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mpoietin,Epo)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各种脑细胞中均有Epo及Epo受体的表达,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Epo主要通过神经营养,减少DNA断裂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抗兴奋性一氧化氮(NO)形成,阻止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与抗炎症反应,并调节突触内神经递质传递等实现对脑损伤的保护,从而起到内源性保护和重塑。Epo还能通过血脑屏障,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凋亡相关蛋白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120只7 d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HIBD组(n=56)、rhEPO治疗组(n=56).后两者根据处死时间分为:3 h组,6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3 d组,7 d组,每组8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HIF-1α、Survivin的表达,用TUNEL法对细胞凋亡指数(AI)进行检测.结果 HIF-1α的表达在缺氧缺血后3 h即增强,12 h达高峰,后逐渐降低(P<0.01);Survivin在缺氧缺血后12 h开始增高,7 d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除3 h、6 h组,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AI 值在缺氧缺血后6 h增加,7 d明显增高,除3 h组,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IBD组相比,rhEPO治疗组12 h、24 h、48 h、3 d的HIF-1α表达明显减少(P<0.05),12 h、24 h、48 h、3 d的Survivin表达明显增高(P<0.05),细胞AI值24 h、48 h、3 d、7 d明显降低(P<0.05).结论 EPO可通过降低HIF-1α的表达和提高Survivin的表达,从而减少HIBD后的细胞凋亡,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缺血性脑损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有多种,如抗细胞凋亡和清除自由基等。此外,EPO能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透过血脑屏障,这是许多神经营养因子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其临床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脑组织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变化及促红细胞细胞生成素(EPO)对其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EPO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新生7 d 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HIBD组、rhEPO治疗组,每组根据不同时间点又分为5个亚组:6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每组8只,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组脑组织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Caspase-9的表达在缺氧缺血6 h即增强,12 h时逐渐升高,24 h~72 h维持在高峰水平(P<0.01);Caspase-3的表达也在缺氧缺血6 h即增强,12 h时逐渐升高,24 h~48 h达高峰,72 h稍有降低(P<0.01);rhEPO治疗组各时间点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较HIBD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Caspase-9和Caspase-3参与了新生大鼠脑组织HIBD的发生发展过程,EPO可能通过降低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只局限于治疗贫血.研究表明EPO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有广泛表达,并参与心肌保护,可能与其抗凋亡机制及磷酸肌酸-3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介导相关.这将在以后为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元凋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元凋亡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神经元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一氧化氮作为迄今发现的第一个气体信息分子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分泌的内源性细胞因子,近来的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也存在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并在脑缺血中起保护作用。本文对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产生、结构及其在脑缺血中的保护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只局限于治疗贫血.研究表明EPO及其受体在心血管系统有广泛表达,并参与心肌保护,可能与其抗凋亡机制及磷酸肌酸-3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介导相关.这将在以后为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在缺血性脑损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有多种 ,如抗细胞凋亡和清除自由基等。此外 ,EPO能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透过血脑屏障 ,这是许多神经营养因子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 ,其临床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衍生肽又称螺旋B表面肽(helix B surface peptide,HBSP)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2只200~25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n=18)、缺血/再灌注(I/R)组(n=18)、EPO组(n=18)、HBSP组(n=18)及HBSP+LY294002(PI3k特异性抑制剂)组(n=10)。于灌注前5 min,于EPO组及HBSP组大鼠的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重组人EPO(rhEPO;3 000 U/kg,4 ml/kg)及生理盐水HBSP(60μg/kg,4 ml/kg)。颈动脉插管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小动物超声分别检测24 h、1周后大鼠心功能。用TTC-EB双染测定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I/R组相比,EPO组和HBSP组再灌注后大鼠心脏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以及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明显改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S)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显著增加(P<0.05),同时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HBSP组Akt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5)。HBSP+LY294002组与HBSP组相比,Akt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高(P<0.05)。HBSP组与EPO组间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别。结论:HBSP能够显著抑制I/RI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减少梗死面积,明显改善心功能,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特异性作用于红系祖细胞的造血生长因子.最近的研究表明,EPO对卒中后脑损伤具有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主要机制包括神经营养、抗神经细胞凋亡、抑制继发性炎症反应、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维持血管完整性和促进血管生成、促进神经发生以及抗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心肌缺血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比较24、48 h及1周后血清肌钙蛋白(cTnI)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TF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EPO治疗组大鼠于24、48 h及1周的cTnI水平分别为(10.05±0.81) μg/L、(8.67±0.63) μg/L和(1.36±0.59)μg/L,而对照组相应时间的cTnI水平分别为(11.87±1.19)μg/L、(10.12±0.78)μg/L,和(2.34±0.6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在24、48 h和1周时分别为(1.56±0.09)nmol/L、(1.34±0.18)nmol/L和(1.12±0.10)nmol/L,而对照组心肌组织存相对应时间的MI)A含量分别为(2.02±0.14)nmol/L、(1.84±0.20)nmol/L和(1.61±0.11)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治疗组大鼠于24、48 h及1周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梗死面积/心室肌总面积)分别为30.33%±2.02%、26.25%±3.81%和27.18%±5.15%,而对照组相应时间的心肌梗死面积比例分别为41.11%±1.65%、36.25%±1.85%和38.58%±3.09%,治疗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PO对大鼠心肌急性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自由基及钙超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元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发现 ,神经元凋亡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神经元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 ,而一氧化氮作为迄今发现的第一个气体信息分子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神经元凋亡 ,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分泌的内源性细胞因子,近来的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也存在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并在脑缺血中起保护作用。本文对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的产生、结构及其在脑缺血中的保护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抗凋亡、阻断谷氨酸兴奋毒性、阻止NO生成、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血管生成等。促红细胞生成素可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内,提示将其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可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除了具有造血活性外,还具有抗凋亡等广泛的组织保护活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物———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不表现任何促红细胞生成活性,不能与经典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结合,但可通过新发现的一种受体EPOR-βcR(由EPOR和βcR形成的异源二聚体)起到与EPO类似的组织保护作用。与EPO不同,CEPO无明显的造血活性,CEPO的抗凋亡保护作用与其改善组织重塑及抑制瘢痕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研究认为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作用广泛的细胞保护剂,体内许多器官和组织包括心脏都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它可以减轻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的损伤,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和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从而使其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内皮素与围产儿缺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逯军 《山东医药》2005,45(22):7-8
目的 探讨脐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内皮素(ET-1)与围产期胎儿、新生儿缺氧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新出生54例高危儿脐血EPO与ET-1,并与14例健康顺产儿进行对照。结果 羊水Ⅲ度浑浊组及先兆子痫/子痫组脐血EP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新生儿窒息组E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先兆子痫/子痫组脐动脉血pH值与正常顺产组脐动脉血pH值差异显著(P〈0.01)。先兆子痫/子痫组EPO水平与pH水平显著负相关(r=-0.984,P〈0.01)。新生儿窒息组脐血ET-1水平与5min Apgar评分值呈显著负相关(r=-0.9,16,P〈0.01)。结论 脐血EPO在提示围产儿亚急性、慢性缺氧.ET-1在提示围产儿急性缺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及2-甲氧基雌二醇(2ME2)干预后对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趋势的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2ME2对HIBD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方法 将7 d龄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及2ME2干预组.其中后两组又根据HIBD后处死动物的时间不同随机分为7个亚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对各组新生大鼠脑组织HIF-1α和Caspase-3的表达进行检测及用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HIF-1α正常情况下低水平表达,HIBD后12 h达高峰,后逐渐降低;Caspase-3表达于HIBD后6 h明显升高,2 d时达高峰;细胞凋亡指数于HIBD后3 h升高,随着观察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2ME2干预后各时间点HIF-1α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均较HIBD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BD后HIF-1α表达增高,诱导细胞凋亡,促进了HIBD的进展;2ME2干预后,抑制了HIF-1α的表达,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研究发现,神经元凋亡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神经元死亡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一氧化氮作为迄今发现的第一个气体信息分子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脑缺氧缺血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一氧化氮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