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 31岁。因双眼酸涩半年, 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3年前体检发现胰腺囊肿、肝囊肿、肾脏多发小囊肿。全身体检:内分泌科行基因测序, 结果为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突变。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为1.2, 左眼为1.2(双眼近视度数约为4.00 D);双眼眼压正常;双眼前节无明显异常;右眼底颞下视网膜1个红色团块样病灶, 可见滋养血管, 周围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和硬性渗出, 未累及黄斑区(精粹图片1中A), 左眼底未见异常。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右眼颞下方早期可见视网膜血管瘤以及粗大扩张的视网膜动脉和引流静脉(精粹图片1中B);晚期渗漏, 颞下方瘤体周围可见无灌注区(精粹图片1中C)。临床诊断:VHL综合征;右眼视网膜毛细血管瘤;双眼屈光不正。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 15岁。发现左眼无明显诱因视物不清10年。在当地就诊, 具体情况不详, 未处理。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 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眼部检查:矫正视力右眼为0.8, 左眼为0.05;眼压右眼为19.6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为18.4 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 角膜透明, 前房清, 深度正常, 瞳孔圆, 对光反应灵敏, 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1。临床诊断:左眼视网膜蔓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 FEVR)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眼病, 典型表现为周边视网膜血管分化异常、伴周边无血管区以及局部纤维组织增生, 进而牵拉形成视网膜皱襞。FEVR活动期视网膜常出现新生血管、水肿及渗出, 严重者可并发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FEVR并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是青少年视网膜脱离常见病因之一。基于FEVR病变表现的多样性, 视网膜裂孔的发生及进展对手术治疗效果带来较大影响, 本研究拟分析青少年FEVR并发RRD时视网膜裂孔性状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疗效间的关系, 为临床上FEVR并发RRD患者的手术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横断面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收治的148例(148眼)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病例进行分析。观察再脱离原因及临床特点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148例(148眼)中再次玻璃体切除术者116眼, 行巩膜扣带术者32眼。再次手术后, 视网膜一次性复位118眼(79.73%)。未复位30眼(20.27%), 其中16眼(53.33%)放弃进一步治疗, 14眼再次手术(46.70%), 复位12眼(85.70%), 仍未复位2眼(14.29%)。复位者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总复位130眼(87.84%)。再脱离病例原因分为7类:原裂孔封闭不良30眼(20.27%), 遗漏裂孔28眼(18.92%), 出现新裂孔21眼(14.20%), 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35眼(23.65%), 穿刺口玻璃体处理不彻底19眼(12.83%), 手术方式选择不当6眼(4.05%), 术前、术中未发现确切裂孔、再脱离原因不明9眼(6.08%)。结论术前准确查找、术中完全封闭裂孔, 彻底切除玻璃体...  相似文献   

5.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是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分离。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发现和封闭所有的视网膜裂孔, 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巩膜扣带手术(SB)、玻璃体切割手术(PPV)以及两者联合。不同手术方式有其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SB在某些类型的RRD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单独使用有很高的解剖复位率和很好的视功能预后, 联合PPV也是治疗较复杂RRD的重要辅助手段。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高速发展促成了RRD手术从眼外到眼内转变的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 不同患者需要个性化设计RRD手术方式, 并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 52岁。因右眼视力下降3 d, 就诊于柳州市工人医院眼科。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0.5, 左眼为1.0;眼压右眼为15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为17 mmHg;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右眼底颞下视网膜迂曲扩张的树枝状视网膜异常血管吻合累及黄斑(精粹图片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右眼动脉期颞下异常视网膜血管部分充盈, 分层明显;静脉早期颞下异常视网膜血管完全充盈, 而正常颞上静脉开始充盈, 正常颞下静脉尚未充盈(精粹图片2);晚期无荧光素渗漏。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右眼黄斑神经上皮层内异常血管信号, 中心凹神经上皮层脱离(精粹图片3)。临床诊断:右眼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异常;右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5 G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44医院实施25 G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28例(2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 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视力(BCVA, log MAR)分别为0.69±0.46, 0.57±0.36及0.53±0.38, 均优于术前0.79±0.65(F=7.13, P=0.037)。术后3个月视网膜复位率为96.43%(27/28), 无感染性眼内炎或脉络膜上腔爆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25G玻璃体切除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好, 术后视力有所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 71岁。因右眼视物不清10余年, 加重1个月就诊。既往高度近视眼50余年。眼部检查:视力右眼为无光感, 左眼为0.4;眼压右眼为7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为15 mmHg;右眼球结膜充血, 角膜水肿, 角膜后大量结晶样沉积物, 前房深, 下方钙化物沉积(精粹图片1), 虹膜后粘连, 晶状体混浊, 其余窥不清;左眼晶状体混浊, 左眼视盘边界不清, 颞侧可见近视萎缩弧, 后极部视网膜可见巩膜露白, 黄斑中心凹反光未见。眼部B超检查:右眼360°脉络膜和视网膜脱离(精粹图片2)。临床诊断:右眼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双眼病理性近视眼。  相似文献   

9.
本期重点报道内容为眼表疾病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负责本期策划、组稿和审稿的责任编委是袁进教授。  相似文献   

10.
本期重点报道内容为眼底疾病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负责本期策划、组稿和审稿的责任编委是王雨生教授。  相似文献   

11.
本期重点报道内容为视光及屈光手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负责本期策划、组稿和审稿的责任编委是王雁教授。  相似文献   

12.
<正>  相似文献   

13.
本期重点报道内容为眼底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负责本期策划、组稿和审稿的责任编委是彭晓燕教授。  相似文献   

14.
硕果盈枝辞旧岁, 意气风发迎新年。春华秋实的2022年悄然走过, 携着生机与活力的2023年正向我们走来。回首过去的几年, 我国眼科学临床医疗技术方面不断进步, 勇攀高峰, 已接近甚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在原创性研究、新技术和新设备研发等领域尚有广阔的疆域亟待开拓。科技创新是当代眼科学发展的源头和动力, 姚克总编辑在本期卷首语《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眼科学快速发展》中高屋建瓴地指出, 应从"坚定创新自信, 做好基础研究""聚焦眼科临床, 攻克重点难点""重视学科交叉, 加强医工融合"以及"推动科技创新, 促进成果转化"4个方面着眼, 进一步促进我国眼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期重点报道内容为神经眼科方面的研究进展。负责本期策划、组稿和审稿的责任编委是钟勇教授。  相似文献   

16.
本期重点报道内容为角膜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负责本期策划、组稿和审稿的责任编委是史伟云教授。  相似文献   

17.
本期重点报道内容为眼底病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负责本期策划、组稿和审稿的责任编委是魏文斌教授。  相似文献   

18.
近视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 高度近视所产生的并发症是导致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中严重威胁眼健康的慢性疾病, 高度近视的防控应积极采取三级预防策略, 同时积极采用最新的眼底影像学技术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加强"近视→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发生机制和演变规律的探究, 建立科学的近视预测模型, 精准开展高度近视眼健康监测和管理, 早期发现和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症, 降低低视力和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 46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伴眼眶疼痛且加重2周, 就诊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为1.0, 左眼为20 cm手动;眼压右眼为10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为12 mmHg;双眼角膜透明, 未见角膜后沉着物, 前房中深, 未见前房闪光, 虹膜纹理清, 瞳孔圆, 右眼瞳孔直径为3 mm, 对光反应灵敏, 左眼瞳孔直径为4 mm, 表现为相对性传入性瞳孔功能障碍, 晶状体透明;右眼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 左眼视盘鼻上方水肿合并颞下方萎缩, 视盘表面可见视神经睫状分流血管, 视盘颞上方可见线状出血, 黄斑区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检查情况见精粹图片1。增强眼眶MRI检查:左眼视神经呈"双轨"征(精粹图片2), 视神经鞘和前床突可见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左眼视神经鞘脑膜瘤。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性, 藏族, 32岁。因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10余年, 左眼加重2个月, 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无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症状。眼科检查:裸眼视力右眼为0.2 , 左眼为0.01 ;眼压右眼为11.9 mmHg(1 mmHg=0.133 kPa), 左眼为9.5 mmHg;双眼外眼无异常;球结膜无充血、水肿, 角膜透明, 角膜后沉着物(-), 前房深度正常, 瞳孔圆, 直径约3 mm, 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