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血浆透析滤过技术(PDF)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对2016—2017年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肝功能衰竭行人工肝治疗的重症患者共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采取的人工肝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将PDF组(19例次)与血浆置换组(PE,12例次)治疗前后的相关化验结果及患者转归进行对比,评估PDF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DF组治疗后血氨明显下降(P=0.035),PE组无变化;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两组治疗前后APTT、INR、肌酐、ALT及白蛋白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观察到出血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波动。PDF组及PE组分别有2例及3例发生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8.57%和33.33%;PDF组死亡1例,PE组死亡3例,病死率分别为14.29%及33.3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F可有效清除肝衰患者的血氨及胆红素,对血氨的清除优于PE;对ALT、凝血功能、白蛋白及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肝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肝功能衰竭患者共19例,9例接受血浆置换加综合治疗(治疗组),10例仅接受综合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行血浆置换后,患者血清ALT、AST明显下降(P<0.01),血清TBiL、Scr亦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经内科常规治疗后病情虽有所缓解,血清TBiL、Scr、ALT、AST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清醒率(8/9,88.9%)明显高于对照组(4/10,40% 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肝功能衰竭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我们对38例肝功衰竭患者进行了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现将常见的不良反应的观察要点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6例;年龄16~56岁,平均42.5岁。其中药物性肝损害诱发急性肝衰竭3例、暴发型乙型肝炎肝衰竭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9例、急性鱼胆中毒致肝衰竭1例。每名患者行单纯血浆置换2~3次,每次血浆置换量2000~2500ml,治疗时间2.5~4h,置换液为新鲜血浆。38例患者共行单纯血浆置换92人次,期间发生不良反应11人次,其中发生皮疹3人次、皮肤瘙痒4人次、血压下降4人次。2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2.1低血压患者体外…  相似文献   

4.
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肝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血浆置换组),9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血浆置换对肝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分析其疗效.结果:血浆置换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明显下降[(325±124) vs (510±110) μmol/L,P<0.05];凝血酶原时间缩短[(26±12) vs (38±11) s,P<0.05],但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不显著[(852±221) vs (795±195) U/L].血浆置换组存活率(7/11)高于对照组(3/9,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可改善肝功能,并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是目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龚晓兵  韦宏成  唐永煌  杨见权 《医学争鸣》2009,30(12):1119-1121
目的:应用新型人工肝——单向白蛋白透析滤过(SPADF)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研究其疗效和机制.方法:应用SPADF治疗2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比较治疗前后多种体液指标的变化.结果:26例肝衰竭患者一共经过34例次SPADF,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特别是肝性脑病明显好转.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氨、血肌酐、尿素氮、IL-1,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胆碱酯酶水平升高(P〈0.05),血糖、血常规等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2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12例痊愈出院,4例接受肝移植,总体存活率61%.结论:新型人工肝SPADF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有效、安全手段,且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与单纯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患者住院登记的前后顺序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6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血浆置换,观察组采用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肾功能、电解质的...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的114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14例患者中,男80例,女34例,年龄36-74岁。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12例,均为药物所致。102例慢性肝功能衰竭,均为乙肝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8.
王芳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22-332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PALF)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周口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62例PALF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儿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儿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接受PE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血氨(NH_3)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TB、ALT、NH_3均低于对照组,PT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内科综合疗法加用PE治疗PALF能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血液灌流,血浆转换治疗肝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肝在肝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郝建宇  李宁  高茹  贾凯  李秀芬  刘坤 《中国医刊》2001,36(11):22-23
目的:利用人工肝技术研究血浆置换疗法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日本旭化成Plasauto-iQ全电脑控制血液净化治疗仪进行单纯血浆置换治疗。结果:共治疗15例23例次,治疗后患者血氨、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凝血功能明显改善,肝昏迷程度明显减轻。白蛋白、转氨酶、氧分压改善不明显。结论:利用人工肝技术进行血浆置换疗法可以迅速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脏功能,为肝移植嬴得时间。  相似文献   

11.
洪许伟  李宏  李越  李勇  程红波  徐长春 《安徽医学》2016,37(11):1412-1414
目的 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模式或联合血液滤过透析模式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5年10月马鞍山市传染病院收治的63例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的人工肝治疗组(治疗组)28例和单纯内科综合治疗组(对照组)35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及转归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1.42 % vs 45.71 %,P<0.05);治疗后1周,治疗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肌酐(C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治疗组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凝血指标比较,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CHE、PTA治疗组提高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安全有效,与单纯内科综合治疗比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13.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难治性高脂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DFPP)对饮食配合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 10例经饮食配合内科 po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脂血症患者进行DFPP治疗 ,观察DFPP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脂 5项包括 :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以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LDL C)的变化 ;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结果 :DFPP治疗后患者头晕、心悸、身重乏力、胸闷、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TG明显下降 ,下降幅度最大由 12 .86mmol·L -1下降到治疗后 4 .78mmol·L-1,平均由 8.33mmol·L -1下降到 3.83mmol·L-1,平均降低了 5 6 % .TC也由治疗前 5 .31mmol·L -1下降到 3.2 0mmol·L -1,平均降低了4 0 % .治疗过程中仅 1例出现头晕、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 ,经对症处理很快缓解 .治疗后随访 1mo,无 1例有出血、感染、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迹象 .结论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疗法 ,能显著改善难治性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脂生化指标 ,且安全可行 .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血浆吸附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15例患者行45例次的血浆吸附,分析15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NH3的变化;凝血指标: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血浆吸附并发症。结果 15例患者经45例次血浆吸附治疗后,存活7例(占46.67%),死亡6例(占40.00%),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所检测的血清学指标TBIL、DBIL、ALT、AST、NH3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凝血指标PT、APPT、TT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FIB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观察:轻度并发症占38.10%,中度并发症占61.90%,轻度并发症血浆吸附后短时间内自行缓解,中度并发症以低血压及插管处渗血为主,但处理后均能恢复。结论血浆吸附操作方便、治疗安全有效而且特异性强,在血制品比较匮乏的今天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是一种可行的、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对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2例肝功能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PE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PE治疗组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的变化和有效率.结果 PE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84.6%)明显优于对照组(53.85%),P<0.05.PE治疗组治疗后TBIL、PTA及ALT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E治疗组有效率76.92%,显著高于对照组(46.15%).PE治疗组早、中期有效率(87.5%、88.89%)明显高于晚期肝衰竭(57.14%),P<0.05.PE常见不良反应为血浆过敏,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血浆置换PE可显著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生化指标,且安全可行,为肝细胞的再生赢得宝贵的时间,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早、中期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且可以为晚期患者行肝脏移植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0例肝衰竭患者经单纯血浆置换术(plasma exchange,PE)治疗后临床转归,评价PE术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PE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PE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比较PE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的疗效、最终治愈好转率、平均住院日等,并观察PE术的不良反应。结果 PE组30例患者治疗2周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TBIL、ALT、AST、INR下降(P<0.05),PTA升高(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PE组治愈好转率(24/30)80%,对照组为(15/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平均住院日34.0 d,对照组44.8 d,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89%,且程度较轻。结论单纯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良好,是抢救肝衰竭患者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39岁 ,因引产后突发心跳骤停行心肺复苏术后于 2 0 0 2年 12月 4日转入。患者起病后 8h阴道出血约 30 0 0ml,尿量约 10 0 0ml,浓茶色。血栓三项示血不凝。诊断 :羊水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等。12月 5日尿量明显减少 ,平均 5ml/d ,浓茶色 ,即于当日开始行连续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右颈内静脉插管 ,血流量设置为 15 0ml/min ,超滤率为 80 0 - 140 0ml/h ,法安明 2 0 0 0u,超滤液 4 10 0ml。其后每日血滤一次 ,由于存在活动性出血不再使用肝素 ,超滤液 4 .1~ 5 .6kg。操作中进行持续有创血压监测 ,多巴胺 3~10ug/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对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血浆置换治疗4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血清MCP-1和EGF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有效22例(47.8%),无效24例;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氨(NH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MCP-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者血清MCP-1水平较无效者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EGF水平在两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MCP-1水平,且不减少肝脏保护性因子EGF水平,从而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重型肝炎导致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半个世纪以来,内科治疗收效甚微,病死率仍徘徊于80%~97%。我院在内科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血浆置换治疗20例重型肝炎,以观察该方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