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不同化疗剂量的疗效。方法30例患者采用DAE和HAE方案联合化疗,分为中剂量及小剂量组各15例。观察其缓解率、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73.3,CR率467%,PR267%。中剂量组CR9例(60.0%),均CR时间10.3月,平均生存时间11.7月,平均生存时间12.7月;PR6例(40.0%),平均生存时间7.3月。结论对老年白血病患治疗应个体化,一般情况好者应在强有力的支持治疗下,采用中等剂量化疗,相反宜小剂量化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HP)为主联合方案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治疗剂量对2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进行联合化疗。结果 总CR率64.0%,其中,18例ANLL中,CR12例(66.7%),持续18—60个月,中位时间24个月;7例ALL中CR4例(57.1%),持续CR8—14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治疗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出血及消化道反应,对心脏毒副作用小。结论 根据患者基础情况,因人而异,采用两种不同剂量,以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优于以往化疗方案,且毒副作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低增生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老年低增生性AML选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和小剂量HA方案化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完全缓解(CR)6例,占50.00%;部分缓解(PR)2例,占16.67%。总有效率66.67%。结论G—GSF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老年低增生性AML,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治疗与预后。方法总结38例老年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2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3例。淋巴肉瘤白血病4例,浆细胞白血病2例,按个体差异采用化疗和姑息治疗33例。结果18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CR)7例,CR率38.9%,15例慢性及特殊类型白血病CR6例,CR率40%。化疗组的CR率和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始息治疗组。小剂量化疗的生存时间高于标准剂量组。80岁以上、CD34阳性、5q^-和7^-无1例CR。4例继发AML CR 1例。23例高LDHCR 5例,CR率低于正常LDH组。2例浆细胞白血病和4例淋巴肉瘤白血病治疗无效。结论老年白血病的治疗应个体化治疗,根据老年病人的年龄、体质和重要脏器功能情况,骨髓增生情况,血清LDH值,生物学依据,进行综合治疗,总体来说对化疗耐受差,生存期短,缓解率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上不能耐受标准化疗的难治性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7例,应用α—干扰素(α—IFN)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LD—HA)方案治疗。结果:7例难治性AML病人达到CR的有4例(57.14%),达到PR的有1例(14.29%),NR有2例,总有效率为71.43%(5/7)。结论:本方案可明显提高难治性AML的缓解率,对于过渡到标谁剂量强化治疗创造机会具有积极意义,可作为治疗难治性AML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紫杉醇同步化疗增敏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耐受性及近期疗效。方法:自2001年9月~2003年12月37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进入紫杉醇化疗增敏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组(17例)及单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组(20例)。紫杉醇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组患者均行紫杉醇化疗(每周给30mg/m^2),加3DCRT同步治疗。放射治疗剂量为70~74Gy。结果:37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紫杉醇化疗增敏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组:肺原发灶完全缓解(CR)占11.8%,部分缓解(PR)占70.6%,无变化和进展(NC PD)占17.6%,有效率(CR PR)为82.4%。单独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组:肺原发灶完全缓解(CR)占5%,部分缓解(PR)占60%,无变化和进展(NC PD)占35%,有效率(CR PR)为65%。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单独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组患者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2~3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和2~3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58.8%(10/17)和40%(8/20),23.5%(4/17)和15%(3/20),41.2%(7/17)和10%(2/20)。中位随访期为24个月(5~31个月)。结论:紫杉醇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毒性也有所增加,但能为绝大多数患者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P-糖蛋白(P-g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不同分组的表达率,分析阳性表达与诱导缓解率的相关性。方法:7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初治组18例,完全缓解(CR)组38例,复发组16例。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检测72例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gp表达率。分析P-gp表达在不同分组之间有无差异及阳性表达与诱导化疗CR率的关系。结果:1)P-gp总表达率34.72%,初治组、CR组和复发组分别是22.22%、23.68%和75%。复发组P-gp表达率明显高于初治组和CR组(P:0.0021,P=0.00041);初治组与CR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90)。2)P-gp在ALL组和AML表达率分别是33.3Vo和35.70%,两组无显著差异(P=0.57)。3)P-gp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CR率分别是40.00%和80.85%,有显著差异(P=0.00046)。结论:1)P-gp表达率在复发组显著高于初治和CR组。2)P-gp表达率在ALL和ANLL无显著差异。3)P-gp表达阳性与CR率低相关,是AML和ALL化疗耐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症,不同化疗剂量的疗效。方法 30例患者采用DAE和HAE方案联合化疗,分为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各15例,观察其缓解率、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73.3,CR率46.7%,PR26.7%。中剂量组CR9例(60.0%),平均CR时间10.3月,平均生存时间11.7月,平均生存时间12.7月;PR6例(40.0%),平均生存时间7.3月。结论 对老年白血病患者治疗应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93例患者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化疗后给予rhIL-11皮下注射;对照组81例患者化疗方案与治疗组相同,但化疗后不给予rhIL-11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CR+PR)76例,rhIL-11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总有效率75.0%;对照组CR+PR65例,血小板自行恢复占61。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输注血小板的数量,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rhIL-11治疗A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耐受性良好,确实能提高AL患者化疗后的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小板输注的数量,有利于及时开始第二疗程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有效方案。方法:采用柔红霉素(D)、环磷酰胺(C)、阿糖胞苷(Ara-C)及强的松(P)组成联合方案,治疗22例成人难治性急淋。按全国统一标准评定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12例,54.5%;部分缓解(PR)2例,9.1%;总有效率63.3%。CR持续时间为6-20个月,平均为10个月。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化疗期间副反应不大。结论:该方案可作为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淋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初诊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常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而难治性和复发的白血病治疗效果较差。本研究观察了大剂量米托蒽醌和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30例难治性或复发的白血病的效果。米托蒽醌静脉注射总剂量为40mg/m^2,阿糖胞苷剂量为每天1-1.5g/m^2,注射时间为3小时连续5天。26例病人获得完全缓解(缓解率为87%),1例(3.3%)部分缓解,治疗过程中无病例死亡。平均获得完全缓解所需的时间为30天左右。平均无病生存和存活时间分别为3.5和6个月。主要副作用为造血系统受抑。结果显示短程大剂量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或复发的折血病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减半剂量的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5岁以上老年AML初治28例,采用减半剂量CAG化疗方案诱导及巩固治疗。结果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6例,未缓解5例,完全缓解率60.7%,总有效率82.1%。治疗相关死亡3例。在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和预后中等组近期疗效与标准剂量CAG方案相似,且核型预后良好组疗效优于预后中等组。结论减半剂量CAG方案治疗高龄老年AML缓解率高,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本院的40例CL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病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中位年龄66岁(42-80岁);25例(62.5%)可见典型CLL免疫表型,所有病例均表达CD19和CD5,表达CD38和Zap70的分别有7例(17.5%)和14例(35%);8例检测出IgVH基因突变,其中有4例为VH3家族;FISH检测出P53基因缺失6例,RB1缺失3例,12三体1例,正常核型5例;31例患者接受了含氟达拉滨的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48个月(95%CI:39-57个月),其中有27例(87.1%)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而接受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有9例,PFS仅为14个月(95%CI:10-18个月,P<0.001),只有3例(33.3%)获CR+PR。诊断时β2微球蛋白水平正常者,36个月的总生存率为78%(95%CI:69%-87%),明显高于β2微球蛋白水平异常者的总生存率47%(95%CI:35%-59%,P=0.004)。Zap70表达阳性的患者中有7例(50%)治疗后获CR+PR,疗效差于表达阴性者,后者中有23例(88.5%,P=0.006)治疗后获CR+PR。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都获CR,无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只有4例(66.7%)获CR。结论:CL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标记,如Zap70、CD38和IgVH基因突变,并与预后相关。氟达拉滨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CL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后骨髓形态学缓解程度对儿童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57例CBF-AML患儿诱导后反应结果及生存资料.对不同骨髓缓解程度患儿的生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7例患者中,113例(72.4%)第一个疗程诱导化疗...  相似文献   

15.
Survival and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were evaluated in 84 adults with granulocytic leukemia (AGL) and 22 with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 Twenty-two of the 84 patients with AGL reveived no chemotherapy (untreated group). The median survival for patients with AGL who achieved complete remission (CR) was 17.1 months, compared to 6.5 months for those who achieved partial remission (PR (p less than 0.05), 2.8 months for those who failed chemotherapy (p less than 0.01), and 2.1 months for the untreated group (p less than 0.01). The median survival for patients with ALL who achieved a CR was 18.2 months, compared to 7.3 months for those who achieved a PR and 7.0 months for those who failed chemo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AGL who reveived an adequate trial of chemotherapy, 43% achieved a CR and 16% a PR; 75% of patients with ALL achieved a CR and 13% a PR. Improved survival depends on the induction of a complete or partial remission with the use of aggressive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老年AML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HAG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西他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个体化中、小剂量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34例,总结其有效率及生存时间,并与国外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本院个体化中、小剂量联合化疗方案的有效率为70.4%,低于国外报道的79.0%,而平均生存期为228d,高于国外报道的180d。【结论】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需比较具体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缓解化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78例年龄65~88岁的AML患者,分为化疗组54例,姑息治疗组24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随访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化疗组患者共有27例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62.96%,而姑息治疗患者未有一例CR;化疗组早期病死率显著低于姑息治疗组,平均总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姑息治疗组(P均〈0.05),但2年生存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Log—rank)(x^2=4.589,P=0.031);COX回归模型发现是否接受化疗与CCI评分〉2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AML患者仍应选择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案,以提升中位生存期和短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减低剂量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与减低剂量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老年DLBCL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且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08年版)》中关于DLBCL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DLBCL.本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DLBCL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Ann Arbor临床分期为Ⅱ~Ⅳ期.排除标准:①患者入院前已接受其他药物或手术治疗;②患者在本次入院前已合并严重的肝、肾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严重系统性疾病;③患者对本次治疗应用的药物有变态反应史.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6例老年DLBCL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n=27)与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n=39).66例初治老年DLBCL患者66例应用减低剂量CHOP或R-CHOP方案进行化疗,每例患者治疗至少3个周期评估疗效,能够耐受减低剂量R-CHOP或CHOP方案的老年DLBCL患者,行化疗4~6个周期,即1个疗程.对老年DLBCL患者进行近期治疗反应的评估,并随访观察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无事件生存(EFS)率.并观察老年DLBCL患者接受减低剂量CHOP或R-CHOP方案进行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27例老年DLBCL患者中,1例患者因合并症而终止化疗,其余26例患者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为69.2%(18/26),部分缓解(PR)率为19.2%(5/26),总缓解(OR)率为88.5%(23/26).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39例老年DLBCL患者中,1例患者化疗1个周期后猝死,1例化疗后因合并症而终止化疗,其余37例患者化疗后的CR率为43.2%(16/37),PR率为21.6%(8/37),OR率为64.7%(24/37).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CR率、OR率均高于减低剂量CHOP化疗方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4.49,P<0.05);但两组患者PR率相比,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05).②本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随访率为95.5%.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可评估的26例老年DLBCL患者的3年PFS率为53.8%(14/26),3年EFS率为57.7%(15/26),3年OS率为80.8%(21/26).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可评估的37例老年DLBCL患者的3年PFS率为51.4%(19/37),3年EFS率为51.4%(19/37),3年OS率为56.8%(21/37).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老年DLBCL患者3年OS率高于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5);两组患者3年PFS率、3年EFS率相比,差异却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4、0.25,P>0.05).③两组老年DLBCL患者接受减低剂量CHOP或R-CHOP方案进行化疗后常见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为粒细胞计数减低、血小板计数减低、贫血、合并感染、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心脏不良反应.减低剂量R-CHOP方案组与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8.5%(10/26)与40.5%(15/37),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减低剂量CHOP化疗方案相比,减低剂量R-CHOP化疗方案可以提高老年DLBCL患者的OR率、CR率、并提高OS率,可作为初治老年DLBCL患者的化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