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段丽  孙静涛  高惠丽  高慧  刘欣 《临床荟萃》2011,26(11):957-958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lpathy syndrome,RPLS)是1996年由Hinchey等[1]首次提出的临床及影像学概念,近年来受到重视并见陆续报道。现对2000~2010年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唐山市第九医院及迁西县人民医院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继发RPLS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持续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61例,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25例)和死亡组(36例).于入ICU 3 d内或停用镇静剂24 h后持续12 h监测BIS,取其均值(BISmean)、记录BIS最大值(BISmax)和最小值(BISmin).记算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存活概率(P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于监测当日取静脉血检测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分析BISmean与GCS评分、$100蛋白、NS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无明显差异.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分)明显高于生存组(27.36±5.99比23.28±6.69),PS明显低于生存组(0.31±0.17比0.49±0.19),住ICU时间(d)明显短于生存组(6.33±4.48比27.88±54.46),P<0.05或P<0.01.②死亡组BISmean、BISmax、BISmin、GCS均明显低于生存组(BISmean:35.45±28.31比55.91±17.53,BISmax:51.92±34.24比74.84±16.58,BISmin:22.39±24.83比39.68±15.72,GCS评分(分):3.64±1.19比5.60±2.22],P<0.05或P<0.01;血清S100蛋白、NSE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S100蛋白(μg/L):7.54±10.49比1.18±1.57,NSE(μg/L):120.74±109.01比49.83±54.94],均P<0.01.③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BISmean与GC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79,P=0.003),与S100蛋白、NSE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1=-0.418,P1=0.001;r2=-0.290,P2=0.023).结论 BIS监测具有无创、直观、易于操作、可连续监测的特点,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早期客观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bispectral index(BIS)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brain injury.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61 patients with acute brain injury admit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from March 2009 to July 201 0 were divided into survival group (n=25) and death group (n=36).The BIS was continuously monitored for 12 hours within the first 3 days or 24 hours after stoppage of sedative after admission to ICU.The mean value of BIS (BISmean),the maximal value of BIS(BISmax),and the minimal value of BIS(BISmin)were evaluated.At the same time,the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 score,probability of survival (PS) and Glasgow coma score (GCS) were evaluated.The values of serum S100 protein and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were determin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Smean and GCS,S100 protein and NSE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①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ex,age,or dur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etween two groups.APACHE Ⅱ score in deat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urvival group (27.36±5.99 vs.23.28±6.69),P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survival group(0.31±0.17 vs.0.49±0.19),and length of stay in ICU (day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urvival group(6.33±4.48 vs.27.88±54.46),P<0.05 or P<0.01.②BISmean,BISmax,BISmin,GCS in death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urvival group (BISmean:35.45±28.31 vs.55.91±17.53,BISmax:51.92±34.24 vs.74.84±1 6.58,BISmin:22.39±24.83 vs.39.68±15.72,GCS score:3.64±1.19 vs.5.60±2.22),P<0.05 or P<0.01,while serum S100 protein and NSE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survival group(S100 protein(μg/L):7.54±10.49 vs.1.18±1.57,NSE (μg/L):120.74±109.01 vs.49.83±54.94],both P<0.01.③By bivariate analysis,BISmea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GCS(r=0.379,P=0.003),whereas it was found to b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100 protein and NSE levels(r1=-0.418,P1=0.001;r2=-0.290,P2=0.023).Conclusion BIS monitoring can be applied as an early objective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prognosis of the acute brain injured patien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noninvasive,intuitive,easy-to-manipulate,and non-stop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床旁脑电监测技术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脑电参数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床旁脑电图(CEEG)分级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42例,按照国际标准10/20系统放置电极,采用FP1-A1、FP2-A2、F3-A1、F4-A2、C3-A1、C4-A2、P3-A1、P4-A2、O1-A1、O2-A2、F7-A1、F4-A2、T3-A1、C4-A2、T5-A1、P4-A2等16个导联描记,于入院6 h、24 h和72 h进行床旁脑电监测,每次连续监测时间不少于2 h,同时结合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影像学资料及临床预后来分析连续床旁脑电监测的临床价值。结果 42例患者发病6 h脑电异常检出率73.81%,CT或MRI阳性率57.14%(P<0.05);发病6 h CEEG分级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945,P<0.001),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14,P<0.001)。发病72 h脑电图良好组,预后不良3例(20.00%);脑电图不良组,预后不良10例(37.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5)。结论妊高征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发病6 h)连续床旁脑电监测方便、快捷,诊断价值优于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对ICU妊高征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实行床旁连续脑电监测可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床旁脑电监测(CEEG)和动态脑电图(AEEG)在评价重症脑功能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CEEG和AEEG对ICU的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脑电信号和临床价值的异同.结果36例重症脑损伤患者CEEG和AEEG结果均提示异常脑电图,两种检测方法所记录的脑电图,在时限、频率、振幅变化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在ICU评价重症脑功能损伤方面,运用持续床旁脑电监测可替代AEEG,并能实时反映脑功能状况,为预后评估提供及时、准确的脑电生理信息.  相似文献   

5.
截至2002年8月,有关妊娠子痫及高血压的临床证据如下:预防: ①抗血小板药物:1个系统评价发现,对可能发生先兆子痫的孕妇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与使用安慰剂或不治疗相比,在降低发生先兆子痫的危险、减少胎儿死亡和早产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在其他重要结局上无统计学意义.随后的1个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也得出相似的结论.该系统评价还发现,无证据表明使用阿司匹林会比安慰剂增加孕妇或胎儿出血的危险. ②补钙(用于高危孕妇或钙摄入不足的孕妇):1个系统评价发现,给孕妇补钙(2 g/d)与使用安慰剂相比,在降低先兆子痫的发病危险及减少胎儿出生时体重不足 2 500 g方面有统计学意义,但对降低死产、住院期间围产儿死亡、减少剖腹产或早产没有统计学意义. ③补镁 : 1个系统评价发现,尚无充足证据证明补镁对有发生先兆子痫或其并发症危险的孕妇有效. ④其它药物干预:两个RCT比较了使用阿替洛伟或硝酸甘油与安慰剂,但由于纳入的病例数太少不能得出可靠结论. ⑤限制盐的摄入: 1个系统评价的有限证据表明,低盐饮食与正常饮食相比,在降低孕妇先兆子痫的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⑥ Vit C和Vit E:在高危孕妇中进行的1个RCT中,有限的证据显示,使用Vit C和Vit E与安慰剂相比,前者可明显减少先兆子痫的发生率,但是,我们不能对其疗效得出可靠结论,也无足够证据证明Vit C和Vit E对其它临床指标有影响. ⑦夜间服用月见草油或鱼油:我们找到6个关于服用月见草油和鱼油的RCT,但其样本量都太小,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治疗: ①积极治疗与姑息疗法对首发严重先兆子痫孕妇的疗效比较:纳入两个小样本RCT的1篇系统评价发现,无证据表明积极治疗对严重先兆子痫孕妇比姑息疗法更能减少死产率或围产儿死亡率.相反,与姑息疗法相比,积极治疗增加了新生儿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比例和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呼吸窘迫的危险.与姑息疗法相比,无充足证据表明积极治疗对母亲有效. ②降压药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两个系统评价发现,使用降压药与安慰剂、不用降压药或另外一种降压药比较,前者能明显减少发展为严重高血压的危险,但是对先兆子痫和围产儿死亡无明显效果.该系统评价发现,在妊娠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胎儿发生肾衰有关,还发现使用β受体阻滞剂会增加孕龄过小的危险. ③降压药用于治疗妊娠期重度高血压(尽管在药物的最佳选择方案上尚无足够的证据):在患有孕期重度高血压需要立即采取治疗的孕妇中做的1个系统评价和1个RCT中,无证据表明用不同的降压药控制血压在疗效上有差异.由于这些研究的样本量太小,尚不能得出关于不同药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结论. ④抗氧化剂用于治疗严重的先兆子痫:1个RCT发现,无足够证据表明,在治疗严重先兆子痫的疗效方面,Vit E、Vit C和别嘌呤醇联用与安慰剂相比有差异. ⑤卧床休息对出现蛋白尿的孕期高血压患者的作用:1个系统评价发现,无足够证据表明卧床休息与常规住院活动相比,前者对出现蛋白尿的孕期高血压患者更有效. ⑥卧床休息/住院治疗:我们没有找到关于住院、卧床休息或日间观察与门诊观察或住院但不限制活动相比较的充足证据. ⑦严重先兆子痫患者无痛分娩麻醉方式的选择:1个RCT发现,严重先兆子痫患者进行无痛分娩时,与静脉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能明显降低平均疼痛指数,但这种差异的临床重要性不清楚. ⑧无蛋白尿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住院治疗:1个系统评价发现,住院治疗与门诊治疗相比,两者在主要临床结局上无统计学差异. ⑨硫酸镁用于治疗子痫(其疗效优于其它抗惊厥药):多个系统评价发现,对于子痫患者,硫酸镁比较苯妥英钠、地西泮或抗自主神经合剂(冬眠合剂)能明显减少子痫的进一步发作.所有系统评价都显示,使用硫酸镁有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趋势,尽管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⑩扩张血容量用于治疗严重先兆子痫:1个系统评价发现,无足够证据表明是否扩容治疗对严重先兆子痫患者在疗效上有差异.B11严重先兆子痫患者预防性使用硫酸镁:1个系统评价和1个大样本RCT发现,对于严重先兆子痫患者,与使用安慰剂相比,预防性给予硫酸镁可以使发生子痫的危险减半.但是这些试验中无证据表明,患有严重先兆子痫的孕妇使用硫酸镁和安慰剂,其胎儿在死产率或围产期死亡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据报道,有1/4的孕妇会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面部潮红. B12严重先兆子痫患者预防性使用地西泮:1个系统评价发现,无足够证据表明,在严重先兆子痫的孕妇中使用地西泮与不用抗惊厥药物治疗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提高视频脑电图报告的准确性,帮助鉴别诊断非癫痫性发作(NES)与癫痫性发作.方法:护士配合做好视频脑电监测前的各种准备及监测过程中伪差的观察处理.结果:48例拟诊或疑似癫痫患者最终确诊为NES.结论:在视频脑电监测鉴别NES的过程中离不开护士的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弹性的相关性。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组32例,子痫前期组26例,同期正常妊娠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AS)对所有受检者右侧颈总动脉进行检查。获得颈总动脉的IMT、顺应性系数(CC)、扩张性系数(DC)和僵硬度系数(β)。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的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的CC、DC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的IMT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的IMT与β呈明显正相关(r=0.86,P=0.000),与CC、DC呈明显负相关(r=-0.81,r=-0.76,P=0.000)。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的颈总动脉的弹性已发生明显改变,且子痫前期患者颈总动脉的IMT也发生明显改变。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患者颈总动脉的IMT与弹性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病死的主要原因[1],表现为妊娠20周以后发生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可高达160/110mmHg(1mmHg=0.133 kPa)或更高,24h尿液中蛋白量大于或等于5g[2],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自觉症状,出现先兆子痫,而在先兆子痫的基础上出现抽搐或昏迷则称为子痫。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重症监护室于2013年3月成功抢救l例产前子痫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孔木飞 《妇幼护理》2022,2(8):1773-1775
目的 探讨数字化风险管理防控在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本院 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 86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数字化 风险管理防控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妊娠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 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孕周、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数字化风险管理防控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护理模式在妊 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性脑出血部位分型出血量及其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3年1月~1995年12月收治经CT证实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11例.对其出血部位分型、出血量、临床病情和预后关系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1例,男80例,女31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0岁,平均62岁。M60岁44例,>60岁67例。原有高血压者69例占62.16%,无高血压者17例占15.32%,不明者25例占22.52%。急性活动中发病89例(80.18%),安静慢性起病者22例(19.82%)。1.2出血部位分型:依CT结果按出血部位分为八型一”。互型:基底节区出血64例(57.66%);力型:6脑出血19例(17.12%);且型:混合性…  相似文献   

13.
对60例癫痫发作停止3年以上的病人进行前瞻性安定-脑电地形敏感试验。结果发现在停药或减量后的随访是复发的20例病人注射安定后,脑电地形图上β功率增加的量平均为10.10%,未复发的40例病人β功率增加的量则为17.12%,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未复发组与40例正常对照组间脑电地形图β功率的改变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为此,我们认为安-脑电地形图敏感试验在判别癫痫病人的预后中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在无痛人流术中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以期指导临床麻醉用药.方法:将60例孕妇分为A组和B组,A组负责麻醉的医师知道BIS监测结果,以BIS监测数据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B组患者采用BIS监测,但负责麻醉的医师不知道BIS监测结果,麻醉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观察在人流术中因手术刺激对患者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使丙泊酚的用量达到最佳.结果:与B组相比较.A组患者用药量较少,各种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结论:在无痛人流中通过实施BIS监测,使无痛人流更加安全,对临床实施无痛人流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以妊娠后20周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点,并伴有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合并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电监测技术对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神经内科诊治的癫痫患者14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记录NCSE检出情况。记录常规VEEG特征与α波、β波与θ波的绝对功率和相对功率等指标。结果在142例患者中,VEEG共检测出NCSE 45例,检出率为31.7%。NCSE患者的棘/尖-慢复合波、尖波/棘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弥漫性慢波等发生率显著高于非NCSE患者(P0.05)。NCSE患者的α波、β波的绝对功率与相对功率都高于非NCSE患者(P0.05),两组θ波的绝对功率与相对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SE患者的上界、下界VEEG对数值显著高于非NCSE患者(P0.05),两组带宽对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监测技术中的VEEG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反映脑功能的变化,从而早期检出NCSE。  相似文献   

17.
脑电双频指数从最初监控麻醉患者到逐渐引入重症医学领域;从开始作为反映危重患者镇静深度指标,逐渐向预测评价危重患者预后等方面扩展。可用于评估脑功能,在重症医学领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给予规范化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基础疾病控制程度、分娩方式及胎儿情况。结果:实验组先兆子痫、子痫和难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子痫及难产的发生率,提高疗效,改善母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芬  骆建梅  彭秋琴 《全科护理》2015,(10):907-908
[目的]探讨分型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PIH)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PIH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分型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及PIH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孕产妇及胎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型护理克稳定孕产妇情绪、降低PIH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Mp系统预测妊高征。方法:2000年1月-6月,21-40孕周210例孕妇用Mp系统、mABP、ROT预测妊高征。结果:Mp系统预测符合率86.49%。mABP预测符合率45.11%。ROT预测符合率3.13%。预测阳性给予生活指导,妊高征的发生率由20.21%降至12.85%。结论:Mp系统为产科医生在妊高征的预测、诊断和疗效评价中提供了新的手段,Mp系统的应用降低了妊高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