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联合前列腺素E。(PGE。)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选择48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住院患者为治疗组,用中药汤剂外洗联合前列腺素E。静点治疗2个疗程。另选40例为对照组,单纯前列腺素E1(PGE,)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下肢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77.5%。(X^2=5.005,P〈0.05),下肢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下肢超声强回声团短径与收缩压呈正相关,狭窄口血流速度与血红蛋白值呈正相关。结论中药外洗联合PGE1较单纯PGE1疗效好,能改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和下肢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蚓激酶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足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足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降脂、抗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蚓激酶胶囊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双足背动脉RI、PI值、血流变学等相关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蚓激酶胶囊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有一定的价值,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蚓激酶胶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百奥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静脉滴注,每疗治疗1次,肠溶阿司匹林75mg,口服,每日1次,疗程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百奥蚓激酶胶囊2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3周。治疗结束时统计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并进行TESS评分。结果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奥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注射液治疗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的疗效.方法:选择PAOD患者66例随机分为西医对照组33例,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Lipo PGE1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注射液40ml和Lipo PGE1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监测血流变学等五项指标;超声多谱勒测量两组治疗前后下肢动脉狭窄处狭窄直径及血流峰速及踝/肱指数(ankle arm index,AAI).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4.85%,对照组为57.58%(P<0.05];治疗组各方面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注射液合用能显著改善PAOD患者血流变学异常,解除血管痉挛,增加组织灌流量,改善肢体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胶囊,0.2 日三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葛根素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两组均经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踝或肱动脉压测定诊断.治疗前胰岛素替代使全天血糖保持稳定.治疗前后记录临床表现和血糖、血液流变学和下肢多普勒等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下肢麻木冷沉、间歇跛行、疼痛,等症状显着改善.血流变指标显着下降(P0.05),足背动脉血流量增加,踝或肢动脉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葛根素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周慧宇  谈伟  张伟东 《当代医学》2008,(10):101-10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百奥蚓激酶和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首日降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点第2,3天,后改为降纤酶5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点;川芎嗪80mg(100ml)静点,每日一次,共21天,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第4天始加用百奥蚓激酶,每日3次,每次2粒,共21天,此外,两组均给予调控血压、控制血糖、抗感染等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74.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以观察组为佳.结论 百奥蚓激酶联合降纤酶、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单独应用后两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德国HydrosunTM治疗系统(海特光)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海特光治疗,应用1个疗程(10次),比较两组疗效、足背动脉血流及踝臂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8%)大于对照组组的总有效率(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足背动脉血流量,观察组(10.48±0.38) mL/s大于对照组(7.32±0.42)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BI,观察组(1.05±0.12)大于对照组(0.93±0.18),差异有统计学差(P<0.05)。结论海特光治疗能缓解老年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2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法+贝前列素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木丹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患肢皮肤温度、患肢皮肤色泽、患肢疼痛)、踝肱指数、跛行距离、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患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变化,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方案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肢皮肤温度、患肢皮肤色泽、患肢疼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24%,37/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踝肱指数和跛行距离,改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疗效确切,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9.
王春艳 《当代医学》2009,15(32):138-139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降糖治疗,治疗组用舒血宁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参麦注射液60ml加入生理盐永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流变指标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胶囊,0.2 日三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纳250ml静滴每日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两组均经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踝或肱动脉压测定诊断.治疗前胰岛素替代使全天血糖保持稳定.治疗前后记录临床表现和血糖、血液流变学和下肢多普勒等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肢麻木冷沉、间歇跛行、疼痛,等症状显著改善.血流变指标显著下降(P<0.05),足背动脉血流量增加,踝或肢动脉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丹红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余渊  陈晓文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04-4205
目的:观察脉管复康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脉管复康片、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7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股浅动脉、足背动脉血管内径和血流量均有明显增加;且治疗组增加程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脉管复康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郭媛  陈晖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747-1749
目的:研究观察血液流变学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变化。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合并有下肢动脉病变(A组)32例,未合并下肢动脉病变(B组)38例,和健康对照组(C组)30例纳入研究,测定3组血流变学指标、HCY。3组同时测血脂、体重指数、血糖、腰臀比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A、B组同型半胱氨酸、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较C组增高明显(P<0.05),与B组比较,A组同型半胱氨酸、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显著增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高HCY血症、高粘滞血症,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变化更明显,HCY升高、血流变异常与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病变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PGE1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的影响。对56例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进行观察研究。检测用工前后下肢动脉三维彩超和不同时间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表明,凯时治疗组三维彩超血管再通情况及不同时间血小板聚集率明显改善(P<0.01)。本提示PGE1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有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血通配合丰隆穴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疏血通6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配合针灸丰隆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1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20d,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总体疗效,治疗前后踝肱动脉指数对比、血脂及血管内径、血流峰值速度、血流量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5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研究指标均降低,但治疗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疏血通配合丰隆穴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P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PGE1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EGB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和踝肱指数(ABI)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ABI水平显著提高,治疗前后指标比较P<0.05,治疗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注射液能缓解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踝肱指数,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及血管外科住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19例,其中男性223例,女性96例,平均年龄68岁以上。根据既往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分为对照组(无高血压及糖尿病,n=50)、糖尿病组(DM组,n=48)、高血压组(HNT组,n=80)、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HNT组,n=141),均初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磁共振动脉成像(MRA),其中248例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分析比较4组患者一般情况、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及各组下肢动脉闭塞的特点,并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DM-HNT组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血管及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其他3组相比,DM-HNT组TG、TC及LDL-c高(P<0.05)而HDL-c低(P<0.05);DM-HNT组糖尿病病程明显较DM组长(P<0.05);②DM-HNT组髂、股、小腿动脉段闭塞率分别为41.4%、72.7%、75.6%,高于HNT组(27.2%、41.3%、28.3%,P<0.05)及对照组(19.7%、27.9%、16.4%,P<0.01)。DM-HNT组髂、股动脉段闭塞率高于DM组(P<0.05),但小腿动脉段闭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TC、LDL、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以小腿动脉闭塞为主,而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后发生髂动脉段及股动脉段闭塞率亦高,这可能与血压、血脂、糖尿病病程等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许友贤 《中外医疗》2012,31(26):124-125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丹参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n=38)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间歇性跛行、麻木等症状改善状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丹参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传统内科治疗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效果,探讨PTA对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价值。方法:40例糖尿病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根据患者志愿20例行PTA(PTA组),另20例给予传统内科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肢疼痛、冷感、踝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血流峰值的变化,并且判断两组治疗6个月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肢及足部疼痛积分、冷感积分、踝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治疗6个月后,PTA组患者下肢及足部疼痛积分、冷感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踝动脉收缩压、踝肱指数和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6个月后PTA组特校率为85%(17/20),对照组为0;PTA组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75%(15/20)。PTA组特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PTA治疗糖尿病致下肢动脉闭塞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科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的相关影像学参数.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河南省兰考第一医院49例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我院51例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患者作为对照1组,60例2型糖尿病无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作为对照2组,均经血管造影检查明确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微球囊在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在介入方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中,对15例累及了胫腓动脉的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应用了微球囊扩张成形治疗,治疗后对下肢缺血症状的改善及3、30 d的踝-肱指数(ABI)及B超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12例累及胫腓动脉的糖尿病下肢闭塞症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微球囊扩张成形术,患者临床症状及ABI及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微球囊治疗糖尿病下肢闭塞症胫腓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