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品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21例(2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化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品状体植入术,其中2眼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观察疗效.结果除1眼发生晶状体囊袋脱离范围增大而改为植入前房型人工品状体外,其余术眼手术都顺利完成,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时,视力≥0 5为17跟(8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摘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对玻璃体扰动小,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好;囊袋张力环的应用使手术易于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品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和疗效。方法21例(2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眼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观察疗效。结果 除1眼发生晶状体囊袋脱离范围增大而改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外,其余术眼手术都顺利完成,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时,视力≥0.5为17眼(8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摘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对玻璃体扰动小,手术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较好;囊袋张力环的应用使手术易于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6例(60眼)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人工晶状体固定方式采用睫状沟缝线固定或囊袋内植入,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6例(60眼)病例脱位晶状体均顺利取出,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前瞻性探讨在超声乳化治疗晶体半脱位手术中,采用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对16例(17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在超声乳化吸出部分晶状体核后提前植入人工晶体(部分患者酌情缝线固定),替代囊袋张力环,然后继续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疗效。 结果 所有17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后15只眼(88.2%)的人工晶状体均处于正位,2只眼(11.8%)轻微倾斜。手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提高(χ2= 13.24 , P < 0.05),其中>0.8者6眼, 0.4~0.7者6眼,0.1~0.3者3眼,0.1以下者2只眼。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或特殊并发症。 结论 在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中,采用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成本及植入异物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张力环(CTR)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 11例(11眼)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CTR及IOL植入术,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观察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后BCVA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0只术眼的IOL正位,无倾斜;1只术眼IOL发生偏位倾斜.1眼术后发生一过性高眼压;3眼术后6个月出现不同程度的后囊膜混浊.结论 对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术中辅助应用CTR,有利于术中操作,防止术后IOL偏位的发生,并且有助于患者的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6.
唐秀武 《微创医学》2013,8(3):307-308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52例(65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65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3月视力(或矫正视力)≥0.4者51眼(78.5%),0.1 ~0.3者8眼(12.3%),0.05者2眼(3.0%),数指/30 cm者4眼(6.2%).结论 对超声乳化吸出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者,只要掌握好手术时机,操作得当,可以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晶状体脱位自内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18例(19只眼)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只眼联合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结果18只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只眼因术前黄斑挫伤,视力无改善。结论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患者,有效避免了其他手术方法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刘小宏 《河北医学》2005,11(11):976-97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48例(62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机选择非糖尿病患者52例(76眼)作为对照组,两组手术方法相同.结果:糖尿病组62眼术后矫正视力〉0.5者47眼(75.8%),对照组76眼术后矫正视力〉0.5者62眼(81.6%),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21例23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囊袋张力环,而后行超声乳化及后房型折叠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手术.结果 所有植入的人工晶体均正位,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2者2眼,0.3~0.4者11眼,0.5~0.8者9眼,1.0者1眼,未见由囊袋张力环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囊袋张力环可提高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防止术后人工晶体偏位,降低后发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例(8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同时植入囊袋张力环,随访3~10个月,测量视力,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结果:所有病例术中顺利植入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视力较前提高,人工晶状体无偏心。结论:植入囊袋张力环是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的有效辅助手段,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术或外伤所致晶状体后囊膜损Ⅰ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预后及并发症。方法 对28例病例进行术后及3月~1年的随访观察及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顺利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随访观察证实矫正远视力〉0.3为82.14%,〉0.6为39.28%,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视晶状体后囊膜破损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安全可行,疗效令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与PMMA人工晶状体的屈光状态比较.方法:将136例(145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植入新型疏水性丙烯酸酯类折叠式人工晶状体;B组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一体型人工晶状体.比较两组手术后视力、散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7 d、1月的视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视力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1月散光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使用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方便、术后反应小、恢复快、术后散光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提高晶体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成功率。方法:利用改良消化法对兔晶体上皮细胞进原代培养,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接种48小时~72小时后即可见上皮细胞贴壁生长,具备上皮细胞的形态特点;约7天后融合。传至5代后,细胞明显成纤维细胞化。结论:此种方法经济简便,可为各种实验提供兔晶体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4.
多焦点和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拟调节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单焦点和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拟调节力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合适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Ⅰ组:30例32只眼,植入Allergan Array SA-40NB^TM多焦点人工晶体,平均随访时间为9.4个月。Ⅱ组:30例32只眼,植入Allergan SI40单焦点人工晶体,平均随访时间为15.7月。所有病例均由同一眼科医师行标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采用试镜片法测试拟调节力。结果:植入MIOL患者的视远及视近使人工晶体的作用更接近于生理性晶状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向无后囊支撑的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恢复双眼单视。方法 采用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体上襻和下襻于睫状沟内的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  2 5例 2 5只眼 ,木后随访 6~ 4 8个月 ,平均2 4 .5个月。视力 0 .5以上者 18眼 ,0 .2~ 0 .4者 6眼 ,0 .1者 1眼。结论 采用巩膜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和恢复双眼单视 ,避免了需要配戴接触镜等引起的不便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氟化碳液辅助脱位晶状体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8例(18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的患者行全氟化碳液辅助脱位晶状体核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观察术后并发症,检测术后视力,随访6~24个月。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在0.1~0.4者4眼(22.2%),0.5~0.9者13眼(72.2%),1.0以上者1眼(5.6%)。主要手术后并发症:高眼压,前房积血,玻璃体腔积血,脉络膜脱离,前房炎症反应,角膜水肿等,术后1~2周均得到控制,未出现黄斑囊样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该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视力恢复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38例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手术时机,手术中特殊情况的处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矫正视力在0.5以上23例(占60.5%)。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是目前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IOL Master联合A超对3,4级核晶状体进行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OLMaster及A超对 3,4级核晶状体进行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时联合应用的优势。方法 :对4 8例 (6 0只眼 ) 3,4级核患者行术前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 ,测量采用IOLMaster联合A超及单纯使用A超两种方法 ,每组 30眼。另晶状体核分级为 2级的 19例 (30只眼 )单纯使用IOLMaster测量。术后 3月比较 3组人工晶状体度数偏差值。结果 :IOLMaster联合A超组 ,人工晶状体度数偏差为 0 .5 83± 0 .337;单纯使用A超组 ,人工晶状体度数偏差为 1.186± 0 .4 30 ;单纯使用IOLMaster组人工晶状体度数偏差为 0 .5 71± 0 .32 9。结论 :IOLMaster联合A超测量人工晶状体度数偏差小于单纯使用A超组 ,前者可为 3,4级核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来用295nm紫外线光源辐射活体大白鼠,30天、60天、90天后散瞳裂隙灯检查并行晶状体蛋白含量分析,结果发现急性辐射30天时,晶状体无明显改变;辐射60天时晶状体皮质出现点状混浊,辐射90天时晶状体皮质大片混浊,核呈棕色变。可溶性晶状体蛋白下降同这些形状学改变基本平行。作者以为,295mn紫外线辐射的急性迭加性损伤易于导致白内障改变,从而为高原地区白内障研究提供一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晶体后囊膜部分或全部不完整情况下的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方法:选用襻的中央各有一个孔的人工 晶体,用聚丙烯缝线将其两襻固定在睫状沟处。结果:15例(15眼)病例中,12例视力为0.6以上,3例矫正视力在0.2-0.4。所有人工晶体位置均正常。主要并发症是术后初期虹膜、睫状体出血,但均能自行吸收。结论:两点式人工晶体固定术可以用于严重的眼球外伤后或手术中晶状体后囊膜完全或大部分缺如的病例,术后可提高视力,避免配戴矫正眼镜的不适,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解决这些病例无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或植入困难的问题。同时,该手术优点是缝针次数少,眼内出血发生率少,减轻了眼内组织反应,并发症明显比四点式固定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