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优化蟾蜍油干燥工艺,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氨基酸含量测定为主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以氨基酸和浸出物为指标,进行蟾蜍油热风干燥、自然阴干、冷冻干燥及真空干燥工艺的优选,分别考察了热风干燥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物料厚度,冷冻干燥的预冻时间、冷冻干燥时间,真空干燥的温度及时间对蟾蜍油的影响。采用HPLC建立15批蟾蜍油的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采用柱前衍生化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 蟾蜍油最佳工艺为不叠加样本,50 ℃热风干燥11 h。HPLC指纹图谱中共确定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40%~0.57%、0.57%~0.78%、0.54%~0.75%、0.26%~0.86%。结论 所确定的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为蟾蜍油的加工炮制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苏娟  贺亚男  杨鑫  谢慧娟  纪奇森  杨明  张定堃  韩丽 《中草药》2023,54(22):7374-7386
目的 研究阴干、晒干、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4种干燥方式对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叶化学成分的影响,寻找差异成分,并建立HPLC-DAD同时定量分析5种吲哚类生物碱成分的方法,以期为建立规范的马蓝叶干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UHPLC-Q-Orbitrap HRMS对4种干燥处理的马蓝叶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热图聚类分析(heat map 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差异成分。结果 共鉴定出67个共有化合物。HCA和PCA将阴干和热风干燥归为一类。OPLS-DA筛选出14个差异成分,多为生物碱类,且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HPLC-DAD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马蓝叶中的5种吲哚类生物碱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热风干燥样品的靛蓝含量最高,靛玉红含量最低;阴干样品的靛红、色胺酮、靛玉红含量最高。结论 不同的干燥方式对马蓝叶的品质有明显影响。热风干燥和晒干有利于吲哚苷水解合成靛蓝,但靛红和靛玉红的含量较低。而阴干和真空冷冻干燥样品的靛蓝含量较低,而靛玉红含量较高。阴干和热风干燥能显著提高马蓝叶药效成分的总含量。建议在初加工马蓝叶时使用阴干或热风干燥,为进一步探究马蓝叶的产地加工方式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也为评估马蓝叶的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李海波  杨群  区伟珍  王团结  曹亮  王振中  姚新生  于洋  肖伟 《中草药》2020,51(23):5972-5979
目的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建立金振口服液(JOL)氨基酸特征指纹图谱及29种氨基酸(磷酸丝氨酸、牛磺酸、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胺、肌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瓜氨酸、α-氨基丁酸、缬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β-丙氨酸、β-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鸟氨酸、赖氨酸、组氨酸、3-甲基组氨酸、精氨酸、羟脯氨酸、脯氨酸)同时定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日立855-4507型离子交换色谱柱(60 mm×4.6 mm, 3 μm);检测波长分别为570、440 nm;流动洗脱泵体积流量0.35 mL/min;衍生泵体积流量0.30 mL/min;反应柱温135℃;以柠檬酸缓冲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JOL氨基酸特征指纹图谱,对29个主要特征峰进行化学成分指认,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对16批市售制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对29种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建立了JOL氨基酸特征指纹图谱结合29种氨基酸同时定量的方法;16批市售制剂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值在0.989~1.000;29种定量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2=1.000),且平均回收率为95.71%~101.87%;16批市售制剂29种氨基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磷酸丝氨酸15.457 2~29.362 4 μg/mL、牛磺酸64.423 4~114.238 6 μg/mL、天冬氨酸19.056 4~32.549 0 μg/mL、苏氨酸6.704 8~7.841 8 μg/mL、丝氨酸22.609 4~39.382 8 μg/mL、天冬酰胺61.134 0~115.456 0 μg/mL、谷氨酸32.254 6~63.127 2 μg/mL、谷氨酰胺5.223 8~8.953 2 μg/mL、肌氨酸4.081 0~44.007 6 μg/mL、甘氨酸12.403 0~23.516 4 μg/mL、丙氨酸33.876 8~44.257 4 μg/mL、瓜氨酸3.514 2~9.881 0 μg/mL、α-氨基丁酸1.126 4~2.287 8 μg/mL、缬氨酸11.584 6~15.469 0 μg/mL、胱氨酸1.660 2~4.041 8 μg/mL、异亮氨酸4.087 8~5.469 2 μg/mL、亮氨酸8.295 2~11.724 0 μg/mL、酪氨酸7.492 6~10.761 2 μg/mL、苯丙氨酸4.856 4~9.248 0 μg/mL、β-丙氨酸2.309 4~6.782 6 μg/mL、β-氨基丁酸0.175 0~14.790 6 μg/mL、γ-氨基丁酸17.654 4~26.621 8 μg/mL、鸟氨酸42.338 4~58.172 6 μg/mL、赖氨酸12.994 9~28.498 0 μg/mL、组氨酸1.802 6~4.067 4 μg/mL、3-甲基组氨酸2.608 4~4.384 0 μg/mL、精氨酸107.141 6~301.649 8 μg/mL、羟脯氨酸15.811 6~37.807 6 μg/mL、脯氨酸143.714 6~243.956 6 μg/mL。结论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测定JOL中氨基酸具有重现性好、结果可靠的优点;且JOL中氨基酸类成分定性定量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君药山羊角对制剂组方的成分贡献,为构建JOL全方位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了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远红外辅助脉冲真空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晒干、热风烘干干燥方法,对枸杞子制干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运用4种干燥方式对同一批枸杞子进行干燥,测定不同干燥方式枸杞子的干燥时间、感官品质、色泽、复水特性及维生素C、总黄酮、枸杞多糖和甜菜碱含量,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基于感官品质、复水比、色差值、干燥时间及维生素C、总黄酮、枸杞多糖和甜菜碱含量8项指标对4种干燥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远红外辅助脉冲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晒干、热风烘干制得的枸杞子综合评分分别为0.99、0.72、0.23、0.05,远红外辅助脉冲真空干燥技术综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4种制干方式中,远红外辅助脉冲真空干燥技术的干燥时间最短、品质最佳,该研究结果可为探索枸杞子适宜的干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寻找五味子鲜果采后用不同方式干制后的差异代谢物,探讨“杀青”可能对其代谢轮廓造成的影响。方法 以15份五味子鲜果为样品,每3份为1组,分别采用烘干、晒干、微波、烫漂、蒸制5种方法进行初加工。将得到的五味子样品采用50%甲醇提取并进行1H-NMR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比较各“杀青”样品与烘干、晒干样品间代谢物轮廓的差异。结果 通过1H-NMR图谱结合Chenomx数据库共指认出27个化学成分,主要为氨基酸、生物碱、糖类及有机酸,这些代谢产物主要参与果实采后生理的能量代谢。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组样品组间差异明显。分别以烘干样品和晒干样品为对照,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和S-plot筛选出17个差异代谢物(天冬酰胺、柠檬酸、葡萄糖、蔗糖、甘油磷酰胆碱、葫芦巴碱、丙氨酸、赖氨酸、甘油、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尿苷、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果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与烘干和晒干样品比较,经“杀青”处理的五味子样品中蔗糖和甘油磷酰胆碱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微波“杀青”处理的五味子中天冬酰胺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而烫漂处理的五味子中葫芦巴碱和尿苷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五味子鲜果采后“杀青”后可能通过干扰其能量代谢活动从而抑制有效成分的消耗、分解和(或)转化。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5,(5)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地龙提取物中17种氨基酸的影响,确定其适宜的干燥方法。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比较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减压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方式所得地龙干燥样品以及未经干燥样品中的17种氨基酸的量。结果冷冻干燥所得产品中氨基酸的损失率小,含水量低,外观色泽和形态均较优;谷氨酸、组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这6种氨基酸在真空减压干燥下的损失率分别为5.01%、9.41%、7.45%、13.19%、4.99%和6.59%;除门冬氨酸和脯氨酸外,其他15种氨基酸在微波减压下的损失率均在22.65%~55.97%之间。结论温度是地龙氨基酸提取液干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真空冷冻干燥对地龙提取物中的17种氨基酸的影响较小,是地龙提取物较适宜的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指纹图谱、指标性成分含量、出膏率为指标,建立泻白散物质基准质量评价方法,考察其关键质量属性,探索饮片-物质基准的量值传递关系,初步拟定该经典名方物质基准质量标准。方法 依据古方记载制备泻白散物质基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15批饮片和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指标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流动相采用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结合出膏率、指纹图谱相似度及指标成分转移率进行量值传递研究。结果 泻白散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中共归属了10个特征峰,其中2个来自炒桑白皮,4个来自焙地骨皮,4个来自炙甘草。以甘草苷、甘草酸及桑皮苷A作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泻白散物质基准中桑皮苷A的质量分数2.69%~4.26%,转移率(31.37±4.14)%;甘草苷质量分数0.09%~0.17%,转移率(36.12±4.03)%;甘草酸质量分数0.09%~0.16%,转移率(12.25±0.88)%。泻白散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14批物质基准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出膏率处于8.09%~11.29%。结论 建立的泻白散物质基准质量评价方法科学合理,饮片-物质基准量值传递传递过程稳定可控,拟定的物质基准质量标准可为后续泻白散现代制剂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预知子(三叶木通)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制备预知子(三叶木通)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对其中8个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计算转移率和出膏率。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评价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化学成分的一致性。结果 预知子(三叶木通)标准汤剂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木通苯乙醇苷B、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木通皂苷D质量分数分别为1.94~10.33、2.18~13.77、1.77~9.15、2.31~19.34、1.77~6.48、1.16~5.55、2.55~9.90、0.92~8.93 mg·g–1,转移率分别为36.25%~56.02%、24.64%~40.23%、35.88%~58.41%、29.45%~50.69%、16.55%~29.54%、26.25%~46.59%、25.33%~41.66%、11.03%~17.35%,出膏率为13.59%~24.49%。预知子(三叶木通)配方颗粒指标成分含量、转移率、出膏率与标准汤剂接近,指纹图谱相似度、HCA、PCA、PLS-DA评价表明,配方颗粒和标准汤剂化学成分一致性较好。结论 预知子(三叶木通)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化学成分一致性较好,结果合理、可靠,可为其工艺优化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郭盛  段金廒  吴达维  刘培  严辉  钱大玮 《中草药》2014,45(4):498-503
目的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何首乌药材中二苯乙烯苷类和蒽醌类活性成分转化的影响,为何首乌药材产地干燥加工适宜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新鲜野生何首乌块根为材料,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冷冻干燥、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6种干燥加工方法处理,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经各种干燥方法制备的样品及不同烘干时间样品中二苯乙烯苷、游离型蒽醌类和结合型蒽醌类化学成分的量。结果 经6种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样品中,二苯乙烯苷的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晒干>远红外干燥>冷冻干燥>阴干>烘干>微波干燥;阴干法和烘干法更适宜于结合型蒽醌类成分转化为游离型蒽醌类成分;采用远红外干燥的样品,其结合型蒽醌的量最高。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显示,经远红外干燥法制备的何首乌药材其综合评价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干燥方式。结论 远红外干燥法为何首乌药材适宜的产地干燥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对桑枝提取物物理指纹图谱及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及冷冻干燥对桑枝浸膏进行干燥,并测定其总黄酮含量,构建以雷达图直观展现的桑枝提取物物理指纹图谱,对3种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桑枝提取物物理指纹图谱进行比较,通过可压参数比较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桑枝提取物的压缩特性。结果: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桑枝提取物对照物理指纹谱相似度77. 8%~87. 3%,一级指标平均值及可压参数的RSD处于0~16. 6%,除均一性及稳定性外,其余RSD均10%。不同干燥方式对桑枝提取物稳定性及均一性影响较大,对其他因素影响较小。结论:不同干燥方式对桑枝提取物物理指纹图谱有一定的影响,而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吴发明  殷莉丽  蔡晓洋  王盼  包小红  周娟  李敏 《中草药》2016,47(20):3702-3706
目的通过化学组分测定和特征图谱分析,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麦冬品质的影响。方法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麦冬皂苷D和麦冬甲基黄烷酮A的量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特征图谱采用HPLC法建立。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对麦冬化学组分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在6.9%~20.8%,其中,阴干、晒干、冷藏干燥和晒半干后烘干对麦冬化学组分破坏程度均较小,远红外干燥和微波干燥对麦冬化学组分破坏最大;麦冬样品有18个HPLC特征峰,聚类分析可将14种干燥方法分为3类,聚为一类的干燥方法干燥条件相近。结论通过化学组分量变化和HPLC图谱特征能够有效地反映干燥方法的差异,可作为麦冬产地干燥方法筛选的技术指标,在麦冬产地加工过程中建议晒干和空气源热泵烘干机烘干相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蟾酥鲜浆中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蟾酥鲜浆在不同温度放置时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随放置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以指导蟾酥的加工。方法:采用HPLC测定在常温、冷藏和冷冻条件下贮存不同时间的蟾酥鲜浆中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常温和冷藏下贮存,3种成分的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前24 h内升高的幅度较大,3种成分间的组成比例亦发生较大的变化。结论:蟾酥鲜浆加工成蟾酥前应先在常温下放置>24 h,再进行干燥加工。  相似文献   

13.
徐燕  李爱暖  王玥  李燕芳  曾锐 《中草药》2018,49(4):819-825
目的通过化学成分测定,评价远红外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阴干、烘干、"发汗"干燥对粗茎秦艽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UPLC-ESI-HRMS~n测定秦艽中4个环烯醚萜类成分(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苷)和4个黄酮类成分(木犀草素、异牡荆素、芹菜素、山柰酚)质量分数。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逼近理想值排序法(TOPSIS)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样品的品质,确定最佳干燥方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样品的獐牙菜苦苷差异不显著,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苷、木犀草素、异牡荆素、芹菜素和山柰酚差异明显。其中,4个环烯醚萜类成分在冷冻干燥中保留最佳;4个黄酮类成分在"发汗"干燥中保留最佳。各成分在阴干样品中质量分数最低。聚类分析及TOPSIS分析表明"发汗"干燥具有与冷冻干燥相似的品质,且品质最好,其次是烘干干燥和远红外干燥,阴干干燥的样品品质最差。结论不同干燥方式对秦艽药材品质的影响值得关注。研究表明《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秦艽"发汗"的干燥方法具有科学性。但传统"发汗"过程时间较长,为了提高干燥效率,进一步研究方向应关注"发汗"干燥结合现代干燥技术如热风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干燥以保证秦艽药材稳定品质的基础上缩短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马甲子鲜叶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影响,并优化其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HPLCELSD测定马甲子素和白桦脂酸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0.1%甲酸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55%A;10~35 min,55%~100%A),检测波长320 nm。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马甲子药材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马甲子素和白桦脂酸提取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和提取时间对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冷冻干燥和阴干法处理时,白桦脂酸和马甲子素的保存效果较好。最佳提取工艺为加4倍量95%乙醇冷浸提取2次,每次48 h;此工艺下测得冷冻干燥样品中白桦脂酸和马甲子素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61,0.077 4 mg·g-1。结论:马甲子的干燥方法适宜采用冷冻干燥法,但考虑大生产成本,建议选择阴干法。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高,为马甲子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发氨基酸口服液的基础配方.方法:选取同一产地的两份鹿茸细粉,按提取方法不同分为仿生组和超声组,比较各组样品中氨基酸含量,并使用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两组样本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蛋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差异最为明显;获得核心氨基酸组群配方为蛋氨酸0.96%,脯氨酸11.50%,精氨酸8.29%,苏氨酸2.64%,异亮氨酸1.71%,苯丙氨酸2.62%,缬氨酸3.46%;基础氨基酸组群为天门冬氨酸7.39%,丝氨酸4.07%,谷氨酸13.31%,甘氨酸21.72%,丙氨酸10.30%,亮氨酸4.64%,酪氨酸0.97%,赖氨酸5.07%,组氨酸1.36%.结论:鹿茸经人体消化后氨基酸配比与之自然状态下存在一定区别.以鹿茸消化后氨基酸配比为基础,开发的鹿茸氨基酸口服液可更好地发挥鹿茸的补益功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工艺对金钗石斛叶品质的影响,为改进该药材的初加工和扩大石斛药材的药用部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钗石斛叶为原材料,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金钗石斛叶进行干燥,探讨4种方式对金钗石斛叶色泽、微观结构、总多糖和石斛碱含量的影响。结果:真空冷冻干燥产品色泽保持最好,优于其他3种干燥方式。不同干燥方法对样品所呈现的微观结构有所区别。金钗石斛叶经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及微波干燥后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3.11%,3.02%,2.81%和2.74%。不同干燥工艺对金钗石斛叶总多糖含量的影响较大,而对石斛碱含量则影响很小。结论:从成本方面考虑,热风干燥方式下的金钗石斛叶色泽较好,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且所需设备简单、节能、处理量大,在企业加工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克隆中华蟾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NFRSF)BbgTNFRSF11bBbgTNFRSF9基因的全长序列,并分析其序列特征。方法 根据转录组测序所得的TNFRSF11bTNFRSF9基因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以中华蟾蜍蟾皮为材料,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获得BbgTNFRSF11bBbgTNFRSF9基因全长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其序列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bgTNFRSF11bBbgTNFRSF9基因在中华蟾蜍7种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克隆获得蟾蜍BbgTNFRSF11b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1233 bp,编码410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46.97 kDa,等电点为8.64,不存在跨膜区及信号肽,为亲水性蛋白,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BbgTNFRSF9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829 bp,编码247个氨基酸,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67.874 kDa,理论等电点为5.12,存在信号肽,为疏水性蛋白,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进化树分析发现BbgTNFRSF11bBbgTNFRSF9基因与其他动物TNFRSF11bTNFRSF9基因相似度不高,表明该基因虽有特殊结构域但不同物种间差异较大。组织表达分析显示,BbgTNFRSF11bBbgTNFRSF9基因在耳后腺中表达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结论 成功获得蟾蜍BbgTNFRSF11bBbgTNFRSF9基因序列,掌握其序列特征,为后续深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