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七厘散是《良方集腋》中的方剂,是治疗跌打损伤的名药。由血竭、乳香、朱砂、冰片、当归、红花、没药、麝香、儿茶等药组成。 七厘散临床用于治疗疾病甚多。1.秋季腹泻:用七厘散0.2克,内,服每日1次,注意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2.带状疱疹:用1.2克七厘散冲服加蜂蜜更好。笔者内服七厘散外擦六神丸研末醋调,结痂迅  相似文献   

2.
七厘散是《良方集腋》中的方剂,是治疗跌打损伤的名药。由血竭、乳香、朱砂、冰片、当归、红花、没药、麝香、儿茶等药组成。 七厘散临床用于治疗疾病甚多。1.秋季腹泻:用七厘散0.2克,内服每日1次,注意纠正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小针刀松解配合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近远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用小针刀松解配合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结果 经过1-2疗程治疗痊愈48例,好转2例,3月随访复发2例,继续治疗痊愈.结论 用小针刀松解配合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近远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海绵状血管瘤为毛细血管丛组成的半球形或扁平隆起 ,境界明显 ,性质柔软如海绵状 ,呈鲜红色或暗红色 ,好发于颜面 ,头部及四肢。多为出生后即发现 ,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为研究中药外敷、中药内服、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不同疗效 ,寻求最佳治疗方案 ,我院于2 0 0 0年~ 2 0 0 2年对海绵状血管瘤进行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中药内服组 2 7例 ,男 1 1例 ,女 1 6例 ;中药外敷组 5 3例 ,男 2 1例 ,女 3 2例 ;中药内服外敷组 76例 ,男 3 1例 ,女45例。经统计学处理 ,各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结构。病变情况等无显著性差异 (P …  相似文献   

5.
腮腺炎是儿童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冬季多流行,笔者采用中成药六神丸内服外敷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治疗及注意事项:内服一日三次,成人每次4—6粒,最多不超过10粒,儿童每次1—3粒,婴儿不宜服用。饭后温开水吞服,一般连服三日。外敷取丸5—10粒,研碎用米醋或白酒少许调匀后涂患处,一日2次。注意事项:严禁过量、嚼碎、化开及空腹服,  相似文献   

6.
治疗组外用七厘散粉剂 3g(成分 :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朱砂、儿茶 ) ,用白酒 3~ 5ml调成糊状敷于患处 ,用纱布包裹 8~ 1 2小时 ,每日 1次。 1 0天为一疗程。可口服滑膜炎冲剂 1 2 g(成分 :夏枯草、功劳叶、女贞子、丹参、防己、薏米、川牛膝、黄芪、丝瓜络、土茯苓等 ) ,每日 2次 ,1 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小活络丹、滑膜炎冲剂、散风活络丹等 ,外用扶他林乳胶剂 ,红花油。 1 0天为一疗程。部分病例结合按摩、针灸、理疗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 57例 ,有效 51例 ;对照组 31例 ,有效 1 4例。七厘散外用为主治疗滑膜炎$…  相似文献   

7.
健脾疏肝利水法为主内外合治恶性腹腔积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健脾疏肝利水为主的中医药内服外敷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设治疗组 3 8例采用内服中药加中药外敷腹部 ,配服西药利尿剂。对照组 2 7例 ,常规服西药利尿剂及对症治疗 ,疗程均为 1个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65 7% ,对照组有效率为 48 1% (P <0 0 5 )。生存期 6个月以上、1年以上者 :治疗组分别为 12例、4例 ,对照组为 5例、0例。提示以中医药内外合治为主对恶性腹腔积液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用西药利尿剂  相似文献   

8.
我科医务人员在绩溪地区应用民间验方治疗蛇咬伤患者19例(其中蕲蛇咬伤4例,焦尾蛇咬伤2例,竹叶青蛇咬伤13例),经过随访均获痊愈。现介绍如下:一、蛇咬伤的初期处理蛇伤创口用尖头刀稍加切开如米粒大小,或不切开反复用盐水冲洗;再外敷蛇药:先用“过冬青”细粉薄撒一层于创口上,然后用1.野山药细粉(即山药外皮后研粉)薄薄撒一层于其外,余下  相似文献   

9.
麝香一药首载《神农本草经》列上品,言其“性味辛温,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痛痉、去三虫、久服除邪、不梦寤、厌寐”。查历代文献,据统计,用麝香之处方近百首,以麝香作主要作用钓常用方不下二十个,大致可归纳为1.用作活血化瘀:如通窍活血汤、七厘散、当归龙荟丸、麝香汤。  相似文献   

10.
青黛、七厘散序贯外敷治疗Ⅱ期以上褥疮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青黛、七厘散序贯外敷治疗Ⅱ期以上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9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青黛、七厘散贯序外敷,对照组采用碘伏涂抹和氟哌酸粉喷洒。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日褥疮面积、深度缩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黛、七厘散序贯外敷治疗褥疮疗效较好,简便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漫谈七厘散     
七厘散是一首流传极广泛、群众都很熟知的伤科药方。该方载于清代医家谢元庆编集的《良方集腋》一书,是经过他精心审阅的良方。药物组成:血竭一两(约30克),乳香、没药、红花各一钱五分(约4.5克),麝香、冰片各一分二厘(约0.35克),朱砂一钱二分(约3.5克),儿茶二钱四分(约7克)。上药共研极细末,瓷瓶收贮,勿令泄气。一般每服七厘(约0.2克),故称“七厘散”。伤势较重而体气壮实者,也可增至二至三分(约0.6~0.9克),用酒或童便送下。并可用烧酒调成糊状,敷于伤处。出血者,可干撒于伤口处。这里需说明的是,内服量实际应用时可掌握在1~2克。不习惯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配合改良七厘散外敷治疗腱鞘囊肿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用小针刀齐刺方法松解配合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并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50例患者经过1治疗疗程痊愈39例(78%),好转10例(20%),1年随访复发1例(2%)。结论:小针刀齐刺松解配合改良七厘散穴位外敷治疗腱鞘囊肿近远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外敷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内服药健脾冲剂,源自我国明代医家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中的“健脾丸”。外敷用肉桂、细辛、二丑、莱菔子研成细末,醋调后用纱布包敷脐上,用热水袋加热。临床观察10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内服健脾冲剂配合外敷药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采用40例患儿服用小儿消食片作为对照组,以评价内服外敷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总有效率92%高于(P〈0.05)。结论内服外敷法具有显著益肾健脾和胃消食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温经汤合辛芥散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5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药温经汤内服 ,辛芥散外敷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 2例 )和对照组 (38例 ) ,治疗组给予温经汤内服 ,予辛芥散外敷下腹。对照组予消炎痛、维生素B6内服 ,腹部敷热水袋 ,连用 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 ,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0 % ,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温经汤内服配合辛芥散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药内外合治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雪冰 《医学争鸣》2005,26(23):2206-2207
0引言为了观察中药内服治疗或单纯中药外敷治疗或内外合治等三种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水平,我们采用中药消癖饮水煎服或单纯用大膏药外敷患处或上述两种方法联合的内服外敷法等三种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孙智霞 《中医学报》2011,(7):866-86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结果:显效17例,有效49例,无效2例,有效率97.06%.结论: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事中药药检工作多年,发现基层医院中成药处方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分析报告如下:(1)用药方法不清,甚至没有交待基本的用药方法。①没有详细的用药方法,包括该药应该内服(送服、蚕服、泡服),还是外用(外洗、外敷),尤其是特别使用方法未做交待。如赵某,男,34岁。七厘散2合,每日2次,每次1支。七厘散可以内服(黄酒送敷,温开水送服等),也可外用(凉茶调服,热醋调敷等)。处方未作说明,患者不知如何正确使用,调剂人员也难以解答.②没有用药剂量或用药次数,只有药名和数量。如刘某,女,40岁。消咳喘2瓶,日服3次,怎…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外用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病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自拟中医方药内服与外敷(熟地、杜仲、枸杞子 、何首乌、山萸肉、川牛膝、当归、鸡血藤、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骨碎补、乳香、没药、土鳖虫等药加减煎服,并将上方煎后药渣趁热加入小麦麸、食醋,热敷于膝关节两膝眼处,)与中成药筋骨痛消丸内服、患肢膝眼穴处外敷麝香壮骨膏和对照,共治疗膝骨关节病患者66例,结果治疗组34例,显效5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2.4%,对照组32例,显效2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56.2%,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9.
七厘散出自《良方集腋》一书,有活血散瘀、通经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之效,既能内服,又能外用,常用于治疗跌扑损伤、闪腰岔气、骨折、创伤出血等所致的瘀血作痛.褥疮临床上较常见,我们采用疮面撒布“七厘散”治疗6例,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药物组成及制法血竭32克儿茶6.5克 硃砂4.0克红花32克乳香3.2克没药3.2克麝香0.4克冰片0.4克其中血竭、儿茶、红花、乳香、没药另研过筛,硃砂研水飞,麝香、冰片另研后下,按掺药要求,研为极细粉末(研之无声为度).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首先对患部给于清创,除去坏死组织,然后将七厘散均匀撒布于疮面上,其厚度以隐约可见基底组织为佳,然后再盖上凡士林纱条,最后以消毒敷料包扎.治疗初期,疮面渗液较多,若敷料被渗液浸  相似文献   

20.
<正> 1.七厘散《良方集腋》方,含血竭、红花、乳香、没药、儿茶、麝香、冰片、朱砂。有活血散瘀,止痛止血之功,治跌扑损伤,闪腰岔气,骨折筋伤,创伤出血等致之瘀滞作痛。产后缺乳者可在产后第二日用豆油煎鸡蛋,待鸡蛋稍凝固后将七厘散1克撒于蛋黄上,待药变色后起锅,连蛋同服,每日1次,连服3—5天。有的医者曾以“七厘散下乳疗效好”为文介绍了其下乳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