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活动方案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82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活动方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情况[采用美国膝关节综合评分标准(AK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3、6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6个月AKS评分中膝评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早期活动方案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轻治疗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恢复、疼痛及功能评价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8例患者,按护理方案不同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策略的手术室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及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卧床、首次下床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下地活动时间则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策略的手术室护理,能有效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减轻患肢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整体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屈曲度数的影响。方法将4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整体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 d、第3 d、第7 d的肿胀、疼痛程度、膝关节屈曲度数、HSS评分。结果观察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肿胀、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屈曲度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明显肿胀和疼痛患者的康复速度明显慢于患膝轻度肿胀和疼痛的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整体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能有效减轻术后患肢肿胀程度,疼痛程度,有效促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功能恢复,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富君丽 《妇幼护理》2022,2(23):5376-5379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我院 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 102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1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 取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恢复进度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的下床时间、肠鸣 音恢复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 的应激反应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的应激反应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心理应激与生理应激 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干预,可加快 术后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流变学指标、疼痛、髋关节恢复、自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周研究组各项血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VAS评分、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机体微循环,促进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降低疼痛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围术期管理和康复治疗。选取51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实验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措施进行术前教育、术中管理、围术期镇痛和术后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情况、功能评分、平均住院日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降低,膝关节评分(HSS)均持续增高(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AS评分更低,HS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日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管理,可以更好地减轻术后疼痛,更快地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7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活动度和畸形评分。结果术后7 d,研究组HAMA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HHS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畸形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研究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效果显著,可改善下肢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梁晓玲 《妇幼护理》2023,3(24):5958-5960
目的 探究在单髁膝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中实施术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2 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 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 疼痛评分以及膝关节屈曲主动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膝关节屈曲主动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实施术中快速康复专科护理,能 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感以及改善膝关节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9.
陈玉芳 《妇幼护理》2024,4(10):2477-2479
目的 评价骨科膝关节置换护理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期间本院骨科 接治骨科膝关节置换患者 80 例进行观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膝关节功能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 度。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主动直腿抬高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护理前,两组的膝关节 功能与疼痛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均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护理后,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科膝关节置换护理 中采取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缩短康复时间,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和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焦萍萍 《妇幼护理》2022,2(13):3118-3120
目的 分析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僵硬预防及心理状态分析。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 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 Lysholm 评分、Harris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 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功能训练康复护理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增强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联合功能锻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4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术后接受功能锻炼,研究组47例术后接受中医推拿联合功能锻炼,对比两组膝关节恢复质量、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毕关节活动度、屈曲度、股四头肌肌力以及静息状态、运动状态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个月关节活动度、屈曲度、股四头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静息状态、运动状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低于对照组的27.66%,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配合功能锻炼的同时联合中医推拿,可以提升膝关节的恢复质量,缓解术后疼痛,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金薇 《妇幼护理》2023,3(18):4478-4479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配合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在我院 的 80 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分发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常规组采取常规 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手术室护理路径配合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研 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 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路径配合可以改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以 及髋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江达明  刘莉  张莉莉  叶莹莹  杨利 《妇幼护理》2023,3(7):1681-1683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全程管理产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收集柳州市工人医院关节外科 在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计 200 例。每组各 100 例。采用双盲法划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 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干预模式,研究组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者 HSS 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膝关节功能 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实施个案管理,能够优化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康复质量,缓解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体温、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加速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阶段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36例分为对照组(68例,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8例,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至术后90 d。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锻炼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髋关节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护理后健康调查简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经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后,可减轻术后疼痛,进一步增强患者锻炼依从性,有助于髋关节功能康复,并发症风险较小,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融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9月1日~2022年3月31日43例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术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阶段式康复护理;将2022年4月1日~9月30日43例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术治疗患者纳入观察组,在阶段式康复护理基础上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膝关节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离院时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1 d(P<0.01),观察组离院时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膝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至30°、60°、90°、120°所需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修复术患者的阶梯式康复护理中融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指导。对该组患者的护理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周、3月、6月随访,术后HSS评分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有效促进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在军校学员训练过程中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中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发生膝关节损伤军校学员60名, 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各30名。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健康指导, 观察组围术期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行走能力、上下楼能力、屈曲下蹲能力及膝关节功能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配合率及康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路径化护理能有效促进训练过程中膝关节损伤的军校学员膝关节功能恢复, 改善预后, 提高康复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膝关节康复锻炼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术后加速康复。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作为证据应用前的对照组,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9例作为证据应用后的观察组。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JBI-PACES)的标准程序,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标准康复指导的执行情况、患者康复锻炼期间的疼痛度(VAS)、依从性、满意度、膝关节功能评分(AKSS评分)、平均住院日、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应用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最佳证据后,护理人员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标准康复指导的执行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期间的疼痛度降低(P<0.01),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P<0.01),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膝关节AKSS评分提高(P<0.01),平均住院日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实施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最佳证据应用,可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促进膝关节置换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