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陆若琳  孙美娟 《光明中医》2022,(12):2271-2274
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医学学者逐步认识到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可能引起肠道内细菌、内毒素易位,促进感染发生,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西医治疗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十分有限,近年来国内开展了中医药防治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故此文系统回顾了近10年中医、中药治疗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总结治疗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几种常见中医治疗原则和防治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常用中药及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腑泻肺方对ALI/ARDS大鼠肺、肠功能的影响,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加内毒素方法造成ALI/ARDS模型,治疗组给予通腑泻肺中药,于实验第7天检测分析各组大鼠肺功能、肠屏障功能指标。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顺应性显著降低、吸气和呼气阻力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肺顺应性、吸气阻力有所改善;2)模型组大鼠肠组织中ocdudin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SIg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除肺通气功能障碍外,ALI/ARDS大鼠肠屏障功能同时受损。通腑泻肺中药能改善肺通气障碍,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2,(1):233-240
急性肺损伤(ALI)是各种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以及肺泡间壁变厚、炎症细胞浸润、凝血失控、低氧血症等,严重时会转变为急性呼吸窘迫症。目前对于ALI的防治虽有一定的进展,但死亡率还是很高,因此寻找防治ALI的药物仍然是当今人们所关注的热点课题,传统中药及天然药物以其疗效高、副作用小的特点一直是创新药物发现的源泉。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防治ALI的研究情况展开综述,以期为新药研发及新冠肺炎的辅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法干预溃疡性结肠炎肠屏障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俗非 《吉林中医药》2010,30(7):559-560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肠屏障功能障碍。研究肠黏膜三大屏障的损伤机制有助于其修复靶向的选择。活血化瘀中药在治疗UC及修复肠屏障方面可起到有效作用,其治疗效应涉及通过调节细胞凋亡,抑制促炎因子,促进抗炎因子等以恢复肠上皮,加强免疫屏障。活血化瘀中药尚未有相关报道涉及肠道菌群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个致命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并发症。ARDS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肺泡上皮-内皮屏障损伤。本综述探讨了肺泡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甲型流感病毒诱导肺泡上皮-内皮屏障损伤中发挥的作用,为防治甲型流感诱导的ARDS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临床研究表明,吸入全麻在一定程度上对肺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笔都通过动物实验,从组织病理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安氟醚吸入全麻后肺泡气血屏障的损伤,以及中药制剂黄白口服液对这种损伤的拮抗作用。动物实验提示,黄白口服液能有效保护肺的正常功能,减少安氟醚吸入全麻所造成的肺泡损伤。  相似文献   

7.
中药干预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黏膜屏障是指肠黏膜阻止肠腔内有害物质如致病微生物、多种生物大分子和抗原进入血液循环而形成的屏障,以维护人体健康。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部位黏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能够抵抗外源微生物定植,对机体组织免受外来病原菌的侵袭具有重要作用。肠黏膜在休克、缺血、胰腺炎等情况下,其通透性增高引起细菌和内毒素移位、促炎因子释放,加重原发疾病的发生,激发炎症反应,引发胰岛素抵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甚至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中药在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疾病方面具有明确的优势,但中药药效成分大多生物利用度低,中药经口服后可先与肠道菌群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进而调节人体相关机能。从肠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微生物屏障及化学屏障4个角度,系统总结了中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改善肠黏膜屏障的作用,以期对中药调控肠道菌群治疗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的防治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组、益气活血中药防治结合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行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滴注LPS(5 mg/kg)制备ALI大鼠模型;造模前后各3天干预组予以2 m L相应药物(益气活血中药0.59 g/m L;地塞米松5 mg/kg),其余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大鼠的呼吸、精神等一般活动;于末次灌胃给药2小时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肺湿重/干重(W/D)比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含量,及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LPS造模组大鼠肺W/D比值、BALF中蛋白浓度及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模型对照组高于地塞米松组和中药治疗组、中药防治结合组(P0.05),治疗组高于防治组(P0.05,P0.01);地塞米松组W/D比值及肺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与中药防治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能够降低LPS致ALI大鼠BALF中蛋白含量及肺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含量,减轻肺水肿和肺组织的病理损伤,起到防治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肠黏膜屏障功能是指正常肠道具有较为完善的功能隔离带,可将肠腔与机体内环境分隔开来,从而防止有害物质侵入,使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肠黏膜屏障主要由机械屏障、微生物屏障、化学屏障及免疫屏障组成。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可导致肠道内细菌及内毒素发生易位,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近年来,中药在肠屏障损伤治疗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就从肠黏膜屏障损伤4个方面的中  相似文献   

10.
王永奇  张静喆  梁晓强  孙逊 《中医杂志》2011,(18):1546-1548
肠黏膜屏障是急性胆源性感染,进而演变为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病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清"、"下"功能的中药具有保护和修复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推理中药泻热通腑之功效与保护肠黏膜屏障存在相关性,认为中医"从肠论治"可能是急性胆源性感染新的治疗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防治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各种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能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由其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至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中药复方在防治肺损伤方面日益显示其优势,其作用机制研究也不断深入.作者分别从抑制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调节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异常、上调水通道蛋白及减轻肺纤维化等6方面,对近3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了中医治则与现代药理机制之间的关联,以期为研制防治ALI的创新药物提供一定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临床常见的极危重症之一,其死亡率与发病率居高不下,早期以低氧血症、肺间质水肿及肺部炎症为主,后进一步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表现为严重的缺氧性呼吸衰竭。氧化应激作为诱发ALI的作用机制之一,在其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中药可通过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肺间质水肿,改善肺通气,恢复肺组织损伤等起到治疗ALI的作用。基于此,从氧化应激作用功能、调控ALI机制及中药干预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ALI的临床研究及新药创新探索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是以进行性加重为主的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刺激性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低氧血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特点的间质性肺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目前西医治疗首选激素,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药在研究肺间质纤维化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中医上讲“肝主疏泄气机”又讲“百病生于气”,故而可以说“百病生于肝失疏泄”.对肺间质纤维化早期的病机从“肝失疏泄”方面进行探讨,从肝的角度浅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肺病学科不同于西医呼吸病学科,研究对象是肺系统疾病,内涵包括肺系统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解剖定位、生理病理特点)、肺系统疾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见症状辨证要点、治则治法、预防及预后;疾病范围:与肺功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有关类病证。外延可分为三类:1相近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临床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等;2相邻学科: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中医养生康复学、医学统计学等;3边缘学科: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心理学、数学、化学等;西医肺脏病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手段及进展亦为其外延部分。目前中医肺病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肺气虚证的基础及临床、中医药防治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防治哮病(支气管哮喘)等。未来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尤其是藏象理论,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医学先进技术和方法,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腑泻肺方对ALI/ARDS大鼠肺水肿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7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9只。模型组与中药组尾静脉注射内毒素8 mg/kg,空白组大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中药组在造模完成后给予通腑泻肺中药灌胃,每次0.01 m L/g,每日1次,共7 d,空白组与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通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和上皮细胞钠通道(a-ENa C)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AQP1和a-ENa C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AQP1和a-ENa C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通腑泻肺方能增强ALI/ARDS大鼠AQP1和a-ENa C表达而促进其肺部水液代谢,从而发挥其改善肺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肠黏膜屏障损伤及功能紊乱是炎症性肠病(IBD)发生的重要机制,中药对肠黏膜屏障损伤修复可能是治疗IBD的主要机理,可促进肠黏膜免疫平衡恢复,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优势突出,机制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中药对肠黏膜屏障影响受到广泛重视,成为IBD免疫机制及中药起效途径的理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通腑汤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S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腑汤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SP水平的影响,探讨通腑汤治疗ALI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1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30只。尾静脉注射LPS复制ALI模型,0.5 h后中药各剂量组灌胃、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于治疗后第1,2,6小时,每组每次各处死大鼠10只。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S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P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治疗各组SP均降低(P均<0.05)。中药低剂量组SP含量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SP含量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中药中、高剂量组SP含量均低于中药低剂量组(P均<0.05);中药高剂量组SP含量与中药中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腑汤可降低ALI大鼠肺组织中SP含量,中、高剂量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肺纤维化是一种治愈难度大、死亡率高的慢性进行性间充质性肺疾病,主要是组织的异常修复致胶原异常沉积和肺泡结构紊乱,进而致肺功能进行性障碍的呼吸系统疾病。研究发现,巨噬细胞是具有可塑性和多功能性的免疫细胞群体,在多种疾病中,如心血管疾病、纤维化、癌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抗纤维化治疗常用的方法有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中医药等,但抗纤维化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了解巨噬细胞活化及其极化的调控可能为寻找新的治疗手段、设计新的治疗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整理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用计算机以关键词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ALI”“ARDS”,全文为“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 Fang)、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进行检索中西医结合治疗ARDS/ALI的相关文献。通过筛选后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的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对核心药物及其归经、性味、组方规律、核心组合等进行分析。结果(1)共纳入文献87篇,使用方剂90次,中药107味;(2)经分析宣白承气汤使用频次最多;(3)使用频次前三的单味中药分别是大黄、甘草、葶苈子;(4)中药四气以寒温常见,五味以苦辛甘居多,多归属于肺经、脾经和胃经;(5)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治疗ALI/ARDS新处方2个。结论客观呈现了目前中药治疗ALI/ARDS以治肺为关键,兼顾脾胃;以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泻下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20.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是一类以弥漫性肺泡炎症和肺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总称,其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类慢性进展、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结缔组织疾病亦可造成肺损伤而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表现,症状均以咳、痰、喘等为主。现代中医学者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当归属于中医学的肺痹、肺痿、喘证等范畴。古代文献中对肺痿的认识基于《金匮要略》,其证候特点以肺胃气阴两虚为主,亦可见肺气虚冷;肺痹则是尊崇《内经》中"五脏痹"的理论,主要证候特点为肺气闭阻;而肺间质纤维化的现代研究则表明其证候特点多以气虚为本、瘀血为标。因此,二者分别代表了肺纤维化的不同阶段和(或)不同证候特点,即肺纤维化患者表现出气阴两虚、虚热灼肺或肺气虚冷的证候特点可参照肺痿论治,若表现为肺气闭阻之实证特点则当以肺痹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