏膜内癌有较好疗效。结论:影响老年早期胃癌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淋巴结转移、肿瘤侵及黏膜下层和组织分化差,如术后20年内不发生复发或转移,便进入生存率安全阶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随机选取100例早期胃癌患者,对其病理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其进行病理分析后可知,临床早期胃癌常见症状为上腹不适、隐痛;可以根据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判断早期胃癌患者预后.结论 临床针对早期胃癌,通过评估患者预后指标,有助于选择合理的胃癌治疗方案,提升临床早期胃癌病理检查水平,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胃癌早期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李波  黄志刚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1353-1354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EG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154例EG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采用Cox回归方法研究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病灶浸润至黏膜下层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23.5%)高于黏膜层组(8.1%),=0.008。病灶≤2 cm、~3 cm及≥3 cm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7%,17.2%和35.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大小及出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浸润深度、病灶大小及出现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相关。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晓辉  丁小云 《当代医学》2010,16(27):89-91
目的分析99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以助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99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总淋巴结转移率为18.2%(18/99),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率随肿瘤增大及浸润加深而增加。结论依据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可以一定程度上初步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助于早期胃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宗华凤  刘玲玲  黄纬 《当代医学》2021,27(7):119-120
目的 探究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出现和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病理特征,分析早期胃癌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出现和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病灶直径、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  相似文献   

10.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4年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97例,分别观察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类、浸润深度及脉管侵犯等病理学指标与淋巴结转移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脉管侵犯密切相关.结论:早期胃癌的大体类型、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脉管侵犯程度对正确判断和预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中GRP78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胃癌组织蜡块76例、胃正常组织蜡块(含正常胃黏膜组织及癌旁正常胃组织)20例制成组织芯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GRP78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胃正常组织中均有GRP78蛋白的表达,胃癌组织表达指数为(5.80±3.45),胃正常组织表达指数为(3.20±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胃癌组织中GRP78蛋白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强(P=0.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等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GRP78蛋白的表达增高,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杨天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644-1645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进一步防治早期胃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观察发病部位、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等相关病理学指标。结果早期胃癌好发部位以胃窦居多,组织学分型多见于中分化和高分化,多为黏膜内层癌,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7.53%。结论浸润深度、伴随疾病、淋巴结转移等是早期胃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 TP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142例胃癌患者的新鲜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 RT-PCR、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组织中 TPX2 mRNA 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TPX2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①胃癌组织中的 TPX2的 mRNA 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0.1317±0.0183、0.0567±0.0108,P <0.01);②胃癌组织中 TPX2蛋白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织的表达(0.6158±0.2041、0.2463±0.0816,P <0.05);③肿瘤分期越晚,TPX2表达量越多,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逐渐增加(0.2945±0.0729、0.4324±0.0333、0.6902±0.0771、0.8895±0.0595,P <0.05);④TPX2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转移的胃癌组织(0.3557±0.0849、0.7250±0.1248,P <0.05)。结论TPX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 TPX2可能与胃癌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4.
熊懿 《吉林医学》2010,31(27):4660-4660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80例EGC患者进行住院病历资料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肿大等四个临床病理因素是EG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综合分析EGC的临床病理因素,对正确判断和预测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肿瘤内淋巴管密度(LVD).结果: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淋巴管密度与COX-2表达(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1)呈正相关.结论:COX-2表达可能和胃癌的发生、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9):131-134
目的探讨组织MerTK和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61)和预后不良组(n=23,包括复发、转移和死亡)。所有患者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对MerTK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其中26例患者为MerTK蛋白高表达,58例为MerTK蛋白低表达。比较MerTK不同表达患者的生存状况,并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高龄[(63.38±8.04)岁/(56.11±7.43)岁]、肿瘤直径≥5 cm(56.52%/32.79%)、弥漫型(82.61%/29.51%)、浸润深度为T3(69.58%/45.92%)、肿瘤TNM高分期[Ⅲ期(52.19%/31.14%)、Ⅳ期(34.78%/4.91%)]、存在淋巴结转移(86.96%/4.91%)、淋巴结高分期[N1期(34.78%/29.50)、N2期(34.78%/14.75%)、MerTK高表达(82.61%/11.48%)、N3期(17.39%/3.27%)]发生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MerTK表达、肿瘤浸润深度为T3、肿瘤TNM高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为原发性胃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MerTK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5)。结论 MerTK蛋白高表达患者多表现出高龄、肿瘤直径≥5 cm、弥漫型、浸润深度为T3、肿瘤TNM高分期、存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高分期,可将其作为不良预后的判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梅军 《安徽医学》2004,25(1):33-35
目的 了解早、中期胃癌的临床、胃镜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1年中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诊断的 75例早、中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胃镜、外科手术和病理等方面资料。结果 早、中期胃癌临床表现无特征性 ,男女之比为 2 .41∶1,以 61~ 70岁最多 ,胃窦是其好发部位 ,病理组织学以管状腺癌为多 ,胃镜误诊率是 12 .86%,淋巴转移率是 2 5 .3 3 %。结论 早、中期胃癌有明显的好发年龄和好发部位 ,以管状腺癌为多 ,胃镜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不能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和准确判断病变量 ,影响淋巴转移的因素是浸润深度、广度、肿瘤大小和年龄 ,而与性别、组织学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人胃癌组织中脑选择性蛋白激酶-2(BR-SK2)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1例人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BRSK2蛋白的表达,分析BRSK2与临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合患者的随访资料进一步分析BRSK2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最后建立Cox回归模型,评估BRSK2及各临床病理学参数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BRSK2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然而,其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降.62例胃癌组织中BRSK2表达降低(51.24%),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x2=55.22,P<0.001).BRSK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肿瘤浸润深度(P <0.001)、肿瘤组织分化(P =0.006)、TNM分期(P <0.001)、淋巴结转移(P=0.001)相关,然而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直径、手术方式、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无相关性.生存分析表明BRSK2高表达组的胃癌患者总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时间均高于BRSK2低表达组.Cox回归分析表明BRSK2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 胃癌患者癌组织中BRSK2表达下降与肿瘤的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表明BRSK2可以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温州地区青年胃癌外科治疗及病理诊断与2011卫生部发布的胃癌诊疗规范之间的差距,从而规范临床实践,提高胃癌治疗质量。方法调查研究2006-2011年在温州地区部分三甲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年龄≤40岁的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临床资料调查表,对患者术前检查、外科治疗、肿瘤病理报告等资料进行收集及分析,并对2006年组和2011年组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共189例青年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总检测例数156例(82.5%),总阳性例数51例(32.7%),165例(87.3%)患者进行了全腹CT增强加平扫检查,行根治手术153例(81.0%)。在术后病理报告中,对肿瘤大小进行描述的117例(61.9%),行R0切除176例(93.1%),被评估的淋巴结组数中位值为8,行根治术的患者中被评估的淋巴结数≥15个共132例(86.3%)。2006年和2011年两组患者检测项目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2011年的胃癌诊疗规范相比,外科治疗和病理诊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包括不能充分利用肿瘤标志物进行胃癌筛查,影像学检查欠全面,淋巴结清扫与评估不符,病理报告不完整,在一定程度上给胃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临床实践与规范接轨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目前新型内镜以及内镜下各种新技术的运用,使胃黏膜和黏膜下结构更直观、清晰,早期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有实现的可能。该文就现阶段内镜下早期胃癌诊断现状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