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研究原发性肺癌供血动脉的三维影像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63例行64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至少1支支气管动脉(bronchial artery,BA)清晰显示的病例,包括原发性支气管肺癌43例(其中明确病理学证实37例,临床综合诊断6例)及正常对照20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 ren-def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肺癌供血动脉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43例原发性肺癌中,全部肿块均可见BA供血,其中8例合并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所有供血BA的起源、数目、内径等三维形态学特征均得到清晰显示,其中单支供血型22例(51.2%),8例表现为供血BA主干不同程度扩张迂曲,14例表现为供血BA主干及分支均扩张迂曲,走向或走行至病灶内;多支供血型13例(30.2%),表现为2支或多支BA供血病灶,相互交通吻合形成血管网;多种动脉供血型8例(18.6%),表现为BA和肺外体循环动脉向同一病灶供血.结论 原发性肺癌以BA供血为主,可合并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64层螺旋CTA能安全、清晰地评价肺癌供血动脉的三维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咯血患者行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造影并以DSA作对照评价其敏感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大咯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大咯血患者利用16层螺旋CT进行血管造影,并分别在DSA下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将其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0例支气管扩张或慢性炎症以及8例肺癌的咯血患者均显示有支气管动脉的异常,表现为支气管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扩张、迂曲以及远端血管网的形成,部分有肺外体循环参与供血。2例CTA阴性表现中,经DSA血管造影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动脉扩张并移位。CT支气管动脉造影和传统DSA血管造影符合率为95.8%。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显示咯血患者扩张的支气管动脉、其所在位置及数量等信息有助于对再次咯血的预测和指导介入治疗,其无创、方便值得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研究咯血相关血管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因反复或大量咯血行胸部增强扫描的病例,包括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3例,支气管扩张(以下简称支扩)或慢性炎症21例,支气管肺癌合并支扩2例,肺内血管畸形2例,肺隔离症3例,采用容积显示(volume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后处理技术对咯血相关血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肺癌、支扩及慢性炎症36例中,供应病灶的支气管动脉均显示异常,15例伴有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供应病灶的动脉共117支,其中支气管动脉占71.8%(84/117),10支存在异位起源,肺外体循环动脉占28.2%(33/117),其来源和数目与病灶所处位置、累及范围及胸膜病变密切相关;肺动静脉瘘1例,表现为瘤样扩张的血管囊及与其相连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支气管动脉畸形1例,表现为丰富的支气管动脉血管网伴多个动脉瘤形成;肺隔离症3例,表现为肺外体循环动脉异常分支供血病灶。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提供咯血供血动脉的来源、数目等详细数据,有效评价咯血相关血管的三维影像特征,在咯血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秀梅 《中外医疗》2015,(6):177-178
目的:对肺部慢性炎症与原发性肺癌供血动脉CTA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肺部慢性炎症患者作为慢性肺炎组、以30例原发性肺癌作为原发性肺癌组,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以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的支气管动脉内径、慢性肺炎组与肺癌组的体外循环供血率。结果慢性炎症组、肺癌组与对照组的支气管动脉的内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炎症组肺体外循环动脉供血率为46.67%,肺癌组肺体外循环动脉供血率为16.67%,慢性炎症组显著高于肺癌组(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扩张普遍存在于肺部慢性炎症及原发性肺癌中,尤其肺部慢性炎症的支气管扩张更明显,两者的供血动脉CTA表现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MSCTA)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omatomSensation16螺旋CT机,对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MSCTA检查及肝动脉DSA造影,并行介入治疗。结果:MSCTA共检出变异动脉4支,肿瘤供血动脉25支,肿瘤染色18例,肿瘤血管17例。门静脉癌栓6例,动静脉分流5例,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6例。MSCTA漏诊1例(肝癌有膈下动脉参与的肿瘤供血)。以DSA为标准,MSCTA在检出肝癌供血动脉方面的准确性为96.2%(25/26)。MSCTA显示肿瘤供血血管、肿瘤染色、肝动脉变异与DSA有高度的相关性。结论:16层MSCTA能准确显示腹腔动脉变异、肿瘤供血动脉、肿瘤血管和血管受侵、动静脉分流等指征,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多已严重侵犯周围组织结构或转移.了解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与周围组织的空间解剖结构关系、肿瘤供血支气管动脉及其他异常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动脉来源,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作用.作者分析了2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16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癌的评价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3例经临床确诊的肝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将动脉期、门脉期图像经后处理取得血管成像,其中23例患者同时行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肝癌的MSCTA表现,以DSA和手术及综合影像结果对照。结果:MSCTA能够清晰显示肝癌供血动脉形态、起源,并显示瘤体内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MSCTA显示肿瘤供血动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5%、97.50%。可清晰显示肝动脉1~2级肿瘤供血血管,对肝动脉3级分支供血血管显示欠佳。结论:MSCTA能够提供大量关于肝癌肿瘤供血动脉和门静脉受侵信息,可作为肝癌治疗前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慢性炎症及肺癌支气管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的影像学特点,为肺慢性炎症与肺癌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接受多层螺旋CT胸部增强扫描患者108例,根据纤维支气管镜、经皮穿刺活检及临床其他综合检查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肺炎组及肺癌组。原始扫描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通过横断位、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分别观察各组支气管动脉形态、走行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三组病例VR像支气管动脉显示率分别为72.4%、83.6%和86.4%,MIP像分别为82.5%、90.3%和93.7%,MPR像为80.5%、89.6%和91.3%,慢性炎症组及肺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支气管动脉内径分别为1.57±0.02mm、2.28±0.04mm和2.04±0.03mm,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在肺慢性炎症和肺癌时CTA影像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在二者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肝脏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o-matom sensation 16螺旋CT机,对126例患者行MSCTA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96例,肝脏血管瘤18例,肝囊肿12例。23例有DSA结果对照。结果:96例原发性肝癌中,MSCTA显示肿瘤染色61例,肿瘤血管58例,肿瘤供血动脉53例,24例供血动脉增粗、僵直,门静脉癌栓38例,肝动-静脉分流26例。23例有DSA对照,MSCTA显示肿瘤供血血管与DSA有高度的相关性。18例血管瘤中出现肿瘤血管10例,肿瘤染色18例,5例血管瘤和3例肝囊肿引起邻近血管移位。结论:16排MSCTA能准确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血管和血管受侵、动静脉分流等指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曲面重建在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分别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并使用Syngo CT workplace软件的3D功能进行曲面重建(CPR),以DSA为金标准,对比分析MSCTA CPR和DSA肿瘤供血动脉、肿瘤供血动脉来源、肝动脉变异的诊断效能。结果:以DSA为金标准,MSCTA CPR对肿瘤供血动脉分级的诊断效能与DSA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 CPR对肿瘤供血动脉来源的诊断效能与DSA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 CPR对肝动脉变异的诊断效能与DSA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 CPR作为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对肿瘤供血动脉、肿瘤供血动脉来源、肝动脉变异具有较高的诊断效率,可为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史怀泽敬畏生命的理论对于协调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这一理论本身的不足和局限,其并不能作为医学伦理学的生命观。但可借鉴、吸取其尊重生命的成份,丰富和完善医学伦理学关爱生命、护卫生命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7.
Helmets for bicyclists--another first for Victor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发展医疗、教育与科学,是提升医院综合实力的根本要素.医疗水平影响医学教育发展,教育科研对提高医疗水平具有推动作用."医疗是医院的今天,教育是医院的明天",教育在医院可持续性发展中的重要性已成为人们共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