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USS椎弓根固定复位并椎体缺损空洞部充填骨水泥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9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USS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根据临床神经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椎管减压或不减压.复位后路于伤椎进行球囊扩张骨水泥充填缺损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柱稳定.术前术后随访,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高度变化和相邻间隙变化等.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 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无塌陷,椎间隙无明显改变,术前神经症状消失.结论 USS短节段复位固定骨水泥充填伤椎缺损即刻获得骨折椎体前中后三柱稳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仅能有效地填充椎体内骨缺损,而且早期下床活动,无椎体高度丢失情况.  相似文献   

2.
钟斌  邵高海 《海南医学》2010,21(7):75-77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对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Cobb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并发症。结果随访10—27个月,平均16.5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无一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重建椎体高度,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将医用骨水泥灌注进骨折椎体内以充填骨折间隙的方法用于治疗青壮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远期效果。方法:对50例年龄在30~55岁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且椎体高度丢失40%~70%合并部分瘫痪或无瘫痪的患者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及撑开复位,必要时行椎管探查减压;然后经骨折椎体一侧椎弓根放置灌注骨水泥所需的工作套管,在透视监视下推注适量的骨水泥进入骨折块之间的空隙内均匀分布充填。手术后行X线片和CT片扫描并定期随访。结果:50例中有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1例从前方漏出,2例从侧方漏出,2例经终板裂隙漏入椎间盘内,均无相关的临床症状出现。未发生椎管内或血管渗漏。随访时间5~10年(平均7.5年),X线片和CT片显示骨折椎体高度无丢失,椎体内无残留空隙,未见“骨水泥–椎体”之间有分离界面形成。骨折局部未出现后凸畸形。50例患者中15例形成骨折椎体和上、下椎体之间牢固的骨桥连接。50例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后路复位固定联合伤椎内灌注骨水泥充填的术式治疗青壮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安全可行的、可以有效充填骨折椎体内的大的间隙而获得即刻及永久的稳定性,因而具有良好的近期及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经椎弓根植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8例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行经椎弓根植骨AF内固定术,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后凸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腰背疼痛变化。结果随访6~36个月,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神经功能及腰背疼痛明显改善。结论经椎弓根植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  相似文献   

5.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8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AF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88例.结果 平均随访12个月.88例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8%恢复至平均92%.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90%.神经损伤的恢复按ASIA分级:A级中9例无变化,余79例均提高1~2级.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达到满意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通过25例应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椎体高度变化和椎管恢复情况。结皋:25例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后凸侧弯畸形及侧方移位纠正,瘫痪恢复按Fankel分级:A级中2例无变化,其余23例均提高1~3级。结论:AF内固定系统能达到精确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严伟 《安徽医学》2010,31(8):920-921
目的评价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基础上经伤椎椎弓根植入自体骨至椎体内的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0例,术前、术后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结果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杜绝异体骨植骨的排异反应,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和内固定的松动、断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骨折椎椎弓根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稳定型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7例胸腰椎稳定型爆裂性骨折的患者行经骨折椎椎弓根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后凸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腰背疼痛变化。结果:随访8~37个月,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神经功能及腰背疼痛明显改善。结论:经骨折椎椎弓根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稳定型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的可行性及原理。方法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对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给予伤椎及上下邻椎椎弓根固定治疗,并进行椎板切除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后凸角度基本纠正,经过6—22个月随访,未发现椎体高度丢失或内固定物折断。结论六钉法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复位好、固定牢固、防止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减少内固定的松动或断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黄河  李保华  陈旭东  舒春 《四川医学》2014,(8):1016-1017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6例,经后路行胸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并通过伤椎椎弓根行椎体植骨;对照组72例,为早期及同期(2008年以前)未通过椎弓根行椎体植骨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两组均在术前、术后行DR及CT断层扫描检查,观察椎体高度的恢复、Cobb角的丢失情况及内固定有无松动断裂、弯曲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对照组54例获得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远期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度丢失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行伤椎椎体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可有效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减少后期椎体高度的丢失,防止后凸畸形的加重及内固定的松动、断裂。  相似文献   

11.
经椎弓根定量植骨和骨髓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并经椎弓根植入定量自体松质骨和骨髓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撑开复位内固定或加经椎弓根移植自体骨和骨髓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不同时期伤椎的前后缘高度比、楔变角、后凸角的变化。结果:35例病人术后早期椎体高度和形态得到明显恢复,Cobb’s角、伤椎前后缘相对高度也得到改善,但远期效果二组有明显差别,定量植骨组矫正角度丢失及高度丧失比未植骨组少。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并经椎弓根定量移植自体骨和骨髓能增加远期椎体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行X线和X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3.5月,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未出现明显后凸畸形。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后路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椎体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王琦  张西金 《当代医学》2008,(11):86-87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3.5月,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未出现明显后凸畸形.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后路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椎体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3.5月,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未出现明显后凸畸形.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后路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椎体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6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拍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结果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4.8个月,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伤椎高度、Cobb角、矢状位指数均得到明显恢复,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也无明显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30例中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后骨折复位及骨水泥充盈,内固定有无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取钉时统计伤椎后凸畸形角(Cobb角)、伤椎前缘与后缘高度的比值,以及对腰背痛症状采取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分析。结果术后患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塌陷等并发症。术前与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与椎体后缘高度的比值、Cobb 角、VAS 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术后1年取钉时伤椎前缘高度与椎体后缘高度的比值、脊柱后凸 Cobb 角、腰背疼痛 VAS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稳定,缓解腰背部疼痛,减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并发症,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并植钉,结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后路减压,经伤椎椎弓根填充自体骨颗粒,伤椎植入椎弓根钉,结合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3例.结果 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正常的骨小梁结构,恢复伤椎的生物力学强度;伤椎椎弓根钉分散内固定的承载应力,达到脊柱稳定的目的 ;两者联合应用可降低后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度丢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伤椎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横突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节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伤椎及相邻的上、下椎体,经椎弓根置钉后,按固定区的正常矢状面形态将棒预弯,利用中间螺钉作为支点,将伤椎向前推顶,纠正伤椎后凸畸形及水平移位。结果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89.1%,水平移位恢复至正常的93.7%.骨折椎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及加重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骨折直接复位和固定可提高复位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应力分布,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评价AF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采用AF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必要时切除椎体减压直视下复位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65例获3~25个月随访,行X线及CT复查,骨折脱位复位率达95%,无断钉及钉棒松动。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段腰椎不稳定性骨折,固定牢靠,椎体高度再丢失少,操作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管环状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椎管环状减压、AF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及椎体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2例。结果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 erican sp inal in jury assoc iation,ASIA)神经损伤分级标准评定,27例不完全性损伤患者提高1-3级,5例完全性损伤患者部分神经功能有所恢复;术后伤椎高度和矢状面指数(sagital index,SI)有显著改善;螺钉位置全部良好,无折断、弯曲、松动现象。结论椎管环状减压、AF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椎体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和脊柱的生理弧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