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肺解毒益气方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炎患儿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支原体肺炎常规抗感染、营养心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清肺解毒益气方,治疗5 d后统计2组治疗前后心肌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AST、LDH、α-HBDH、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AST、LDH、α-HBDH、CK、CK-MB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为9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解毒益气方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炎,能显著改善患儿心肌酶谱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合并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2例MP肺炎患儿的心肌酶谱及心电图(ECG)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予以分析。结果心肌酶谱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入院时均高于入院后1周及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ECG改变入院时异常明显。MP肺炎合并心肌炎的程度与心肌酶谱改变及ECG异常相一致。结论检测心肌酶谱及ECG的变化对MP肺炎合并心肌炎的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变化随MP肺炎病情的好转而渐趋正常。  相似文献   

3.
麻疹是南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威胁儿童身体健康的传染病。麻疹的并发症较多,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尤其重症肺炎病死率高。本例患者麻疹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进行治疗后痊愈出院。现将病例总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生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517例MP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30例(5.80%)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心肌损害患儿中,5例(16.67%),临床症状稍重,心电图为多导联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肌酶显著升高,特别是CK-MB最明显,符合心肌炎诊断;其余25例(83.33%),临床症状轻微,心电图正常或轻度异常,心肌酶不同程度升高。阿奇霉素及足量维生素C等治疗,27例(90%)心肌酶及心电图1~3周内恢复正常。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大部分患儿临床症状不典型,及时进行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对早期诊断非常必要;阿奇霉素和足量维生素C治疗尚好。  相似文献   

5.
杨爱民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174-175
目的:掌握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及早进行病因治疗。方法:对1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并发症出现多器官系统受累,如皮肤、血液系统、肾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本组19例患儿中,1例脑膜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遗留肢体运动功能障碍,1例格林巴利患儿留有语音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均住院4周后出院,其余17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于有呼吸道症状同时或先后出现多器官损害时,应考虑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肺外并发症的可能,应及早、动态监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及时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等治疗,以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减复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60例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加减复脉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复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具有辅助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扩张型心肌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54例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护理方式。结果用药后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下降情况,心律失常得到控制,此组患者中显效率70.3%,有效率25.9%,总有效率96.2%,无效率3.8%。结论扩张型心肌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以胺碘酮为主要治疗方法,其效果比较好,配合临床的护理干预能够得到比较优质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5月到本院治疗的小儿轮状病毒合并心肌损伤的86例病例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6例患者在经过本院的治疗后两个月康复53例,显效24例,起效7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89.54%。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合并心肌炎进行早期的诊断治疗,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并有效避免对患者的其他伤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65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患儿住院期间病情观察及相关护理方法,观察护理前后的肺功能状态。结果本组65例患儿治疗护理前后的肺功能状态变化比较后发现,治疗护理后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高峰流量(PEFR)水平均较治疗护理前有显著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给予相应护理及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感冒并发心肌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治疗体会,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0例感冒并发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临床经验。结果所有患者由于发现及时,未出现1例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感冒并发心肌炎早期并无明显典型症状,极易发生漏诊、误诊,及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临床治愈该类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肺炎的临床治疗、护理经过与转归。方法抽取于我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各型肺炎孕妇42例,经过积极的降温、消炎、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生活、用药、对症、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治疗护理措施后,观察孕产妇的转归及预后。结果 42例孕妇28例经积极治疗后治愈出院,继续待产。10例孕妇经积极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后自行经阴道分娩。4例因高热,胎心持续160bpm以上,给予剖宫产术结束妊娠,新生儿生后5minApgar评分8~10分2例,7~9分1例,5~6分1例,立即进行新生儿复苏抢救后生后10min评9分。结论加强妊娠合并肺炎的治疗与护理,是促使病情早日康复、降低母儿损伤的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妊娠期较常见的合并症,部分患者因支气管痉挛发生气促、咳嗽、咳痰,可持续10~20天。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早产、死胎,还会引起肺炎、心肌炎、风湿病等疾病,故对合并急性支气管炎的孕妇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很有必要[1]。笔者对妊娠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及分组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10年12  相似文献   

13.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脑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楠楠 《安徽医药》2014,18(4):702-703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合并脑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脑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病情较轻的患儿于7~10d后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病情较重的患儿于10~14 d后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患儿平均住院时间(17.5±5.2)d.复查脑电图,治疗前异常患儿于7~ 125 d恢复正常,异常肺部X线片于2~4周恢复正常.复查脑脊液细胞数、分类及蛋白、糖、氯化物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MP脑炎诊断需根据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辅助检查早期确诊,早期治疗,足量、全程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地塞米松抗炎,甘露醇控制脑水肿等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4.
成人麻疹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院自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了96例成人麻疹(年龄≥18岁)。我们根据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96例成人麻疹患者,男51例,女45例,合并肝损害15例、合并肺炎10例、合并心肌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临床特点。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32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12例治疗10日后临床症状消失,19例经治疗19日后临床症状消失,3例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合并肺炎一定要和肺栓塞进行鉴别,具有在血栓形成后较长时间发病,起病缓慢、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不显著,经抗生素治疗临床症状体征可以显著减轻,能够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缓慢心律失常使用临时起搏器的救治经验。方法对20例安装临时起搏器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随访时间0.5~1年,均恢复良好。结论对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慢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安置临时起搏器,并采取包括强心、营养心肌、免疫调节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措施,能安全渡过急性危险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简称病肝,是常见病、多发病,可合并病毒性心肌炎,但报道较少。为了探讨病肝合并心肌炎的临床特点,我们分析了我院1995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17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观察,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多脏器损害特点,讨论其诊断和治疗及发病机理。方法选定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多脏器损害病例98例,分解各个脏器损害特点,了解治疗经过。结果本地区肺炎支原体肺外脏器损害以循环系统损害为主,均可达到临床治愈。结论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损害,临床工作中防止误诊及漏诊。经彻底治疗后均能达到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9.
吴敏 《北方药学》2013,(5):36-36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诊断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嘱咐患儿卧床休息、给予吸氧、给予抗病毒类药物;合并有心律失常的给予抗心律失常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和维生素C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显效31例、有效7例及无效2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评定:显效22例、有效8例及无效10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明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促炎与抑炎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的3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A组,同期的35例心肌炎患儿为B组,35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为C组,检测与比较三组患儿的血清促炎因子(TNF-α、IL-1β及IL-6)及抑炎因子(IL-10及IL-13)水平。结果 C组的血清促炎与抑炎因子表达均高于A组及B组,而B组则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炎患儿促炎与抑炎因子均呈现显著升高的状态,应重视对此类患儿进行炎性反应的监控与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