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注射内毒素后4及8h,心肌细胞细胞浆蛋白激酶C活力明显降低,其细胞膜蛋白激酶C活力显著增加;注射内毒素后0.5及4h,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浆蛋白激酶C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细胞膜蛋白激酶C活力显著增高。提示内毒素休克早期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蛋白激酶C被激活,后期心肌细胞蛋白激酶C被激活。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mase C,PKC)活性变化规律。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糖尿病组(B组),分别于4、6周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肾脏PKC活性;同时测定尿蛋白、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及肾脏肥大指数,对肾脏组织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PKC活性升高与肾质量/体质量、尿蛋白排泄率呈相关关系,且与肾功能下降及组织学改变具有时间一致性。结论 PKC活性  相似文献   

3.
我们观察了新生大鼠体内注射内毒素后血一氧化碳(CO)的动态变化,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模型:采用本研究室建立的新生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1],健康Wista新生大鼠25只,鼠龄10天,体重16~24g,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接受以下处...  相似文献   

4.
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蛋白激酶C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肺动脉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变化.方法 建立野百合碱诱导的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采用同位素标记的放射活性测定法检测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肺动脉蛋白激酶C的活性.结果 随着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进展,大鼠肺动脉PKC总活性和胞浆PKC活性先是逐渐上升,而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5),但胞膜PKC活性和PKC活性的膜质比持续上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PKC活性的上调和PKC的转位活化可能参与了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内毒素休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机制。方法:大鼠经股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mg/kg或5mg/μg,监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在动物死亡时或注药6h后取胸主动脉制备HE染色切片和电镜切片,镜下观察。结果:各组标本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光镜下未见明显病变,电镜下LPS组出现囊泡减少,密斑、密体减少,10mg/kg LPS组部分细胞出现早期凋亡的表现。结论:内毒素休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囊泡与密斑、密体的减少可能导致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6.
血必净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肌TNF-α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洁  姜虹  朱也森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1020-1022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旨在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休克大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的影响,为临床脓毒症休克的复苏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Wistar成年雄性大鼠65只,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5只)、内毒素组(15只)、治疗组1(15只)和治疗组2(15只);采用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方法制备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腹腔注射LPS15mg/kg,注射完毕后即刻内毒素组大鼠予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0ml/kg抗休克治疗,而治疗组1和治疗组2则分别皮下注射血必净注射液5ml/kg和10ml/kg,正常对照组大鼠经腹腔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大鼠按不同时相(腹腔注射后30min、2h、6h)分为3个亚组,在不同时相点留取股静脉血标本以及心室肌标本,通过ELISA法测定TNF-α值.结果:内毒素组大鼠静脉血标本于30min时间点出现TNF-α值高峰,2h和6h时有所下降,其中30min的TNF-α值与正常组及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1.内毒素休克可导致心肌细胞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TNF-α的分泌高峰出现.2.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加重心肌本身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损伤.3.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抑制TNF-α的分泌和表达,减轻心脏本身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正常对照者的红细胞胞膜、胞浆PKC活性。结果: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胞膜中PKC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心绞痛患者略高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但差异不显著;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胞浆中PKC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心绞痛略高于急性心肌梗塞组,但差异不显著。结论:PKC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脑组织蛋白激酶C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流致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的规律及其参与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Wistar大鼠4血管闭塞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流致PKC活性(用磷基转移法测得PKC活性)变化的规律,结合既往的研究讨论PKC活性改变参与神经元损伤的机制。结果:脑缺血/再灌流可以致膜性PKC活性明显增加,同时胞浆PKC活性明显下降。结论:脑缺血/再灌流可以致PKC移位激活,PKC移位激活参与脑损伤的  相似文献   

9.
10.
高血压心肌肥大大鼠心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的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肥大的细胞内信息传递途径。方法:选用120 ̄140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n=6):(1)高血压组:制作腹主动脉狭窄和高盐摄入性高血压模型;(2)对照组:除不结扎腹主动脉和常规喂养外,其余操作同高血压组。饲养30d后,采用胶内髓磷脂硷性蛋白原位磷酸化法测定心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以^32P放射活性表示,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回归作统计学处理。结果:高  相似文献   

11.
武双平  葛华 《上海医学》2004,27(8):594-596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PKC)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87例心绞痛(AP)患者、9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90名健康对照(HC)者的血小板胞膜、胞浆PKC、胞浆PKC抑制剂(PKCI)活性和红细胞胞膜、胞浆PKC活性。结果 AP组和AMI组血小板胞膜中PKC活性明显高于HC组,其中AP组与HC组比较,增高62.6%(P<0.01);AMI组与HC组比较,增高41.2%(P<0.01);AP组与AMI组比较,增高14.2%(P<0.05)。AP组和AMI组血小板胞浆中PKC活性明显低于HC组。其中AP组与HC组比较,下降36.6%(P<0.01);AMI组与HC组比较,下降23.9%(P<0.01);AP组与AMI组比较,下降16.7%(P<0.05)。AP组和AMI组血小板胞浆中PKCI活性明显低于HC组。其中AP组较HC组下降52.9%(P<0.01),AMI组较HC组下降26.0%(P<0.01)。AP组及AMI组红细胞胞膜中PKC活性明显高于HC组。其中AP组与HC组比较,增高33.6%(P<0.01);AMI组与HC组比较,增高31.8%(P<0.01)。AP组及AMI组红细胞胞浆中PKC活性明显低于HC组,AP组较HC组降低27.2%(P<0.01),AMI组与HC组比较,降低21.9%(P<0.01)。结论 PKC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肥大的细胞内信息传递途径。方法:选用120~140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n=6):(1)高血压组:制作腹主动脉狭窄和高盐摄入性高血压模型;(2)对照组:除不结扎腹主动脉和常规喂养外,其余操作同高血压组。饲养30d后,采用胶内髓磷脂硷性蛋白原位磷酸化法测定心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活性,以32P放射活性表示,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回归作统计学处理。结果:高血压大鼠心肌MAPK活性较对照组升高约1倍(P<0.01),与血压呈正相关(r=0.66,P<0.05),与左心室肥大程度呈正相关(r=0.92,P<0.01)。结论:高血压心肌肥大的细胞内信息传递途径可能涉及MAPK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逼尿肌不稳定(DI)大鼠逼尿肌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变化.方法建立DI大鼠模型,原代培养逼尿肌稳定(DS)及DI大鼠逼尿肌细胞,分别检测这两种细胞胞浆和胞膜PKC活性.结果DS、DI组大鼠逼尿肌培养细胞胞浆PKC活性分别为(5.10±0.67 )、(5.15±0.41)pmol·min-1·mgprotein-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胞膜PKC活性分别为(1.21±0.17 )、(1.92±0.24)pmol·min-1·mgprotein-1,DS大鼠较DI大鼠显著降低(P<0.01).结论DI大鼠逼尿肌细胞胞膜PKC发生了由胞浆向胞膜的转运激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与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剥脱术后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关系。方法:将剥脱术后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6),分别于术后7天和14天时处死取材,其血管条分别做3H-TdR参入和MAPK活性测定,并与假手术组相比较。结果:剥脱术后7天和 14天与假手术组相比,3H-TdR参入分别是后者的 2.6倍和 2. 0倍(P<0. 01),MAPK活性分别为 7.6倍和 2. 4倍(P<0.01)。结论:大鼠胸主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后血管SMC发生增殖,同时MAPK活性明显升高,说明MAPK与内皮损伤后的血管壁SMC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及蛋白激酶C抑制剂(PKCI)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2例心绞痛患者(AP)、4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4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胞浆PKC及PKCI活性,血小板胞膜PKC活性。结果: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胞浆中PKC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心绞痛组低于急性心肌梗塞组,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胞浆中PKCI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心绞痛组低于急性心肌梗塞组;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胞膜PKC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心绞痛组高于急性心肌梗塞组。结论:PKC可能与冠心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据《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年7月23卷第7期报道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呼吸病研究所刘凌志等,为探讨肺间质纤维化时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变化,应用放射活性测定法,对9名健康者和15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AM)的PKC活性进行了检测。 结果发现,IPF患者BALF中AM总PKC活性、胞质和胞膜PKC活性均明显高于健康肴(P<0.01、P<0.05),AM的总PKC活性与BALF中细胞总数呈正相关(P<0.01);胞膜部分PKC活性也与BALF中细胞总数呈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PKC作为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探讨红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对锚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γ-产标记和免疫沉淀法检测锚蛋白磷酸化情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方法观察PKC和锚蛋白的细胞内分布情况;利用红细胞变形仪测定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测量红细胞衍射斑的长短轴之比表示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PKC激活剂佛波酯(PMA)处理实验组红细胞1min、5min、10min、30min、1h、2h,PMA处理后即刻发生锚蛋白的磷酸化、PKC和锚蛋白细胞内同步移位及共分布现象,磷酸化高峰值和发生这种分布改变的红细胞百分率于30min达最高。PMA处理的红细胞在不同切应力(50,100,200,300N/m^2)下,其变形指数都于30min达最大;不同切应力下的变形指数都与发生PKC和锚蛋白细胞内同步移位的细胞百分率显著负相关。结论红细胞PKC活化后可以对锚蛋白进行磷酸化,并引起锚蛋白和PKC发生细胞内同步移位和共分布,这可能是造成红细胞变形性发生改变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二尖瓣病变患者左房心肌总蛋白激酶 C(PKC)活性及 PKCα、β亚类含量与心房颤动(AF)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35例患者分为四组 ,A组 :二尖瓣狭窄 (MS)伴 AF;B组 :为窦性心率 (SR)的二尖瓣狭窄 ;C组 :二尖瓣关闭不全 (MR)伴 AF;D组 :为 SR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分别检测各组总 PKC活性及 PKCα、PKCβ亚类含量。结果 各组间总 PKC活性无明显差异 (P>0 .0 5 )。伴有 AF的二尖瓣病变患者 (MS或 MR)其左房心肌 PKCα含量低于 SR的二尖瓣病变患者 (MS或 MR) ;而 PKCβ含量却高于 SR的二尖瓣病变患者 ,但上述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处理的显著性水平 (P>0 .0 5 )。结论 左房心肌总 PKC活性与二尖瓣病变患者 AF发生的关系不明显 ,但左房心肌 PKC亚类含量水平的变化与 AF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中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实验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糖尿病2周组(DM2)和糖尿病4周组(DM4)。断头处死,分离肾小球,提取纯化胞浆及胞膜蛋白,利用(1—32P)ATP底物磷酸化的方法检测胞浆及胞膜PKC活性。用免疫组化和400倍光镜检测VEGF在各组大鼠肾脏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细胞内总的PKC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胞浆PKC活性略有下降,相差不显著;肾小球细胞膜PKC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膜结合PKC百分比显著增加,且细胞膜PKC活性与肾脏肥大指数及Ccr呈正相关。糖尿病组VEGF的表达多于正常对照组。肾小球细胞膜PKC活性与肾组织VEGF的表达正相关。结论高血糖慢性刺激可引起肾小球PKC活性增高,并诱导VEGF的高表达。PKC的激活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测定内毒素休克时新生大鼠血清TNF -α ,心肌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探讨内毒素休克新生大鼠心肌改变的部分发生机制。方法 :健康 7d龄新生大鼠12 6只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4 2只。对照组 :腹腔注入与其它 2组等量的 0 .9%氯化钠液 0 .1ml;内毒素 (LPS)组 :腹腔注射LPS(5mg/mg) ;治疗组 :于注入内毒素后立即分别注入地塞米松 (Dex) 10mg/kg。于 0 ,1,2 ,4 ,6及 2 4h随机选取 7只断头取血 ,测定血清TNF -α ,心肌MDA及SOD的浓度 ,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LPS组血清TNF -α ,心肌MDA明显升高 (P <0 .0 1) ,SOD明显降低 (P <0 .0 1)。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空泡变性 ,心肌纤维断裂。Dex组血清TNF -α ,心肌MDA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SOD部分降低 ,心肌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TNF -α ,MDA及SOD均参与了内毒素休克心肌损害的病理变化过程 ,Dex能抑制TNF -α及MDA的产生 ,提高SOD的活性 ,对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