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肌肉减少症与传统营养评价方法评估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并进一步探讨肝硬化患者影响肌肉减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肝硬化患者资料,比较应用主观全面评价法(SGA)评分、传统营养指标及通过第3腰椎平面CT图像计算第3腰椎骨骼肌质量指数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同时将52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组和非肌肉减少症组,分析2组间各营养指标有无差异,并进一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肌肉减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52例肝硬化患者肌肉减少症的发生率为64%,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性别[OR=0.001,95%CI(0.000,0.223),P=0.011]、BMI[OR=0.312,95%CI(0.134,0.722),P=0.007]是肌肉减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应用肌肉减少症可较客观地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且男性肝硬化患者,BMI越低,越容易发生肌肉减少症。  相似文献   

2.
肌肉减少症作为一个新认识的疾病,其筛查方法、诊断标准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全球各个肌少症工作组先后发布了关于肌少症诊断的共识,对肌少症的定义进行了更新,特别是2013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制定了亚洲人群肌少症的筛查、诊断策略,推荐测定肌肉强度、活动能力和肌肉质量以筛查、诊断肌少症。本文就目前肌肉减少症筛查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路云丽  孙萍 《安徽医药》2023,27(5):1030-1036
营养不良是全球性的问题。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关注到除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外,疾病相关的营养不良的重要性。2018年达成的全球领导人共识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IM),旨在对成年病人进行营养不良评定及严重程度分级,及早营养支持治疗可以降低30 d全因死亡率、入重症监护室概率及再住院率以及远期并发症。鉴于各系统疾病的差异,在实施GLIM标准第一步时营养风险筛查并无统一筛查工具,各筛查工具及评估方法的适用性不同,且在GLIM标准下不同组合的临床效用也不同。该综述旨在探讨GLIM标准下各筛查工具及评定方法在诊断营养不良的适用情况以及GLIM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为临床诊断营养不良提供便捷。  相似文献   

5.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减少、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疾病,可以诱导跌倒、虚弱、死亡等不良事件。最新的研究显示许多降糖药物的使用与肌肉减少症相关,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对于骨骼肌的质量和功能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机制。本文就近年来关于降糖药物与肌肉减少症的关系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上肌肉减少症的诊断和治疗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肌少症病人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的肝硬化病人共215例,采集人口学信息、血清学指标、病因、肝硬化相关并发症、肝功能评分(CTP)、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等临床资料;同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评估[包括优势手握力、步速、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上臂肌围(AMC)、小腿围]。应用依莱达临床影像分析系统(RADinfo systems)分析采集第3腰椎(L3)平面CT影像信息,并计算L3骨骼肌质量指数(SMI),以L3-SMI<50 cm2/m2(男性)或<39 cm2/m2(女性)为诊断标准评估肌少症,将病人分为肌少症组和无肌少症组,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住院肝硬化合并肌少症病人的发生率为68.3%;两组病人在年龄、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MELD低危(≤14分)、MELD高危(>18分)、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营养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患者中营养不良的风险进行筛查评估。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期间COPD患者92例,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测评,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患者营养状况对不同抑郁状态的COPD患者影响有差别,无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与合并无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营养风险的COPD患者更易罹患抑郁,要对患者的营养不良及抑郁状态的改善进行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吸虫并肝硬化的临床检查敏感指标.方法 对就诊的肝胆疾病病人进行粪便检查,选择肝吸虫感染阳性病人作为研究组,选择肝吸虫感染阴性诊断的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B超检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结果 实验室血液常规检验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转氨酶升高46人(14.89%),胆红素升高104人(33.33%),肝胆B超异常215人(69.13%);对照组转氨酶升高12人(5.56%),胆红素升高42人(19.44%),肝胆B超异常97人(44.90%);研究组门脉压力增高、血流减慢、HA-PI值较高,肝血管指数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吸虫并发肝硬化的临床检查应注意上述敏感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及其肠黏膜保护功能,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观察组),另取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细胞,ELISA法检测白介素-10(IL-10)、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的表达。结果治疗前,两个治疗组Treg细胞比例和IL-10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Treg细胞比例和IL-10表达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个治疗组的DAO和D-乳酸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DAO、D-乳酸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降低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前,两个治疗组ALT和AST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和AST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降低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谷氨酰胺可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Treg细胞比例和IL-10表达,调节机体免疫紊乱状态,有利于肠黏膜损伤的修复和肝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相似文献   

11.
刘苓  周力  邱秉胜 《贵州医药》2001,25(9):792-79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TH)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血中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48例肝硬化PTH病人(代偿期18例,失代偿期30例)及32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功多普勒测定门、脾静脉血流量(PVBF&SVBF),同步测定血中ET的水平,并分析PVBF&SVBF的相关性。结果门脉系统高血流动力学改变存在于肝硬化PTH发病的始终,ET的生成与门脉高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12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下检查有无PHG,分为肝硬化合并PHG组62例和肝硬化无PHG组60例;同期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肝功能进行根据Child-Pugh评分分级为A级、B级、C级,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水平,并计算PG Ⅰ/PGⅡ比值(PGR),分析血清PG水平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PHG组肝功能明显低于无PHG组(x 2=6.588,P=0.037);PHG组较无PHG组血清PG Ⅰ水平显著降低(t=7.378,P=0.000);重度胃黏膜病变患者血清PG Ⅰ、PGR水平较轻度患者明显降低(t=2.392、4.292,P=0.009、0.000);肝硬化病变不同部位各组血清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3、2.632、0.658,P=0.174、0.080,0.522).结论 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血清PG Ⅰ水平显著降低,可反映肝硬化胃黏膜受损程度,对评价胃黏膜功能状态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建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260-1261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时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进行腹水检查,以区别渗出性腹水或漏出性腹水,同时进行血清及腹水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LPS)水平检测。结果肝硬化伴渗出性腹水患者外周血及腹水中NO、TNF-α、LPS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伴漏出性腹水患者;肝硬化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自发性腹膜炎时.腹水中NO、TNF-α、LPS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腹水。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细胞因子测定,有助于鉴别腹水和细菌感染的类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不同阶段循环功能的改变与肝肾综合征发生的关系。方法对肝硬化拟行肝移植的46例患者进行了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回顾性调查。将患者分为三组: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组(A组)、肝硬化并发顽固性腹水组(B组)和肝硬化无并发症组(C组)。分别检测有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锲压、左室舒张末容积、每搏量、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血流动力学表明,肝肾综合征组(A组)肺动脉压明显高于B和C组(P<0.01),肺毛细血管锲压显著则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心脏每搏量、射血分数则显著低于B组(P<0.05)。门静脉流速有减缓趋势。结论高动力循环功能失代偿可能是肝硬化患者发生肝肾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心功能的减退可能在Ⅱ型肝肾综合征发生中起了重要的转折作用。早期减轻高动力循环状态可能是防止肝肾综合征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The pharmacokinetic behavior of glycyrrhizin in four patients with acute hepatitis (hepatitis group) and six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irrhosis group) receiving chronically an IV administration of a 120 mg dose once a day or once every other day of glycyrrhizin was investigated.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glycyrrhizin declined monoexponentially in both groups. The elimination half-life (t1/2) for glycyrrhizin in the hepatitis and cirrhosis groups varied significantly in the range of 2.7–7.6 h and 6.2–40.1 h, and the total body clearance (CLtot) in the range of 2.8–23.2 mL h?1 kg?1 and 1.4–12.9 mL h?1 kg?1, respectively. The t1/2 for glycyrrhizin in the hepatitis and the cirrhosis groups was about twice and eight times that in normal subjects, respectively, as reported previously, and CLtot values were about 0.7 and 0.23 times that in normal subject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Ltot and hepatic function (asparatate aminotransferase 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in serum) in both patient groups. With improvement of the liver function, the CLtot for glycyrrhizin increased from 2.8 ml h?1 kg?1 to 11.4 mL h?1 kg?1, and the t1/2 shortened from 7.6 h to 3.4 h.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variation of pharmacokinetic behaviour of glycyrrhizin in both group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tent of the liver fun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完成了1年延续护理的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SAS和SDA评分。结果出院后6个月、1年的SAS和SDA评分显著低于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