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叶健烽  李毓仁  熊斌 《广东医学》2003,24(4):416-4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特点。方法:对56例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血脂与非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及单纯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较非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升高(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均降低(P均<0.05),而总胆固醇(TC)无变化(P>0.05)。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LDL-C、apoB及血糖水平升高(P<0.05),余指标无变化(P均>0.05),结论:LDL-C及apoB水平升高,HDL-C及apoA1水平降低,是糖尿病合并AMI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52例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探讨其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形成中的意义。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中apoA1、apoB含量,酶法测定TG、TC、HDL—C、LDL—C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浆TC、LDL—C、apoB在冠心病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DL—c、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G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增高(0.01〈P〈0.05)。结论CHD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与LDL—C水平呈正相关,apoA1降低、apoB升高与CH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UA)、血脂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75例CHD患者(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UA,同时检测68例健康者(对照组)上述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HD组血清TB、DB、HDL—C、ap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血清UA、TC、TG、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低水平血清TB是CHD的危险因素,检测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水平,可能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静 《中原医刊》2009,(22):57-5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尿酸及血脂水平的异常变化。方法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组和单纯脑卒中组,另设健康对照组,对4组进行血尿酸和血脂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UA)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LDL—C、ApoB、UA明显增高,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C、TG、Apo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脑卒中组比较LDL—C、ApoB、uA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HDL—C,高UA、LDL—C、ApoB水平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测定和比较84例脑梗死、83例脑出血和62例非脑血管病患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 脑出血组、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患TG、HDL-C、apoA1和apoA1/apoB比值异常的百分率有显差异(P<0.05-0.005)。三组患各项血脂水平间也有显差异(P<0.05-0.01)。其中脑出血组TC水平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TG水平显高于脑出血组及对照组,而HDL-C则显低于脑出血和对照组;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LDL-C分别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和对照组apoB分别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apoA1/apoB比值低于脑出血组。结论 血脂异常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脑出血与脑梗死血脂成分异常存在差异,对脑血管病患应进行血脂干预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特点及其与Child分级的关系。方法:检测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A组)、2型糖尿病无肝硬化组(B组)患者的血脂(Tch、TG、HDL—C、LDL—C、apoA、apoB)、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及餐后2hc肽水平,同时探讨其与Child分级的关系。结果:(1)A组患者FPG、空腹c肽、餐后2hC肽水平均高于B组(P〈0.05)。(2)A组患者HDL—C、LDL—C、apoA、apoB水平均低于B组(P〈0.05)。随着肝功能child分级的上升,A纽患者HDL-C、LDL—C、apoA、apoB水平进一步下降.尤以apoB及HDL-C最为显著。结论: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其脂代谢紊乱主要以HDL—C、apoB显著降低为特点.下降程度与肝功能child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136-137
目的观察各种肝脏疾病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本院76例脂肪肝、138例病毒性肝炎、45例肝硬化及39例肝癌患者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1和B)的浓度,与95例健康体检者作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TG、TC、HDL—C、LDL—C、apoA1及apoB浓度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脂肪肝患者除HDL—C和apoA1有显著性下降外,其余指标水平及阳性率均比正常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脂水平对诊断各种肝脏疾病有临床价值,可以了解肝实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酪蛋白为对照,观察大豆蛋白、花生蛋白、麦绿素(叶蛋白)三种植物蛋白质对生长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含20%酪蛋白、20%大豆蛋白、20%花生蛋白和14%酪蛋白加6%麦绿素的人工半合成饲料,5周后测定其肝脏和血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结果:四组大鼠血清T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除花生蛋白组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它各组TG水平无显著差异;大豆蛋白组血清HDL—C和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当,而花生蛋白组和麦绿素添加组血清H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大豆蛋白组(P〈0.01),而其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花生蛋白组和大豆蛋白组肝脏TG水平显著降低(P分别为〈0.05和〈0.01),麦绿素添加组TC水平显著升高(P〈0.01);花生蛋白组的肝脏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豆蛋白和花生蛋白均能降低实验大鼠肝脏TG水平,花生蛋白还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LDL-C及肝脏LDL-C水平,提高血清HDL—C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龄孕妇血脂和脂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高龄孕妇孕晚期血脂和脂蛋白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4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98例,其中,高龄孕妇48例(观察组),非高龄孕妇50例(对照组),进行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α(LP-α)检测。结果:高龄孕妇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TC、LDL—C和LP—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有较高水平的TG和较低水平的HDL—C。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脂紊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对74例T2DM合并NAFLD患者进行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TG、TC、LDL、HDL Lp(α)、apoA和apoB的测定,并与40例非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作比较。结果:脂肪肝组BMI、HbA1c、TG、TC、LDL和apoB水平均较非脂肪肝组明显升高(P〈0.05~0.01),HDL、apoA和Lp(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较未并发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异常及血糖异常,提示合并脂肪肝的T2DM具有更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及酶法、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及apoB。结果:糖尿病患者FPG、CH、TG、LDL-C及apoB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组FPG、CH、TG及LDL-C的水平与无血管并发症组比较也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普遍继发血脂代谢紊乱等危险性因素,提示在临床治疗中应早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方法对70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旁腺激素(PTH)。随机选取80例无肾脏病的体检对象为对照组。结果血液透析组PTH、TG、LDL—C及LDL-C/HDL-C比值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下降(P〈0.05),T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PTH水平与TC、TG、HDL-C、LDL-C无明显相关(P〉0.05),与TG、LDL-C/HDL—C比值成正相关(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高P,rH水平可能与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研究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情况,探讨其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增加的可能机制。方法:对58名肥胖儿童和55名对照儿童测定其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结果:肥胖组儿童TG,LDL-C,LDL-C/HDL-C,V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HDL-C/TC却低于对照组(P<0.05),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TC浓度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肥胖组儿童apoA I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apoB100,apoB100/apoAI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9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质代谢出现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诺和力(利拉鲁肽注射液)和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河北省邯郸市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诺和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诺和灵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治疗3、6个月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6个月时患者FPG、2h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治疗6个月时研究组TC、TG、LDL—C继续降低(P〈0.05),HDL—C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时TC、TG明显降低(P〈0.05),HDL—C升高(P〈0.05),LDL—C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TC、TG、LDL—C均降低(P〈0.05),HDL—C升高(P〈0.05);治疗3、6个月时研究组TC、TG、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降糖及降血脂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有效性高,调脂力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在肝硬化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酶法(选择蔗蔽),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上述项目全部在OLYMPUS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清HDL-C、LDL-C、apoA1、apo B100浓度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01)。肝硬化代偿期血清HDL-C及apoA1降低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而LDL-C、apoB100下降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同时检测HDL-C、LDL-C、apoA1及apoB100水平,不仅可以反映肝脏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合成代谢水平,同时可以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及预后,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1例T2DM患者和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T2DM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BDR组)、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组)。测定各组的血脂水平。结果T2DM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变组TC、TG、LDL—C水平高于NDR组,HDL—C显著低于NDR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DR组TC、TG、LDL—C水平高于BDR组,HDL—C显著低于BDR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TC、TG、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O.514,0.581,0.517;P〈0.01),与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51,P〈0.05)。结论血脂水平在T2DM视网膜病变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脂水平可以做为判定T2DM发生DR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550例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意义。方法 经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480例、脑出血70例、对照组500例,分别于住院24小时内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B(apoA1、B),血糖,血尿酸水平,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脑卒中组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B(apoA1、B),血糖,血尿酸总体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体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提示血脂、血糖、血尿酸共同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脑卒中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脂检测的价值。方法测定110例糖尿病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水平。结果正常尿白蛋白组血脂各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量白蛋白组TG、LD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大量白蛋白组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P〈0.01)。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1),血T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脂水平随糖尿病肾病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且随病程迁延而加重。  相似文献   

19.
何成毓  林玲  杨大英  李洁琪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842-1842,187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抑郁发生状况及其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每位入选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每位高血压患者进行抑郁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再分为抑郁组、无抑郁组2个亚组,将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组及无抑郁组TG、TC、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HDL—C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高血压抑郁组、无抑郁组间Tc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5.03±1.13)比(5.65±1.69)mmol/L,P〈0.05)];TG、LDL—C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SDS评分与TC、TG、LDL—C有负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抑郁可能影响血脂代谢,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董解菊  王秀丽  邵丽丽  吴杰红  李强  刘俊 《重庆医学》2006,35(17):1543-1544
目的 通过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中的变化,探讨其对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检测Hs—CRP、甘油三酯(TG)、LDL-C、总胆固醇(TC)、HDL-C、载脂蛋白(apoA1)、apoB。结果 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其Hs—CRP、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Hs—CRP、LDL-C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Hs—CRP水平与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7,P〈0.05),而在无大血管并发症组,Hs-CRP表达水平与LDL-C及其他血脂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s—CRP及LDL-C联合检测可作为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大血管损伤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