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门诊正畸患者中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32例,对缺牙数目、错5恰类型、矫治方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缺牙部位最常见的是下颌切牙或上颌侧切牙,多为缺失1~2个牙齿。23例采用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6例采用减数方法进行矫治,3例直接采用正畸矫治关闭缺牙间隙。结论对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采用减数或采用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均能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伴有下颌个别前牙先天缺失的错牙合畸形的矫正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畸形患者先天缺牙的部位、类型和矫治方法。方法:25例先天缺失下颌个别前牙1~2颗的患者,其中17例采用减数方法进行矫治,5例集中间隙,结合修复进行治疗,3例结合邻面去釉、改变牙轴等手段解除拥挤,采用调整中线和Bolton指数的方法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模型进行测量,并对缺牙数目、错类型、矫治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先天缺失1颗下切牙15例,先天缺失2颗下切牙10例,磨牙咬合关系多为远中,共18例,中性关系7例。结论:对有先天缺牙的错畸形的矫治,应根据缺牙部位、数目、错情况及上下颌牙量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适的矫治方案。其中,结合补偿性减数是矫治患有先天缺牙的错畸形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天性恒牙缺失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正畸科门诊就诊患者中伴有先天性恒牙缺失患者24例,通过对缺牙数目,错牙合类型的分析,制定不同的矫治方案.结论 对伴有先天性恒牙缺失的错牙合畸形,采用减数矫治或集中间隙,配合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评价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方丝弓矫治的临床效果,探讨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方丝弓矫治难点和要点。方法:选择正畸门诊12例因牙列不齐要求矫治的下颌切牙先天缺牙患者使用减数拔牙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果:12例下颌前牙先天缺失并牙列不齐的患者经15~23个月,平均18.6个月的正畸治疗。患者牙弓间隙关闭,上下牙弓协调,覆颌,覆盖正常,面部侧貌协调。结论:下颌前牙先天缺失可以通过上颌单颌或双颌不对称拔牙矫治来协调上下牙弓,改善患者的覆颌,达到个别正常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上前恒牙缺失后的矫治方法.方法:选择门诊正畸患者中上中切牙缺失患者12例,对缺牙数目、部位、类型和矫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制订出不同的矫治方案.结果:8例采用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3例采用减数方法进行矫治,1例为家属坚持要求前移后牙,关闭缺牙间隙及排齐牙齿而不考虑牙齿的对称性及咬<牙合>关系.结论:不同的矫治方案均能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成年人个别前牙缺失两侧牙齿存在散在间隙经正畸后修复缺失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例成年人患者经片断弓技术进行正畸矫治后,采用固定烤瓷桥或活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失前牙.结果 11例患者中,疗程最短2.5个月,最长为6个月,不仅关闭间隙修复了缺失前牙,而且后牙咬合关系保持不变,获得了令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成年人个别前牙缺失伴两侧牙齿存在散在间隙,采用片断弓矫治技术关闭间隙最后修复缺失牙的方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正畸患者中先天缺牙的错骀畸形病例28例,对缺牙位置、缺牙数目、错(牙合)类型、矫治方法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缺牙部位最常见的下颌切牙或上颌侧切牙,数目多为1~2个.15例采用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5例采用减数方法进行矫治,5例直接采用正畸矫治关闭缺牙间隙,3例采用扩展问隙种植义齿修复.结论 对先天缺牙的错矜畸形病例有多种矫治方法只要设计合理均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下颌第一恒磨牙缺失第二磨牙代偿性前移矫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宏琳 《医学文选》2005,24(3):349-351
目的探讨下颌第一恒磨牙缺失第二恒磨牙代偿性前移矫治的方法。方法采用方丝弓矫治器,对下颌第一恒磨牙缺失的患者进行矫治,前移第二恒磨牙关闭缺牙间隙。结果33例患者均达到关闭间隙建立个别正常牙合的目的,平均疗程为17.5个月。结论应用方丝弓矫治器配合稳定的前牙整体支抗,可以使第一恒磨牙缺失的患者,通过第二恒磨牙的代偿性前移,以避免义齿修复、重建完整健康的牙列,达到美观和咀嚼功能同步恢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孟宏琳 《微创医学》2005,24(3):349-351
目的探讨下颌第一恒磨牙缺失第二恒磨牙代偿性前移矫治的方法.方法采用方丝弓矫治器,对下颌第一恒磨牙缺失的患者进行矫治,前移第二恒磨牙关闭缺牙间隙.结果33例患者均达到关闭间隙建立个别正常(牙合)的目的,平均疗程为17.5个月.结论应用方丝弓矫治器配合稳定的前牙整体支抗,可以使第一恒磨牙缺失的患者,通过第二恒磨牙的代偿性前移,以避免义齿修复、重建完整健康的牙列,达到美观和咀嚼功能同步恢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牙先天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前牙先天缺失伴错(牙合)畸形通过固定正畸矫治调整间隙,纠正中线,改善咬(牙合)后用修复体恢复缺牙间隙.结果:10例患者缺牙部位的美观及功能均得到满意恢复.结论:先天缺牙患者通过个体化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恢复前牙美学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口腔科收治的86例前牙缺失并伴有错颌畸形患者实施正畸修复联合治疗,观察成功率、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成功率为100%,治疗后牙齿均排列整齐、美观,牙齿咬合功能同时恢复正常,随访1年后未发现复发情况,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对恢复前牙美学临床效果显著,是修复前牙缺失及错颌畸形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晓东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40-142
目的 探讨先天单纯型恒牙缺失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第三磨牙缺失、先天单纯型恒牙缺失的牙位分布和性别差异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第三磨牙的缺失率为25.7%,且上颌的缺失率显著多于下颌;缺失的牙位分布依次为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上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侧切牙.先天单纯型恒牙缺失的发生率在上颌与下颌、左侧与右侧、男性与女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180例患者出现左、右两侧恒牙同时缺失的现象,占总数的69.2%.结论 除了第三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是最易缺失的牙齿,对先天单纯型恒牙缺失患者应采取早期干预和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Two hundred and fifty one African children aged 13-15 years were examined for specific intra- and inter-arch malocclusions and tooth loss. The children were from 6 school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154 primary schools in Nairobi. Overall, 47% of the children were found to have malocclusion, the most frequently encountered anomaly being crowding. Some of the anomalies showed prevalences which differed markedly from those previously reported for American and British Caucasians of comparable age-groups. Nineteen per cent of the children had missing teeth due to caries, 5.6% due to extractions as par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13% due to other reasons. The mean number of permanent teeth missing due to caries was 0.2, orthodontic treatment 0.1 and due to other reasons 0.2. Almost all the teeth lost as a result of caries were molars and those due to orthodontic indications were premolars. No teeth were recorded as missing due to periodontal disease or trauma. The study indicated a need to exercise caution in trying to relate the numerical values for prevalence of malocclusions in current textbooks to the present population.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permanent teeth lost was small.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我院口腔科自1999年6月~2009年5月治疗的112个儿童,157个恒牙外伤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外伤患儿年龄、性别、恒前牙外伤原因、受伤方式、伤牙数目、受伤后就诊时间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儿童恒前牙外伤的危害性、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统计结果儿童恒前牙外伤多发生在8~11岁,受伤原因主要为摔伤,地点主要在学校及游乐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以冠折最多其次是牙脱位,外伤后24小时内就诊预后较好。结论:儿童恒前牙外伤的发生有一定规律,以冠折多见,伤后就诊时间是决定预后的因素之一。受伤地点在学校较多,在日常教育中应该强调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年轻恒前牙外伤后脱位及牙槽折断临床上比较多见。本文采用稳定夹板治疗年轻恒前牙外伤,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稳定夹板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原理,在固定患牙的同时,提供了生理性功能刺激。作者认为:对年轻恒前牙外伤的治疗,应采取儿童口腔医学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门诊单个前牙缺失患者30例,其中6例为拔牙后即刻修复,3例为种植术后即刻修复,其余21例为希望固定修复又要求少磨牙的患者。均采取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进行修复。结果 30例修复体经4-24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其中28例复诊的患者粘结桥修复体无松动、断裂和过度磨耗,无继发龋,修复体边缘密合,粘结界面良好,美观效果好。结论纤维强化树脂粘结桥美观效果好,机械强度高,患者感觉舒适,不影响伤口愈合,对天然牙损伤小,可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修复方法或长期暂时性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牙龈瓷恢复缺牙区牙槽骨严重吸收所致牙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和技术要点。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10月采用个性化二氧化锆基台及牙龈瓷修复23例前牙缺失伴骨缺损的患者。共植入种植体38枚,使用个性化二氧化锆基台38个,二氧化锆全瓷冠永久修复38个。结果:23例牙槽骨缺损采用个性化二氧化锆基台及牙龈瓷修复。永久修复后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100%,随访至今种植体无脱落松动,种植体存留率100%,个性化二氧化锆基台螺丝无断裂及松动,二氧化锆全瓷冠无脱落及崩瓷。结论:牙龈瓷可有效恢复缺牙区牙槽骨严重吸收所致的凹陷牙龈的形态及色泽,形成与相邻天然牙较为协调的颈缘线,取得较好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拔牙后即刻行树脂粘结桥临时修复,观察拔牙创愈合后对永久修复体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患者拔除38颗牙齿,先制作临时桥体。拔牙1 h后,用光固化复合树脂+超强玻璃纤维条将临时桥体固定在两侧邻牙上,3个月后重新设计行永久修复。结果即刻树脂粘结固定桥对拔牙创具有保护作用,利于自洁和愈合;对基牙牙周组织无不利影响;对基牙牙髓无不良刺激,不影响永久修复。结论拔牙后即刻树脂粘结固定桥临时修复,利于患者的美观和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云  徐清  周嵩琳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7,26(4):292-293,295
目的:通过对临床成人正畸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成人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例成人正畸治疗完成的病例和11例未完成病例,分析成人错牙合患者中伴有口腔疾病的情况和典型病例矫治难点及特点等矫治体会。结果:成人正畸患者较儿童患者多伴有残冠残根、牙缺失、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修复体、牙周炎等问题。20例完成病例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后牙为尖窝关系或保持原有的后牙牙合关系。结论:成人错牙合患者由于大多伴有口腔疾病及增龄性改变,从而影响常规矫治设计方案,尤其对于需要拔牙矫治的病例,增加了正畸治疗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