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核酸药物作为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备受关注,但生物学稳定性差、易被体内核酸酶降解、生物利用度低、靶组织内聚集浓度低等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新的药物递送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核酸药物的稳定性及靶向递送问题,极大地推动了核酸药物的研发进展。尤其是多肽蛋白类递送载体,已成为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介绍核酸药物递送载体多肽修饰的两种主要方式——共价缀合和非共价络合,重点综述近年来多肽缀合物和复合物以及多肽修饰的载体在核酸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探讨多肽介导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新型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曹锦花  王凤山 《齐鲁药事》2013,32(5):249-253
纳米技术是指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或将大分子物质加工成粒径在1~100 nm范围内的物质的技术。由于其应用于药物制剂领域具有诸多优点,如增强药物的靶向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善药物稳定性等,因此在药物制剂领域,尤其在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蛋白质药物递送是药物研发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用合适的递送系统来改变其自身不足和缺点,成为蛋白质药物制剂研发的热点。本文对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蛋白质药物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治疗药物存在稳定性差、摄取效率低、细胞毒性大以及靶向能力差等缺点。因此需要安全的药物传递系统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和暴露。以红细胞为载体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凭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以及长循环时间而逐渐成为理想的药物递送平台。基于红细胞的药物递送系统包括多种类型,主要有红细胞膜包裹纳米颗粒载药系统和基因工程红细胞等。另外,对红细胞进行功能化修饰,可显著增强靶向性,进一步开发和扩大红细胞载药体系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本研究介绍了以红细胞为载体的化学药物及疫苗的递送方法,重点讨论了仿生纳米红细胞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对机体各部位的靶向性研究,并且总结了近年来基因工程红细胞策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在姜黄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综述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在姜黄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一步了解姜黄素的研究概况。方法分别介绍姜黄素的纳米粒、微球、微乳、微囊、胶束、脂质体、磷脂复合物、环糊精包合物等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结果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稳定性,进而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结论微载体药物递送系统在姜黄素中的应用研究为姜黄素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先进的药物递送技术可以提高一个产品的临床和商业价值,近年来,一些采用前沿技术制备的特殊药物递送系统发展迅速,如纳米载体、靶向药物递送和结肠定位药物递送等。  相似文献   

6.
目前,肿瘤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化疗和放射疗法为主,但仍存在复发和不良反应明显等问题。细胞药物递送系统不仅可以避免纳米颗粒药物的毒性,又可以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生物相容性、靶向性。总结了活细胞、死细胞、外泌体及其药物递送系统的载药特点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丝素蛋白(silk fibroin, SF)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具有一定的水溶性、结构修饰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作为药物递送的载体材料。SF载药纳米粒可控制药物释放、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有前景的药物递送系统。本综述介绍了SF的基本特征、SF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和SF在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SF载药纳米粒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存的恶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利用纳米技术将药物靶向递送到肿瘤部位,可以增加疗效并降低毒性,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壳聚糖是自然界唯一存在的碱性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此外,其反应位点多,可制成不同性质的衍生物,广泛用于药物递送系统和组织工程支架,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综述对近年来壳聚糖纳米粒在抗癌药物递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了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刺激-响应药物递送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丝素蛋白是从蚕丝或蜘蛛丝中提取的具有良好机械强度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具有良好的晶体多态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细胞黏附性、易于化学修饰和低免疫原性等特点,基于丝素蛋白的药物递送系统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制备温和、提高蛋白质等生物药物稳定性的特点,近年来在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大分子药物递送方面都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丝素蛋白的结构、制备工艺、释药特性等方面综述了其在膜剂、凝胶剂、微球、纳米制剂、微针、脂质体、干粉吸入剂等剂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配体靶向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肿瘤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某些生物大分子受体能够与其配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用配体与药物结合,形成配体靶向药物递送系统。配体发挥导向物作用,将药物靶向递送到肿瘤细胞(或组织),实现主动靶向释药,提高药物的选择性,从而增加药效。文中介绍了以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A)、蛋白质(转铁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多糖(半乳糖、甘露糖、透明质酸)、整合素等生物大分子为配体的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综述目前pH敏感纳米递药系统用于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方法 在Pubmed和Google上检索近年国内外资料,阐明pH敏感纳米递药系统靶向肿瘤治疗的作用机制,对超顺磁性纳米粒、胶束、树状大分子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 传统肿瘤化疗药物普遍存在疗效低、副作用大等问题,而近年来研发的pH响应的纳米载体可通过EPR效应积聚于肿瘤组织,并在弱酸性的肿瘤细胞外液或经内吞作用后在细胞质或溶酶体中释放药物。该pH敏感型载体能促进药物的靶向递送,在减少系统性副作用的同时提高肿瘤化疗疗效。结论 pH敏感纳米递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发具有靶向性、高效性、安全性的递药系统是目前该领域研究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靶向递送是一种精准的递药方式,由于其高特异性和亲和力被视为理想的靶向递药方式之一,这为成功解决抗肿瘤治疗中化疗药物选择性差的问题开辟了新的道路。当前,利用单克隆抗体与靶抗原结合的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s)研究成为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ADCs靶向递送的作用机制、靶向策略和靶向递送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开发新的ADC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脂质体载药系统与抗肿瘤药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亮  杨和平 《中国药业》2005,14(3):27-29
目的:介绍脂质体载药系统在抗肿瘤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方法,主要介绍普通脂质体和一些经过修饰后的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情况.结果:脂质体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是可行的,可显著降低抗肿瘤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血药浓度并延长作用时间,还可明显提高抗肿瘤药物作用的靶向性.结论:脂质体是抗肿瘤药物的理想载体,在抗肿瘤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脑内递送通常受限于血脑屏障。经鼻给药作为脑靶向递药的一种无创给药方式,可绕开血脑屏障,实现药物至脑部的直接、高效靶向输送,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极大应用潜力。然而,鼻腔黏液纤毛清除力等屏障限制了经鼻给药递送效果。依托纳米递药技术的发展,经鼻纳米递药系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综述了经鼻入脑递药通路、常见经鼻纳米递药系统及其特性和治疗应用进展,为基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经鼻纳米递药系统设计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乳化给药系统因可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增强难溶性药物的溶解能力,提高生物利用度而成为当前药剂研究的一大热点。本综述就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自乳化给药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There has been great progress in the use of TAT-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for the delivery of different macromolecules into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thus circumventing the bioavailability barrier that is a problem for so many drugs. 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to using this system, such as the ability to deliver these cargoes into all types of cells in culture and into all organs in vivo. This system can even deliver cargoes into the brain a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 addition, the ability to target specific intracellular sub-localizations such as the nuclei, the mitochondria and lysosomes further expands the possibilities of this drug delivery system to the development of sub-cellular organelle-targeted therapy. The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seem almost unlimited, and the use of the TAT-based delivery system has extended from proteins to a large variety of cargoes such as oligonucleotides, imaging agents, low molecular mass drugs, nanoparticles, micelles and liposomes. In this review the most recent advances in the use of the TAT-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 will be described, mainly discussing TAT-mediated protein delivery and the use of the TAT system for 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相似文献   

17.
叶酸受体在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细胞膜表面高度表达。叶酸靶向纳米递药系统具有叶酸-叶酸受体主动靶向和纳米递药系统被动靶向的双重优势,可实现化疗药物对肿瘤组织的靶向递送,有效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叶酸-脂质体、叶酸-树枝状聚合物、叶酸-聚合物胶束、叶酸-纳米球等叶酸受体介导的肿瘤靶向递药系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眼部药物递送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目前眼部给药的主要屏障包括角膜、结膜屏障,血房水屏障、血视网膜屏障等,以及一些新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如结膜下、巩膜给药和离子电渗疗法等。以环孢素A为例介绍了一些克服眼部屏障的给药方法。尽管眼部给药系统目前已取得了进展,但药物递送到眼的后段仍有较大的难度,需要进一步开发更有效的眼部药物递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口服和肠外给药途径相比,经皮给药系统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替代方法非常有吸引力。特别对于儿童患者,它有助于克服该群体特有的问题,如吞咽困难、口服制剂的适口性以及与针头相关的恐惧和疼痛。然而,儿童的皮肤屏障功能有效地限制了药物的经皮吸收。微针可突破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增加经皮给药的药量。过去几十年,以微针为基础药物输送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与微针相关的研究论文呈指数级激增。本文概括了微针的分类及特点,讨论了微针在儿童经皮递药中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微针介导的儿童经皮递药的未来前景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20.
袁洁  ;梁光义  ;徐必学 《中南药学》2014,(12):1211-1216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肝靶向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根据肝靶向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对肝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关肝靶向药物的研究结果表明,肝靶向给药系统能选择性地将药物输送至肝脏病变部位,通过提高其在肝脏病变组织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增强药物疗效、减少其毒副作用的目的。因此,肝靶向给药系统在肝脏疾病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