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湖南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了解湖南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为农村“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湖南衡阳、邵阳、永州3个地区农村“留守孩”94名,“非留守孩”117名,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评价。结果“留守孩”中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占61.7%,“非留守孩”中阳性检出率占54.7%,二者无显著差异(P>0.306);“留守孩”在D因素(自责倾向)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孩”(P<0.05);留守女生在A因素(学习焦虑)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P<0.01);男生样本中“留守孩”在D因素(自责倾向)上的得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孩”(P<0.05)。结论湖南农村“留守孩”与“非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存在差异;“留守孩”比“非留守孩”更易出现自责倾向,且这种差异主要出现在男孩中;留守女孩比男孩更易出现学习焦虑。  相似文献   

2.
刘小先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9):1210-1212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初中生人格、自我效能、心理健康状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留守(459人)和非留守初中生(24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初中生严重心理问题5人,检出率为1.1%,在不同方面存在轻微或中等程度心理问题人数较多的是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及身体症状,分别为133、129、98人,检出率分别为29.0%、28.1%、21.4%;女生身体症状、恐怖倾向、总焦虑倾向分别为(6.68±2.54)、(4.70±2.60)、(44.73±11.32)分,男生分别为(6.02±2.59)、(3.28±2.50)、(41.95±11.65)分,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对其焦虑倾向有明显负向预测作用(校正R2=0.045,P<0.001);情绪性、外向性和谨慎性对其焦虑倾向有明显预测作用(校正R2=0.235,P<0.001)。结论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除积极人格的塑造之外,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是一条更为直接和更具操作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朱焱  胡瑾  余应筠  卢芸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57-1659
了解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贵州省定新乡和重新镇四~九年级学生1 569名,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1 569名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占34.2%.留守小学生MHT全量表分和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小学生(t值分别为2.254,2.171,2.476,2.099,P值均<0.05);留守初中生MHT全量表分、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初中生(t值分别为2.666,2.358,3.862,2.076,P值均<0.05).留守小学生对人焦虑检出率较非留守小学生高,留守初中生学习焦虑、恐怖倾向检出率较非留守初中生高(x2值分别为6.131,6.601,6.875,P值均<0.05).留守小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得分(8.23±3.64)高于非留守小学生得分(7.54±3.68)(t=2.533,P<0.0S).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消极应对方式与该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关(P<0.05).结论 该地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较非留守中小学生稍差,在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等心理问题方面留守中小学生表现较明显.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负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省三个经济欠发达县(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各维度的差异。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和一般性问题调查表,对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226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被调查对象中留守比例为68.7%。总体心理健康状况阳性检出率为1.3%,各维度中占比较高的前3名分别为学习焦虑(51.8%)、过敏倾向(23.3%)、自责倾向(18.8%)。留守初中生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阳性者占比分别为20.1%和25.2%,非留守初中生为16.6%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初中生占总体比例较高,留守初中生自责和过敏倾向高于非留守初中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某县农村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探索该地区不同类型青少年的心理差异,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县农村中学的初中生700人,以班为单位,利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四个因子对留守青少年、非留守青少年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 结果 某县农村中学11~17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67.89%;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青少年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差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在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项目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某县农村中学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的女生比留守青少年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初一年级的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济宁市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探索适合改善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济宁市1 705名农村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问卷调查,对留守初中生采取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1)1 705名农村初中生中留守学生为546名,占32.0%;2)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MHT得分比较,八个因子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除了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外,其他六个因子得分和总焦虑倾向得分留守组均高于非留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4);3)干预结束后,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因子处理因素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除身体症状外,其他各因子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留守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萍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399-401
分析初中住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类型,为探讨住宿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昭通市1 128名住宿与非住宿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类型报告率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住宿生在自责倾向上和恐怖倾向上得分均低于非住宿生(P值均<0.05),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余各维度得分两组学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住宿学生较非住宿学生学习能力低、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报告率较高(P值均<0.05).结论 住宿环境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不大.应加强住宿学生自责、恐怖倾向以及学习方面的辅导.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皖南、皖北城乡普通中学7所,获得样本3421人,其中留守青少年682人.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安徽省10~18岁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其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均明显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皖北差于皖南(MHT总分、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P<0.05);女生差于男生(MHT总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初一学生MHT总分低于其他年级(P<0.05);农村差于城镇(对人焦虑、孤独倾向,P<0.05);非独生子女差于独生子女(MHT总分、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P<0.05).结论 安徽省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留守青少年,留守青少年中的女生、高中学生、非独生子女以及皖北和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农村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合肥市长丰县某农村初级中学433名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农村初中生女生较男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除自责倾向外,其他几个分量表得分男女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②不同年级的儿童心理状况有一定的差异,刚升初中的儿童发生心理问题的风险较大,学习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得分明显高于初中二年级,经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均P<0.01);③父、母亲文化程度可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父、母亲文化程度越低,心理问题发生率就越高,以父亲的文化程度影响为显著;④精神质、内外向得分越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越大.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父母亲不同的文化程度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均可产生影响;个性特征亦影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丽水市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状况,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丽水市莲都区历年劳务输出最多的雅溪、曳岭2个区随机抽取2所初中和2所小学的留守儿童,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共发放问卷940份,回收完整问卷896份,回收率为95.32%;经效度检测作废25份,获得有效问卷871份,有效率为97.21%。其中小学生495人,初中生376人;男生451人,女生420人。留守儿童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检出率分别为46.96%、3.90%、1.61%、13.20%、14.81%、12.51%、4.13%和2.53%。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在自责倾向方面的检出率为15.56%,高于初中阶段留守儿童的10.11%(P0.05);女生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检出率为52.62%和17.62%,均高于男生的41.69%和9.09%(P0.05);男生冲动倾向检出率为3.55%,高于女生的1.43%(P0.05)。结论丽水市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心理问题较多,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应对方式对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786名藏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第一层人口变量中上学方式、年级、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留守、学习成绩进入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方程(F=8.526,P=0.000),控制人口变量后,应对方式能独立解释心理健康状况21.70%的方差变异。结论 住校、初一、留守、学习成绩差、家庭收入低的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差;管理者加强应对技巧的培训,能改善藏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并提出教育对策.方法 选取江西省3所中学279名留守.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同时进行日常生活状况调查.结果 以留守学生的焦虑总分为因变量回归分析发现,自变量有性别、平时回家的感觉、与同学的关系、父母的关心程度、心理话倾诉对象及为初二年级等进行了回归方程(F=8.562,P=0.000),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04(P=0.000),-0.202(P=0.004).-0.178(P=0.006),-0.149(P=0.030),-0.147(P=0.022),-0.125(P=0.049)等.结论 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较多,应该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我国初中生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全国25个省、市的2 61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初中生健康素养在不同性别、不同教学模式、不同地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健康素养总体平均分76.11±8.65,健康素养及格率为35.5%,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及格率26.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及格率59.2%。 结论 初中生健康素养亟待改善,而学校健康教育将是改善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整群抽取济南市某校初中生2 385人,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etraffande Uppfostran, EMBU)、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进行评估。 结果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检出率为15.4%,性别、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偏爱被试项,心理健康不良组与健康组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父亲职业、父亲健康状况、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社会风气、父母是否经常吵架及单亲情况(P值均<0.05)。 结论 济南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并与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杨国顺 《现代预防医学》2019,(15):2799-2802
目的 了解正性情绪和家庭关怀对郑州市流动青少年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并分析正性情绪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为郑州市流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郑州市流动初中生较多的2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448名郑州市流动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家庭关怀指数调查问卷、正性情感检核表及心理韧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流动初中男生心理韧性得分为(93.93±18.53)分,女生为(99.93±14.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881,P<0.01);郑州市流动初中学生男生的正性情绪得分为(30.36±6.11)分,女生为(29.20±4.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94,P<0.05)。郑州市流动初中男生的家庭关怀度得分为(4.90±2.22)分,女生为(6.01±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148,P<0.01);。家庭关怀度及各因子与郑州市流动初中学生正性情绪和心理任性各因子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郑州市流动初中生的家庭关怀度对心理任性起到正向预测作用,正性情绪在家庭关怀度与心理韧性之间起到全部中介作用。结论 正性情绪在家庭关怀和心理韧性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家庭关怀通过正性情绪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初中生及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态度,为确定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调查问卷,调查了372名初中生和80名初中教师。结果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学习指导、人际交往指导是初中生最需要帮助的内容;在情绪控制和升学择业方面,二者观点不完全一致。结论学校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人际交往技能、异性交往方法、乐观态度养成、升学择业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父母关系及亲子沟通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影响内容,为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武汉市8所初级中学的3 5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量表)及自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初中生心理问题的阳性率为23.93%,具有和谐父母关系的学生与不和谐父母关系的学生、良好亲子沟通的学生与不良亲子沟通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的因子得分及MHT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率较高,迫切需要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和谐的父母关系、缺乏正常的亲子交流可能是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社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年级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初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某社区3所初级中学所有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SCL-90(90项症状清单)量表。结果初中学生除了在人际关系因子中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均与一般人群不同(P均〈0.01),且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一般人群;初中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中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不如男生健康;初中各年级学生在多项因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差异(P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P〈0.01、焦虑和敌对P〈0.05),且各因子状况随年级增加有不同程度恶化,尤其是毕业年级在所有因子中均有明显恶化现象(P均〈0.01)。外来务工子女与城镇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是心理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初中女生、毕业年级和初二年级是初中学生心理弱势群体,需根据其不同心理困扰特点,采取早期综合性干预措施。相对外来务工子女而言城镇学生的心理适应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城镇子女可能存在生活与心理独立方面弱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江西省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信行的影响,为提升初中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江西省农村地区的4 311名七至八年级学生健康素养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识水平和行为进行调查;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初中生健康素养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信行之间的关联。  结果  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高水平比例为18.21%(785名),中水平为56.92%(2 454名),低水平为24.87%(1 072名)。农村地区初中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识知晓率较低(63.49%),防护态度积极率为74.25%,良好防护行为具备率为85.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健康素养者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识知晓率(OR=4.85,95%CI=3.80~6.18)、防护态度积极率(OR=44.07,95%CI=24.57~79.05)、防护行为具备率(OR=25.99,95%CI=19.67~34.35)均高于低水平健康素养者(P值均 < 0.01)。  结论  江西省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知信行之间存在正向关联,为提升初中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河南省某县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并探索社会支持与家庭关怀度对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该县3所初中学校的928名初中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河南省某县初中生各类健康危险行为的高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违纪行为、暴力攻击行为、吸烟饮酒行为、自杀自残行为、无保护性行为;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各类健康危险行为间呈显著正相关,而社会支持及家庭关怀度得分与健康危险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298,P=0.000;r=-0.359,P=0.00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感知情感度或适应度较高是部分危险行为的保护因素,而良好的家庭支持是自杀自残行为、吸烟饮酒行为的保护因素。 结论 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具有普遍性和聚集性,良好的社会支持及家庭关怀可以降低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