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初次手术方式:椎板间开窗间盘切除14例,半椎板切除8例,全椎板切除4例;再次手术采用后路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术。随访24例,采用JOA29分法进行术前和随访时的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中发现原手术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黏连,尤以椎板切除者为著。再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7h,术中出血平均600ml;患者再次手术前JOA评分平均11.8分,术后随访时JOA评分平均25.2分,平均改善率78.6%。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次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减压和稳定等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原位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的原因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原位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初次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8例,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2例,臭氧消融术1例;再次手术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采用Oswestry评分进行术前和随访时的评分.结果 11例全部为原手术节段间盘脱出,再次手术平均历时3.2 h,术中出血平均45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13.3 d.患者再次手术前Oswcstry评分平均52.3分,术后随访时评20.3分,72.7% 的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结论 原位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手术治疗,同时解决腰椎减压和稳定,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4 5例 ,现将我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的护理及康复锻炼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5例 ,男 2 0例 ,女 2 5例 ;年龄 34~ 6 5岁 ,腰4、5椎间盘突出者 17例 ,腰4 ,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 2 3例 ,腰5~骶1椎间盘突出者 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高血压 4例 ,合并糖尿病 3例 ,合并腰椎滑脱 5例 ,伴腰椎管狭窄 3例。手术方式 :全椎板切开减压、间盘髓核摘除术 2 5例 ,半椎板切开减压、间盘髓核摘除术 13例 ,椎板开窗减压、间盘髓核摘除术 7例。2 术后护理2 .1 病情观察 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复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自1998年10月—2004年5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对其中17例复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全椎板扩大减压彻底切除椎间盘后应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对病变节段融合和固定,防止了医源性腰椎不稳定的发生。结果随访1~6年,优1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1%。结论对于复杂的腰椎间盘突出,经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或单纯开窗摘除椎间盘,不能彻底减压,不能彻底解决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窄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手术疗效,传统全椎板减压切除椎间盘,近期疗效尚可,但医源性腰椎不稳定,常使患者病情复发,明显降低远期疗效,有相当一部分病例需要再次手术,对于复杂的腰椎间盘突出采用全椎板减压,彻底切除椎间盘后,应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对病变节段进行融合和固定,可以防止医源性腰椎不稳定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治疗这一类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潜行性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共27例。其中单节段减压10例,2节段减压17例。术后6个月~2年随访优良率100%。结论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手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充分,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后路脊柱内窥镜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术的同时进行双侧黄韧带切除,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技术特点和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8月应用后路脊柱内窥镜系统单侧后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3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53例中42例获得随访,按Nakai标准评定其疗效.结果 53例共建立71个工作通道,18例中央型钙化巨大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用双侧通道手术,每工作通道手术时间3 5~15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30~180ml,平均55m1.4 2例获3~1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疗效按Nakai标准评定,其中优28例,良2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 0.5%.结论 后路脊柱内窥镜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安全可行,扩大了脊柱内窥镜的适应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伴有腰椎不稳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6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采用全椎板减压、神经根管松解加内固定、横突间植骨术.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4年,JOA评分优良率为91.7%.结论 全椎板切除减压 横突间植骨融合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伴有腰椎不稳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内窥镜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术的同时进行双侧黄韧带切除,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技术特点和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8年8月应用后路脊柱内窥镜系统单侧后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3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53例中42例获得随访,按Nakai标准评定其疗效。结果53例共建立71个工作通道,18例中央型钙化巨大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用双侧通道手术,每工作通道手术时间35~15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30~180m1,平均55ml。42例获3~1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疗效按Nakai标准评定,其中优28例,良2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0.5%。结论后路脊柱内窥镜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安全可行,扩大了脊柱内窥镜的适应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对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METRx系统按显微内窥镜下椎问盘髓核摘除术MED方法,经椎板间隙切除黄韧带、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充分减压硬膜囊和神经根,并根据改良功能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本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112 min,平均术中出血90 ml,平均住院日10.1 d,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其中优15例,良2例,可3例.结论 显微内窥镜下手术能够充分解除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较好地保持腰椎稳定结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经椎板间隙撑开潜行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椎板间隙撑开潜行减压术,治疗组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疗效。结果 80例患者获得3~6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个月。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达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经椎板间隙撑开潜行减压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能更有效减少创伤,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1.
12.
对药事监督管理中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起药事监管管理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分析,剖析了公益诉讼的概念扣特征以及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对构建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深入思考,阐明现代司法的发展趋势及本案应立案审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14.
白花前胡提取成分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介绍国内外中药白花前胡提取成分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为研究和开发中草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文献为基础 ,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白花前胡提取成分保护心血管作用可能通过以下机制 :a .阻滞钙内流 ;b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c .促钾通道开放 ;d .调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e .抗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作用实现。结论白花前胡及其有效成分在研究和开发防治心血管疾病新药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17.
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科技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同学在计算毛细管中液面上升高度时,往往因为不能抓住模型的本质而产生错误。本文针对两种不同的模型通过对比计算方法,指出了错误产生的原因从而加以规避。  相似文献   

18.
The miotic effect of anticholinesterases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duration of their activity and to compare the relative potency of different members of this group. Female albino mice were used and the diameter of their pupils measured with the help of a monocular microscope at a magnification of × 60. After a suitable control period, readings were taken at 30 min intervals. This test was found to be superior to previous tests described for the same purpose.  相似文献   

19.
相英 《上海医药》2016,(2):26-27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治疗老年人压疮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48例压疮患者,分为半导体组和常规组各2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半导体组采用半导体激光加常规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不超过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半导体组压疮愈显率为83.33%,创面愈合时间为(12.75±5.51)d,常规组分别为54.17%和(19.63±8.6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半导体激光加常规治疗压疮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0.
In freely mobile rabbits with electrodes preliminarily implanted in the brain structures ketamine (5 mg/kg intravenously or 20 mg/kg intramuscularly) exhibited properties of GABA receptor agonist decreasing the direct excitability of the mesencephalic reticular formation and 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 and reducing their activating effect on the frontal cortex (FC) and dorsal region of the hippocamp (DH). GABA-mimetics (muscimol, baclofen, aminooxyacetic acid) as well as GABA system antagonists (bicuculline, thiosemicarbazide) attenuated ketamine action at the level of DH and especially F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