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Bobath疗法治疗脑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56例脑瘫患儿的病史采摘,根据Bobath评价结果制定康复训练计划,采用Bobath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训练后,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异常姿势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以Bobath疗法治疗,使小儿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取得较满意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正香 《现代医学》2014,(6):661-663
目的:探讨水疗加水中康复护理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症状的效果,为脑瘫患儿提供更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9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功能锻炼、理疗、推拿、药物等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每天1次的水疗加水中康复护理。结果:治疗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级明显提高,治疗组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的综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瘫患儿的痉挛状态,而辅以水疗加水中康复护理改善脑瘫患儿痉挛状态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王俊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0):629-629
目的 :探讨强化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 2 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12 0例 ) ,对照组 (12 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针对性药物注射治疗及强化训练。评定方法采用 :小儿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WeeFIM量表 )。结果 :经过三个疗程 (2 0天 /疗程 )的康复治疗后 ,两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强化训练配合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探讨综合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0例脑瘫患儿进行为期6个月由水疗、运动疗法、针灸、神经肌肉电刺激、感觉统合治疗及作业治疗组成的综合治疗方法,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对患儿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能力、自理动作以及社会适应性的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综合疗法可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能力、自理动作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结论综合疗法能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68例小儿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评治疗前后患儿发育商(DQ),进行比较疗效差异。结果观察患儿症状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及DQ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应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有效率达9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提高脑瘫患儿早期康复治疗依从性的作用,以便为未来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28例作为研究主体,所有患儿均予以品管圈管理康复治疗,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28例患儿的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28例患儿高、中、低依从性均更优(P0.05)。结论在脑瘫患儿早期康复治疗中,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明显改善,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儿童康复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儿童康复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运动干预措施。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评定两组患儿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ADL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ADL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提高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同康复锻炼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脑性瘫痪患儿分A、B两组,每组20例。A组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进行单纯康复锻炼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及3、6个月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进步程度。结果干细胞组17例受试者顺利完成临床研究,康复组18例完成临床研究。A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GMFM总分及A、B、C功能区得分均较移植前显著提高(P<0.05);B组患儿接受康复锻炼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均接受综合测评,结果显示该组患儿康复锻炼3个月后患儿粗大运动可有明显改善(P<0.05),二者比较干细胞移植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升分值较单纯康复锻炼组明显。结论 BM-MSCs移植治疗小儿脑瘫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可改善脑瘫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疗效以术后一个月改善最明显,术后6个月仍会继续改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干细胞移植后行康复锻炼相比单纯康复锻炼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升效果更明显,二者具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佩戴矫形鞋下利用减重仪对脑瘫患儿进行步态训练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大龄(≥3岁)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配戴矫形鞋下进行减重训练,结合运动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运动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进行摄像,评定粗大运动评分(GMFM)、Berg平衡评分,运动功能分级(GMFCS)等。结果摄像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步态改善明显,运动能力明显提高:GMFM、Berg平衡评分、GMFCS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也有所改善,但不如治疗组改善明显。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在运动综合康复治疗下结合佩戴矫形鞋进行减重训练能有效改善和提高脑瘫患儿步态及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爬行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脑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的患儿进行爬行训练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基础性运动治疗,并比较两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爬行训练的方法对脑瘫患儿进行恢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有助于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儿脑瘫康复应用康复辅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脑瘫康复治疗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对实验组患儿给予康复辅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实验组患儿GMFM康复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脑瘫康复应用康复辅具治疗,不仅就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还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及大脑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应用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小儿脑瘫82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进行治疗.甲组用综合康复治疗和神经生长因子,乙组用综合康复治疗.分析两组小儿康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乙组小儿脑瘫总改善率高于甲组(95.1%比80.5%,P<0.05).治疗后两组脑瘫患儿的PDI、GMFM均得到改善,其中乙组改善效果比甲组明显(P<0.05).结论:小儿脑瘫使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运动功能,提高脑瘫改善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医院同家庭结合作业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03月-2016年03月收治的偏瘫型脑瘫患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偏瘫型脑瘫患儿接受干预方法的不同展开分组。对A1组150例观察组偏瘫型脑瘫患儿采用医院同家庭结合作业疗法进行干预;对A2组150例对照组偏瘫型脑瘫患儿采用医院的相关疗法进行干预;最终对两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以及手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在上肢功能分级改善有效率方面,A1组明显优于A2组偏瘫型脑瘫患儿(P0.05);在手功能分级改善方面,A1组明显优于A2组偏瘫型脑瘫患儿(P0.05)。结论对于偏瘫型脑瘫患儿,临床选择医院与家庭结合作业疗法进行干预,可以明显将患儿的上肢功能加以改善,最终显著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陆冬梅 《吉林医学》2011,(32):6778-6779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实施康复训练的98例脑瘫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结果:实施康复训练以后,患儿的语言表达、生活自理能力、肢体活动能力改善,有效率达89.8%。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原有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运动发育推拿法封小儿脑瘫双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运动发育推拿法对43例脑瘫中的痉挛性双瘫患儿进行治疗,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封其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估,以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后,患儿双下肢的运动功能障碍明显改善,GMFM88项及GMFM66项总百分比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痉挛性双瘫患儿确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2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VP)、血管搏动指数(PI)、发育商(DQ)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VP、PI和DQ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通过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功能代谢,改善脑瘫患儿运动、视觉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电针和传统针灸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联合应用电针和传统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智力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电针和传统针炙疗法治疗小儿脑瘫可显著改善患儿脑部的营养及血液供应状况,促进其受损脑组织的修复,改善其临床症状,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巴氯芬口服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口服巴氯芬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给巴氯芬片(宁波天衡制药)口服并进行痉挛肌牵拉及功能训练。观察2组患儿的肌张力与ADL变化。结果治疗1周、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肌张力、A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巴氯芬配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肠道按摩联合乳果糖对脑瘫便秘患儿的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的影响。方法 140例脑瘫便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肠道按摩联合乳果糖治疗,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治疗,共治疗4周,随访8周。比较两组患儿的排便次数、大便性状Bristol评分和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Bristol评分增加(P均<0.05);年龄<12个月、>12个月及病程>5个月、<5个月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Brist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按摩联合乳果糖治疗可明显改善脑瘫便秘患儿的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和排便难度,是治疗脑瘫便秘患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终合康复治疗方案,改善痉挛性脑瘫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6.10-2010.06痉挛性脑瘫膝过伸康复治疗病例56例,年龄15Y-6Y,负重站立均有不同程度的膝过伸,平均康复治疗半年.结果 经综合康复治疗后,膝反伸明显改善20例,有效改善33例,无明显改善3例,总有效率94.6%.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是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膝反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