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23例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全组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其中急诊手术6例.患儿平均年龄(5.7士3.6)个月,平均体重(5.85±1.5)kg.心上型11例采用双房径路矫治并结扎垂直静脉,用可吸收缝线吻合肺静脉共干与左心房后壁切口;心内型12例,仔细辨认合并三房心畸形,避免损伤传导系统.均采用心包补片修补扩大的房间隔缺损.结果 手术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8.7%).18例随访2个月~3年,患儿心功能明显改善,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TAPVC可由超声心动图确诊,应尽早手术矫治.对于新生儿或婴儿期反复出现肺炎、低氧血症、心衰等患儿,在临床症状相对改善的情况下应急诊手术;同时加强体外循环和监护室的密切协作,完善术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外科治疗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患儿32例,其中心上型18例,心内型13例,心下型1例。心上型经心内法吻合12例,心上法吻合6例。心内型均扩大共同静脉至4个肺静脉开口,再以自体心包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心下型采用左右心房联合切口,将左房后壁与共同静脉作侧侧吻合。结果手术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3.1%,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其余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1~68个月,1例心内型患者于术后6个月出现肺静脉回流梗阻死亡,余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 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心外科收治的49例TAPVC 患者治疗情况,其中心上型37例,采用左心房后壁与肺总静脉吻合35例,左心房顶后缘与肺总静脉吻合2例;心内型12例,予切开冠状静脉窦上缘,将肺总静脉汇合部与原左心房合并形成新的左心房,自体心包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结果:痊愈46例, 死亡3例.38例随访3个月~8年,1例术后2个月出现肺静脉回流梗阻,余患者肺静脉回流通畅,心功能达Ⅰ级.结论:TAPVC 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通畅的肺总静脉与左心房吻合口和完善的术后监护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R)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22例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2~14岁。心上型8例,心内型13例,混合型1例。全组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APVR矫治术。结果手术死亡1例,死于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术后并发心律失常3例,呼吸道感染2例。结论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通过手术技术的改进心上法治疗心上型TAPVR,手术部位显露好,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TAPVR的外科矫治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1986年8月到1991年11月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其中3例为心上型,1例为心内型,无手术死亡,全部痊愈出院。心上型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左房与肺总静脉吻合口的大小;心内型均须切除房间隔缺损与冠状静脉窦开口或肺总静脉开口之间的隔膜。4例随访6个月~5年,病人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回顾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的手术治疗.方法 1979年3月~2003年1月间共纠治TAPVC 141例.全组心上型78例,心内型46例,混合型15例,心下型2例.早期9例心上型TAPVC采用心脏上翻方法;后53例采用右房横切口,经房隔左房后壁与汇总静脉吻合方法;近年来16例采用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间,汇总静脉和左房顶部直接吻合方法.结果手术纠治TAPVC 141例,手术死亡11例,死亡率7.8%.其中心上型7例,心内型2例,心下型l例,混合型1例.远期死亡2例.结论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TAPVC纠治的成功率不断提高.对心内型,必须将剪去组织的心内膜对齐缝合,防止术后与关闭房缺的心包粘连.心上型手术,改为从左房顶部与汇总静脉直接吻合方法,手术效果满意.TAPVC一经诊断必须立即手术,防止肺血管阻塞性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onous puhnonary venous drainage,TAPVD)是一类低发病率的复杂心脏畸形,患者肺静脉血流人右心房,右心系统负荷增加,肺静脉回流受阻,造成淤血性肺静脉高压,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衰竭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同时也由于肺静脉血未回流左心房,使左心系统发育延缓,甚至发生退行性变,自然病程预后极差,其中50%于生后3个月内死亡,80%于1岁以内死亡,所以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现将我院1991年3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9例TAPVD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2 3例 ,予行左心房后壁一肺静脉汇合部吻合及垂直静脉结扎术 ;心内型回流入冠状静脉窦者 4例 ,予切开冠状静脉窦上缘 ,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 1例 2 7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 ,术后死于急性肺水肿 ,呼吸衰竭。余患者随访 6个月~ 5年 ,症状消失 ,效果良好。结论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一经诊断明确 ,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阻止进行性肺动脉高压的发展 ,提高该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总结9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总结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病人9例.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手术包括心上型及心内型的矫治及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的修补,三尖瓣成型手术.结果组术后心功能均恢复到I~II级,无心律失常发生,术后随访3~6月,未发现肺静脉梗阻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满意,以免发生肺静脉梗阻影响手术效果以及发生艾森曼格综合征失去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VC)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全组均在中度低温外循环下将完全异位引流的肺静脉直接或通过房间隔缺损隔进入左心房,同时矫正合并心内畸形。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UCG)误诊3例,其中心上型2例,心内型1例。均经术中探查确诊为TAPVC。手术死亡1例,5例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心功能良好。结论:术前明确TAPVC的诊断对指导手术非常重要。UCG不能明确诊断,应行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或经术中探查方可确诊。本病确诊后应尽早手术治疗,而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吻合口足够大、通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完全性肺静脉移位引流患儿在新生儿期实施手术的效果,分析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自2010年6月~2016年6月实施肺静脉移位引流纠治手术的新生儿21例,其中男性15例(71%),女性6例(29%),年龄中位数为20天,体重中位数为3.5kg,其中心上型10例,心内型6例,心下型4例,混合型1例;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导致手术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死亡4例(19%),心上型1例,心内型1例,心下型2例;2例死于低心排,2例死于肺部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肺部感染、解剖分型、主动脉阻断时间、体重分级为影响手术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论 完全性肺静脉移位引流患儿在新生儿期实施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术前肺部感染、解剖分型、主动脉阻断时间、体重分级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33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围术期麻醉处理。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手术共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0天-1岁,其中新生儿6例,1~6个月22例,6个月-1岁5例,术前半小时口服咪哒唑仑糖浆0.5mg/kg。开放静脉通道,麻醉诱导后鼻腔内气管插管,左侧桡动脉穿刺测有创血压,右侧深静脉置双腔管,静吸复合麻醉,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压力控制呼吸,呼气末正压2~3mmHg。使用正性肌力药支持体外循环前后循环功能。结果全组围术期麻醉平稳顺利,其中6例急诊抢救,6例急诊手术。30例为中低温下手术,3例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给正性肌力药后主动脉开放全部自动复跳,顺利撤离体外循环。术后4~6h麻醉清醒,24—72h拔掉气管插管,除1例因术后低心排死亡,余均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麻醉只要避免心肌抑制,合理用药,加强监测,能降低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14.
1973~1984年,我院对7例肺静脉畸形连接作了手术。其中6例为部分型,1例为完全型心上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根治,完全恢复。本文介绍了有关诊断及手术技术方面的注意点及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TAPVC)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 3例 ,余均为术中确诊。心上型 8例 ,心内型 1例。全组无死亡。8例随访 1~ 1 0年 ,心功能 (NYHA) 0~ 级。身体发育与活动能力与正常同龄人无异。结论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术前易误诊为房间隔缺损。采用左右心房联合切口矫治本病 ,保证足够大的肺总静脉与左心房吻合口 ,可获得满意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drainage,TAPVD)治疗的经验。方法: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对18例TAPVD患儿行矫治手术,其中8例心上型采用左心房顶部入路。结果:痊愈15例,术后早期病死3例,病死率为16.7%。延迟关胸2例。心律失常4例,均经治疗痊愈。痊愈患儿随访4~48个月,心功能正常。结论:TAPVD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左心房与肺总静脉吻合口应足够大,避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先心病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回顾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的手术治疗。方法 1979年3月~2003年1月间共纠治TAPVC 141例。全组心上型78例,心内型46例,混合型15例,心下型2例。早期9例心上型TAPVC采用心脏上翻方法;后53例采用右房横切口,经房隔左房后壁与汇总静脉吻合方法;近年来16例采用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间,汇总静脉和左房顶部直接吻合方法。结果 手术纠治TAPVC 14l例,手术死亡11例,死亡率7.8%。其中心上型7例,心内型2例,心下型l例,混合型l例。远期死亡2例。结论 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TAPVC纠治的成功率不断提高。对心内型,必须将剪去组织的心内膜对齐缝合,防止术后与关闭房缺的心包粘连。心上型手术,改为从左房顶部与汇总静脉直接吻合方法,手术效果满意。TAPVC一经诊断必须立即手术,防止肺血管阻塞性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