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和Fas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Fas蛋白表达均为阳性,Survivin蛋白表达均为阴性;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6.77%(29/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减少,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减少,Tis~T1与T2~T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Surv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6.5%(35/62),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增高(P〈O.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Fas蛋白和Survivin蛋白表达负相关(P〈O.05)。结论:Survivin蛋白和Fas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异常表达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C-myc、Ha-ras癌基因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临床特性的关系,作者应用Dig标记的cDNA探针对5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进行C-myc,Ha-fas mRNA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C-myc mRNA阳性表达率为62.75%(32/51),Ha-ras为70.56%(36/51)。二者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随肿瘤的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在临床分期较高的肿瘤中二者的阳性率亦明显增高。作者认为,C-myc、Ha-ras癌基因在人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增强,其作用涉及癌基因的协同机制,参与移行细胞癌的恶性转化过程。癌基因异常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及其肿瘤临床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nm23-H1基因蛋白在膀胱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在膀胱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及3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结果nm23-H1在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5/18),44.7%(17/38).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nm23-H1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临床分级、肿瘤大小及是否转移有密切关系.结论nm23-H1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对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测转移和预后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Bcl-2在膀胱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bcl- 2蛋白在人膀胱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取 5 7例经病理证实的膀胱肿瘤标本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石蜡包埋在组织切片中bcl- 2的表达。结果 :正常膀胱粘膜组织bcl- 2蛋白呈阴性。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 15例 ,阳性率13 .3 % ;Ⅱ级 16例 ,阳性率 6 .2 % ;Ⅲ级 18例 ,阳性率 5 0 .0 %。膀胱横纹肌肉瘤阳性 1例 ,葡萄状肉瘤阳性 1例 ,内胚窦瘤阳性1例。结论 :凋亡抑制基因bcl- 2蛋白在人膀胱不同细胞类型的肿瘤中有表达 ,在移行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级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在膀胱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及3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结果:nm23-H1在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5/18),44.7%(17/38),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nm23-H1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临床分级,肿瘤大小及是否转移有密切关系,结论:nm23-H1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对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测转移和预后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nnexinⅠ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中的表达,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22例不典型增生和10例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中AnnexinⅠ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不典型增生和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中AnnexinⅠ的表达率分别为29.85%、31.82%及100%。结论:AnnexinⅠ在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而在不典型增生及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明显下降或丢失,提示与移行上皮癌变有关,有望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促凋亡基因bak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ak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52例膀光移行细胞癌组织的bak mRNA的分布与表达。结果:5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bak基因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57.7%,其阳 率随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上升而降低,结论:促凋亡基因bak在大多数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bak基因可能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凋亡调节,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p6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3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上皮组织中/~Np63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2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77.78%),1例正常膀胱粘膜上皮组织(10.00%)△Np63mRNA呈阳性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组△Np63m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蔗异有显著性(P〈0.01)。△Np63mRNA在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p63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高表达,可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Survivin表达与AKT1和Caspase3蛋白活性及转录水平的关系。方法:4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新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进行Survivin表达检测,RT-PCR和WB法进行AKT1和Caspase3蛋白活性及转录水平检测。结果:4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29例Survivin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0.7%(29/41)。Survivin表达阳性组AKT1蛋白活性及转录阳性率显著高于Survivin表达阴性组,Caspase3蛋白活性及转录阳性率显著低于阴性组。Survivin表达与AKT1显著相关,与Caspase3显著负相关。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Survivin表达与AKT1及Caspase3表达显著相关,三者均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宏伟  刘龙  向军  段万玲 《人民军医》2003,46(7):397-397
膀胱灌注局部化疗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重要手段。 1998~ 2 0 0 0年 ,我院对膀胱癌术后病人早期膀胱灌注吡柔比星 (THP)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2 2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2例中 ,男 19例 ,女 3例 ;年龄39~ 71岁 ,平均 5 2 6岁。初发 17例 ,复发 5例。单发 15例 ,多发 7例。病理诊断均为移行细胞癌 ,肿瘤分期 :Tis 2例 ,Ta 8例 ,T112例。肿瘤分级 :G115例 ,G2 5例 ,G3 2例。手术方法 :TUR Bt 2 0例 ;膀胱部分切除 7例中 ,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2例。1 2 治疗方法 术后 1周开始行THP膀胱灌注 ,THP 4 0mg +…  相似文献   

11.
应用钬激光治疗膀胱肿瘤3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钬激光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OmniPulse-MAXTM Model1210-VHP 100W钬激光,膀胱镜下以脉冲能量1.0~1.5J、频率15~40Hz、功率15~40W治疗34例经病理确诊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4例,所有肿瘤均为T1~T2a期,GⅠ~GⅡ级。结果 26例患者单用钬激光顺利去除肿瘤,7例加用电刀切除(TURBT),1例因出血量多影响视野,加之肿瘤位于膀胱顶部,放弃钬激光治疗,改为手术治疗。操作时间5~60min,平均20min.术中无严重出血、膀胱穿孔及闭孔神经反射。仅1例患者术后有轻度继发性出血。30例获随访,随诊时间3~12个月,3例膀胱肿瘤异位复发,无原位复发。结论 膀胱镜下用钬激光治疗膀胱肿瘤操作简单、副反应少、安全有效,但操作过程中需连续冲水,否则视野模糊影响操作。  相似文献   

12.
经尿道汽化切除膀胱肿瘤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际  明爱民 《人民军医》1998,41(5):262-262
我院1997年1月始,对诊断为浅表肌层浸润(T2)以下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25例采用经尿道汽化切除术,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9例,女6例;年龄38~78岁。均有无痛性全程血尿,术前经膀胱镜、B超及CT检查,诊断为T1~T2期膀胱肿瘤,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单发肿瘤22例,多发肿瘤3例。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冲洗液为5%葡萄糖液。应用美国ACMI汽化电极,在电视显像系统下操作。用顺行切除法,先切除瘤体和蒂部,最后烧灼肿瘤基底周围1~2cm的膀胱粘膜,均达肌层。输尿管开口处肿瘤连同输尿管口一并汽化加电切,…  相似文献   

13.
苏秦  叶敏  郑君俊  侯健 《人民军医》2006,49(12):710-711
2002年10月-2005年5月,我们对膀胱癌11例行改良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11例均为男性,年龄42~70岁,平均63岁。经B超、CT和膀胱镜检查,诊断为复发性多发浅表肿瘤(Ta~T1)6例,浸润性肿瘤5例。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9例,鳞状细胞癌2例。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未升高,尿动力学检查示尿道括约肌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4.
陈军  邵国兴 《武警医学》1998,9(5):257-259
选择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在膀胱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结果显示:(1)正常膀胱组织中P-gp无表达,膀胱肿瘤组织中P-gp阳性表达率为71.4%:(2)P-gp阳性表达的膀胱肿瘤复发率为51.6%:(3)在死亡组中P-gp阳性表达*率为83.3%。表明膀胱肿瘤中P-gp的高阳性表达提示其复发率高,预后差,可作为临床上判定膀胱肿瘤患者预后情况及选择治疗方案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作者回顾了132例膀胱肿瘤病人的盆腔CT图象。11例(8%)发现肿瘤钙化,其中移行细胞癌6例,粘液腺癌4例,恶性混合性中胚层瘤1例。6例经膀胱全部或部分切除术,5例经膀胱镜活检。此11例均系男性,年龄36~71岁。CT检查采用GE9800或TCT-80A(东芝)CT机,层厚5~10mm,增强扫描常规静脉注射对比剂100ml。结果表明,6例移行细胞癌钙化均位于肿瘤表面,呈结节状4例,结节状及弧形1例,肿瘤及膀胱壁斑片状钙化1例,其中3例平片可见钙化。3例粘液腺癌肿块内有多发细点状钙化,而腹平片未能显示钙化。其中1例转移淋巴结内也有多发点状钙化。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人端粒酶mRNA(hTR)在各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分级及预后的关系。作者回顾性分析了6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对照组的正常膀胱上皮、膀胱良性病变各10例,对石蜡标本用地高辛标记的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hTRET)寡核苷酸作为RNA探针,原位检测端粒酶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标本的端粒酶mRNA表达强度与膀胱TCC分级、预后显著相关(P<0.01)。提示hTR可能成为判断膀胱TCC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60在膀胱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热休克蛋白60在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热休克蛋白60阳性表达率在膀胱癌和正常膀胱黏膜分别为62%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膀胱癌中热休克蛋白6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休克蛋白60在膀胱癌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的表达与膀胱癌细胞分化,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β-链接素(β-cat)与环氧合酶-2(COX-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表达及其联合表达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50例鼻咽癌石蜡标本和15例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中β-cat、COX-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中:COX-2未见表达,β-cat胞膜表达,胞质、胞核无表达。鼻咽癌中β-cat胞质有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2.0%(36/50);COX-2胞质阳性表达率为66.0%(33/50),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鼻咽癌组织中胞质内β-cat、COX-2的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年龄及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在胞质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584,P=0.000)。结论胞质内β-cat、COX-2的过度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相关,而β-cat膜表达的降低仅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胞质内β-cat、COX-2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郑凯  张绍增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1,22(3):251-252,F00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23例癌旁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MMP-9表达与侵袭程度成正相关(P<0.01),预后不良组膀胱移行细胞癌MMP-9表达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MMP-9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关,是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较好的分子标志,可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管抑素的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及尿液中血管抑素含量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赖氨酸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Lysine -ELISA)法检测 6 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及尿液中血管抑素 (angiostatin)的水平 ,以及治疗后血清中血管抑素的水平。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及尿液中血管抑素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并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分级及有无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治疗后 2 4h血清中血管抑素的水平并无显著降低 (P >0 .0 5 ) ,治疗后 1周血管抑素水平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血清和尿液中血管抑素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展及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