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动训练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儿童医院脑瘫康复中心2002-01/10共收治痉挛型脑性瘫痪212例。除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外,主要以运动疗法进行训练,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儿童视觉障碍的临床特点,讨论脑性瘫痪儿童的不同类型及围产期高危因素与其合并视觉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4年12月确诊的125例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资料,对其眼位、眼运动功能、眼底、屈光度等视觉功能及其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125例患儿中,存在视觉障碍的53例,视觉障碍发生率为42.40%;其中斜视43例,占受检者总数的34.40%;屈光不正39例,占31.20%;眼球震颤21例,占16.80%;眼球运动异常14例,占11.20%;眼底异常10例,占8.00%。合并的视觉障碍中以斜视与屈光不正发生率最高,分别为34.40%和31.20%。2痉挛型组视觉障碍发生率为60.94%,较其他组增高(χ2=8.56,P0.05);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斜视率、屈光不正的发生率分别为53.16%和42.19%,也均较其他组增高(χ2=9.32,P0.05;χ2=8.63,P0.05)。3早产儿组视觉障碍发生率为45.90%,高于非早产儿组(χ2=5.766,P0.05)。4低出生体重组(BW2.5kg组)视觉障碍的发生率为57.14%,高于其他组(χ2=18.35,P0.05)。结论:1脑性瘫痪儿童的视觉障碍在临床常见,以斜视与屈光不正发生率最高。2痉挛型脑瘫患者视觉障碍发生率高;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斜视率、屈光不正发生率也高。3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围生期高危因素的脑性瘫痪儿童中,合并视觉障碍的发生率高,应及早随访予以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小于3岁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同时接受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定和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评定的193例小于3岁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为研究对象,比较GMFM各项分值与FMFM分值在不同月龄和类型患儿中的相关程度,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GMFM5个功能区分值对FMFM分值的影响程度。结果在不同月龄和类型的脑性瘫痪患儿中,GMFM各项分值与FMFM分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26~0.85,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MFM的A区和B区分值对FMFM分值的影响力较大,校正决定系数为0.748,A区的作用更为强烈。结论小于3岁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的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对不同年龄和类型的脑性瘫痪儿童都应该重视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训练相结合,同时必须加强基本运动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4.
小儿脑性瘫痪双下肢痉挛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儿脑性瘫痪病例中,痉挛型双瘫除表现有脑性瘫痪的一般表现如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外,其显著的特点为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内收交叉、尖足、不能独站。我们中心自 1995年 10月~ 2000年 8月共收治此类病人 358例。除常规康复综合治疗外 (如针灸、穴位注射、经络导平等 ),主要以运动疗法: Bobath手法等训练 [1],疗效很好。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358例患儿中男 282例,女 76例; 3岁 26例,其中轻度 189例、中度 107例、重度 62例。诊断标准以燕铁斌的“ GSI”为标准 [2]。 1.2运动疗法 (1)被动运动:① 患儿仰卧位,训练者握住患儿小… 相似文献
5.
视觉障碍是脑性瘫痪患儿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可见视敏度降低、屈光参差、斜视、视野缺陷、立体视觉障碍、眼底结构异常、眼球震颤等。其中约3/4的脑瘫患者视敏度降低,斜视的发生率为39%~50%,眼球震颤为9.5%。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室内出血、低出生体重等为脑瘫患者视觉障碍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儿童脑性瘫痪痉挛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性瘫痪 (脑瘫 )可分为痉挛型、随意运动障碍型、失调型和混合型[1 ] 。尽管脑瘫定义的特征不是痉挛 ,而是不能控制运动和姿势 ,但大多数脑瘫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痉挛症状。由于痉挛限制了患儿运动范围 ,可诱发形成固定化的异常姿势 ,导致疼痛 ,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物力学及形态学改变 ,进一步加重对移动能力的限制。患儿由于移动受限 ,将面临很多并发症的威胁 ,如骨质疏松、关节挛缩、脊柱侧凸、心脏病、肥胖或营养不良等 ,心理上还会因过分依赖他人或失去自由而出现沮丧、失望、自卑等反应。目前治疗脑性瘫痪痉挛的方法很多 ,其疗效、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远程家庭康复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出院的痉挛型脑瘫儿童40例,随机分成常规家庭康复组(对照组)和远程家庭康复组(观察组),每组20例。常规家庭康复组患儿按照康复治疗团队制定的家庭康复方案,接受家庭康复训练;远程家庭康复组患儿按照康复治疗团队制定的个体化远程家庭康复方案,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定期通过视频随访问诊及指导,在家属帮助下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对2组患儿使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odified Ashworth muscular tension assessment scale,MAS)以及踝关节关节活动度测量(range of motion,ROM)予以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BBS、MAS以及踝关节RO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为期12周的康复训练后,两组患儿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肌张力明显降低(P0.05);远程家庭康复组患儿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踝关节关节活动度、肌张力改善效果优于常规家庭康复组(P0.05)。结论:远程家庭康复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痉挛型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康复现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痉挛性脑性瘫痪(CP)患儿的运动功能的临床治疗和康复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痉挛型CP的康复首选功能训练,主要是采用Bobath法、Vojta法、上田疗法及Peto引导式教育等方法改善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矫形支具可以帮助患儿开发残存功能和代偿功能。目前神经阻滞技术和肉毒杆菌毒素的应用在降低CP患儿肌张力、缓解肌痉挛方面取得了显的治疗效果。而各种矫形手术的日趋完善也为痉挛型CP患儿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9.
刘娟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3,7(27):3744-3744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运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法对6例偏大龄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干预治疗,结果6例患儿经治疗后运动指数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运动疗法能有效地促进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痉挛型脑性瘫痪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MRI与脑瘫类型、患儿胎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MRI检查和临床资料。结果224例患儿痉挛型偏瘫27例、双瘫149例、四肢瘫48例;MRI异常201例(89.7%),其中偏瘫、双瘫、四肢瘫的异常率分别为100%、87.2%和91.7%。痉挛型双瘫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最常见,发生率79.2%,其他类型脑损伤少见。痉挛型四肢瘫脑损伤多种多样,以PVL、足月儿类型脑损伤、先天发育畸形为主要表现,发生率分别为45.8%、20.8%和18.8%。足月儿痉挛型偏瘫以半侧损伤为主,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运动障碍,上肢重,下肢轻;未成熟儿痉挛型偏瘫表现为单侧或双侧PVL,临床表现为下肢重、上肢轻的偏瘫。152例PVL患儿中,发生于未成熟儿108例(71.1%)、足月儿44例(28.9%)。足月儿类型脑损伤22例,发生于足月儿20例(90.9%)。未成熟儿脑损伤类型主要为PVL,主要见于未成熟儿脑瘫,也可发生于足月儿脑瘫。足月儿类型脑损伤主要见于足月儿脑瘫,未成熟儿少见。结论颅脑MRI表现与脑瘫的类型、出生胎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3—7岁的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CP)患儿的运动障碍特点进行分析和干预,以探讨该年龄段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CP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差异及对策。方法:对2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A组)及12例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B组)在人选时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进行测量,比较两组人选时,6个月后以及治疗前后各功能区评分的改变。结果:A组患儿在GMFM量表B区、C区、D区、E区得分及总分均较B组为高,A组患儿GMFM涉及上肢的和不涉及上肢的任务的平均分、动态任务的平均分均较B组为高,两组患儿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GMFM静态任务平均分,治疗前后各区得分和总分改变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CP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表现不同.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障碍较痉挛型为重,对于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需针对其运动障碍特点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动疗法对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痉挛性脑性瘫痪的疗效以及不同类型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个月~5岁各年龄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74例,采取Vojta法、Bobath法和上田法相结合应用,疗程为2个月,在治疗前、后及随访分别进行量化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脑瘫患儿治疗后运动发育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96,P<0.01);其中单瘫、偏瘫、双重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q<1.18,P>0.05),而与四肢瘫差异有显著性(q≥4.41,P<0.01);随访中90%以上患儿完成翻身、坐和爬行功能,72%患儿获独立行走能力。结论:运动疗法对痉挛性各型脑性瘫痪的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单瘫、偏瘫、双重瘫疗效较好,四肢瘫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CP)患儿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方案。方法:将近两年我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头针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对比两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分、双下肢主要肌肉肌张力评分及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①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评分均显著增加(P<0.01);②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下肢内收肌群、腓肠肌、腘绳肌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内收肌肌张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腓肠肌、腘绳肌肌张力显著降低(P<0.01);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头针能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肌肉张力,促进粗大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在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康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岁以下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共98例,应用PDMS-FM测定其精细运动功能。用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标准分(sGr)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标准分(SVI)进行分析。结果:sGr、sVI和FMQ在不同类型的脑瘫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四肢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最差,双瘫患儿较好,而偏瘫患儿介于二者之间,两两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3岁以下脑瘫患儿总体的抓握能力较差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较强(P<0.001),四肢瘫患儿在<12月、12—24月和≥24月三个年龄段中,抓握能力均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5);双瘫患儿在<12月组中,抓握能力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1),在1岁以上的两组中,二者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偏瘫患儿则在12—24月组中,抓握能力显著差于视觉运动统合能力(P<0.05),在<12月和≥24月组中,二者没有显著差异。结论:PDMS-FM可以很好地反映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在脑瘫的临床分型和治疗工作中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运动捕捉系统分析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和正常儿童以自然步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行走时的步态特征。方法:2021年6—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康复科招募20例6—12岁脑瘫患儿,面向社会招募同龄20例正常儿童。采集所有儿童的年龄及性别等基本资料后,利用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并分析其以自然步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医院走廊,连续两次行走20m)行走时的步态时空、运动学参数和腰部活动角度。结果:与正常儿童相比,脑瘫患儿的步行周期变长(P<0.05),支撑相在整个周期的占比增大,摆动相的占比减少(P<0.05);跨步长变短,步频加快(P<0.05);髋屈曲、伸展角度受限,髋内旋角度增大,膝屈曲、踝跖屈角度受限,腰后伸、侧屈及右旋转角度增大(P<0.05)。结论:脑瘫患儿的步行周期、支撑相、跨步长、步频、下肢及腰部关节活动度有明显异常。基于惯性传感器的运动捕捉系统可有效识别脑瘫患儿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行走时的步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步行训练对不能独立行走的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24—60个月龄具有站立(扶站或独站)功能但不能独立行走的双瘫患儿,随机分为活动平板步行训练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活动平板步行训练。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次1h,每周5次,12周为一疗程。活动平板步行训练每日1次,每次5—15min,每周5次,12周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进行下肢痉挛评分,包括改良Ashworth评级(MAS)、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的D区及F区百分比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MAS量化评分下降,Berg平衡功能和GMFM站立及走跑跳两大功能区评分均明显提高,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BBS评分、GMFM站立及走跑跳两大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儿相应评定点的MAS量化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活动平板步行训练能提高痉挛性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有利于促进脑瘫患儿独立行走。 相似文献
17.
Spastic diplegia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type of cerebral palsy most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prematurity. Due to constantly improving neonatal car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more and smaller premature infants are surviving, and the number of spastic diplegic children can be expected to increas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incidence, pathophysiology, and associated handicaps of patients with this type of cerebral palsy. The role of the physiatrist and aspects of traditional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Recent advances in treatment of spasticity and lower extremity bracing are stressed as they seem to be particularly suitable to spastic dipleg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背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作为痉挛型脑性瘫痪解除痉挛和改善功能的有效手段已被逐渐公认和推广,但标准的SPR手术后脊柱失稳、肌力减退等并发症已成为人们观注的课题.有限度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limited
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LSPR)联合内收肌松解术有效解除下肢痉挛畸形同时,在减少上述并发症方面有良好效果.目的探讨LSPR联合内收肌松解术治疗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对解除下肢痉挛畸形、改善步态、提高患者运动能力的作用.设计以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的自身前后对照、随访性观察.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病房.对象病例来源于2001-01/2002-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科病房住院治疗的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双下肢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剪刀步态、屈膝及尖足行走.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18例,Babinski征阳性15例.所有患者躯干与四肢均有较好的运动功能,均能独立行走、下蹲或在单手或双手扶持下行走,无固定的软组织挛缩畸形.干预本组患者均采用选择性L5、S1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同时联合双侧内收肌松解术治疗.术后评定患者下肢肌张力、肌力、膝及跟腱反射、病理症及踝阵挛变化;腰椎、骨盆X射线片及物理检查了解畸形改变;根据手术前后立姿、步姿、下蹲起立等评分,评价运动功能改善情况.随访方法通过查阅原始病历,回院复查及书信联系,填写表格并详细记录,了解手术前后运动功能、肌张力、肌力、膝及跟腱反射、踝阵挛等改变.主要观察指标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有限度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前后痉挛解除和下肢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本组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的痉挛程度较术前有明显降低,平均下降2.5级.术后步态明显改善,剪刀步态及尖足消失,屈膝改善,足跟可着地行走.踝阵挛及病理反射消失率100%,12例术前膝腱反射亢进的患者,术后膝反射减弱.术后双下肢无肌力减退及感觉的永久性缺失.术后随访2年以上的9例摄腰椎及骨盆X线片未见畸形出现.同时8例术前有上肢痉挛或流涎、语言障碍的患者术后上述症状也不同程度缓解.患者手术后立姿(4.25±0.91)、步姿(3.92±0.65)、蹲、立姿势变换能力(4.02±0.74)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04~2.98,P<0.05~0.01).结论LSPR结合内收肌松解术,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可有效的解除脑性瘫痪患者下肢痉挛畸形,提高其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