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郭莹 《护理研究》2007,21(6):1640-1640
一览卡是卫生部门在病人入院后填写的一项重要的的内容之一,它放在护士站最醒目的地方,是家属及护士寻找病人的一种途径,它的填写必须准确和真实。近年来,医院医生的增多,病人的杂乱,病房分配的不规律化,病人收入院后很难找到自己医生负责的病房,护士也很难找到自己分组医生的病人。根据医院和病人的不同需求,为做好既充分发挥一览卡的的作用,又能尊重病人及护士的需求,2003年开始,我科对一览卡进行改进。通过两年多的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郭莹 《护理研究》2007,21(18):1640-1640
一览卡是卫生部门在病人入院后填写的一项重要的的内容之一,它放在护士站最醒目的地方,是家属及护士寻找病人的一种途径,它的填写必须准确和真实.近年来,医院医生的增多,病人的杂乱,病房分配的不规律化,病人收入院后很难找到自己医生负责的病房,护士也很难找到自己分组医生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郭丽蕊 《护理学报》2009,16(5):79-79
进入一个科室,要了解科室内住院病人的基本情况,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看住院病人一览卡(以下简称一览卡),现有的一览卡一般是白色的如图1,上面的内容为病人的住院号、姓名、性别、病名及入院日期。一览卡显示病人的一些基本内容。一旦需要寻找病人的管床医生,往往需要翻病历查看。由于医生也是轮班制度,  相似文献   

4.
范斌  王振芳 《护理研究》2005,19(4):714-714
由于产科病房床位较多,护士在众多病人一览卡中短时间内查找产前、产后孕妇,识别某产妇生的是男孩、女孩比较麻烦,我们对原来的一览卡进行了重新设计,经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于产科病房床位较多 ,护士在众多病人一览卡中短时间内查找产前、产后孕妇 ,识别某产妇生的是男孩、女孩比较麻烦 ,我们对原来的一览卡进行了重新设计 ,经使用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1 方法  根据产科病房的特点用红色硬纸剪成一端长为 8cm ,宽为2cm ,另一端为圆形的小人头 ,将小人头端向下放于一览卡的后面 ,代表产前孕妇 ,未放标志的是已分娩产妇。自制红色小印章一个 ,在一览卡右上角印上小红花者代表分娩的是女孩 ,未印标志者代表分娩的是男孩。个别转儿科的在左上角用红笔写上“转”字 ,死亡者在左上角用红“X”表示。2 优点 …  相似文献   

6.
进入一个科室,要了解科室内住院病人的基本情况,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看住院人一览卡(以下简称一览卡),现有一览卡一般是白色的如图1,上面的内容为病人的住院号、姓名、性别、病名及入院日期.  相似文献   

7.
随着心理护理在医疗实战中的广泛应用,共效果越来越显著.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由于病人在接受治疗中接触最多的是护士,因而很多病人愿将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向护士说,加上医生的一部分医嘱和处方也要通过护士来发挥作用,这样护士在病人与医生之间无疑要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怎样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思想动向,对于病人的疾病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试图结合自己的护理实践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新病人入院时,接诊护士须向其作自我介绍,说明自己将为其提供的服务及职责,以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消除病人的不安情绪,使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1].临床护理工作中,尽管接诊护士反复向病人介绍,但病人有时仍然连责任护士、管床医生及护士长都记不住,以至有事不知道找谁.2008年2月开始,我科自制标识卡,从根本上解决了此类问题,入院宣教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许娜  张晓娟  侯春颖 《护理研究》2007,21(20):1811-1811
目前,多数医院病房还在延用过去设计的老式病人床头卡,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等,这种床头卡的设计已和现今的护理工作不同步,未能充分体现整体护理模式的内容。于是我科设计了一款人性化床头卡,可以满足病人入院、出院时的需求。床头卡设计如下。床头卡右下角用颜色标记护理级别,方便医护人员了解。所填写的负责医生、护士一栏,方便病人记忆,解决了病人初入院时不了解负责医生、护士情况的不便;给病人留下医院电话可方便病人出院后复查便于联系医生,预约复查时间;通常1个病房是由几个治疗组构成,在床头卡左上角用颜色标记该病人在…  相似文献   

10.
"新入院病人意向卡"的制作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消化内科于 2 0 0 2年 1月始 ,为来科住院的 4 5 8名病人建立了“新入院病人意向卡” ,其中男 2 37人 ,占5 1 7% ,女 2 2 1人 ,占 4 8 3%。目的是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 ,从而把“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真正落到实处。通过“新入病人意向卡” ,病人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医生和护士 ,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经济状况及要求来作治疗计划 ,而护士可以根据病人性格特征及病情来进行护理。病人对我们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应用一年多来 ,效果显著 ,介绍如下 ,以供同行参考。1 “新入院病人意向卡”的制作及内容新入院病人意向调查表(病人 ) :您好 …  相似文献   

11.
杨晨霞  马海静 《护理研究》2008,22(35):3220-3221
床头卡是挂在病人床前的一张小卡片,记录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护理级别、疾病名称、负责医生、入院日期等.床头卡通常正面朝外,其上内容可为医护人员三查七对提供病人信息,但缺少病人想要了解的内容.因此,病人对床头卡不关心,感觉可有可无.为了寻求一种不仅医护人员有用,而且病人也需要的多功能卡片,护士对传统的床头卡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并已应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传辉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67-67,71
目的 探讨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通过移动输液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病人信息的条形码,并打印在输液卡上.护士和病人各持一联,护士使用掌上电脑在输液前通过扫描输液袋上的条形码自动获取病人信息,与病人的信息核对无误后进行穿刺.输液中病人有服务需求只需轻按对应自己座位号或者床头的呼叫器,数据信息就会...  相似文献   

13.
1 方法  办公室护士在转抄医嘱时一式两份 ,一份由治疗护士带到治疗室准备 ,另一份由护理班护士将治疗卡夹在病人床旁特制的夹板上 ,并向病人做适当地解释 ,以便得到病人更好地配合。当护士执行每次治疗后 ,病人或家属都要在床旁的治疗卡上签名并记录时间 ,如果病人病情危重 ,家属又不在床旁时则由护士代签 ,治疗室内治疗卡由执行护士签名和记录执行时间 ,每一张治疗卡执行完毕后由护理班护士将双份治疗卡收回并核对。2 优点  通过治疗卡 ,病人可完全了解自己的治疗计划 ,由被动治疗变为主动参与治疗 ,便于病人对治疗的监督 ,且可防止…  相似文献   

14.
贾萍  肖萍 《护理研究》2003,17(19):1136
病区伤病员一览牌是医护人员、医院业务领导了解和掌握科室伤病员总人数、分类情况、疾病程度和护士日报统计的第一手资料。多年来 ,我院在严格执行常规的同时 ,为了便于各级区分 ,做到一目了然 ,减少护士统计中的误差 ,采用 4种不同颜色的一览牌标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大红色一览牌表示病危病人 ,粉红色一览牌表示病重病人 ,黄色一览牌表示军人或军队家属或军工 ,白色一览牌表示地方病人病区伤病员一览牌的临床应用!83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中心医院@贾萍 !833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中心医院@肖萍…  相似文献   

15.
我院老年康复科为已经出院的病人建立了“出院病人生命卡”,应用5个月来,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为我院老年康复科已出院的患者91例,其中男80例,占87 8% ;女11例,占12 2 %。  “出院病人生命卡”的使用说明:让出院病人出院时认真填写“出院病人生命卡”,并让当班责任护士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及随访等情况,嘱其随身携带以便随时拨打电话与医生咨询有关问题。  “出院病人生命卡”的使用效果:通过制作此卡,将出院病人的信息传递给主管医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这样既加强了医患、护患、医护关系,又让病人…  相似文献   

16.
作者是一名手术室护士 ,她认为为了保护病人的安全 ,向手术医生提出疑问 ,是护士的责任 ,并通过一实例介绍了自己的体会。一天 ,她做巡回护士 ,手术医生正在为一位病人做结肠切除术 ,当医生把切除的肠子放入消毒盘后 ,她开始仔细清点器械、缝针和纱布。这时她发现少了一段用于结扎切除肠管两端的带子 ,带子很长 ,洗手护士术前已将带子剪成两段。她告诉术者有半截带子没有找到 ,手术医生不愿意中断缝合操作 ,否认带子遗留在病人体内 ,拒绝查找。她再次彻底寻找 ,依然没有找到。她再次告诉医生 ,但医生很自信 ,坚持认为准是护士丢失了带子 ,因…  相似文献   

17.
冯海霞 《护理研究》2005,19(24):2233-2233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临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个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其中入院介绍,是为新入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介绍管床医生、责任护士、住院环境、入院须知、探视陪护制度等,要让病人消除陌生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亲切感.可是往往护士给病人介绍后,护士长去检查护士工作,问病人入院介绍的效果时,很多病人都是说“护士给我介绍过了,但我记不住.“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病人入院指南卡,在临床应用后,效果颇佳,深受病人及医护人员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在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经常要把注射器及针头传递给医生,医生使用完毕后器械护士再将针头帽套回针头.传统的方法是器械护士把针帽拿掉,用拇指、食指、中指拿着针栓,针尖对着器械护士,活塞柄对着手术者,水平传递.手术医生使用完毕,自己再将针帽套回针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习惯卡在手术护理配合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各组医生的手术习惯及特点,设计手术习惯卡,应用于手术护理配合,然后调查医生在使用习惯卡前后对护士手术护理配合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应用手术习惯卡配合手术后,物品准备完好率与术中护士在位率均显著增加,手术器械传递、体位摆放、仪器设备使用、医生特殊要求、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医生手术习惯卡,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质量,实现了手术护理配合有序、高效、安全,提高了医生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病人入院时,接诊护士须向其作自我介绍,说明自己将为其提供的服务及职责,以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消除病人的不安情绪,使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临床护理工作中,尽管接诊护士反复向病人介绍,但病人有时仍然连责任护士、管床医生及护士长都记不住,以至有事不知道找谁。2008年2月开始,我科自制标识卡,从根本上解决了此类问题,入院宣教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