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是累及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在我国也同发达国家一样,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几十年来,人们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解决了不少问题,但仍没有最终结论。多种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如遗传、环境、解剖、神经、内分泌、体液因子和血流动力学等。为此,本文测定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液中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以便探讨体液因子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中的作用,也给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LOX-1、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原发性高血压分级进行分组:1级(36倒),2级(43例),3级(45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40例。测定血浆LOX-1、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结果1、2、3级组血浆LOX~1、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3级组LOX-1、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2级组,2级组明显高于1级组(P〈0.01);血浆LOX-1与血管紧张素-Ⅱ(r=0.902,P〈0.05)和醛固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32,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与血浆LOx-1、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有密切关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测定,观察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检测50例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和5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NO、ET、AngⅡ浓度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NO浓度较对照组,ET、AngⅡ较对照组高,并且NO、ET水平与舒张压水平相关;硝苯地平治疗后高血压患者血浆NO含量升高,ET、AngⅡ水平下降,结论:NOET、AngⅡ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并与病情相关,钙拮抗剂升高血浆NO,降低ET、AngⅠ浓度可能是其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杨新光  刘燕 《医学争鸣》2001,22(4):362-36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浆中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及心钠素的含量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 2 8例原发性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慢性闭角型、慢性单纯型 )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及心钠素的含量 ,并与 10例非青光眼者作对照 .结果 青光眼组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对照组为 (2 38.0 0± 186 .7)μg·L- 1 ,急闭青 (发作期 )、慢闭青和慢开青分别为 (5 2 7.5 6±2 17.17) μg· L- 1 、 (4 13.6 2± 2 0 9.94) μg· L- 1 和 (4 0 4.0 0±196 .5 3) μg· L- 1 (P<0 .0 5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对照组为 (2 .39± 1.0 5 )μg· L- 1 ,急闭青 (发作期 )为 (1.19± 1.0 2 )μg· L- 1 (P<0 .0 5 ) .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 .结论 提示血浆心钠素水平的改变与青光眼存在密切关系 ;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与青光眼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鹿红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配至模型组、假手术组、雅施达组及鹿红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结扎左冠状动脉的方法制备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药物干预8周后用电生理仪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AngⅡ及ALD。结果:雅施达、鹿红颗粒高、中剂量均能有效升高LVSP、降低LVEDP、升高+d P/dtmax及-d P/dtmax(P0.01),且鹿红颗粒高、中剂量组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上优于雅施达组(P0.01),而高、中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雅施达与鹿红颗粒高、中剂量均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浆AngⅡ和ALD的水平(P0.01),而鹿红颗粒高、中剂量略差于雅施达(P0.01),高、中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鹿红颗粒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心力衰竭大鼠血浆AngⅡ和ALD水平,从而改善心功能,延缓CHF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HCTZ)与螺内酯、卡托普利长期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29例,经洗脱期、导入期后随机进入HCTZ组、HCTZ+螺内酯组、HCTZ+卡托普利组,共1年,随访1次/月。观察治疗前、治疗6周末和治疗1年末血浆AngⅡ和ALD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6周末三组患者血浆AngⅡ、ALD浓度均较基线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末三组AngⅡ、ALD浓度均较6周末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HCTZ降压治疗6周后RAAS出现过度激活,但随着给药时间延长,其活性物质AngⅡ、ALD浓度均可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影响和降压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mg,1次/d,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增高(P〈0.01),而醛固酮含量则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肾素活性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替米沙坦降压安全有效,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9.
10.
为研究比索洛尔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选择 72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口服比索洛尔 4周 ,观察治疗前后诊室血压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质量浓度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发现 :比索洛尔治疗 4周后 ,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分别为 2 .16kPa( 16 .2 3mmHg)和 1.0 2kPa( 7.6 5mmHg) ,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降低 ,一氧化氮升高 (P <0 .0 5) ;而内皮素、一氧化氮 /内皮素比值无明显变化。提示 :比索洛尔能够有效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达到降低血压和保护靶器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Ang)含量测定,观察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检测50例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和5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NO、ET、Ang浓度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NO浓度较对照组低,ET、Ang较对照组高,并且NO、ET水平与舒张压水平相关;硝苯地平治疗后高血压患者血浆NO含量升高,ET、Ang水平下降,结论:NOET、Angg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并与病情相关,钙拮抗剂升高血浆NO,降低ET、Ang浓度可能是其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测定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氯沙坦及依那普利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及其抑制物 (PAI- 1)活性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和醛固酮 (ALD)水平 ,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上述二种药物对EH患者纤溶活性、ATⅡ与纤溶系统间关系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选择 1999年 9月— 2 0 0 1年 9月心内科住院的EH患者 12 0例。EH的诊断按WHO/ISH标准 ,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心、肝、肾功能不全、梗死及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肿瘤等。入选病例随机分为 2组。氯沙坦组6 0例 ,男 32例 ,女 2 8例 …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Ⅱ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在血压调节及维持体液平衡中起关键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是该系统中的主要递质,它作用于特异性受体,导致血管收缩及醛固酮释放。现已发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4种亚型,即AT1、AT2、AT3、AT4,但主要是AT1受体对血压的控制起主要作用。近年来,临床应用血管紧张素  相似文献   

15.
目前普遍认为,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随胰岛素抵抗,会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本研究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丁毓磊  郭淑霞 《农垦医学》2007,29(2):144-147
从AngⅡ 1受体(ATlR)和Ang Ⅱ 2受体(AT2R)的功能、基因多态性等方面阐述两种受体在高血压中的重要作用,并简要介绍AT1R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病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血浆心钠...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ng II受体拮抗剂Losatan对EH患者的降压效应及血浆RAAS的影响,方法:1-3级高血压病患者65例,给予Losartan 50mg/d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并分别于治疗前,1周,8周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PRA,Ang II,Ald活性。结果:(1)Losartan对1-3级高血压患者SBP,DBP均有下降作用,降压同时心率不增快。(2)Losartan治疗1周时血浆PRA,Ang II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Ald则较治疗前降低(P<0.05),8周时PRA,Ang II轻度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ld则较1周时有进一步下降,但无显著性(P>0.05),结论:(1)Losartan 50mg/d能有效降低不同程度的SBP,DBP,降压同时心率无反射性增加。(2)长期服用Losartan不会引起血浆PRA,AngII持久异常增高,而Ald还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性格因素与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及其引发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组(EH)及正常对照组(NH)各100例,分别评定EPQ量表、A型行为量表,并将EH组按A型性格评定分为A型性格及非A型性格2个亚组.分别测定EH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及血压。结果:EH组和NH组比较,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及A型性格者比例明显增高(P〈0.01、P〈0.05、P〈0.01),EH组中A型性格组AngⅡ及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非A型性格组(均为P〈0.01).EH组A型性格分值与上述指标均呈正相关(P〈0.01、P〈0.05、P〈0.05),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只有AngⅡ与A型性格独立相关(P〈0.01)。结论:某些性格因素与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有关,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异常激活在该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维持性血透组与非透析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浓度,并与对照组(30例健康成人)比较,结果肾衰组ATⅡ和AL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透组血浆ATⅡ和ALD)高于非透析组,而ALD/ATⅡ低于非透析组。肾衰非透析组ATⅡ和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血浆ATⅡ和ALD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