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通过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 CHD)的临床试验观察其对患者免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的影响,并以此来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CHD的治疗机制。方法:筛选本院2007年6月~2013年8月的CHD患者242例,其中常规治疗组113例(A),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128例(B)。对治疗前后患者T淋巴细胞CD3+及其亚群CD4^+、CD8^+、CD4^+/CD8^+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检测,测定IgG、IgA、IgM免疫球蛋白含量和补体C3和C4的水平,检测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LDL)抗体,并对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两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常规治疗组活化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活化比例均低于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P<0.01),而sIL-2R水平高于后者(P<0.01);常规治疗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补体C3和C4、ox-LDL抗体均显著高于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 P<0.01);老年CHD组hs-CRP、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通过调节CHD患者免疫相关指标来改善其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辅助治疗冠心病(CHD)合并焦虑抑郁的效果及对血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5—11月收治的51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温胆汤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炎症水平以及抑郁焦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46%,23/26)高于对照组(64.00%,16/25)(P0.05);观察组TNF-α、hs-CRP、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辅助治疗CHD合并焦虑抑郁,可降低炎症水平,减轻抑郁焦虑程度,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已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疾病之一.温胆汤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经典名方,其组成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类方通过上调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增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抗氧化等方式,起到抗抑郁的作用.温胆汤及其类方不仅可以缓解抑郁症状、恢复神经功能,还可减少炎症因子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温胆汤治疗抑郁症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缺乏减少氧化应激、调节微生物-肠-脑轴等方面的研究,因此需进一步研究相关作用机制,为治疗抑郁症和开发新药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梳理总结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新安特色制剂肝豆灵片的相关文献资料,以期为肝豆灵片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收载的国内外有关肝豆灵片的研究文献,总结归纳肝豆灵片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等相关信息。结果显示肝豆灵片具有改善WD患者肝功能、细胞免疫功能、认知记忆损害和抑郁障碍等;有效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DRS-24)分值;促进W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肾功能恢复。肝豆灵片改善抑郁症状的功效可能与升高血清中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0(IL-10)、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等水平有关;WD合并抑郁障碍的病机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神经可塑性调节和免疫炎症反应等多方面有关。肝豆灵片具有清热解毒、化瘀软坚、利胆排铜等功效,能有效改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神经功能、肝肾功能和认知记忆损害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观察怡心汤干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5例CHF患者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对CHF合并焦虑抑郁且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血瘀证的30例(治疗组)给予怡心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1 155例CHF患者中,合并焦虑34例,占21.9%;合并抑郁47例,占30.3%;焦虑抑郁并存21例,占13.5%。心功能越差,焦虑抑郁发生率越高。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女性高于男性,单身高于已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于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中学以下文化程度高于中学以上文化程度;2治疗组焦虑抑郁积分明显减少,对照组焦虑抑郁积分无明显变化;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LVEF均改善,血清BNP水平明显下降,生活质量积分减少。治疗组症状体征、心功能疗效,超声心动图LVEF改善;焦虑抑郁积分、生活质量积分降低;血清BNP下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 CHF合并焦虑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女性、文化程度低的、单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CHF患者更易合并焦虑抑郁;2在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怡心汤,能提高CHF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化痰理气口服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气交阻证型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 将9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服化痰理气口服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改善的结果。[结果] 两组相比较,治疗组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评分中焦虑和抑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身炎症因子均较治疗前下降,且除降钙素原(PCT)指标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化痰理气口服液可以改善AECOPD痰气交阻证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并降低全身炎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心贴对冠心病(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80例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贴敷通心贴,每穴贴敷每次12h,每日1次,治疗3周;对照组39例,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粒22.5rag),每日3次,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18、M—CS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hs—CRP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贴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苏虹  粟胜勇  羊璞  郭彦君  彭柳馨 《河南中医》2022,(10):1605-1609
中医药治疗产后抑郁多采用经典方剂、自拟方剂、中成药、中药外用及针灸疗法等,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进而改善相关神经递质水平、神经内分泌因子及激素水平,营养兴奋脑神经,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以及躯体症状,降低抑郁量表评分。目前,仍存在以下不足:(1)初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了解,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既往有不良孕产史的产妇伴随焦虑、抑郁的比例更大;(2)产后抑郁的中医辨证分型难以统一,多是辨病而治;(3)产后抑郁发病具有隐匿性、反复性等特征,应当重视不同干预时间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以期评估最佳治疗周期方案,远期观察及巩固治疗十分有必要。今后,应重视妊娠期身体及情志的护理,运用五音疗法、中医外治、传统功法锻炼等指导孕产妇,达到身心同调、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此外,应加强对产后抑郁不同人群、不同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舒心饮联合西药对经冠脉造影明确的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患者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血脂水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经冠脉造影明确证实为气阴两虚型的冠心病心绞痛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25例和治疗组(舒心饮+常规西药)25例.观察十周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证候、血脂、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对于心绞痛及中医证候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总胆固醇(TC)、白介素-6(IL-6)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心饮联合西药治疗能够减轻和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中医证候,效果优于单用西药,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郑顺  蒋晁明  吴月红 《新中医》2023,55(19):48-51
目的:观察疏肝安神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治疗肝郁气滞型广泛性焦虑障碍(GAD) 的 临床效果。方法:对80 例肝郁气滞型GAD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 40 例。2 组均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联用rTMS 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安神汤治疗。 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及血清炎症 因子水平,评估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 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HAMA、SAS 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 介素-1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安神汤 联合rTMS 治疗肝郁气滞型GAD 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焦虑症状,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D-IBS)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肝郁脾虚证病机与症状、精神心理及胃肠激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罗马Ⅲ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选取111例诊断为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受访者的一般情况、消化道症状评分及肝郁脾虚证亚型分布,并应用北京惠诚成人心理测验软件完成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心理测评,同时检测血浆脑肠肽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内皮素(endothelin, ET)及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2(interleukin 12, IL-12)水平。结果(1)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各亚型分布以脾气虚亚型比例最高 (51/111,45.9%),脾阳虚亚型次之(34/111,30.6%);三个亚型间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三亚型焦虑因子评评分及总症状指数均显著升高,脾阳虚亚型及肝郁亚型抑郁因子评分亦显著升高(P<0.05, P<0.01),肝郁亚型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脾气虚亚型(P<0.01);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焦虑和(或)抑郁,血浆5-H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IP、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焦虑和(或)抑郁患者血浆VIP水平亦显著低于无明显心理异常患者(P<0.01),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患者组血浆ET及IL-1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各亚型血浆5-HT水平显著升高,VIP及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 P<0.01),SS、ET及IL-12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此外,肝郁亚型患者血浆5-HT水平显著高于脾阳虚亚型,VIP水平显著低于脾气虚亚型(P<0.05)。结论D-IBS合并FD肝郁脾虚证病机有肝郁、脾虚主次之分,精神心理异常及血浆5-HT 水平升高、VIP水平降低可能与肝郁亚型关系密切,这为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探寻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聚林  张世霞 《光明中医》2008,23(8):1153-115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无器质性病变而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或不适的一组胃肠道症候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在FD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合并抑郁或焦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情志相关性疾病。本文主要观察中药行气解郁汤在合并焦虑的FD(气郁证)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任帅  毕雪飞 《新中医》2024,56(6):62-67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青少年轻中度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 例青少年轻中度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 例。对照组给予盐 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解郁安神汤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中医 证候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评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4 周,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3.33% (P<0.05)。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 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 周、4 周,2 组HAMD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 疗2 周,2 组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治疗组HAMD 评分低于对照 组(P<0.05)。治疗4 周,2 组血清5-羟色胺(5-HT)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去甲肾上腺 素(NE)、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6 (IL-6) 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 低(P<0.05);治疗组血清5-HT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E、IL-2、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 照组(P<0.05)。结论:解郁安神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青少年轻中度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有利于减 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抑郁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反应促使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在此基础上导致的血栓形成,是大多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主要原因。丹参酮II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 IIA sulfonate,STS)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主要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本文对STS与冠心病相关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肿瘤坏死因子-α、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核因子-кB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索STS对冠心病炎症因子的具体作用环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是识别率和诊治率较低。目前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学说、血小板活化、内皮损伤等相关;中医认为气血阴阳亏损以及气滞、血瘀、痰浊为主要病因病机。治疗方式主要是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上,联合中西医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焦虑抑郁,有效控制其危险因素。现主要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以痰瘀同治立法的芎蒌通脉方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证,对患者血浆相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入选150例2型糖尿病痰瘀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8例,对照组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有关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并以予常规降糖治疗及饮食控制,治疗组加服芎蒌通脉方煎剂,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疗程为14天。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浆TNF-α、CRP水平、空腹血浆血糖。结论:以痰瘀同治立法的芎蒌通脉方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证,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浆相关炎症因子TNF-α水平,同时有助于降低CRP水平,改善血管慢性炎症,显著改善患者的,陆床症状,从而抑制糖尿病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同步研究护心方对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Toll样受体4信号转导通路及中医血瘀证的影响,探讨以TLR4炎症通路为靶点护心方的干预机制,及炎症反应与血瘀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护心方,总疗程为60 d。运用Realtime PCR法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30 d、60 d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 mRNA;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护心方治疗组能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减少了TLR4 mRNA的表达(P〈0.05),其抑制炎症的效果与TLR4通路下游指标CRP基本一致。经过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中医血瘀证评分逐渐降低,至60 d时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与TLR4、CRP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护心方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血瘀证候,而抑制外周血单核细胞To ll样受体4转导通路的激活,减少炎症反应,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中医的血瘀证候与炎症反应其本质有一定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血瘀证是中医辨证的常见证型,是现代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和有重大突破的领域.糖尿病肾病(DN)最常见的证型为本虚标实(阴虚血瘀),该证型机体早期表现与现代医学的微炎症状态相类似.临床上用凉血活血法治疗DN血瘀证能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8等,但其现代医学本质并不清楚.核因子-κB(NF-κB)通路是多种炎症因子转录调控的中心环节,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在DN等慢性疾病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推测凉血活血法改善DN血瘀证可能与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异质性疾病,分为稳定期和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中医认为COPD属于“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痰瘀互结、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机。千金苇茎汤引自《古今录验方》,由苇茎、桃仁、薏苡仁、瓜瓣4味中药组成,其清肺、化痰、逐瘀之功显著,临床用治COPD及其病证疗效确切。目前应用千金苇茎汤治疗COPD的临床研究使用原方时多有加减,或单独应用,或与他方/西药合用治疗COPD稳定期、AECOPD、COPD合并症及痰热郁(壅/阻)肺证等COPD相关中医证候,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抑制炎症反应等。动物实验主要从COPD的病理改变层面探究其作用机制,具体与调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上调肺组织单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以抗炎;上调细胞增殖抑制基因(HSG)、抑制Wnt信号途径激活以抑制气道重塑有关。综述发现目前存在临床研究质量不高、各研究标准无法互通,机制研究匮乏等问题。该文对近年来千金苇茎汤治疗...  相似文献   

20.
张怡  陈妙  张倩倩  欧阳凌霞 《新中医》2022,54(19):110-115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脏病3 期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 例慢性肾脏病3 期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 例。对照组采用肾衰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活血益肾汤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高钾血症发生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肾功能指标、颈动脉超声指标、中医证侯积分及血钾浓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8%,高于对照组83.26%(P<0.05)。治疗后,2 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肾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斑块数目、颈动脉斑块Crouse 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 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钾浓度升高(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钾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脏病3 期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炎性反应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