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对败酱科败酱属的八种植物进行了生药形态组织的比较研究和描述,讨论了几种败酱根茎中周皮的发生部位以及木质部中薄壁组织环带的发生与发展,并指出北京延庆县采到的双蕊败酱与从其模式标本产地辽宁老铁山采得的标本虽然形态上相同,但组织构造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王天志  楼之岑 《药学学报》1985,20(2):123-136
本文对败酱科败酱属的八种植物进行了生药形态组织的比较研究和描述,讨论了几种败酱根茎中周皮的发生部位以及木质部中薄壁组织环带的发生与发展,并指出北京延庆县采到的双蕊败酱与从其模式标本产地辽宁老铁山采得的标本虽然形态上相同,但组织构造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糙叶败酱化学成分的研究:Ⅰ.糙叶败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黄花败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盈 《齐鲁药事》2009,28(4):222-225
依据文献报道,对黄花败酱中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对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糙叶败酱碱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unge)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其脂溶性部位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十六烷酸-α-单甘油酯(I)、齐墩果酸(II)、槲皮素(III)、N-苯甲酰基苯丙氨酸-2-乙酰胺基苯丙醇酯(IV)。结论所得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IV为一个新的生物碱,命名为糙叶败酱碱(patriscabratine)。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糙叶败酱药材中异白花败酱醇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糙叶败酱药材中的异白花败酱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水溶液(pH2.5)=7:93,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0℃。结果:糙叶败酱药材中异白花败酱醇的TLC鉴别特征明显,专属性好;异白花败酱醇的进样浓度在0.2~1.2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2.84%(n=9)。结论:所建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糙叶败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白花败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的稀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四个成分(A,B,C与D),经光谱分析和衍生物的制备,证明成分C与D系新的环烯醚萜类(iridoids)成分,分别命名为白花败酱醇(villosol,Ⅳ)和白花败酱醇甙(villosolside,Ⅴ),并证明了二者的立体结构。前者为后者的甙元。另外二个(A与B)分别为棕榈酸和齐墩果酸。  相似文献   

8.
糙叶败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unge为败酱科败酱属Patrinia植物,异名鸡粪草(《本草原始》)、箭头风、臭罐子等,俗名脚汗草,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茎粗短,根粗壮圆柱形,具特异臭气,分布于河北、山西及甘肃等地。  相似文献   

9.
糙叶败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败酱科败酱属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unge.的根与根茎的化学成分,探讨其抗菌、抗肿瘤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多种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化合物进行琼脂稀释法抑菌试验和MTT法细胞毒性测试。结果: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1,3,6,8-四羟基蒽醌(1),lunatin(2),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乌苏酸(4),(+)-nortrachelogenin(5),patriscabrol(6),vibutinal(7),11-ethoxyviburtinal(8),Xanthopurpurin(9),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O-(O-6’-乙酰基)-新橙皮糖苷(10),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O-新橙皮糖苷(11),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12)。化合物5、6、10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0.116mol.L^-1、7.65×10^-4mol.L^-1、4.07×10^-3mol.L^-1,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2.13mol.L^-1、3.17×10^-4mol.L^-1、1.15×10-3mol.L^-1。化合物4对链球菌的MIC为2.5μmol.mL-1,化合物5对变形菌、沙门菌MIC分别为7.5、5μmol.mL-1,化合物6对变形菌、链球菌、沙门菌的MIC分别为5、2.5、1.25μmol.mL-1。结论:化合物8为首次从糙叶败酱分得,化合物1-3、5、7、9-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其中蒽醌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败酱属中发现。化合物6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黄花败酱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糙叶败酱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糙叶败酱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7α-甲氧基莫罗苷(1)、7β-甲氧基莫罗苷(2)、1-辛醇(3)、2,3-壬烯烃(4)、lariciresinol(5)、Jatamanin J(6)、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7)、黄花败酱醇(8)、Jatamanin A(9)、Scabroside A(10)、十六烷酸-α-单甘油酯(11)。结论 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4为首次从败酱科败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败酱草为我国传统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排脓、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肠痈、肺痈、痈肿疮毒和产后瘀阻腹痛等症。近年来化学成分研究显示败酱草中含有三萜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甾醇、香豆素及有机酸类,药理研究发现败酱草具有抑菌、镇静、胃肠、抗肿瘤、抗氧化及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其来源植物黄花败酱草和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两种来源败酱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深度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硅胶柱色谱、中压液相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从白花败酱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29-乙酰氧基齐墩果酸-3-O-α-L-阿拉伯糖苷(1)、齐墩果酸(2)、3β-羟基-24-降-乌苏-4(23),12(13),20(30)-三烯-28-酸(3)、3β-羟基-24-降-乌苏-4(23),12-二烯-28-酸(4)、熊果酸(5)、常春藤皂苷元(6)、齐墩果酸3-O-阿拉伯糖苷(7)。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4、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小鼠单核巨噬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NO)影响实验测定了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2、3、4、6、7有显著抑制NO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中药败酱草临床常出现在治疗肿瘤的复方中,但来源较杂,药效难以保证,明确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较好的败酱草品种并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以肝癌细胞抑制率及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两种不同来源的败酱草,正交试验法确定提取工艺,对结果进行分析,结合SPSS17.0软件对考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白花败酱体外抗肿瘤抑制作用高于黄花败酱;白花败酱以SMMC-7721细胞抑制率为指标的提取工艺与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的提取工艺结果一致均为: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且两种指标相关性良好。结论通过体外药效学比较,白花败酱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生长优于黄花败酱,中药白花败酱草提取工艺科学合理,为合理利用败酱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白花败酱醇甙结构的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花败酱醇甙结构的修正吕扬吴楠康文俊郑启泰谢平陈淑凤梁晓天(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徐成俊等[1]报道从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vilosaJus)的稀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A,B,C,D4个成分,其中C...  相似文献   

16.
GC-MS分析糙叶败酱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糙叶败酱植物的根及根茎、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比较其在化学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糙叶败酱的植物三个不同部位的挥发油,采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糙叶败酱根及根茎中挥发油得率约为1.5%,从中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9.9%;茎中挥发油得率约为0.3%,从中鉴定出60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100%;叶中挥发油得率约为0.5%,从中鉴定出60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100%;3个部位的挥发性共有成分11个,主要为1-石竹烯、α-古芸烯和苯并环庚烯类化合物。结论糙叶败酱的根及根茎、茎、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在化合物组成及含量上均有一定差别;根及根茎部位和茎中的挥发性成分基本相同,主要为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叶中除含上述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外,脂肪族化合物的种类更为丰富,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7.
黄花败酱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黄花败酱根茎中用柱层析方法分离出一单体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鉴定为齐墩果酸-3-β-0-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甙,即β-常春藤素(β-hederin).  相似文献   

18.
黄花败酱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黄花败酱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肉瘤180(S180)实验模型和艾氏癌腹水型(EAC)细胞体外筛选法。结果:黄花败酱根提取物及其甲醇洗脱物硅胶柱层析所得H部分体内对S180有抑制作用;而根提取物的30%甲醇洗脱物、60%甲醇洗脱物及H部分体外对EAC无抑制作用。结论:黄花败酱根提取物及其H部分体内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绘制了黄花败酱根与茎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表明二者化学成分存在很大差异,临床应用时不可用茎代替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白花败酱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白花败酱的品种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确定由15个峰构成白花败酱的指纹特征,10批样品相似度较好。结论:本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可为白花败酱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