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大龄腭裂患者术前的辅音构音状态。方法 选择8岁以上腭裂一期患者100例,评估其辅音构音,并从构音方法、构音位置等角度分析各辅音的正确率、错误类型及其发生率。结果 100例患者中,14例(14%)患者辅音构音正常,86例(86%)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构音障碍,其中66例(66%)患者有代偿性构音。按照构音方法比较,构音正确率高低排序为鼻辅音、边音、擦音、塞音、塞擦音,塞音和塞擦音的错误类型均以代偿常见;按照构音位置比较,构音正确率高低排序为唇音、舌前音、舌面音、舌根音。结论 代偿、省略和替代依次为大龄腭裂患者最常见的构音错误,可发生在所有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送气音正确率高于不送气音;送气音最常见错误为代偿性错误,不送气音更容易省略和弱化;弱化现象集中在不送气辅音。擦音和塞音随发音位置后移代偿性错误加重,塞擦音随位置后移省略性错误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术后腭咽闭合完全、经过语音治疗获得正常语音的腭裂患者进行语音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对2012—2013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采用音韵治疗改变构音位置的方法进行规范的语音治疗后获得正常语音的32例腭裂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辅音错误构音的类型、语音治疗总次数、语音治疗前辅音错误个数、语音治疗距离手术的时间、语音治疗时的年龄等。采用SPSS 16.0对治疗次数与语音治疗距离手术的时间、辅音错误个数及类型以及训练时的年龄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治疗次数≤5次者10例;6~10次者17例;11~20次者5例。治疗次数与错误音节数呈正相关(rs=0.394,P=0.026),错误音节数每增加1个,治疗次数平均增加0.570次,可信区间为0.137~1.004。治疗次数与年龄呈负相关趋势(P=0.055),5~10岁的患者比大于10岁的患者治疗次数更少,需要的时间更短。治疗次数与治疗距离手术的时间无相关性(rs=-0.136,P=0.459)。结论 术后腭咽闭合完全的腭裂患者经过规范的语音治疗,语音都能康复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但所需治疗时间有差异。错误音节数越多的患儿,治疗次数越多;10岁以上的患者比10岁以下患者所需的治疗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腭裂术后构音障碍患者音韵历程,为语音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6例腭裂术后构音障碍患者的语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腭咽闭合功能、腭瘘、辅音正确构音率( percentage of consonant correct,PCC)与音韵障碍的相关性方面进行统计研究。结果:46例构音障碍患者中37例出现结构历程,均为声母省略;34例出现位置替代历程,均为后置化;40例出现方法替代历程。患者音韵的结构历程、位置替代历程与PCC分级有相关性。结论:PCC分级高的患者与声母省略的结构历程和后置化的位置替代历程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腭裂患者术前辅音状况的主观判听,对比分析学龄前期与大龄腭裂患者术前辅音构音特点,为其术后语音治疗提供更为明确的治疗方案方法将腭裂患者按照年龄分为学龄前组(4~7岁)和大龄(8~18岁)各40例,利用主观判听对音节、词组和句子进行判听评估,交叉对比分析在不同构音位置上辅音的正确率、错误类型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两组腭裂患者在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双唇音及唇齿音的发音正确率上均有差异;除舌根音,两组腭裂患者的代偿错误率在其他构音位置均无差异;两组腭裂患者在舌尖音、舌面音及舌根音的构音位置上,省略错误率均有差异,而在双唇音及唇齿音上无差异。结论学龄前期与大龄腭裂患者术前的辅音发音情况在不同构音位置的正确率与构音障碍的发生率上存在差异,因此对预测术后的语音状况恢复有指导性作用,在进行术后语音训练时,有目的地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使患者得到更有针对性语音训练。  相似文献   

5.
腭化构音语音训练方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对10名腭名化构音患者语音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的变化,初步探讨腭化构音的训练方法。方法 腭化构音患者10名,年龄4-14岁(平均9.7岁);其中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良好患者4名,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患者6名。所有患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系统、循序渐进的语音训练,并在治疗前后分别行语音清晰度检查。结果 腭化构音患者语音治疗后语音清晰度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果 腭化构音是构音器官异常运动所产生的异常语音,并使语音清晰度降低,需通过语音训练重建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而腭化构音训练的关键在于平展舌体和解除习惯性舌后缩。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初步探讨唇腭裂患者汉语普通话代偿性构音(compensatory articulation,CA)的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对110名腭裂术后患者的语音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主观判听和鼻咽纤维镜检查的方法对患者的腭咽闭合功能进行评估,分析不同腭咽功能CA的发生情况;根据语音主观判听的记录结果,从音韵的角度,对代偿性发音进行研究。结果:腭咽闭合不全者60例中30例(50%)存在CA,腭咽闭合完全者50例中8例(16%)存在CA。从发音方式上来讲,CA好发于送气音/p/、/t/、/k/、/q/、/c/、/ch/;从发音位置上来讲,CA在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的发生率较高。结论:CA是音韵错误,在语言治疗和评估时应该加入音韵的分析内容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声学技术对腭裂语音构音异常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声学技术分析腭裂构音异常。方法:分析72名腭裂术后患者伴有典型错误构音时的/s/t/g/k/强频区位置,频率。以正常组为对照,研究腭裂时错误构音误图表现,结果:伴有错误构音的素高频区域的噪半强度衰尊明显,频率值相对下降,而低频区域常常出现强频区,能量与较大。结论:语音声学技术是一种较发的裂语音错误构音评价方法,还可用于分析腭裂错误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腭裂类型、年龄、性别对患者代偿性构音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研究不同类型的腭裂患者代偿性构音的发生概率.方法:将276 例完全性腭裂和不完全性腭裂患者,分别按照≤5 岁、≥6 岁分组观察代偿性构音发生率;再将各年龄段的患者按照性别分组观察.结果:完全性腭裂组比不完全性腭裂组患者发生代偿性构音的概率更大.≤5 岁组的完全性腭裂与不完全性腭裂患者的代偿性构音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6 岁组的完全性腭裂与不完全性腭裂的代偿性构音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代偿性构音的发生与性别无关.结论:腭裂类型、年龄与代偿性构音的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腭裂术后存在腭咽闭合不全或腭瘘的患者在发音时面部表情扭曲与构音的关系.方法 选择98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或有腭瘘且发音时有表情扭曲的患者,观察并记录患者发音时的面部表情扭曲情况.将表情扭曲根据部位分为鼻部扭曲和面部扭曲,根据构音方式及构音位置分别分析表情扭曲与构音的关系.结果 按构音方式分类,98例腭裂术后...  相似文献   

10.
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辅音声学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辅音的声学特点。方法:66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 VPI)患者,男36例,女30例;年龄13~32岁,平均年龄17.79岁;不完全性腭裂22例.单侧完全性腭裂35例,双侧完全性腭裂9例。手术史为3~15a。对照组为正常语音、能熟练掌握普通话的在校大学生35例,均为上海人,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0.43岁。被检音为/da/、/bo/、/ge/、/ji/、/ku/、/qn/。被检者取坐位,自然放松,距麦克风5cm,练习被检音后,直接输入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CSIA400。美国KAY公司)。测量指标包括音节音长(Dur)、辅音音长(CD)、元音音长(VD)、嗓音起始时间(VOT)、第1强频区(VF1)、第2强频区(VF2)、第3强频区(VF3)、辅音音强(CE)、元音音强(VE)和声母音长比(RDCD)。用SPSS 11.5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病例组的Dur、VD、VOT和CE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送气音的VF1、VF2和VF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语图特点为:无冲直条和乱纹或冲直条和乱纹的减少;VOT缩短、消失或变为负值:部分辅音缺如或被其他辅音取代。结论:VP1患者辅音的VO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强频区分布异常,能量衰减。语图有2大特点:辅音脱落或弱化,清音浊化。  相似文献   

11.
PurposePerceptual and videofluoroscopic (VF)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velopharyngeal (VP) closure motions and tongue backing movement in subjects with postalveolar, palatal, and velar backed articulation (BA).Materials and methodsFor perceptual analysis, the timing of the appearance of BA and the VP closure level of 22 children with BA following palatal repair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17 subjects with normal articulation, 17 subjects with lateral articulation, and 11 subjects with glottal stop. For VF analysis, 16 subjects with BA and two healthy adult males as references were enrolled. On VF images, the proportions of the time required to complete VP closure and the duration of articulation (VPC/DA) were recorded and then analyzed based on the various degrees of tongue backing movement.ResultsThe appearance of BA was recognized just after the acquisition of VP closure, and it was later than that of glottal stop and earlier than lateral articulation. On VF images, VP closure was achieved before tongue movement in healthy individuals, but after tongue movement in BA subjects. VPC/DA on articulation of both /ta/ and /sa/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for healthy individuals than for BA subjects (P < 0.05). The timing of the complete VP closure approached that of articulation when the site of articulation shifted posteriorly (P < 0.01).ConclusionsBA may result from precedent tongue backing movement before the completion of VP closure, as a process that may assist the VP closure motion for articul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2岁以上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45例2岁以上腭裂患儿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和可能影响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因素(腭咽比值、腭裂类型、手术年龄、术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腭咽闭合不全( VPI)组和腭咽闭合完全( VPC)组术前相对裂隙宽度、腭咽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不同腭裂类型术后腭咽闭合率未见明显差异。不同的术式术后腭咽闭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年龄腭裂患者的治疗不宜照搬 2岁以下患儿单纯行腭裂整复术的常规治疗方案。裂隙的大小不是影响大年龄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主要因素。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 +腭咽肌瓣咽成形术可明显改善大年龄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功能,在一期手术时应采用这种腭咽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黏膜下腭裂患者腭咽闭合模式、腭咽口各部分的收缩运动状况和语音表现,进一步探究黏膜下腭裂的病理特征规律。方法 回顾2008—2016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就诊的黏膜下腭裂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术前腭咽功能、辅音构音表现,采用鼻咽内镜观察腭咽闭合模式以及软腭、咽侧壁和咽后壁的运动情况。结果 共纳入353例黏膜下腭裂患者,其中术前腭咽闭合完全(VPC)者138例(39.09%),腭咽闭合不全(VPI)者176例(49.86%),边缘性腭咽闭合不全(MVPI)者39例(11.05%); 268例患者接受了鼻咽内镜检查,167例(62.31%)为环状闭合,89例(33.21%)为冠状闭合,12例(4.48%)为矢状闭合;派氏嵴参与了45.51%(76/167)的环状闭合和13.48%(12/89)的冠状闭合。353例患者中137例(38.81%)构音正常,124例(35.13%)表现为辅音省略,51例(14.45%)有代偿性构音,36例(10.20%)有辅音弱化,25例(7.08%)有辅音替代,36例(10.20%)有2种以上的构音错误。结论 环状闭合是黏膜下腭裂患者最主要的腭咽闭合模式,压力辅音省略是最常见的构音障碍。随着腭咽闭合程度的降低,发生2种以上构音错误的患者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正常成人发音和鼓气过程中腭咽闭合运动的差异。方法 对12名正常成年女性采取拍摄头颅侧位片的方法,分别拍摄发/i:/音时和鼓气时的头颅侧位片,测量鼓气和发音时的腭咽闭合率和软腭抬升高度。结果 实验对象的鼓气状态下腭咽闭合率的平均值为62.95%,标准差为4.89,言语状态时腭咽闭合率平均值为75.03%,标准差为5.34,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鼓气状态软腭抬升高度平均值为0.5833cm,标准差为0.2340,言语状态时软腭抬升高度平均值为1.3259cm,标准差为0.5632,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鼓气训练从一定程度对腭咽闭合功能的康复治疗有辅助作用,但这一状态下的腭咽闭合率和软腭抬升高度都低于发音时的平均水平,尚不能完全达到正常人发音时所需要的腭咽闭合的状态。鼓气训练对于改善腭咽闭合运动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Li B  Shi B  Yin H  Li Y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6):623-625
目的研究语音训练对轻度腭咽闭合不全(VPI)患者发音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咽腔造影检查显示的腭咽部间隙为1~5 mm并且经语音评估诊断为轻度VPI的患者30例设为VPI组,均为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行腭帆提肌重建术的非综合征型腭裂复诊患者,均于术后进行了3~6个月的语音训练。采用VS-99语音频谱分析系统测定患者在语音训练前和训练后发[i]音时第2、3共振峰的数值F2、F3,并与30例对照组(C组)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VPI组语音训练前的F2、F3分别为(1 958.95±431.40)、(3 059.84±330.09)Hz,训练后分别为(2 322.95±213.02)、(3 293.84±215.08)Hz;C组的F2、F3分别为(2 430.47±223.05)、(3 345.97±180.83)Hz。VPI组语音训练前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音训练后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语音训练前后VPI组组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音训练后高于训练前。结论对于年龄很大才进行腭裂修复的患者,建议术后先实施语音训练,能显著改善腭咽闭合不全,有可能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后腭咽闭合完全患者生长发育期腭咽结构特征与腭咽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8例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完全患者(T1组)、14例Langenbeck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T2组)及正常人13例(对照组)进行鼻咽纤维镜检测和X线头颅侧位片分析,比较3组间腭咽闭合度、软腭长度、咽腔深度、Adequate ratio(软腭长度/咽腔深度)的差异,分析软腭与咽后壁接触点PPW在腭咽三角的位置关系。结果 T1组18例患者腭咽闭合完全;T2组有7例患者腭咽闭合度达到70%,5例为50%~70%,2例在50%以下。T1组软腭长度、Adequate ratio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腭咽结构图与对照组相似。T2组软腭长度和Adequate ratio分别为(22.9±2.3) mm、0.95±0.14,均小于T1组[(25.7±2.3) mm、1.43±0.26]及对照组[(29.9±2.7) mm、1.45±0.2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W点在腭咽三角的位置相对于对照组偏上。结论 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后腭咽闭合完全患者的腭咽结构与正常人相似;Langenbeck法修复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表现为咽腔过深,Adequate ratio值小于1.0,整个腭咽三角呈逆时针偏转上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