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胃癌的前期病变,亦有认为它可能是胃癌的潜伏因素,因此在国内外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为“胃脘痛”、“痞证”等范畴。笔者认为本病病位在胃,但病机错综复杂,多表现为虚中夹实,寒热错杂,涉及多个脏腑。现从“脏腑”辨证论治角度对该病进行简要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总结王道坤从胃腑"以通为用"论治胃脘痛经验。王道坤教授认为脾胃虚寒、胃阴亏虚、肝胃不和、湿阻中焦、瘀阻脉络为胃脘痛常见的病因病机,中医辨治应该顺应胃腑"通"的生理特点,使其保持正常的功能状态,并且十分重视胃腑"以通为用"理论,立足健中温通、滋阴润通、调气疏通、燥湿助通、化瘀通络之法,运用自拟愈溃系列经验方加减治疗,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3.
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因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有癌变的可能,被视为癌前病变。重点从中医文献研究、治疗经验、现代研究3个方面,对国医大师李玉奇以痈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说进行探讨。就该学说今后的研究,提出从多靶点着手、辨证与辨病相统一、加强规范化管理、中药复方与现代化研究方法相结合4点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医重视腑“以通为用,降为顺”的治疗思路,将慢性前列腺炎归于“腑”病范畴,综合施以清热泻火、活血化瘀、利湿祛浊等治疗方法,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精神、心理压力不断增大,不良的生活作息等,致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渐趋复杂化,应用大黄治疗本病被历代医者所重视,以其可祛除本病之湿、热、瘀等病理产物,而又作用于下焦,善通腑气。现将其作用机理作如下探讨,以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永宏教授认为,"腑以通为用"是对六腑生理特点的概括,重点在"通"。子宫肌瘤基本病机以瘀血为主,但常与寒凝、湿热、痰湿、气滞等病邪互相胶结,虚实夹杂,邪正相争,互为因果,治疗当以"通"法为治则,即通过疏通法、补通法、温通法疏利肝气、升降脾胃气、补益肾气、调节冲任。疏通法主要从肝论治,临证时在自拟疏肝消瘤方的基础上辨证施治,心、肺、脾、肾四脏兼顾;补通法以脾肾为先,治疗上应平衡补泻,自拟补虚消瘤方;温通法以温经散寒、祛瘀消癥为主要治法,常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并结合中医外治法。王教授强调,在治疗的同时忌食发物,调畅情志,谨慎起居,使已成之肌瘤渐消,防患肌瘤复发。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为胃癌的癌前病变。除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积极进行治疗外,还应注意其中医护理:情志护理、饮食调护、辨证施护。三者相结合,则可使病情得到控制,延缓或避免癌变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从“胃腑以通为补”的理论渊源 ,临床实践 ,以及通与泻 ,通与补 ,通法的运用变化等方面探析叶天士“胃腑以通为补”观点的内涵、运用原则、规律、方法。认为叶氏这一观点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常见类型,也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病、难治病之一.西医对其病因病理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亦无特效疗法.本病在中医学上大致属胃脘痛范畴,临床上以胃脘部痞满、纳呆、时有隐痛、嘈杂、乏力、大便不畅或泄泻为主要表现.中医药对此病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和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湿邪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拟从湿来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做一探讨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和探讨《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脾胃类疾病的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登正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近 4 0年 ,诊治各类疑难杂症经验丰富 ,尤其是治疗慢性胃病 ,疗效尤为突出。本文就王登正老中医“以通为用”治疗慢性胃病经验介绍如下。1 补而通之脾胃同居中焦 ,相为表里 ,胃主受纳 ,脾主运化 ,脾升健 ,胃降和 ,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与传导排泄。脾胃虚弱 ,受纳运化减退 ,气机运行无力则会出现胃脘部胀满、胀痛 ,食后尤甚 ,呃逆、嗳气、不思饮食、乏力等脾胃气虚 ,运化无力等症。王老常用益气健脾之法 ,选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等药使脾胃气足而运行有力 ,气机调畅 ,胃脘胀痛等症自除。病例 1,许×…  相似文献   

12.
腑以通为用是中医认识人体脏腑功能及病理改变的核心理论,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系统性总结中医对腑以通为用的认识,阐释该理论与肠道菌群的联系,提出胃肠通降失司是肠道菌群失调的病机.基于肠道菌群理解腑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到通降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肠道菌群对中药灌肠疗法、针灸干预...  相似文献   

13.
“以通为用”治疗胆囊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为用”是指六腑的生理功能以畅通为基础,通则顺,顺则治,治则无病,所谓“传化物而不藏”是也。治疗六腑病症,必须把握住“以通为治”的原则。笔者遵循这一法则,临床应用中药治疗胆囊炎206例,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从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拟红英汤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从综合疗效、胃镜疗效、病理疗效看,中医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晏万旭 《光明中医》2012,(9):1727-172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而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并随年龄增大而增长。笔者采用温肾健脾化湿、行气疏肝、祛寒通络止痛、滋养脾肾  相似文献   

16.
从血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血瘀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腺体萎缩化生等明显的瘀血征象;血液流变学检查存在显著的高粘状态,势必影响微循环灌注,加重萎缩病变。临床根据血瘀而兼有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热阴虚、气机郁滞四型,治疗分别采用益气温阳活血、清热化湿祛瘀、养阴和胃祛瘀、理气宣郁化瘀法。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e Gastritis,CAG)以胃痛、胀满为主要症状,多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痞证”范畴。本文从病机、临床表现、治疗三方面总结了CAG从瘀论治的经验,对临床治疗CAG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而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正是向胃癌转变的高风险病理类型。张声生教授认为脾胃虚弱为本病之根本,临证辨治把握食滞、气滞、湿滞、络滞虚实夹杂之本质。治疗活用“通滞”之法,突出健脾导滞,且健脾勿忘通降和胃、化湿理气、消癥通络,并提出“以通为补,以化为用”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求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新方法。方法探讨“肝失疏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据辨证确立治法。结果以疏肝、健脾、和胃为大法,标本兼顾为治则,疗效优于现代医学疗法。结论疏肝和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修复胃黏膜,具有良好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伴发癌前病变,甚至导致胃癌。我们认为"毒邪"贯穿于CAG病变之始终,"毒损胃络"为CAG的重要病机之一,从"毒"论治CAG,以解毒为治疗大法,具体施以扶正解毒(益气解毒、养阴解毒、温中解毒)、祛邪解毒(活血解毒、化痰解毒、清热解毒),一法单用,或数法合用,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为中医药防治CAG及胃癌前病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