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的疗效.方法 诊断成立后即行脑脊液置换术隔日1次,共置换3~5次,每次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5~10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缓慢置换,间隔5min再放出血性脑脊液5~10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置换,再间隔5min放出血性脑脊液5~10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置换,加地塞米松5mg鞘内注射.结果 160例经置换脑脊液后头痛能迅速缓解,平均为4.6d,而对照组150例头痛缓解时间平均为13.2d,P>0.05.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的发生,置换组0例,而对照20例,置换组无脑积水的病例发生,而对照组发生脑积水25例.结论 应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是一种缓解头痛,减少脑血管痉挛、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脑脊液置换治疗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SAH 62例 (治疗组 )和原发性SAH 5 8例 (对照组 ) ,间隔 2~ 3d置换 1次 ,可置换 2~ 5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 90 3 %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 93 1%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均未见脑疝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继发性SAH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为自发性与外伤性两大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如何加速蛛网膜下腔血液的廓清,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多年来一直是神经外科学者关注的热点,近年来,脑脊液置换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多种多样,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收集我科2003—2007年期间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SAH79例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数为突然发病,最突出的症状是剧烈的局限性劈裂样头痛。药物治疗作用缓慢。我科1997年6月~2000年9月采用脑脊液(CSF)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可在短时间内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本组病例通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并发脑血管痉挛(CVS)是常见且重要并发症,同时也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1].蛛网膜下腔的积血是导致CVS发生的根本原因,尽快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是防治CVS的重要措施.自1993~2002年以来,我科开展脑脊液(CSF)置换术防治脑血管痉挛,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CSF置换术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护理观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珺 《医学信息》2009,22(3):382-382
我科于2007~2008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配合椎管内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富慧 《医学信息》2005,18(7):826-827
目的观察抑肽酶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106例脑出血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分类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出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抑肽酶7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治疗。结果脑实质出血治疗组血肿面积明显缩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组病程短,症状恢复快,并发症少,脑脊液于8-12d恢复正常,对照组病程长,症状恢复慢,并发症较多,脑脊液恢复多在2-3周。结论抑肽酶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抑肽酶可明显改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2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的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1例发生颅内再出血、脑积水和张力性颅内积气;仅发生颅内感染2例,感染率为2.8%。结论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后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可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脑水肿、脑血管痉挛、颅内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爱明  万素琴 《医学信息》2009,22(7):1380-1380
我院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2.8~1990.8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82例(全部病例均经脑脊液检查证实,但不包括脑实质出血所继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75例有完整心电图记录。现将其临床与心电图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90例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选用CSEA,选择L2~L3穿刺,到达硬膜外腔后用25 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给予0.75%布比卡因1 ml~1.3 ml加10%葡萄糖溶液0.5 ml混合液,同时硬膜外腔置管平卧,取头高脚低位.结果 麻醉效果好,肌肉松驰,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CSEA阻滞效果完善,采用小剂量局麻药对呼吸循环系统干扰轻,术后并发症少,比较适宜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规范化治疗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蛛网膜下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运用规范化治疗的方法实施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方法实施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致残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和头痛持续时间、再出血率、血性脑脊液清除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规范化治疗可以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和持续的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痉挛(CVS)是SAH后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十分复杂和难治的,本文应用钙通道阻断剂尼莫通治疗SAH后的脑血管痉挛,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58例(GCS 7-15分),经头颅CT扫描(部分为脑池积血)和腰椎穿刺(均为血性脑脊液)确诊,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28~67岁,平均43.8岁。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2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其原因复杂,疗效一直不尽人意。为探索更佳的治疗方法,现对我院1999年5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病人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迎春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2):F0003-F000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低的特点[1-2]。其病死率高主要是因为起其并发症多。我科于1999年8月至2004年11月对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在常规应用甘露醇和抗纤溶药物的同时,应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8例病人,其中男48例,女10例。年龄45~78岁,平均52岁。入选病例均按中华医学会第四界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并全部经头部CT扫描证实确诊SAH。1·2治疗方法本组所有病例均采取传统的止血、脱水降颅压、口服尼莫地平和对症支持治疗,同时行脑脊液…  相似文献   

16.
李仁仙 《医学信息》2010,23(5):1254-1255
目的 评价脑脊液置换配合鞘膜腔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2009年在本院就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0例,入院后随机分组:35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脑脊液置换配合鞘膜腔内注射给药治疗;3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脑疝、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亦未出现黄疸、末梢神经炎等药物明显副作用.结论 脑脊液置换配合鞘膜腔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不但疗效佳,而且也比较安全,可以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SAH再出血31例临床资料。结果:SAH再出血好发于第2、3周,末次腰穿术后4d-7d,且大部分病例无明显诱因。CT显示积血阳性、脑表面有凝血块或颅底池及脑室积血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结论:SAH病例某些临床特点及早期CT表现对再出血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据此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血液从破裂的血管直接进入蛛网下腔,即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ehnoid hemorrhage;SAH)外伤引起的称为外伤性SAH。而本文系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该病患者常因严重大出血、再出血或并发脑血管痉挛引起死亡。因此在急性期做好护理工作使病人安全度过该期就显得特别重要。护理体会如下: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除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外,应特别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头痛、呕吐及抽搐等情况的变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发病后1周内如不合并其它感染,可有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5℃,系吸收热。一般3~7天逐渐下降,不需药物治疗。如超过38.5℃则应注意是否有继发感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原因尚不清楚,曾经认为蛛网膜颗粒的纤维变性是脑脊液循环阻塞的原因,但未被广泛承认。本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蛛网膜颗粒的血液、炎症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通过尸检取50例成年患者的蛛网膜颗粒标本,所有的标本均经一系列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尸检时间为出血后12h~34年,15例中度至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均有不同程度脑积水,与年龄匹配的27例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对照比较,作者观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一周内血液和蛛网膜颗粒炎症的关系,发现蛛网膜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分析(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要:目的探讨CT扫描对新生儿损伤性颅内出血的检查与评价。方法分析2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脑CT表现。结果2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CT表现,共分四类:1单纯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脑CT检查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或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