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琳  刘维 《辽宁中医杂志》2014,(6):1134-1135
文章论述了虫类药的应用起源,回顾了从古至今对虫类药治疗痹病的认识、近代临床应用和现代药理研究并进行探讨分析,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多靶点、多层次、多角度研究虫类药在痹病中的作用机制,以便临床运用中充分发挥各种虫类药的药效作用特点,从而提高痹病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石强教授善用虫类药,尤其是运用虫类药治疗肺系疾病经验丰富。文中将其活用虫类药经验总结为四大方面:一是病因以风为主,常用蝉蜕疏外风,用乌梢蛇、蜂房、全蝎、蜈蚣、蕲蛇祛伏风;二是病位以肝脾为基,多用蝉蜕、乌梢蛇、蕲蛇、蜂房和肝脾;三是病机以升降失调为重,可用蝉蜕配乌梢蛇、蝉蜕配蕲蛇等虫类药药对调升降;四是病势以久病入络为要,须用地龙搜剔通络。其用药经验对临床运用虫类药治疗肺系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辨证论治肺系疾病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孙广达  唐田  谢林 《河北中医》2023,45(8):1379-1382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一种由于机械性或动力性因素导致椎动脉迂曲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认为,CSA病机为肝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湿痰内生,痰瘀互结,痹阻脉络.椎动脉是大脑后循环起始部,与中医学络脉的结构和功能相符.虫类入药始见于《五十二病方》,其攻逐走窜、活血逐瘀、搜剔通络、无处不至的特性,在络病的治疗中优势显著,非植物药所能代替.常用于治疗CSA的虫类药可分为祛瘀通络类、化痰通络类与补益络虚类.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虫类药在CSA中的运用,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并重,以期为CSA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分析虫类药治疗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筛选出含虫类药治疗肝癌的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筛选出186首治疗肝癌的含虫类药处方,涉及中药221味,其中虫类药35味,高频虫类药为鳖甲、牡蛎、土鳖虫等;虫类中药多与补虚类药、解毒类药、化瘀类药、化湿类药、理气类药等配伍使用,处方中常用虫类药药味数为1-3味,药性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咸、甘为主,近1/3的虫类药均有毒性,主入肝、肾、心、胃、脾经。获得使用频次≥20次的常用含虫类药物药对47对,药物关联规则20条。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含虫类药物新方核心组合12个,治疗肝癌的候选新处方6个。结论 运用含虫类处方治疗肝癌常用鳖甲、牡蛎、土鳖虫等虫类药,其疗效确切、效专力猛,多与益气健脾、利水渗湿等功效的药物联用,契合病机,体现了肝癌扶正祛邪之大法,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风是一种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中风病发病后,虽经有效救治,但大多数患者会遗留神志不清、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肢体不遂等后遗症,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李智杰教授基于络病理论及现代研究,认为中风病本虚标实,病程缠绵,以肝肾阴虚或气血亏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病程半年以上,气虚血亏,痰瘀阻络,络脉不通,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进入中风后遗症期。李智杰教授基于“久病入络”运用虫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总结其治疗经验,以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6.
"肾络痹证"(简称络痹)是近年来的新兴名词,是指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过程中,正气逐渐亏虚,致使痰、瘀、火、毒等有形实邪痹阻于肾络,形成络痹.基于刘伟敬团队提出的"肾络三态"理论,以及肾络中期以"通"为要的治则,笔者选用深入隧络的虫类药以剔邪搜络,深入治疗络痹证.  相似文献   

7.
8.
9.
“络病学说”作为重要的中医基础病机之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其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等机制研究与治疗均有理论指导意义。“络病”在形态与功能上与现代医学中的肿瘤微血管、微循环概念相似;瘀阻络脉与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类似,故运用“通络法”抗肿瘤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虫类药是动物药的别称,作为通络药的代表,善于搜刮剔络,在肿瘤的防治中起到了活血化瘀通络、攻毒散结通络、搜风解毒通络以及补益培本通络等作用。通过梳理“络病学说”的起源、发展与成熟阶段的主要思想内涵,整理并总结现代肿瘤治疗中“络病学说”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并分析虫类药在通络法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开展中医络病防治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小儿哮喘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之趋势。笔者在运用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虫类药,对于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大有裨益。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男科疾病顽症居多,在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酌情选配有关虫类药物,常收事半功倍之效,现举数例报告如下。一、不射精症孙某,27岁,1988年5月初诊。婚后5个月,从未射精而来诊。患者自述婚前曾有性行为,且均正常,婚后性欲旺盛,阴茎勃起正常,但性交从未射精,每次房事均在双方极度疲劳之后不欢而终。诊见患者形体  相似文献   

12.
虫类药在头痛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淑英  徐甘嘉 《陕西中医》1998,19(4):180-180
<正>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相当一部份患者顽固不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长期治疗无效的头痛病患者在辨症用药的基础上加虫类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择验案兼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全蝎全蝎又叫“全虫”,其尾叫“蝎尾”.味辛性平,有小毒入肝经.具有祛风定痉,窜筋透骨,开瘀解毒之功,蝎尾较全蝎之功力为胜,粉剂内服又较煎剂为佳.宜先用清水漂去盐质、晒干,或微火焙用.应用时一般小剂量开始,蝎尾用1~3条,全蝎可用1~2克,研分2次吞服.  相似文献   

14.
虫类药以其飞升走窜的灵动之性,对于瘀滞于里、部位深幽的伏络之邪有独到疗效.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若血脉痹阻、血气不和则易血瘀而致经少经闭、痛经、癥瘕、带下积聚诸病,取虫类药搜络逐瘀、活血消癥之功再配以草木之剂,治疗妇科顽疾可事半功倍.现代临床及药理学研究均对虫类药治疗妇科疾病的认识逐渐增加.但虫类药尚有炮制不易、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举例探讨虫类药在糖尿病肾脏病(DKD)中的应用,推动虫类药的进一步研究和优化DKD的诊疗,为今后中医治疗DKD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查阅中医古籍和现代医学文献,论述络病理论的生理及病理及虫类药物及其作用特点,并基于络病理论,分析DKD的络病病机,糖毒损络为其发病基础,肾络痹阻为其病机关键;进而探讨虫类药在DKD中的应用,以及虫类药在DKD中的应用原则。结果:在络病理论的指导下,具有通络除痹作用的“血肉有情”之品虫类药,是治疗DKD的重要药物,具有搜风剔邪通络、泻热利水通络、化痰散结通络、活血化瘀通络、软坚消癥通络及补益肾阳涩络等功效。结论:虫类药在DKD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DKD的治疗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肾脏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炎症介导、血液高凝状态、高血脂等因素密切关系。虫类药多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笔者将虫类药合理配伍成对药治疗肾脏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虫类药应用体会李瑞莲罗兹珑(江西省泰和县中医院泰和343700)关键词虫类药应用体会近年来,笔者灵活应用虫类药物治疗一些疑难杂病,疗效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搜风凡眩晕、震颤、动摇、痉挛、拘急、僵硬、强直、口眼歪斜、角弓反张、麻痹痿废、痛痒等症,均...  相似文献   

19.
20.
姚华 《光明中医》2000,15(6):34-35
中药材药源丰富 ,种类繁多 ,而虫类药在多种疾病中应用广泛 ,疗效显著 ,尤其在痹证之临床应用中疗效独特。因痹证多由正气不足 ,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常呈慢性进行性过程 ,病程长 ,中后期因痰浊瘀血阻闭脉络 ,停滞于骨骱而致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加剧 ,皮下结节 ,肢体僵硬 ,麻木不仁 ,其证多顽固难已 ,而虫类药具有钻透剔邪、搜风通络、消肿定痛、恢复功能的特性 ,故而被广泛用于治疗此类疾病。现就虫类药在痹证中的应用择其精要简述如下 :1 虫类频多 ,搜风剔络祛湿化痰为其要法应用虫类药治疗痹证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丰富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