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微柱凝胶技术在婴幼儿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婴幼儿输血中的应用。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婴幼儿输血患者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同时用玻片法、试管法及聚凝胺法进行比较。结果589例血型对照两组完全相同,2106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全部相合标本中,微柱凝胶法6例主侧不合,7例次侧不合。结论微柱凝胶法可以取代试管法用于婴幼儿的ABO和Rh(D)血型鉴定;聚凝胺法配血可能导致抗体漏检,为了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应尽可能同时采用微柱凝胶法配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ORTHO Auto 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ORTHO 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对5 041例样本进行交叉配血,并与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试管法比较。结果 (1)200份抗体筛查阴性标本,三种方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完全相符;4 822份抗体筛查阴性标本,全自动血型仪和聚凝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完全相符;(2)19份抗体筛查阳性标本,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分别为:全自动血型仪法19例不相容,聚凝胺法15例不相容,抗人球蛋白试管17例不相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批量配血全自动血型仪耗时最短。结论 ORTHO Auto 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用于交叉配血可以捕捉到十分微弱的抗原抗体反应,敏感性高、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对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新生儿输血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同时与聚凝胺法比较。结果473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全部相合标本中,微柱凝胶法5例主侧不合,7例次侧不合。结论聚凝胺法配血可能导致抗体漏检,为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应尽可能采用微柱凝胶法配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盐水法、聚凝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3种方法对300份血样标本同步交叉配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300份血样中盐水法检出的阳性2例,阳性率为0.67%;聚凝胺法检出的阳性7例,阳性率为2.33%;而微柱凝胶法检出阳性11例,阳性率为3.67%.在检测不完全抗体方面聚凝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盐水法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聚凝胺法操作简便、快速,在出现配血不合的标本时最好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标本纤维蛋白析出对ABO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及抗体筛查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对微柱凝胶法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中出现混合凝集(mf)或弱凝集(+w)的假阳性血标本,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复检,对复检结果无误仍出现弱阳性的血标本采用盐水置换、37℃孵育及2次离心去除纤维蛋白再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结果 69份血浆标本在ABO反定型中出现意外凝集,在交叉配血中出现主侧凝集及抗体筛查阳性。纤维蛋白原测定值为4.3~9.9g/L,凝集强度为(mf)31例,(+w)38例。采用盐水置换、37℃孵育及2次离心去除纤维蛋白,以试管法进行血型复检、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排除了纤维蛋白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论若采用抗凝不充分、纤维蛋白析出的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假凝集。采用去除纤维蛋白后的标本进行检测,可防止或减少假凝集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杨志诚  罗光礼  李萌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2):1612-1613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血型鉴定及抗筛实验2160例,交叉配血548例。结果正反定型不一致206例(其中0~6个月152例、6个月~1岁32例、1~13岁22例),血型鉴定中Rh(-)5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7例,血交叉主侧不合1例,次侧不合2例。结论微柱凝胶试验可作为血型和交叉配血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法在输血科的应用,以更好、安全、有效地指导临床输血。方法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进行血型鉴定2025人次,微柱凝胶卡氏法、聚凝胺法交叉配血1220人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血型鉴定中有8例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39%。在交叉配血中有12例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74%。结论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上灵敏度高,用血量少,操作简便,结果易于保存时间长,使临床输血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优缺点,探讨其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需要输血的4 625例患者分别采用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结果不相合时再用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确认,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结果 在4 625例受血者中,共15例出现交叉配血不合,其中11例两种方法均不合,包括抗-D抗体4例、抗-E 抗体3例、自身抗体4例.聚凝胺法因冷凝集素产生假阳性3例,漏检1例抗-K抗体,准确度为99.9%(4 621/4 625),而微柱凝胶法为100%(4 625/4 625),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各有优缺点,两者结合使用才能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例稀有血型结肠癌患者紧急抢救输血时因不规则抗体存在导致交叉配血困难而采用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标本首次血型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型仪检测血型(微孔板法),并用试管法复查患者血型;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盐水法、聚凝胺法、试管抗人球蛋白法做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结果患者血型为A型,Rh表型为ccDEE型,血清中含有抗-C和抗-e不规则抗体;经过Rh表型筛选,从O型供者中找到Rh表型为ccDEE悬浮红细胞1 U,从浙江省血液中心的A型供者中筛查到Rh表型为ccDEE悬浮红细胞3 U,输注后12 h检测血红蛋白61 g/L,提示输注有效。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贫血症状,无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因不规则抗体存在导致配血困难而又需紧急输血抢救的肿瘤患者,在ABO血型同型无法满足供应时,可筛选O型Rh表型一致且交叉配血试验阴性的供者红细胞输注。  相似文献   

10.
交叉配血试验,过去是单一的盐水配血法,只能检测出血清中的完全抗体;后来发展到抗人球法,酶法,再到聚凝胺配血法,现在又发展到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技术,后几种方法均可检测出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但微柱凝胶技术由于标本用量少,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可较长时间保存等优点。我们自2004年2月-2005年2月对本院输血的病人应用微柱凝胶卡进行Rh血型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评价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应用于献血者血型筛查和盐水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全自动法)对25 554例献血者标本作ABO及RhD血型鉴定、盐水不规则抗体初筛,并与加样仪加样手工比色法(半自动法)作比对实验。ABO正反定型不一致而无法定型、O细胞凝集、RhD阴性的标本送血型红细胞参比实验室鉴定。结果全自动法与半自动法比较,ABO、RhD阴性血型1次准确定型率:99.93%(25 535/25 554)vs99.95%(25 542/25 554)(P>0.05);O细胞凝集阳性率:0.18%(46/25 554)vs0.10%(26/25 554)(P<0.05),经参比实验室确认,盐水不规则抗体分别为43、24例(0.17%vs0.09%,P<0.05);正反定型不符:17例(0.06%)vs10例(0.04%),参比实验室确认,经参比实验室确认2种方法共同拥有亚型5例,亚型漏检各2例(0.01%),余为正常血型(10/17vs3/10,P>0.05)。结论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作ABO、RhD血型筛查的技术相关性好、重复性好;除了全自动化、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等优点外,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更易发现盐水不规则抗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Diana 5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测定参数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与评价。方法 根据国际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颁布的《定量临床实验室方法初步评定试行准则 (EP1 0 T2 )》的要求 ,用Diana 5血液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五分类测定 ,MicrosoftExcel2 0 0 0及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中、高值WBC、RBC、HGB的批内CV<2 % ,低值 <3% ,批间CV <3% ;MCV的批内和批间CV <2 % ;PLT的批内CV <4 .5 % ,批间CV <5 .2 %。WBC、RBC、HGB、MCV的总不精密度 <2 .5 % ,PLT <5 %。WBC、RBC、HGB、HCT、PLT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0 .999、0 .999、0 .998和 0 .995。PLT的最大偏差为3% ,WBC、RBC、HGB、HCT的实测值均等于或接近于靶值。WBC的携带污染率为 1 % ,RBC、PLT <1 % ,HGB、MCV为 0。Neu、Lym、Mon、Eos、Bas与镜检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82、0 .95 6、0 .84 2、0 .5 36和 0 .32 8。结论 Diana 5血液分析仪主要测定参数的线性好 ,精密度和准确度高 ,携带污染率低 ;白细胞五分类结果的重复性好 ,准确性较高 ,能有效发挥仪器的过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利用血气分析仪与便携式血糖仪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相关性与偏倚,并探讨其差异.方法 分别用GEM 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罗氏罗康全型便携式血糖仪及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0例患者的动脉血液标本进行血糖浓度的检测,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处理,观察三者结果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原因.结果 GEM 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罗氏罗康全型血糖仪与日立7080生化仪测定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一实验室的检测系统应进行方法学对比和结果偏差评估,从而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BIRMA-N, a murine monoclonal anti-N antibody of the IgGl subclass, was assessed for suitability as a blood grouping reagent on the Olympus PK7100 automated blood grouping machine. At a selected dilution and over the pH range 5·0·8·0, the antibody performed accurately in this system as confirmed by parallel manual testing of donor blood samples with human anti-N and commercial monoclonal anti-N reagents. These findings show BIRMA-N to be extremely suitable for N typing blood samples in an automated system providing a convenient, objective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large scale typing of the blood donor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Sysmex X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模式在脑脊液和胸腹水标本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8月该院住院患者体液标本341例,其中脑脊液标本138例及胸腹水标本203例,应用Sysmex X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仪器法)和改良牛鲍计数板(手工法)分别分类计数,对两种方法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仪器法与手工法对脑脊液标本有核细胞计数及红细胞计数一致性较好(ICC=0.985、0.994,均P<0.05),仪器法与手工法对脑脊液标本有核细胞分类计数中单个核细胞及多个核细胞计数一致性较好(ICC=0.917、0.946,均P<0.05);仪器法与手工法对胸腹水标本中有核细胞计数及红细胞计数一致性较好(ICC=0.960、0.996,均P<0.05);仪器法与手工法对胸腹水标本有核细胞分类计数中单个核细胞、多个核细胞及间皮细胞计数一致性较好(ICC=0.894、0.937、0.758,均P<0.05)。结论Sysmex X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检测模式与手工法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其操作简单、迅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在体液细胞检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和分析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血及体液标本血培养分离各种细菌的分布趋势,评价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结果中的菌群类型和假阳性/假阴性情况。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血培养仪和细菌鉴定仪对2011年1至5月收集的2 044份血及体液标本进行培养和鉴定,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不同标本的细菌阳性检出率不同,穿刺液标本的细菌阳性检出率最高(38.10%),其次为血液标本(30.74%)。共分离出231株细菌,总阳性检出率为11.30%,均为单一菌种。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多(41.13%),其次为真菌(18.18%),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少(0.87%)。结论了解血及体液标本培养的菌群类型和分布情况,对致病菌和污染菌进行综合鉴别和分析,将有助于指导或帮助临床用药,预防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An effective, modular automated blood grouping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performs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e AG16C autogroupers and which uses readily obtainable reagents and disposables. Operating and maintenance costs are low by comparison with currently available equipment of similar capacity. The 99·2% success rate for blood grouping using this image analysis-based system compares well with the 98·3% success rate on the AG16C autogroupers. Staffing requirements are reduced and the flexible modular approach allows this Newcastle system to be used for a range of ser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grouping, antibody screening and screening for antigen donors. The ability to operate with small sample numbers without long start-up times and the relatively low capital cost makes the Newcastle system an option that could be considered by the larger hospitals as well as transfusion centre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ystem could be developed to include compatibility testing as a feature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8.
陈玉碧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6):415-415,417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检测ABO血型的准确度以及对AB0亚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能力。方法通过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POSEIDON全自动数字血型仪梯形微板法与手工试管离心法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对血型判读准确率均为100%,梯形微板法对亚型的检出率为0.022%(3/13555),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037%(5/13555);手工试管离心法对亚型的检出率为0.015%(2/13555),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为0.007(2/13555)。结论两种方法对ABO血型判读准确率均为100%,但微板法对亚型和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高于手工试管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供血者标本采用2种不同工作流程,观察交叉配血结果的一致性及所用时间,为临床工作提供最佳的工作流程。方法分别采用供血者压积红细胞标本、供血者稀释为1%悬液红细胞标本和相同的受血者标本在全自动血型仪上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试验,比较全自动血型仪交叉配血结果的一致性。分别比较供血者压积红细胞标本工作流程和供血者稀释为1%悬液红细胞标本工作流程供血者血液标本前处理,标本处理中,标本后处理,及标本全程处理所用的平均时间。结果供血者压积红细胞标本和供血者稀释为1%悬液红细胞标本全自动血型仪交叉配血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P0.05)。供血者压积红细胞标本和供血者稀释为1%悬液红细胞标本工作流程供血者血液标本标本前处理、标本处理中平均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2、t=0.562,P0.05),标本后处理和标本全程处理平均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485、t=67.053,P0.05)。结论供血者稀释为1%悬液红细胞标本工作流程,其标本后处理,标本全程处理所用的平均时间更短,更加适合标本量大的医院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
单克隆试剂导致ABO定型异常结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克隆试剂导致ABO血型鉴定的异常结果。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A(B)试剂和人源抗-A(B)血清平行检测受检者红细胞,同时用反定型试验验证。对出现ABO血型异常结果者,再用吸收放散等试验确证。结果 在常规工作中,单克隆试剂导致ABO血型鉴定结果异常者5例。最后被确定为假阴性3例,假阳性2例。结论 对病人的输血前检查,必须增加ABO反定型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