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主要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持续感染。子宫颈癌的发生需要经历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发展为子宫颈癌前病变,最终导致子宫颈癌变的缓慢过程,历时5~15年。这一时间窗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机遇。对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常见的干预措施包括激光、冷冻或电灼等消融治疗以及子宫颈切除性手术治疗等。有创的治疗方法可能导致子宫颈机能不全、  相似文献   

2.
<正>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已证明,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重要的子宫颈癌前病变,从CIN发展为浸润性子宫颈癌大约需要10~20年~[1],为子宫颈癌的筛查提供了有利时机。随着HPV检测技术的突破和HPV疫苗的上市,子宫颈癌有望成为第一个可通过综合性预防措施消除的恶性肿瘤。一、HPV和子宫颈癌的关系(一)HPV  相似文献   

3.
<正>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的发展与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有关。如果不及时治疗HSIL,有发展为子宫颈癌的可能。子宫颈HSIL在组织学上相当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2和CIN3。通过筛查程序检测HSIL并对其进行治疗与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相关。  相似文献   

4.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过度与不足的得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合理干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防治子宫颈癌的主要措施之一。文章就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干预过程出现的治疗过度与不足的原因和结果加以剖析,以期待有效阻断病变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子宫颈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是子宫颈癌二级预防的关键节点。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采用新的命名标准化方案,将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2、CIN3)更名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1],其中HSIL包括CIN2/3、中/重度游离鳞状上皮不典型性增生以及原位癌。大约20%的HSIL有可能在10年内进展为子宫颈浸润癌,故针对HSIL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6.
<正>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级和3级、中重度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以及原位癌[1]。子宫颈HSIL的规范治疗是减少浸润性子宫颈癌的重点内容。2019年版美国阴道镜病理协会(ASCCP)指南[2]和国内专家共识[3]建议,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子宫颈HSIL者行子宫颈切除性治疗或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向世界发出加速消除子宫颈癌的全球战略,实现该目标,需要在2030年达到“90-70-90”的目标[1]。其中提出对90%确诊为癌前病变的女性要做到规范治疗。因此,不仅要推动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接种和积极扩大子宫颈癌筛查的覆盖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对子宫颈上皮内病变进行规范的精细化管理。现提出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难点。一、防止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管理中的漏诊和过度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有较高的逆转率,可以随访观察,但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治200233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戴钟英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m,CIN)是一组与子宫颈癌密切关联的疾病的统称。对CIN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1886年Willams首...  相似文献   

9.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1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 ,CIN)是指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它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cervicaldysplasia)及子宫颈原位癌 (carcinomainsitu ,CIS) ,两者的上皮变化性质相同 ,程度不同。根据细胞异常的程度将CIN分为三级 ,CINⅠ级相当子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 ;CINⅡ级相当子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 ;CINⅢ级相当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和 (或 )子宫颈原位癌。CINⅠ、CINⅡ和CINⅢ发展为癌的危险性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联合检测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宫颈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30例和正常人30名血清中SCC-Ag和VEGF的水平。结果宫颈癌组患者血清SCC-Ag和VEGF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上皮内瘤变组及正常组,上皮内瘤变组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中SCC-Ag和VEGF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在临床上必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子宫颈病变是妇科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其诊断与治疗也是子宫颈癌防治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此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定于 2 0 0 2年秋季召开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专题学术研讨会。欢迎踊跃投稿。征文内容 :(1)以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为主的子宫颈病变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研究 ;(2 )子宫颈阴道细胞学 ;(3)阴道镜检查 ;(4)子宫颈病理学 ;(5 )子宫颈病变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 ;(6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7)子宫颈癌的筛查 ;(8)有关子宫颈病变的新概念、诊治的新技术和新经验等…  相似文献   

12.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薛月珍丰有吉朱关珍张惜阴许良中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颗粒数量,结合细胞分裂指数测定,分析CIN及宫颈癌上皮细胞的增殖活性。一、材料与...  相似文献   

13.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生物状态与宫颈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近年来,子宫颈癌病因学研究成为热点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样本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宫颈癌及大多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3都存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生殖道感染高危型HPV是妇女宫颈癌和CIN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子宫颈癌疾病负担仍持续上升,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子宫颈癌为女性肿瘤新发病例第6位,死亡率为第7位,发病率从20~24岁年龄开始显著上升,并在城市女性45~49岁和农村女性50~54岁达到顶峰,且子宫颈癌新发病例呈现年轻化趋势[1,2]。子宫颈癌筛查推广与普及让更多女性可以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阶段即被检出并进行治疗干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相当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和CIN3,在未治疗状态下具有消退、持续与进展等不同自然发展进程。未经治疗的CIN2患者约50%会在两年内自然消退,只有18%发生进展,年轻女性则具更多消退率(约60%)及更少进展率(11%);CIN3具有更高进展为癌的风险,平均13年间有15%~23%发展为浸润性癌,而接受常规治疗女性的患癌风险仅为0.7%[3]。早期诊断和新疗法使用大大降低了年轻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并保有更好的生活质量。然而因恐癌心理因素,扩大切除病变的治疗法仍属目前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引起下生殖道的癌前病变,包括子宫颈、阴道、外阴及肛周。相比于子宫颈,临床医生对阴道病变的关注往往不足。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2/3[阴道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是阴道癌的癌前病变,需积极治疗。既往流行病学调查认为VaIN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其发生率为(0.2~0.3)/10万,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1.0%。我国HPV疫苗接种率低,  相似文献   

16.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一组疾病统称 ,是子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干预和治疗是子宫颈癌二级预防的关键节点。子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常见方式为物理治疗和切除性治疗,切除性治疗主要包括宫颈锥切术(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冷刀锥切)和子宫切除术。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提出,对于阴道镜组织病理学确诊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非妊娠患者应行诊断性/治疗性宫颈锥切术[1] 。  相似文献   

17.
基因甲基化状态及程度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因甲基化在子宫颈癌筛查及管理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对筛查异常结果的分流、预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转归、协助年轻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个体化管理、HSIL治疗后随诊、预测子宫颈癌预后等方面。而基因甲基化与年龄的关系、基因甲基化是否适用于免疫缺陷者的子宫颈癌筛查及管理仍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许多研究已充分证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发生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的必要病因,从HPV感染发展至宫颈癌的进程长达10~20年。HPV持续感染作为HPV疫苗的有效性评估终点获得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证实。本文就目前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CSCCP中国子宫颈癌筛查及异常管理相关问题专家共识的第二部分内容:阴道镜的规范化检查,组织学确诊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原位腺癌(AIS)的处理建议。一、阴道镜检查子宫颈的操作规范阴道镜检查作为子宫颈癌筛查异常结果进一步评估的重要检查手段,主要用于对下生殖道可疑病变进行评价。阴道镜检查使用3%~5%醋酸、卢戈碘液,会造成患者一定的不适感,并对患者阴道微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议  相似文献   

20.
Bcl-2基因蛋白在子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徐廷香李西启王剑波邹积才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细胞凋亡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同样重要,对维持组织和器官的自身稳定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Bcl-2是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的基因之一。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法对宫颈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