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的声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客观评价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后的发音效果 ,并以此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喉全切除术后Ⅰ期与Ⅱ期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患者、食管发音患者、安装Blom Singer发音钮患者以及健康人分别进行语音测试 ,分析 7项客观声学参数 ,比较发音效果。结果 经统计学t检验 ,气管食管裂隙状瘘语音最长发音时间短于健康人 ,明显长于食管音 ,但和Blom Singer发音钮语音差异无显著性 ;其声音的强度和健康人及Blom Singer发音钮差异无显著性 ,明显高于食管音 ;其基频明显低于健康人 ;其频率微扰和振幅微扰明显高于健康人 ,而明显低于食管发音 ,与Blom Singer发音钮语音差异无显著性 ;其共振峰频率和能量仅在F1共振峰能量上明显高于食管音 ,其余各频率上差异均无显著性。虽然喉全切除Ⅰ期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中制作帽状气室 ,而Ⅱ期发音重建术中不制作帽状气室 ,但两者语音声学分析各参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气管食管瘘语音比食管音接近健康人语音 ,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中不制作帽状气室不影响术后的发音。  相似文献   

2.
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的声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客观评价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后的发音效果,并以此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喉全切除术后I期与Ⅱ期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患者、食管发音患者、安装Blom—Singer发音钮患者以及健康人分别进行语音测试,分析7项客观声学参数,比较发音效果。结果 经统计学t检验,气管食管裂隙状瘘语音最长发音时间短于健康人,明显长于食管音,但和Blom—Singer发音钮语音差异无显著性;其声音的强度和健康人及Blom—Singer发音钮差异无显著性,明显高于食管音;其基频明显低于健康人;其频率微扰和振幅微扰明显高于健康人,而明显低于食管发音,与Blom—Singer发音钮语音差异无显著性;其共振峰频率和能量仅在F1共振峰能量上明显高于食管音,其余各频率上差异均无显著性。虽然喉全切除I期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中制作帽状气室,而Ⅱ期发音重建术中不制作帽状气室,但两者语音声学分析各参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气管食管瘘语音比食管音接近健康人语音,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中不制作帽状气室不影响术后的发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喉全切除气管断端膜样部食管吻合分流发音重建术的长期疗效。方法 利用自制的随访表 ,对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48例患者做长期随访 ,其中喉癌行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 46例 ,下咽癌行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 2例。观察他们的发音和吞咽情况 ,并对手术并发症和生存率做了统计分析。结果  35例无喉者的言语水平接近正常喉言语水平 ,他们的最大发音时程较长、听距较远、言语可懂度高、较流利。 5例发音效果较差 ,但言语可懂度仍高。发音成功率 83 3% (4 0 / 48)。成功组中 ,40 0 %无喉言语者 (16 / 40 )有不影响正常进食的轻微误吸。另 8例不能发音 ,也没有误吸。气管瘘口、气管 食管分流口感染和咽瘘是影响发音重建成功的重要因素。生存率与单纯喉全切除术相当。结论 该术式一期完成 ,操作简单 ,发音成功率高 ,一些病例虽有轻微误吸 ,但不影响正常进食 ,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种有别于其他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术的手术方法。方法 :施行全喉切除术后行Ⅰ期气管膜样部食管前壁造孔端 侧吻合气管食管分流发音重建术 36例。结果 :随访 5~ 10年 ,1例失访 (按死亡计算 )。36例中 ,近期发音成功率为 6 9.4 % ,远期为 83.3% ;3年存活率为 72 % ,5、10年存活率为 6 9%。结论 :该发音重建术不影响全喉切除的彻底性 ,Ⅰ期完成 ,操作简单、误吸率较低、发音成功率高、远期效果稳定 ,是一种让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开口讲话的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喉全切除气管断端膜样部食管吻合分发音重建术的长期疗效。方法 利用自制的随访表,对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48例患者做长期随访,其中喉癌行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46例,下咽癌行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2例。观察他们的发音和吞咽情况,并对手术并发症和生存率做了统计分析。结果 35例无喉者的言语水平接近正常喉言语水平,他们的最大的发音时程较长、听距较远、言语可懂度高、较流利。5例发音效果较差,但言语可懂度仍高。发音成功率83.3%(40/48)。成功组中,40.0%无喉言语者(16/40)有不影响正常进食的轻微误吸。另8例不能发音、也没有误吸。气管瘘口、气管-食管分流口感染和咽瘘是影响发音重建成功的重要因素。生存率与单纯喉全切除术相当。续集 该术式一期完成,操作简单,发音成功率高,一些病例虽有轻微误吸,但不影响正常进食,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喉全切除气管食管黏膜瓣发音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癌患者为彻底切除肿瘤,大部分患者需要做喉全切除术,切除后丧失语言功能,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苦。以往单纯气管食管分路术虽然解决了语言功能问题,但误吸呛咳比较严重,患者不能耐受。为此我们从1990年5月至2000年8月在气管、食管分路术基础上对10例喉全切除患者进行气管、食管黏膜瓣发音重建术,并对气管套管进行了改进,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1临床资料。10例患者中,女7例,男性3例,年龄47~62岁。其中喉声门上型癌8例,声门型癌2例;TNM分期T2N0M02例,T3N0M04例,T4N1M03例;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鳞状上皮癌,同期实施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7.
喉全切除术后Blom-Singer发音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Blom-Singer发音管在喉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995-1999年期间为18例因喉癌行喉全切除的患者安装了气管食管发音管,12例行一期发声重建术,6例行二期发声重建术,全部采用Blom-Singer发音管,结果:本组病例均随访3-5年,无死亡,本组成功者14例,成功率为77.8%,带管时间8-19月不等,平均为12月,换管次数最多的为6次。无严重并发症,失败者均为二期手术者,结论:凡喉全切除术者均可行一期发声重建术,二期手术的适应症必须严格控制,应重视术后发声训练,对于食管发声无效的喉全切除患者,气管食管发声重建术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方法,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全喉切除术后Ⅰ期气管食管造瘘术式发音重建进行临床评价。方法:用改良Amstsu法对20例患者实施全喉切除术后Ⅰ期发音重建术。结果:20例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重建术患者随访1 ̄8年,最终有16例获得发音功能。结论:全喉切除术后一期完成气管-食管造瘘发音重建术,适用于所有的全喉切除术或同期作根治性颈廓清术及术后放疗的患者,能较好地解决全喉切除术后发音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1984~1988年间为10例广泛性喉咽切除行皮瓣修复术的病人,进行气管食管穿孔发音重建术,其效果虽不如标准全喉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口发音重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1981年7月至2006年8月127例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121发音重建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7例患者中,105例获得满意的发音效果,发音总成功率为82.7%(105/127).所有发音成功的患者经2~27年的随访,发音效果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分析22例患者发音失败的原因,手术技术操作不当的9例(造成造口过小的7例,造口过大的2例);术后感染13例(造成造口过小的10例,造口过大的3例).造口的大小是发音成败的关键,手术技术操作不当和术后感染是发音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 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口发音重建术发音成功率高,并发症较低,简单易行,适宜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喉切除术后3种发音重建术的发音强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喉切除术后的3种发音重建术的发音强度。方法 用声级计测定发音强度。结果 全喉切除术后安装发音钮14例,发音强度达55-65db者6例(42.8%);全喉切除后气管上端食道粘膜声门重建9例,发音强度达55-65dB者2例(22%);次全喉术后气管咽发音管成形31例;发音强度达55-65dB者19例(61%)。结论 喉切除3种发音重建术,以次全喉切除气管咽发音管成形术的发音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影响Blom-Singer发音管发声障碍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2006年10月108例喉全切除术后行Blom-Singer发音管重建喉发声功能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施行Ⅰ期Blom-Singer发声重建术96例,Ⅱ期Blom Singer发声重建术12例,并对其发声效果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96例行Ⅰ期发音管重建术中,22例发声质量差(22/96,23%);12例行Ⅱ期发音管重建术中,8例发声质量差(8/12,67%)。两种术式的总失败率为(30/108,28%)。结论 Ⅰ期Blom-Singer发声重建术较Ⅱ期Blom-Singer发声重建术成功率高。术后发声质量的效果与环咽肌的处理、气管食管壁的完整性、气管造瘘口的大小、咽瘘、食管下咽腔狭窄及肺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喉切除术后咽瘘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本文讨论了减少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外科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共对365例经由喉全切除术和喉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喉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喉全切除术333例,喉大部分切除术32例。结果 365例喉切除术后28例发生咽瘘,发生率为7.7%;其中喉全切除术后27例发生咽瘘,发生率8.1%;喉大部分切除发音管重建术后1例发生咽瘘,发生率3.1%。结论 采用喉咽食管黏膜分层缝合方式,以及术后颈部持续负压引流对于降低咽瘘发生率关系密切。喉大部分切除发音管重建术的咽瘘发生率低于喉全切除术,可能与喉大部分切除保留一侧梨状窝黏膜,喉咽黏膜缺损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喉全切除后,无假体气管、食管(tracheo-esophageal,TE)发音手术的方式有多种,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误吸呛咳,针对此类问题,我们设计了气管、食管突入式分流管发音重建手术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报告24例全喉切除一期瓣膜式气管食管分路发音重建术,采用该术式,帮助患者恢复发音功能,收到满意效果,22例发音重建成功,占91.7%,本文介绍了该术式的适应证,手术操作以及发音功能恢复情况,作者认为,无喉瓣膜式气管食管分路发音,吐字清晰,语言连贯性好,保持了患者原来语言特点,而且有效地防止了术后唾液漏,值得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喉全切除术后的发音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气管咽短路术可恢复喉全切除术后病人的发音,音色较好,但术后易发生短路狭窄和误吸,肿瘤累及声门下需切除气管时也不能采用此手术。为此,作者开始研究气管食管短路手术,可用于切除部分气管的病人。术中制作保  相似文献   

17.
Blom-Singer发音管在喉全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全切除术后应用Blom-Singer发音管重建喉发声功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9月~2003年8月15例喉全切除术后行Blom-Singer发音管重建喉发声功能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12例行Ⅰ期发音管重建术,10例手术成功(10/12,83.33%);3例行Ⅱ期发音管重建术,其中2例手术成功,两种术式的总成功率为80%(12/15)。Ⅰ期手术失败2例,与气管食管壁分离过多有关;Ⅱ期手术失败1例,系环咽肌切断不完全所致。结论喉全切除术后应用Blom-Singer发音管重建喉发声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发声重建方法,环咽肌切断及保留气管食管壁的完整是手术成功的美键。  相似文献   

18.
对48例中、晚期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一期粘膜瓣法气管食管发音重建术,44例(占91.25%)恢复其语言功能,避免了误咽,4例不能发音。方法:于气管上端后壁、食管前壁分别切取长约20~25mm或稍长“U“形粘膜瓣,对边缝合形成其上端宽约15mm为蒂部,下端宽约10mm,于基底下横形瘘口纳入食管,形成类似“会厌”粘膜活瓣遮盖瘘口。术后无一例发生误咽,8~10天即可练习发音,语言清晰连贯,语言强度38例近似术前水平。本术式对除肿瘤向下侵入气管外的中、晚期喉癌患者,在全喉切除后同期行发音重建术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嗅觉功能的分析与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试评估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嗅觉功能的状况,试图找出一种能改善嗅觉的实用方法。方法采用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对60例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嗅觉进行测试评估,观察其残余嗅觉水平与术后时间、是否行发音重建手术的关系;并对其中4例志愿者的嗅上皮行活检,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采用闭口鼻腔呼气法对喉全切除术后行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的患者进行干预,观察嗅觉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嗅上皮超微结构观察可见嗅上皮细胞呈凋亡性改变。术后行发音重建组(30例)与未行发音重建组患者(3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甚至丧失,两组患者同健康人组(30例)比较,P值均<0.01;行发音重建组的嗅觉优于未行发音重建组(P<0.01)。未行发音重建组患者5年内多已失嗅[平均嗅阈(x±s,下同)5.60±0.49];而行发音重建术后不足5年的患者多为嗅觉中度丧失(平均嗅阈3.44±1.50),术后5年以上患者多为失嗅(平均嗅阈5.56±0.31),以术后5年前后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音重建组患者采用闭口鼻腔呼气法训练后似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训练前后嗅觉测试比较,P<0.01)。结论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嗅觉减退可能与呼吸气流改道、鼻腔气流消失的解剖学因素及嗅上皮细胞凋亡性改变的病理学因素相关,喉全切除后及早地给予干预措施(如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闭口鼻腔呼气法等),可能对维持患者的嗅觉功能或减缓嗅觉减退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喉全切除术后Blom-Singer法发音重建术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喉全切除术后安放Blom-Singer发音管发音重建术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1月—2004年6月期间151例喉全切除术后患者安装Blom—Singer发音管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15年。151例中,138例获得满意的发音效果,发音总成功率91.4%;出现并发症15例,发生率9.9%,其中造口肉芽增生6例,4例行激光切除,2例三氯醋酸烧灼去除,其中有2例发音失败;早期感染2例且并发咽后壁脓肿,其中1例累及上纵隔,均经局部切开负压引流及应用抗生素治愈;2例管周漏液,取出发音管一段时间后,造口缩窄,重新置入发音管;发音管脱落2例,重新置入;造口狭窄1例,行造口扩大术得以解决;发音管食管端鸭嘴部真菌生长1例,制霉菌素清洗,后更换发音管;误吸1例,封闭造口后患吸入性肺炎。15例并发症中成功治疗12例,余3例发音失败。结论 气管食管穿刺安放Blom-Singer发音管帮助喉全切除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发声质量好,目前已成为一种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