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使用替罗非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该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79例,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联合强化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负荷量替罗非班10μg/kg静脉推注大于3分钟,继之以0.10~0.15μg/kg·min速度维持24~36小时。对其中的ST段抬高心肌梗塞和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及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极高危者,进行急诊冠脉介入干预。结果院内心绞痛发作5例,心肌梗塞或再梗2例,死亡6例,颅内出血1例,其它出血并发症8例,大多为轻微出血。58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39例造影时冠脉血流达到TIMI3级,8例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介入治疗患者无一例院内发生急性或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替罗非班是一种具有明确疗效且安全性较好的抗血小板药物,尤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患者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联合使用替罗非班强化抗血栓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96例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PCI+盐酸替罗非班)于术前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术后在半量低分子肝素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0.1μg·(kg·min)-1。微量泵持续泵入共24h;对照组(PCI+低分子肝素)术前、术后只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和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峰值和达峰时间、术后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情况,同时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即刻TIM13级血流灌注、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K—MB、cTNI达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达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率手术后均有明显降低,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手术后出血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进行PCI时加入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冠脉血流灌注,减少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NSTEACS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结果观察组在缓解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替罗非班对NSTEACS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好。  相似文献   

4.
聂增新 《中外医疗》2008,27(28):51-51
目的 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a/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am-ACS)忘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影响.方法 32例NSTE-ACS忘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警罗非班+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纽),疗程24h.结果 治疗组冠状动脉狡窄程度≥70%者5例(31.3%),较对照组(9例,56.2%)明显减少(P<00.5).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能明显减少NSTE-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5.
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行PCI术,在抗血小板抗凝基础上加用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观察疗效并行安全性评价,尤其对高危患者安全性评价作初步探讨。方法选择2005年6-2006年2月入院并明确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UA/NSTEMI),符合入选条件80例,按照TIMI RISK SCORE评分方法,将入院病例分为三组:低危组(14例),中危组(45例),高危组(21例),经皮血管成形术,观察临床特征,PCI术情况,使用国产替罗非班的并发症,出血倾向,渗血,血小板减少症,在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三组临床基线基本相似,但住院天数高危组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有统计学差异。PCI术中病变数,其中三支病变数高危组占66.6%,中危组31.1%,低危组没有;双支病变高危组38%,中危组48.9%,低危组28.6%,三组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使用国产替罗非班观察中,高危组并发症及出血比例较高,血尿19%,黑粪症23.5%,胃溃疡大出血2例(9.5%),脑出血1例(4.8%),但与其他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渗血发生率,低危组21.4%(3例),中危组15.6%(7例),高危组28.5%(6例);血小板减少症高危组9.5%(2例),中危组2.2%(1例);咯血低危组21.4%,中危组13.3%。住院期间MACE非致命心梗,高危组14.3%(3例),中危组8.9%(4例);心脏性死亡高危组4.8%(1例),中危组4.4%(2例),随访期间MACE总死亡率,高危组51.7%(12例),中危组35.6%(16例),低危组28.6%(4例),三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国产替罗非班治疗对经皮血管成形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UA/NSTEMI)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对高危险分层患者亦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 CI治疗术后静脉点滴抗凝药物替罗非班过程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151例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发生3例血小板减少症。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的相关临床情况。结果:3例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为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后的血小板减少症2.0~12.0h,血小板最低值在(4~41)×109L-1之间。停用替罗非班24~120h后血小板计数值恢复正常。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效果可靠,但在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过程中,有少见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评价替罗非班(欣维宁)在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9例高危NSTE-ACS患者行介入治疗前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不少于3min弹丸式注射,随后0.15μg.kg-1.min-1维持24~48h;术中推注普通肝素50~70U/kg;观察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30d及6个月的复合临床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靶血管再血管化)。结果患者均无出血性脑梗死、严重胃肠道出血等严重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牙龈出血发生率为10.2%,皮下出血及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3.4%,随访30d及6个月患者均无死亡、心肌梗死和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临床驱动的靶血管再血管化率为6.8%。结论替罗非班在高危NSTE-ACS患者的介入治疗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2例PCI的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34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30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心电图改变、心功能影响以及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和缺血导联数明显减少(P〈0.05);PCI术后心功能改善。围术期皮肤、黏膜及穿刺部位并发症较对照组略增高。结论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有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sCD40L的影响。方法将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n=30)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及其他治疗;替罗非班组(n=30)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h、24h血清sCD40L的变化。结果替罗非班治疗组sCD40L的血清浓度治疗后24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h与治疗前及治疗后24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sCD40L的血清浓度在治疗前、治疗后6h、治疗后24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以降低NSTE-ACS患者血清中sCD40L的含量,从而发挥除抗栓以外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盐酸替罗非班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合终点事件,包括术后出现的事件或PCI或冠脉搭桥术(CABG)。结果:两组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明显降低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在经桡动脉PCI围术期与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替罗非班静脉应用组(n=35)与常规治疗组(n=35),疗程36h,终点事件是36h和30天的复合缺血事件(死亡、新发心肌梗死、顽固心肌缺血)。结果36h及30天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受试组低于对照组(36h:2.9% vs 22.9%,30天:5.7% vs 35.7%,P〈0.001),替罗非班组肌钙蛋白T(cTnT)峰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ACS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并能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CD40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并随访30d主要心血管事件。方法入选80例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罗非班组(40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首先给予负荷量0.4μg/(kg·min)持续30min,继而给予维持量0.1μg/(kg·min)连续静脉滴注48h;常规治疗组(40例)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于用药前和持续用药48h后,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与替罗非班组在持续用药48h后,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36.27±15.89)%、(9.04±6.16)%,与基线(49.88±11.81)%、(47.73±10.31)%比较均有下降,且替罗非班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的sCD40L水平由(1.69±1.16)ng/ml降至(0.54±0.48)ng/ml,有显著性差异,而常规治疗组下降不显著。治疗前后两组hs—CRP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0d,替罗非班组2例有顽固性心绞痛发作;对照组5例有顽固性心绞通发作,1例再发心肌梗死,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降低sCD40L水平,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CS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PCI术中病变血管内注射替罗非班。观察2组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1周心脏超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及术后出血并发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PCI术后TIMI分级和TMPG分级Ⅲ级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及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诊PCI治疗ACS中可有效改善梗死相关血管血流灌注,减少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并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期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和磺达肝癸钠的效果.方法 连续入选211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5例(围术期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和磺达肝癸钠),对照组106例(围术期单独应用磺达肝癸钠).对比两组术后冠脉血流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帧数(CTFC)计数、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及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PCI术后CTFC得到明显改善;PCI术后24 h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升高实验组明显低;实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MACE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出血发生率不增加.结论 NSTEACS患者围PCI手术期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和磺达肝癸钠可改善心肌灌注,减少CTFC、围PCI术期心肌损伤及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国产替罗非班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组药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度分层高危组的患者180例,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纽(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2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共30d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性死亡,新出现的心肌梗死、脑卒中、顽固缺血状态伴ST-T改变,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30d内所观察MACE发生率有所降低(7.78%,26.67%,P〈0.05)。两组严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轻度出血比对照组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高危ACS治疗中可减少30d内MACE,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张军  蒋健刚 《安徽医学》2012,33(2):155-158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行PCI治疗中发生无复流的ACS患者分别经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组,n=21)和维拉帕米(维拉帕米组,n=24),两组手术方法相同。观察两组注射药物后首次和PCI中末次造影图像,评估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同时测定PCI术后7 d、14 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小板计数(PLT),两组术后3 d内出血及术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冠状动脉内注射药物后首次及PCI结束前末次冠脉造影均显示:替罗非班组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cTFC帧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CI术后7 d、14 d的LVEF均高于对照组,CK-M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 d内出血、术后30 d内MACE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增加ACS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降低术后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7.
周浩  黄伟剑  计光  张怀勤 《浙江医学》2011,33(6):840-842
目的 观察加倍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入院,并接受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加倍负荷剂量替罗非班+PCI)48例和对照组(常规负荷剂量替罗非班+PCI)50例.观察两组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术后30d射血分数(EF)、30d主要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及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输血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PCI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各级TIMI血流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PCI术后即刻达TIMI 3级血流比例(95.8%)高于对照组(78.0%)(P<0.05),PCI术后30min达TIMI 3级血流比例(97.9%)高于对照组(86.0%)(P<0.05),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75.0%)高于对照组(57.0%)(P<0.05).观察组30d心脏EF(44.2%)高于对照组(37.0%)(P<0.05),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14.0%)(P<0.05).两组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加倍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中可改善术后TIMI血流,降低心血管事件,且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irofiban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n adjunctive pharmacologic agent for revascularization in patients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the outcomes appear attractive. However, the potential benefits fromearly administration of tirofiba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undergoingpdmarv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PCI) remain uncl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