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由不同病因所致,有较高的致残率,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饮食的改变、酗酒的广泛、外伤增多及滥用激素药物,其发病率日益增高。其早期可通过介入、核心减压,减轻患肢负重、楔形切除、中药等方法得到治疗,85%的Ⅰ、Ⅱ期有症状的坏死股骨头如不适当治疗将在2年内发生塌陷,必要时需要将整个股骨头置换。因而其早期诊断、早期发现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20个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平片、CT、MRI征象研究,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3.
4.
股骨头无菌坏死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MRI早期诊断股骨头无菌坏死(ANFH)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30例做过MRI、X线平片和CT检查的ANFH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X线平片发现早期ANFH24个部位,其中I期9个,表现为骨质疏松及骨硬化;Ⅱ期15个部位,表现为骨硬化和囊状透亮区。CT表现早期病变19个,其中Ⅰ期11个,表现为星芒状结构变形骨疏松和骨硬化;Ⅱ期8个,表现为骨硬化和透亮区。MRI发现32个早期病变,其中Ⅰ期20个,表现为斑点状T1WI低信号或高信号;Ⅱ期12个,表现为T1WI不规则低等高信号。经统计学卡方检验,MRI和X线平片的检诊敏感性有显差异。结论 MRI可早期发现ANFH,敏感性和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FHN)的骨显像征像 ,并与MRI和X线平片征像对比 ,从MRI角度阐述骨显像征像的病理基础。方法 分析 4 0例 6 3髋经随访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成人FH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均于 7d内行髋关节骨显像、MRI和X线检查。结果 ①骨显像上表现为正常、局限性稀疏、局限性浓集、不典型“炸面圈征”、典型“炸面圈征”、股骨头上方轻度浓集而基底部或 (和 )颈部带状明显浓集及股骨头或头颈部弥漫性浓集 ,均对应不同的MRI征像。②骨显像、MRI与X线平片对早期成人FHN诊断阳性率分别为 93 7% ,10 0 %和 71 4 % ,两两比较 ,χ2 值分别为 2 32 ,9 31和 18 73,P >0 0 5 ,<0 0 1和 <0 0 1。结论 ①“炸面圈征”及股骨头上方轻度浓集、基底部或 (和 )颈部带状明显浓集均为骨显像诊断早期成人FHN的特异性征像。②骨显像诊断早期成人FHN的阳性率与MRI相当 ,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对36例Ewing肉瘤的X线平片、CT与MRI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认为X线平片在Ewing肉瘤的病变部位、骨质破坏、瘤骨、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等方面有一定特殊性。CT对显示髓腔内及软组织肿块等方面较X线平片清晰,但X线平片与CT常常低估病变的范围,MRI对早期检出病变致确定病变范围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股骨头缺血坏死不同期各种影像表现作了详细研究,认为MRI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最敏感,最具持异性。  相似文献   

11.
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FHN)的病理基础、姗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0例98髋经随访和病理证实的早期(1980年FicatⅠ-Ⅱ期)成人FHN MRI影像。结果:本组98髋中,95髋具有“线样征,包括单线征55髋、双线征29髋和三线征11髋,无“线样征”3髋。“线样征”所包绕病灶区可呈脂肪样、脂肪肉芽组织混合样、肉芽组织样和纤维组织样信号。24髋“线样征”内或邻近区显示不同信号的(类)圆形病灶。58髋“线样征”远侧区出现异常信号。结论:①Ⅷu上“线样征”中单线、双线和三线均为坏死组织和正常组织界面的反映,是MRI诊断早期成人FHN的特异性征象。②MRI上“线样征”包绕的病灶区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本病病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动态增强MR参数改变与介入疗效的相关性。方法:30例ANFH介入治疗前、治疗后近期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量和计算峰值、最大强化值、最大强化比值、最大斜率等各种参数,然后按常规方法进行疗效评估,并进行比较,观察ANFH介入治疗前后动态增强MR参数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的关系。结果:ANFH介入治疗前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峰值分别为19.504±1.231,42.125±1.351(P<0.05);最大强化值分别为8.962±0.153,18.177±2.324(P=0.05);最大强化比值分别为1.851±0.231,1.76±0.034(P>0.05);最大斜率分别为0.251±0.011,0.412±0.023(P>0.05)。ANFH介入治疗前后峰值的变化与介入疗效相关(r=0.475,P<0.01)。结论:动态增强MR部分参数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可用来评估介入疗效,作为临床的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场强环境下ANFH不同病理阶段的NRI特点,明确临床的早、中、晚期诊断。方法:参考有关资料对ANFH的NRI诊断要点结合临床症状、病史、有关检查、病理或髓芯针活检结果,划分出早、中、晚期的诊断标准。结果:其中21例病变形态为线条形、点片形或新月形,股骨头外形正常,关节间隙正常示早期,占12.43%;38例病变形态为环形、圆形或斑块形,股骨头轻度变扁,塌陷示为中期,占22.48%;有110例病变形态为扩展形、骨折形,股骨头明显变偏、塌陷及关节间隙变窄或骨折,示为晚期,占65.09%。结论:低场强NRI对ANFH不同病理阶段的病理变化的信号反应是灵敏的,图像显示满意、可信的,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分期,早期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的60个股骨头经临床证实为早期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影像学改变,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40例60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双侧22例,单侧16例,依据FICAT分期,I期42例,Ⅱ期18例,X片检查均为阴性,CT检查部分阳性。结论 在临床上凡是有髋部疼痛,功能障碍,长期饮酒及大量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都应进行MRI检查,力求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早期CT表现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典型X线和CT表现并经临床病理或随访证实的49例成人ANFH的CT片,分析其CT早期征象并指导临床治疗。结果在49例的58个股骨头中20个股骨头骨小梁呈放射状密度增高的“星状征”,骨小梁境界清楚、锐利,属Ⅰ期;31个股骨头表现为骨硬化,骨小梁结构消失、模糊不清,骨密度减低及囊性改变,属Ⅱ期;并有7个股骨头在Ⅱ期影像改变基础上出现软骨下骨折及轻微塌陷,属Ⅲ期,X线和CT诊断的敏感性比较,得出x2=8.01,P<0.01,结果显示CT优于X线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CT可以诊断早期ANFH并能很好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MRI特征性表现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MRI特征表现在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和总结60例86髋经临床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同期行MRI、CT检查.结果:①18个早期病变中,CT示10个表现骨小梁结构模糊,16个表现单纯高密度硬化;MRI示15个出现骨髓水肿,13个有“线样征”;②68个中晚期病变中,股骨头骨小梁断裂及皮质塌陷,CT 45个,MRI 30个(P<0.01);髋臼病变并骨质疏松,CT 49个,MRI 35个(P<0.01).MRI显示51个关节积液.其他影像学表现两者类似.结论:骨髓水肿,“线样征”是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特征性表现.骨小梁结构模糊、中断、碎裂骨折、皮质塌陷及骨质疏松改变CT优于MRI.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坏死CT与MRI诊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CT与MRI征象,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1月经临床病例证实的36例60个股骨头坏死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分析其诊断方法及临床价值。结果:Ⅰ~Ⅱ期共30个股骨头,CT检查16髋未见明显异常征象,14髋发现条带状和斑片状高密度硬化及局部囊变等征象。MRI检查均表现为不等的片状或线状高信号,并伴有少量关节腔内积液。Ⅲ期:17个股骨头,CT发现有16髋骨小梁缺失以及细小囊性变形成,而MRI发现17髋,表现为骨小梁缺失,部分呈长T1、T2信号。股骨头塌陷13例,CT发现12例,MRI发现13例。结论:MRI检查股骨头坏死,能提供其不同时期的影像特征,并可做出准确的判断,是临床检查股骨头坏死的一种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MRI所见对应的病理表现. 资料与方法 20例患者的28个坏死股骨头MRI表现与大体切片、组织病理做对照研究. 结果 MRI能准确显示大体标本相对应层面上股骨头坏死区、周围的增生反应区和病灶外正常区,增生反应区包绕坏死区.MRI上28个股骨头坏死区5个为脂样型信号、3个为液样型信号、11个呈纤维型信号、9个呈混杂型信号,坏死区不同的信号对应不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结论 MRI能准确地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MR信号可反映病变的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9.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MRI诊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动物模型,将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探讨早期ANFH的病理变化和删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成年新西兰兔36只,随机均分成三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B、C组为实验组,B组:单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kg/d连续7天,间隔两周再重复一次。C组;马血清与激素共用,先静脉注射马血清10g/kg,间隔2周再重复一次;继之重复B组给药。之后4、8、16、26周后分别从3组随机各取3只,先拍X线平片再进行删,然后取双侧股骨头做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兔股骨头第8周T1WI信号强度明显降低,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对应病理改变为骨髓水肿,骨髓腔内少量出血和少量骨细胞坏死。16、26周T1WI信号强度增高,病理显示骨髓脂肪细胞肥大并融合成大泡状,大量骨细胞坏死,骨小梁变细、中断。16、26周兔股骨头X线平片示骨质稀疏,骨小梁模糊。C组上述变化较B组显著。结论:1.采用马血清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共用,比单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更易诱导出较典型的ANFH动物模型。2.删能够较全面反映早期激素性ANFH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磁共振STIR序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MRI普查后STIR序列显示不同程度骨髓水肿及关节积液,而常规T1WI及T2WI未明确提示ANFH特征性改变的18例临床高危患者4~6个月后复查,对其影像征象进行分期和对比性分析。结果复查后有14例患者(共25部位股骨头)可诊断为Ⅰ~Ⅱ期ANFH,病变部位与MRI初次检查时STIR序列所显示的骨髓水肿部位基本一致。结论 MRI在检测ANFH病变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STIR序列对ANFH的早期诊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