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运彩 《中原医刊》2003,30(24):41-41
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范畴 ,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 46例 ,临床随症加减获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其中 ,男 2 8例 ,女 18例 ;年龄最小 3 5岁 ,最大 75岁 ,以 5 5~ 65岁居多 ( 3 5例 ) ;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半年。1 2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均有典型心绞痛发作 ,常伴有胸闷、心悸等症状。休息时心电图有明显缺血样ST T改变 ,46例中伴高血脂者 3 0例 ,伴心律失常者 (以早搏多见 ) 17例 ,血压偏高者 3 6例。排除重度心功能不全 ,严重心律失常 ,血…  相似文献   

2.
胸痹心痛证是临床常见疾病。轻者,胸闷如窒,心悸刺痛;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相当于西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病情顽固,治法繁多。笔者临床多年,现将胸痹心痛证中医辨治八法简述如下:1养血和营,益气止痛法...  相似文献   

3.
吴冬群 《河北医学》1998,4(6):77-78
生脉饮治疗胸痹心痛临床应用体会(266012)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吴冬群冠心病心绞痛,其病机多与气血亏虚,流通不畅有密切关系。岳美中曾以《心病·胸痹的探讨》中论及本病的病机源于心阳不足,导致心脉痹阻,气滞血瘀。所谓不通则痛当冠心病之共性,多用活...  相似文献   

4.
胸痹治验     
  相似文献   

5.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按卫生部 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本组 3 7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8例。年龄 77~ 4 9岁 ,平均 5 8岁。中医辩证分型 :气虚血瘀 (劳累性心绞痛 ) 17例 ,气滞血瘀 (自发性心绞痛 ) 14例 ,瘀血痹闭 (混合性心绞痛 ) 6例。1.2 分型辩证要点1) 气虚血瘀 :心胸阵阵隐痛、(心绞痛发作时间 3~ 5min)、伴胸闷气短 ,动则喘息 ,面色白 ,易汗出 ,心悸乏力 ,舌淡红而胖 ,有齿痕 ,苔薄白 ,脉虚细。2 ) 气滞血瘀 ,心胸满闷 ,疼痛较剧 ,刺痛不移 ,(心绞痛发作时…  相似文献   

6.
心肌尔康治疗胸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肌尔康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民尔康治疗32例胸痹心肌损伤病人的系统观察,并与心得安治疗30例病人作了对照。结果:心肌尔康总有效率为93.75%,具有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异常心电图等作用;能SOD酶活性,降低LPO含量。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心得安对照组,且对患者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心肌尔康具有改善症状,调节心肌微循环,抗心肌损伤,促进心肌细胞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笔者从1980—1987年,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系统观察治疗胸痹证 11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l 一般资料 1!0例全部为住院病例,男 83例,女 27例;年龄40—50岁者刀例,sl—60岁者52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风药治疗胸痹心痛(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复方治疗。4周后对两组疗效和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和HDL-C均显著降低,LDL-C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TC、TG、HDL-C和L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降低,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疼痛程度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药治疗胸痹心痛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中医症候,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0.
胸痹心痛病一般指以胸膺部窒塞疼痛为主的病证,与现代医学“冠心病”症状类同.综合古今各家所说,本病的病因均由心气不足为本,血脉营运受阻以致淤血痰浊内停为标.因此近年来采用宣痹通阳、益气活血、通阳化痰等法治疗胸痹心痛病,临床上常获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胸痹四个典型案例的报道,说明胸痹虽病位在心,但与“五脏气相干”。《灵枢·厥病》篇载有肺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肾心痛等病名,可以作为这四个案例病机的高度概括。故临证时,常可依据脏腑相关的理论,通过调整其它脏腑功能而达到治疗心痹的目的。1从肺论治...  相似文献   

12.
利脑心是治疗胸痹心痛的纯中药制剂 ,该药生产批号为吉卫药准字 ( 93) 630 0 30。我科于 1997年2~ 6月应用该药对 58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 58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和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6例 ,女 32例。年龄 4 1~ 50岁 8例 ,51~ 60岁2 3例 ,61~ 70岁 2 5例 ,70岁以上者 2例 ,病程最短 4个月 ,病程最长 15年。中医辨证属心血瘀阻者35例 ,属心气不足者 2 3例。58例均具有胸痹心痛症状 ,诊断明确 ,符合中医辨证 ,经心电图及其他辅助检查证实 ,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 治疗方法利脑心胶囊 ,每次 …  相似文献   

13.
胸痹是心脏本身受损所致的病症,多由心脏阴阳气血偏虚及寒凝、热结、痰阻、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本病的辨证,应辨明虚实,分清标本。标实又当辨明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之不同;本虚亦须分清气、血、阴、阳、肝、脾、肾亏虚之各异。一般病程短而痛甚者为实,反之为虚,此不难辨。而临床上往往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本虚标实等虚实挟杂之证,务必详审细辨,方可对症治疗。胸痹之证,多见有胸痛。首先是辨疼痛的性质。一般来讲,疼痛瞬间即逝者轻,持续不解者重。疼痛偶发者轻,发作频繁者重。闷痛:憋闷而痛。若闷重痛轻而无定处,兼胸胁胀痛者属气滞;…  相似文献   

14.
胸痹属于现代医学中冠心病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与寒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有关,由此而致脏腑虚损、营卫失调。临床大体上不外虚实两端:一般来说,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虚为心、脾、肝、肾等脏亏虚。无论是虚是实,最终都可使心脉痹阻、气血不通而发病。自《内经》阐述本病至今,临床常用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温通心脉、益气养阴等法治之。现仅就脾肾在胸痹证治中的重要性作一探讨。1 调理脾胃,以资化源 脾胃居于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通上连下,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不赖脾胃所化生输布的精气滋养。故脾胃功能正常,则生化无息、气血调和  相似文献   

15.
化瘀心痛胶囊治疗胸痹心痛气滞血瘀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观察化瘀心痛胶囊治疗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化瘀心痛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保心宁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28d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心痛胶囊治疗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型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从肝论治胸痹心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林杨 《西部医学》2009,21(8):1362-1363
目的观察益气宣痹汤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胸痹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益气宣痹汤水煎服。每次200m1,3次/d,治疗4周;对照组用消心痛10mg,3次/d,口服;硫氮唑酮30mg(自发性心绞痛),3次/d,口服;美多心安6.25~12.5mg(劳力型心绞痛),2次/d,口服,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50例胸痹患者,显效19例,有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30例患者,显效8例(27%),有效16(53%)例,无效6例(20%),总有效率80%。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宣痹汤治疗胸痹疗效显着,好于一般西药常规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胸痹为临床常见病症,胡源民老师对此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胡老认为胸痹常因气虚痰瘀所致,常以益气活血化痰为治法,方药以"心病三宝"瓜蒌薤白三七汤加味治疗胸痹,并辨证给予补益心气、滋养心阴、健脾化痰等药物,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胸痹心前证辨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通心络胶囊治疗胸痹心痛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对照法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三次。对照组30例,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5%和40%(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3.3%(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5%和36.7%(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6.7%(P<0.01)。另外,两组对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心悸,自汗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