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管插管病人3种胃管置入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病人3种不同胃管置入方法 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ICU 261例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插管组(A组)、导丝导引组(B组)和牵拉气管组(C组)各87例.观察并比较一次插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插管前后心率(H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呛咳及鼻咽黏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B组为83.91%,高于A组的70.11%;C组为98.85%,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时间、操作总时间比较,C组较A组、B组缩短(均P<0.01),B组较A组延长(P<0.01).置管后HR、SpO2与各自置管前相比,C组无明显变化,A组、B组均明显降低(均P<0.01).置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呛咳及鼻咽黏膜出血发生率,C组均低于A组、B组(P<0.05).结论 对气管插管病人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的同时置入胃管,准确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将105例ICU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5例,A组常规置管组,B组气囊放气,C组牵拉气管,比较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P0.01)。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镇静状态下牵拉气管同时置入胃管的方法,安全可靠、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昏迷患者胃管插入的新方法.方法 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昏迷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抬高床头15~20.及中心静脉置管导丝导入法插入胃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去枕后仰位插入胃管.结果 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0%,总插管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一次成功率为33.3%,总插管成功率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所用时间为(9±3)min,对照组所用时间为(12±7)min,二者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昏迷患者改变常规的去枕后仰位为抬高床头15~20.及中心静脉置管导丝导入法插胃管能明显提高胃管插入的成功率,所用时间明显缩短,能减少因反复插胃管所致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三种胃管置入方法临床应用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种胃管置入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对传统法(A组)、沙氏导丝内置法(B组)、鼻咽部麻醉联合沙氏导丝内置法(C组)置入胃管的清醒病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病人准备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咽喉不适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病人中,B、C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为100%,明显高于A组(76·7%);B、C组平均置管时间较A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C组病人准备时间较A、B组长;A组恶心呕吐严重程度发生率较B、C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组病人咽喉不适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为43·3%,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沙氏导丝内置法与鼻咽部麻醉联合沙氏导丝内置法均能显著提高胃管置入的成功率,沙氏导丝内置法操作简便易行,鼻咽部麻醉联合沙氏导丝内置法能明显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适用于脑出血昏迷病人的胃管置入方法。[方法]选择脑出血昏迷病人120例,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常规方法置管,B组采用侧俯卧位置管法,C组采用喉镜直视下置管法。比较3组病人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置管时间。[结果]B组和C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B组的置管时间少于A组和C组。[结论]侧俯卧位置管法的置管成功率高,能够缩短置管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于脑出血昏迷病人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用于急性中毒昏迷患者胃管置入的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中毒昏迷患者按照入院时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使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观察组48例使用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留置胃管,即将冷冻后胃管置入10~15 cm时,助手向上提拉双侧下颌角,托起舌根部,向下压下颌,置管护士感觉阻力消失,即旋转胃管180°,使管端偏离气管,胃管头端弯曲的方向指向咽后方,管端沿着咽后壁滑行,轻柔地将胃管插入。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三步法联合速冻胃管可有效地提高急性中毒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导丝胃管在昏迷患者鼻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昏迷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带导丝的胃管,对照组使用普通胃管,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置管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鼻饲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带导丝的胃管明显的提高了昏迷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减少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胃管置入法在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收治于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常规A组(n=100)、改良B组(n=100)、改良C组(n=100)。常规A组采用传统方法置胃管,改良B组采用呋麻液联合丁卡因置胃管,改良C组经口腔置胃管。观察3组患者置管的不良反应、置管时间及一次性成功率、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 B组、C组置管不良反应次数、置管时间均少于A组,一次性置管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舒适度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胃管经口腔插入及1%呋麻液滴鼻联合1%丁卡因喷于双鼻孔及口咽部这两种方法均可减少置管不良反应及置管时间,提高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一次性插管率,由于l%丁卡因喷于双鼻孔及口咽部方法不适宜用于易感体质、年老体弱患者,口腔插入舒适度低于鼻腔置入,因其操作简单易行,有药物过敏史、鼻中隔偏曲、鼻腔狭窄、年老体弱等特殊情况的患者也可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2种胃管放置方法 在CT仿真小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接受CT仿真小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胃镜引导下放置胃管至十二指肠降部组(简称A组)21例和斑马导丝辅助下经鼻将胃管放置于十二指肠降部组(简称B组)35例,比较2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置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X2检验.结果 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33.3%,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82.9%,B组显著高于A组;置管过程中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 斑马导丝辅助下,经鼻放置胃管于十二指肠降部方法 操作简便、省时,患者痛苦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七氟醚麻醉诱导下胃管置入以及将斑马导丝作为胃管管芯的可行性(斑马导丝选用泌尿外科经皮肾镜手术后废弃的导丝).方法 将需要留置胃管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在七氟醚吸入全麻下斑马导丝引导下胃管置入;对照组按常规置入胃管.比较2组置管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和人均置管时间.结果 实验组置管前和置管时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比较无显著波动,而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波动明显.置管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麻醉诱导下置胃管是一种理想的无痛苦置胃管操作方法.斑马导丝管芯胃管在麻醉状态下置入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11.
导丝引导下胃管置入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颖 《天津护理》2011,19(5):266-267
目的:提高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管成功率。方法:将45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需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行导丝引导下胃管和传统胃管插管,观察插管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结果:试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导丝引导下置胃管,可提高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插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后胃管留置困难的原因,探讨有效的置管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插管后需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的胃肠营养管导丝置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胃管。对2组置管平均时间及置管一次性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置管平均时间为(2.5±0.6)min,对照组为(5.3±1.2)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为100%(30/30),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率43%(1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置导丝引导法置胃管成功率高,是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洁 《全科护理》2016,(16):1688-1689
[目的]探讨昏迷气管切开病人留置胃管方法。[方法]将116例昏迷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置胃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置胃管法。比较两组留置胃管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成功率为91%,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置胃管法,简单易行,省时方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传统置胃管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置管法对神经外科已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胃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已行气管切开且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共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方式,试验组采用改良置管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胃管置管的成功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成功情况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区别于常规的体位,通过一段一段缓慢前进的方式柔和插入胃管,可以有效提高置管的成功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全麻下胃管置入的成功率。方法:对58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全麻后置入胃管,其中A组29例直接置入普通胃管;B组29例以“J”型导丝支撑胃管后置入。比较两组置管芳法的一次成功率。结果: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2.07%;B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6.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全麻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根据需要采用导丝支撑法置入胃管,能明显提高胃管一次置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应用造影导丝引导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需留置胃管的昏迷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插管及胃管内置造影导丝引导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一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造影导丝引导留置胃管可提高昏迷患者胃管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加导丝利多卡因在昏迷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人工气道的100例住院昏迷患者按留置胃管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去枕头后仰体位留置胃管;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加导丝利多卡因置管法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体位加导丝利多卡因为昏迷人工气道患者置胃管,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不良反应轻,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斑马导丝引导下置入三腔喂养管对上消化道狭窄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3例上消化道狭窄患者,随机分为A组(n=21,经胃镜活检孔插入鼠齿钳置入三腔喂养管)和B组(n=22,经黄斑马导丝引导下置入三腔喂养管),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A组置管时间为(27.43±6.68)min,高于B组置管时间[(8.95±2.5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9,P0.05)。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57.1%(12/21),低于B组的置管成功率[95.5%(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0,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9%(9/21),明显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13.6%(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0,P0.05)。结论经胃镜黄斑马导丝引导三腔喂养管应用于上消化道狭窄患者置管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全麻气管插管后置胃管困难的患者,探讨组合胃管置入法在全麻困难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全麻后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组合胃管置入法,对照组采用昏迷患者胃管置入法,比较两组胃管置入一次性成功率、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平均为(2.4±0.7)min,对照组置管时间平均为(5.2±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100%(20/20),对照组成功率为45%(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中全麻胃管置入困难者,优选组合胃管置入法,此方法不仅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并且操作简单易于为年轻护士掌握,提高了医生满意度,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建立人工气道后昏迷患者胃管置人方法,以提高插胃管成功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建立人工气道后需要置入胃管的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传统插胃管方法进行,观察组采用导丝加利多卡因进行插管操作。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过程中烦躁呛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导丝加利多卡因能提高人工气道昏迷患者置胃管成功率,置管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