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丹 《中外医疗》2013,(34):92-93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采用椎间盘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该科同期收治的采用传统手术的5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12个月,研究组优良率为83.8%;对照组优良率为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盘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且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短,治愈效果显著,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优56例,良22例,总优良率为93.9%。结论: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围术期的标准程序化有助于正确掌握及应用治疗技术,实现临床治疗的常规化,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杨勇 《中原医刊》2011,(17):81-82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根据Nakal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优34例,良1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1.7%。均未发生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由于其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恢复快,效果可靠等优点,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局麻加神经根阻滞麻醉下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临床资料作为分析来源,所有患者均在局麻加神经根阻滞麻醉后接受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手段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归纳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经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相关疗效评估后提示优良率为95.8%,手术时间为(42.13±6.51)min,术中出血量为(67.61±3.67)m L,住院时间为(8.34±0.78)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为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制定干预措施时可将局麻加神经根阻滞麻醉下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作为首要方案,对病情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5,(8):963-965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解放军第十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之间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对其手术效果、不良反应、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术后可下床活动天数为3.5±4.5d,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6.5±11d,平均手术时间为45±20min,平均出血量在60±20ml,均明显优于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实验组Macnab评分优良率为92.9%,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后优于术前。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在临床上进一步使用和推广的价值及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出8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JOA优良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结论: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1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随访48~96个月,观察其效果。结果按照Nakai标准评定,21例患者优1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结论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应特别重视预防粘连及术后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文中探讨初学者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手术由先前无椎间盘镜手术经验的同一医师完成,按手术先后分为A-E 5组,每组10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放手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D、E各组间无明显差异。A组发生2例硬脊膜损伤,其中1例伴马尾神经损伤,4例中转为开放手术,B组发生1例神经根损伤。结论经过30例左右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经验积累,医师的操作水平即可达到稳定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中后路椎间盘镜(MED)与微创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进行比较。方法:把腰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椎间盘镜下行中后路椎间盘下髓核摘除术112例,同期对照组106例采用微创小切口髓核摘除术。结果:2组疗效无明显差异,X2检验,p0.05。结论:2组疗效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MED具有创伤小、脊柱稳定性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5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观察其术后疗效及椎间盘融合率。结果50例患者1年后均达到椎间盘融合,症状明显缓解,ODI评分及VAS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MED术后疗效良好,椎间盘融合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可靠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58例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和严密观察是成功完成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国内应用后路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11)、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及维普期刊网关于后路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或者非随机对照研究.其中,试验组行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对照组行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以比值比、加权均数差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ReviewManager4.2软件.[结果]最终纳入国内7篇文献,随机3篇,非随机4篇,质量等级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路椎间盘镜组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优良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表明在后路椎间盘镜和开放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RCT中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放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相比,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达到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椎管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多发生在20~50岁的病人,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是根治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以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剥离组织范围小、术后腰椎稳定性好、疗效肯定、病人卧床时间短等优点逐渐被患者接受。该院自2003年1月~2005年8月间共为287例患者实施了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本组11例11间隙腰椎间盘突出并退变性腰椎不稳,其中第4~5腰椎6例,第5腰椎~第1骶椎5例。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CT或MRI检查,手术方式为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然后行Cage椎间融合术。结果11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椎间隙高度保持良好,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1例融合器塌陷,10例植骨获融合,无感染、血肿、神经功能损伤及融合器脱落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Cage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巨大腰椎间盘突出17例,手术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术9例,其中3例采用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术3例;采用后路双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3例;采用半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术2例。结果:全部病例获得8月至10年的随访,采用传统的全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术9例,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1例患者手术后6年出现腰椎不稳迹象;采用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术3例,2例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1例手术后出现双下肢瘫,经高压氧治疗2周,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后5月恢复,但鞍区感觉仍有减退;采用后路双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3例患者手术后2例症状全部消失,1例症状部分消失,采用半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术2例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巨大腰椎间盘突出选择手术方式优选全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术,慎用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临床中行经侧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划分为甲组(75例)与乙组(75例),甲组接受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乙组接受经侧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统计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组间对比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乙组显著优于甲组(P0.05);治疗前,组间对比VAS评分情况(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VAS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更低(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经侧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方式进行治疗,可缩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等,且可缓解疼痛感,在临床中是一种值得推广与借鉴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中联合硬膜外注射曲安奈德和玻璃酸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新野县中医院收治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中硬膜外麻醉时有无注射曲安奈德、玻璃酸钠而将其分为观察组(硬膜外注射曲安奈德、玻璃酸钠)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I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5.6%(31/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中联合硬膜外注射曲安奈德和玻璃酸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患者不同微创手术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86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患者随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MAST 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两组均随访6月,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VAP、OD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P、ODI评分改善率及手术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MAST 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与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但对于病情复杂患者,建议选择MAST Quadrant通道下髓核摘除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MED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预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卧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和JOA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卧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