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目的:研究二联七日疗法在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至 2021 年 1 月于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 86 例 Hp 感染患儿,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43 例。 其中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可乐必妥+枸盐酸铋钾治疗,观察组采取二联七日疗法,给予奥美拉唑+呋喃 唑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根除率)。结果:两组患儿 Hp 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32 %,低于对照组 23.8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二联七日疗法应用于儿童 Hp 根除治疗中,能够有效清除 Hp,利于预后,且可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应用阿莫西林与多西环素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德庆县人民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诊治的 Hp 感染的患者 55 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27 例和观察组 28 例。对照组应用阿莫西 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观察组应用阿莫西林联合多西环素、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比较两组治疗总有 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Hp 根除率及耐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85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0.37 %,观 察组 Hp 根除率为 89.29 %,对照组 Hp 根除率为 66.67 %,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率均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 Hp 感染患者应用阿莫西林与多西环素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 较小、Hp 根除率高,耐药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胃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中医药 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113 例胃溃疡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 (n = 56)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n = 57)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 间、止血时间、止血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和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94.74 %)高于对照组(80.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26 %)和对照组(5.36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康复 新液治疗胃溃疡出血安全有效,止血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咽喉反流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在粤北人民医院耳鼻 喉科治疗的 80 例咽喉反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均给予改善生活方式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 组口服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口服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 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咽喉 反流、声音嘶哑、慢性咳嗽、吞咽不畅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腹泻、 腹胀、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咽喉 反流能有效缓解症状,减少胃酸反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胃溃疡患者内皮素 –1(ET–1)、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 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前列腺素 E2(PGE2)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于鹤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 78 例胃溃疡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39 例。对照组 行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行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临床症状消失 时间、治疗前后血清 ET–1、HMGB1、MMP–9、ERK1/2、PGE2 水平和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率为 97.44 %, 高于对照组的 79.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反酸、嗳气、腹胀、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ET–1、HMGB1、MMP–9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 ERK1/2、PGE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可提高 溃疡愈合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者血清 ET–1、HMGB1、MMP–9、ERK1/2、PGE2 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6 月兴国县 第二医院接诊的 60 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 1 ~ 60 号,将奇数归为对照组,偶数归为观察组,各 30 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 14 d 时采用本院自制 《症状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 14 d 后,两组患者的消 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隐痛及反酸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可减 轻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研究胃苏颗粒辅助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片治疗活动期胃溃疡(AGU)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 (GAS)、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及转化生长因子 –α(TG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沙市中心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5 例 AGU 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3 例)和对照组(42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 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片,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胃苏颗粒辅助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病灶 病理(溃疡病灶底部厚苔面积、溃疡周围黏膜充血面积、溃疡周围再生上皮面积)情况及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情况, 计算 Hp 根除率。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 GAS、hs–CRP 及 TGF–α 水平。记录两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95.34 %,高于对照组的 80.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溃疡病灶底部厚苔面积及溃疡周围黏膜充血面积和再生上皮面积较治疗前均减少, 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溃疡病灶底部厚苔面积及溃疡周围黏膜充血面积和再生上皮面积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 Hp 根除率为 88.37 %(38/43),高于对照组的 64.28 %(27/42),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GAS、hs–CRP 及 TGF–α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血清 GAS、hs–CRP 及 TGF–α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胃苏颗粒辅助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片治疗 AGU 患者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提高 Hp 感染根除率,改善溃疡病灶病理情况,降低血清中 GAS、hs–CRP 及 TGF–α 的过量表达。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 Hp 清除率、炎 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 Hp 阳性反流 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吗丁啉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雷 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Hp 清除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Hp 清除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7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 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17、IL–23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IL–17、IL–23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7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 Hp 感染,可以有效提升 Hp 清除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探究醋酸奥曲肽与艾司奥美拉唑钠共治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机体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3 年 6 月经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医院确诊为 AP 的患者 80 例,以随机数表法为依据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单用醋酸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用药条件施加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炎症指标、胃肠功能指标、症状及血清淀粉酶控制或复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 (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以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PGⅠ)、胃蛋白酶原 Ⅱ(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控制时间以及肠鸣音、血清淀粉酶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醋酸奥曲肽与艾司奥美拉唑钠配伍用药能够提升对 AP 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加快症状控制,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同时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讨胃溃疡应用康复新液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方案的疗效。 方法: 选择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 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100 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50 例,艾司奥美拉唑组实施艾司奥美拉唑治疗, 联合用药组则实施康复新液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胃溃疡疗效;胃镜下溃疡面愈合的时间、恶心呕吐症状消失 的时间、泛酸症状消失时间、胃部周期性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水平、生存质量;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联合 用药组胃溃疡疗效、胃镜下溃疡面愈合的时间、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的时间、泛酸症状消失时间、胃部周期性疼痛消失时间、 炎症水平、生存质量均较艾司奥美拉唑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确切,可加速临床各项症状消失和加 速溃疡愈合,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对胃炎胃溃疡患者采用艾司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 90 例胃炎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 组、B 组 及 C 组,各 30 例。A 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B 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C 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反酸嗳气缓解 率高于 B 组及 C 组,B 组腹痛缓解率高于 A 组及 C 组,C 组腹胀缓解率高于 A 组及 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三组厌食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 B 组及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B 组及 C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胃炎胃溃疡患者可供选择的药物 较多,采用艾司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与泮托拉唑等药物治疗均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艾司奥美拉唑的安全性较强,兰索 拉唑与泮托拉唑缓解个别症状的效果较好,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以上药物,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观察重复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艾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泉州德诚医院收 治乳腺癌骨转移患者 64 例为对象(时间段为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4 月)。按照数字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32 例)与 观察组(32 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按照重复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艾灸进行治疗,比较两 组患者疼痛、糖类抗原(CA)水平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血清 CA125、CA15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 降钙素、血清钙离子水平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按照重复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 艾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迅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并降低血钙水平,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间来淇县 朝阳仁爱医院治疗的 99 例 DU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 例)和观察组(51 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6.08 %,对照组为 81.25 %;观察组的 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为 94.12 %,对照组为 79.17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 5.88 %,对照组为 22.92 %,组间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随访 1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 1.96 %,对照组为 12.5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 DU 的效果较佳,可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清除 Hp,且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奥美拉唑加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上饶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5例。对照组施行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施行奥美拉唑加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反酸、嗳气、腹胀、腹痛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生长抑素(SS)、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素E2(PGE2)、降钙素原(PCT)、胃泌素(GAS)水平、不良发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S、PG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CT、G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采用奥美拉唑加克拉霉素治疗效果较好,且不增...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枫蓼肠胃康颗粒与雷贝拉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泉州师范学 院医疗所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84 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患 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枫蓼肠胃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 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0.48 %, 高于对照组的 69.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4、8 周时观察组 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转阴率为 71.43 %、92.86 %,均高于对照组的 50.00 %、73.8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泌素(GAS)均高于治疗前,胃蛋白酶原 I(PGI)、胃蛋白酶原 II(PGII)低于 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GAS 高于对照组,PGI、PGII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枫蓼肠胃康颗粒与雷贝拉唑联合抗菌药物治疗 慢性胃炎效果显著,能促进 Hp 感染转阴,调节胃肠激素分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分析清热化湿和胃汤对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的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 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桥头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89 例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患者,按 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西医组(41 例)和中医组(48 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1 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临床 疗效、Hp 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中医组患 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医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2.50 %,低于西医 组的 29.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医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00 %,高于西医组的 90.24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医组的 Hp 根除率为 97.92 %(47/48),高于西医组的 85.36 %(35/41),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给予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患者清热化湿和胃汤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腹胀、 纳差、胃脘痛、发酸等症状,提高 Hp 根除率,提升疗效,且中药的副作用小,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四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 照组头孢噻肟钠治疗,观察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分析两组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C 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低于对照组,其血小板计数(PL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 接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可较好地将细菌清除,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加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在河南科 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 98 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9 例。对照组使用四联疗法治疗, 观察组使用消化内镜加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及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5.9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3.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止血时间、用药时 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Hp 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再出血率明显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消化内镜加四联疗法对胃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止血, 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再出血率,提高 Hp 根除率。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探究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原发性免疫球蛋白 A 肾病(IgAN)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濮阳市 油田总医院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 IgAN 患者 92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 观察组,各 46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加用 2 周抗 Hp 感染的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 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血清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 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肾活检病理指标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24h–UTP 低于对照组,eGFR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AST、AL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抗 Hp 感染应用于 原发性 IgAN 的临床治疗中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肾功能,改善肾活检病理指标,不影响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究对胃食管反流患者实施莫沙必利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 年 2 月至 2020 年 3 月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 10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3 例,对 照组给予莫沙必利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 生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胃肠道激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 96.23 %,与对 照组的 83.02 % 比较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肠道激素水平均较 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的胃动素(MTL)水平更高,胃泌素(GAS)水平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的 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6(IL–6)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4)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66 %,与对照组的 18.87 % 比较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莫沙必利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好于莫沙必利片单一治疗, 联合用药可在提高药物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胃肠道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