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44例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呋喹替尼单药组(n=22)和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n=22)。治疗方案:呋喹替尼单药组口服呋喹替尼5 mg,每日1次,服用3周停药1周,每28天为1周期;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静脉滴注信迪利单抗200 mg,每3周1次、呋喹替尼方案同单药组,并分析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呋喹替尼单药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9.09%,疾病控制率(DCR)为45.45%;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患者ORR为18.18%, DCR为63.64%;呋喹替尼单药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4.4(2.1, 8.2)个月,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组患者中位PFS为6.7(3.9, 12.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2, P=0.037)。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多为1~2级,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较呋喹替尼单药治疗可给经标准治疗失败后的晚期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阿帕替尼对比单药紫杉醇二线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经一线(氟尿嘧啶类联合铂类)治疗后进展的HER-2阴性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单药组给予单药紫杉醇化疗,联合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的主要终点为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终点为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安全性。  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PFS优于单药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联合组DCR、ORR均高于单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单药组(P < 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紫杉醇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比单药紫杉醇二线治疗胃癌,联合组PFS、DCR、ORR均优于单药组,虽然联合组DCR、ORR较单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组组患者的PFS较单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联合组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吴雪  谭亚琴 《癌症进展》2023,(15):1629-1631+1660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晚期肿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临床研究显示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信号通路,识别并阻止肿瘤细胞逃逸,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功能,进而杀灭肿瘤细胞。在进展期胃癌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从后线单药治疗到前线单药及联合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一线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表现出了较好的总生存期(OS);二线信迪利单抗,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用药,均显示可观的客观缓解率(ORR);纳武利尤单抗及帕博利珠单抗均已获批应用于晚期胃癌的三线及以上治疗。本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进展期胃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性评估贝伐单抗联合紫杉类化疗药物对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电子计算机检索自建库至2020年12月发表的有关贝伐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治疗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文章。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以及质量评价,然后提取研究数据。选择PFS、OS、ORR以及1年生存率(1y SR)作为主要疗效结局指标,采用Stata软件对合并效应量风险比率(hazard ratio,HR)和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RR)进行Meta合并分析,按照研究类型进行亚组分析。发表偏倚利用漏斗图法以及Egger检验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结果:初检文献849篇,最终纳入9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研究共包含患者6 242例,其中贝伐单抗联合紫杉组3 555例,紫杉单药组2 687例。文献质量评价均为中等或高等质量。Meta合并结果显示,贝伐单抗联合紫杉方案对比紫杉单药能够显著提升PFS(HR=0.65,95%CI 0.55~0.77,Z=5.01,P<0.001)、ORR(RR=1.59,95%CI 1.44~11.74,Z=9.61,P<0.001)以及1y SR(RR=1.11,95%CI 1.08~1.15,Z=6.26,P<0.001),但在OS方面的优势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R=0.83,95%CI 0.69~1.00,Z=2.0,P<0.04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紫杉类治疗方案,相比紫杉单药化疗方案可以明显提升PFS、ORR以及1年生存率,但并不能显著增加OS。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当谨慎选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白蛋白紫杉醇+卡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nab-paclitaxel, carboplatin, antiangiogenic drug, NCA)方案用于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在北京大学 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科住院的黑色素瘤患者,回顾性分析NCA方案在既往治疗失败后的不可切除Ⅲ c期和Ⅳ期黑色素瘤患者 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指标为客观缓解率(ORR)、总生存期(OS)、疾病控制率(DCR)和 不良反应。根据使用的抗血管药物分为恩度治疗组(n=73)和贝伐珠单抗治疗组(n=103),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以均衡不同抗血 管生成药物组间基线变量的差异。结果:共计176例患者被纳入本项分析中。所有患者中位年龄51岁(范围为18~78岁)。Ⅳ期 患者占97%,50%的患者LDH水平高于正常值,28%的患者存在肝转移。既往治疗线数占比分别为1线57%、2线33%、3~4线 10%。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3.8个月(95%CI:3.0~4.6),中位OS为10.5个月(95%CI:8.9~12.1)。2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9例患 者获得部分缓解,全组的ORR为6%,DCR达70%。恩度治疗组和贝伐珠单抗治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4.7个月(95%CI:3.5~5.9) 和3.4个月(95%CI:3.0~4.6),两组中位OS分别为12.2个月(95% CI:11.1~13.2)和9.1个月(95%CI:7.8~10.4)。对所有患者的年 龄、性别、既往治疗线数和LDH水平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贝伐珠单抗和恩度治疗组间PFS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见的不 良反应包括脱发、周围神经病变、中性粒细胞减少、疲劳和恶心。26名(15%)患者由于不良反应停止了治疗。结论:白蛋白紫杉 醇+卡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第一代EGFR-TKIs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及转移性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KNI、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09月,按照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包括1 482名患者。这项研究终点是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及安全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代EGFR-TKIs联合贝伐珠单抗较EGFR-TKIs单药能有效改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及转移性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比值比(odds ratio,OR)=1.8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40,2.46),P<0.000 1]、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OR=1.90,95%CI(1.46,2.48),P<0.000 0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风险比(hazard ratio,HR)=0.62,95%CI(0.54,0.71),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Ⅲ级及以上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皮疹[OR=1.64,95%CI(1.20,2.24),P=0.002]、高血压[OR=6.50,95%CI(4.07,10.39),P<0.000 01]、蛋白尿[OR=9.87,95%CI(2.97,32.81),P=0.000 2]发生率高于EGFR-TKIs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泻[OR=1.09,95%CI(0.54,2.17),P=0.82]、出血事件[OR=1.74,95%CI(0.74,4.09),P=0.21]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及转移性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时,第一代EGFR-TKIs联合贝伐珠单抗与EGFR-TKIs单药相比能有效改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高血压、蛋白尿,试验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KEYNOTE-021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队列研究,其Ⅱ期研究G队列比较了培美曲塞和卡铂联合及不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lung cancer,NSCLC)中作为一线治疗策略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研究终点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根据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肿瘤细胞阳性比例分数(tumor cell proportion score,TPS)<1%、1%~49%和≥50%进行分层。结果显示,在ITT人群中,ORR在免疫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分别为55%(33/60)和29%(18/63),估计治疗差异为26%(95%CI:9%~42%,P=0.001 6);亚组分析显示,在PD-L1<1%、1%~49%和≥50%患者中,ORR分别为57%(12/21)、26%(5/19)和80%(16/20)。次要研究终点中位PFS在免疫联合化疗组...  相似文献   

8.
柳菁菁  李双  李慧  张爽  柳影  马丽霞  刘显红  程颖 《肿瘤》2018,(4):362-370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从建库起到2017年公开发表的关于EGFR-TKI联合化疗对比EGFR-TKI单药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的Ⅱ/Ⅲ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和安全性。结果:纳入相关文献4篇,共353例患者。与EGFR-TKI单药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PFS[风险比(hazard ratio,HR)=0.65,95%可信区间(condence interval,CI):0.50~0.84,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EGFR-TKI联合化疗组中EGFR突变亚型为Del19和L858R、年龄≥65岁、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为1、女性和不吸烟的患者较EGFR-TKI单药组的PFS显著获益(P值均<0.05)。EGFR-TKI联合治疗组与EGFR-TKI单药组间ORR和D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1.07,95%CI:0.94~1.22,P=0.282;RR=1.02,95%CI:0.96~1.08,P=0.531]。EGFR-TKI联合化疗可引起更多的乏力、恶心和中性粒细胞数减少(RR=2.64,95%CI:1.32~5.25,P=0.006;RR=6.87,95%CI:3.06~15.45,P<0.001;RR=10.02,95%CI:3.18~31.55,P<0.001)。2组患者间3级以上不良发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EGFR-TKI单药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基因突变NSCLC患者的PFS显著延长,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对比纳武单抗单用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对比单用纳武方案单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检索时间均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交叉核对,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含10篇文献。与纳武单抗单用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OS显著提高(HR=0.86,95%CI:0.75~0.99,P=0.03),PFS显著延长(HR=0.69,95%CI:0.55~0.85,P=0.000 6);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事件(OR=3.18,95%CI:1.55~6.55,P=0.002)和停药的不良反应事件(OR=7.11,95%CI:4.85~10.42,P<0.000 01)的发生显著升高。结论:与纳武单抗单用方案相比,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方案治疗,可显著延长肿瘤患者的OS及PFS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停药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较多,故要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抗PD-1单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抗PD-1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替莫唑胺±顺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治疗的14例(男6、女8例)不可切除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为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总生存期(OS)及安全性数据(CTCAE 5.0标准)。 结果: 14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均纳入生存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5.50个月(95% CI: 0~13.12个月),中位PFS为7.43个月(95% CI: 3.07~11.79个月),中位OS为13.50个月(95% CI: 5.19~21.81个月),中位起效时间为1.5个月;ORR为28.6%(4例均为部分缓解),DCR为85.7%;不良反应多为1~2级。结论: 抗PD-1单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在晚期黑色素患者中显示出初步的有效性及良好的安全性,此可能为晚期黑色素瘤的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免疫及靶向药物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34例行HAIC联合信迪利单抗及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物治疗的晚期HCC患者,以首次治疗为起点,以患者死亡、疾病进展及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为终点,按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mRECIST)1.1标准进行疗效评估,随访截至2023年4月。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研究终点为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无复发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手术转化率及安全性。结果:ORR为52.9%,DCR可达到85.3%,手术转化利率为41.1%。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组1年OS及DFS分别为94.4%、5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PD-1/PD-L1抑制剂对比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ASCO会议摘要及杂志筛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项RCT研究,4 101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抑制剂联合化疗对比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HR=0.59, 95%CI: 0.50~0.70, P<0.00001)、OS(HR=0.65, 95%CI: 0.46~0.92, P=0.02)及ORR(RR=1.72, 95%CI: 1.13~2.62, P=0.01)。亚组分析显示,抑制剂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PFS及OS,且PD-L1表达程度越高,疗效获益越显著。而单药抑制剂对比化疗在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87, 95%CI: 0.57~1.31, P=0.50)、OS(HR=0.82, 95%CI: 0.65~1.03, P=0.09)及提高ORR(RR=1.12, 95%CI: 0.55~2.28, P=0.76)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化疗相比,单药抑制剂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可显著延长OS,但在延长PFS方面未见明显优势。与化疗组相比,抑制剂联合化疗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改善(HR=1.09,95%CI: 0.99~1.20, P=0.09),而单药PD-1/PD-L1抑制剂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RR=0.43, 95%CI: 0.36~0.52, P<0.00001)。 结论 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优于化疗方案;PD-L1高表达者单药PD-1/PD-L1抑制剂可作为一线治疗的优先选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 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61例符合条件的晚期NSCLC患者,观察其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OR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 纳入研究患者ORR为45.9%,中位PFS为7.9个月(95%CI:6.38~9.41)。亚组分析显示,与后线治疗组相比,一线治疗组患者不仅ORR具有显著性差异(?字2=9.300,P=0.010),PFS也得到了显著性改善(?字2=8.993,P=0.011)。联合化疗组患者与未联合化疗组患者相比,ORR和PFS均无统计学差异(ORR:?字2=0.006,P=0.939;PFS:?字2=0.350,P=0.554)。联合化疗组血液毒性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性高于未联合化疗组(?字2=4.725,P=0.030;?字2=4.750,P=0.029)。ICIs联合不同种类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的PFS无显著性差异(?字2=2.258,P=0.323)。 [结论] ICIs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耐受性可。临床实践中,ICIs前线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患者获益可能更加明显,且无论联合哪类抗血管生成药物均能延长患者PFS。联合化疗对患者PFS并无显著性改善,这为晚期NSCLC患者“去化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MB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ASCO论文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入选,主要对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和3~4级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联合使用贝伐珠单抗一线化疗组PFS(RR=1.50;95%CI:1.31~1.72,P<0.001),OS(RR=1.06;95%CI:1.02~1.11,P=0.005)和ORR(RR=1.37;95%CI:1.26~1.49,P<0.001)与单药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级高血压(RR=7.74;95%CI:1.33~45.00,P<0.001)和蛋白尿(RR=4.59;95%CI:2.15~9.79,P<0.001)的发生率与单药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出血和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能显著提高MBC患者PFS、OS和ORR,可能增加高血压和蛋白尿的发生率,但不显著增加出血和血栓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优缺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Cochrane Database、OVID Medline、Springer Link、EBSCO数据库,筛选观察组为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用药,对照组为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试验。检索期限为建库至2018年3月31日,同时手工查阅检索相似文献及参考文献。以上资料均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结果以HR或OR值及95%置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观察组850例和对照组7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疗效方面,总生存期、1年生存率及半年生存率方面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用药与吉西他滨单独用药无明显区别[HR总生存期=0.97,95%CI为(0.83,1.12),P=0.65>0.05;OR1年生存率=1.02,95%CI为(0.76,1.38),P=0.89>0.05;OR半年生存率=1.12,95%CI为(0.77,1.64),P=0.56>0.05];而客观缓解率(ORR)则具有边缘性统计意义[OR客观缓解率=1.54,95%CI为(1.00,2.37),P=0.05];毒副反应方面,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用药的毒副作用明显高于吉西他滨单独用药[OR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1.70,95%CI为(1.27,2.27),P=0.000 4<0.05;OR3/4度血小板减少=1.96,95%CI为(1.55,2.49),P<0.000 01;OR胃肠道毒副作用=2.98,95%CI为(1.95,4.55),P<0.000 01]。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虽然在ORR中能使患者受益,但不能使患者获得比单用吉西他滨更好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反而使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胃肠道反应等毒副反应加剧。因此,临床上不应提倡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用药作为一线临床用药,应选用更加合理有效的化疗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贝伐单抗(bevacizumab,BEV)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colorectal cancer, mCR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有关BEV联合化疗一线治疗mCR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RCT);主要研究指标是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次要研究指标包括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和不良反应;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和风险比(hazard ratios, HR)为效应量,各效应量以95%置信区间(95%CI)表示,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RCT,共3 930例mCR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贝伐单抗(bevacizumb, BEV)联合化疗可以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62,P<0.0001, 95%CI: 0.64~0.74)和疾病死亡风险(HR=0.84, P<0.001,95%CI: 0.73~0.95),提高mCRC的ORR(RR=0.80, P<0.001,95%CI: 0.60~0.93)。亚组分析显示BEV联合双药方案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68, P<0.001, 95%CI: 0.46~0.89),但并没有降低疾病死亡风险(HR=0.85, P=0.068,95%CI:0.68~1.03);BEV联合氟尿嘧啶类单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HR=0.56,P<0.001, 95%CI: 0.47~0.64)和疾病死亡风险(HR=0.83,P<0.001,95%CI:0.68~0.97)。在不良反应方面,B E V 联合化疗没有增加治疗相关死亡率(RR=0.97, P=0.91,95%CI:0.62~1.54);增加BEV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BEV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能提高mCRC患者PFS、OS和RR。BEV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所带来生存获益大小不同。虽然BEV相关不良反应增加,但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PD-1单抗(Nivolumab)在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入组化疗后进展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Nivolumab单药治疗,3 mg/kg,静脉输注大于30分钟,每2周重复一次,治疗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及安全性,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结果:2016年1月至 2018年1月,共27例患者接受了Nivolumab单药的治疗,客观缓解率(ORR)为7%,疾病控制率(DCR)为63%。治疗相关1-2级不良反应及发生率为:皮疹4例(15%)、转氨酶升高3例(11%)、肺炎3例(11%)、腹痛2例(7%)、腹泻2例(7%)、高胆红素血症2例(7%)、皮肤血管瘤2例(7%)、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7%)、血肌酐升高1例(4%)。3-4级不良事件及发生率分别为:皮肤血管瘤1例(4%)、咳嗽1例(4%)、血小板减少1例(4%)及贫血1例(4%)。未观察到与治疗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中位无进展生存(mPFS)为2.8月(95%CI:2.2~3.4月),中位总生存(mOS)为5.6月(95%CI:4.1~7.1月)。结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Nivolumab在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中,疾病控制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可作为食管鳞癌患者后线治疗的选择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6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41例复治晚期NSN? 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腺癌38例,其他病理类型3例。19例患者为二线治疗,22例患者为二线以上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阳性18例,突变阴性23例。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化疗的平均周期数为3.1个,贝伐珠单抗治疗的平均周期数为5.0个。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全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2.2%,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2.9%。二线治疗与二线以上治疗的患者疗效接近,ORR分别为10.5%、13.6%(P=0.572),DCR分别为89.5%和77.3%(P=0.2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4.6个月(95%CI:3.619~5.581)、11.9个月(95%CI:9.797~14.003)。单因素分析提示EGFR突变、贝伐珠单抗治疗周期数 > 4个及女性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χ2=19.673,P < 0.001;χ2=6.820,P=0.009;χ2=6.374,P=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突变状态、贝伐珠单抗治疗周期数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0.129,P=0.001;HR=0.336,P=0.012)。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出血、高血压、蛋白尿等,多数为1~2级。  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期NSNSCLC患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EGFR突变阳性、贝伐珠单抗使用4个周期以上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VCD/IE方案(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柔比星与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交替)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进展期尤因肉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VCD/IE方案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进展期尤因肉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的尤因肉瘤患者对比,评估该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主要观察终点为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观察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AE)。结果:共筛选出符合入排标准的联合治疗患者11例,阿帕替尼单药组10例。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5个月和14.5个月。其中男性占比分别为72.7%(8/11)和70%(7/10),平均年龄分别为18.1±6.7岁和20.8±15.7岁。VCD/IE方案联合阿帕替尼的ORR、...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间复杂相互作用的认识,免疫检查点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特瑞普利单抗、伊匹木单抗、LY3321367等,可作为单一疗法和联合疗法应用于复发或转移性HNSCC的治疗。进一步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有望为复发或转移性HNSCC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