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动脉的分布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由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教研室提供常规防腐固定成人尸体30具(男16,女14),尸体经腹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目镜放大倍数×10),对供应肝外胆管的主要动脉进行了逐一的解剖,并观测各支发出的部位、进入胆管的部位。结果有多条动脉营养肝外胆管,不同部位的胆管有相应的动脉供应。主要供血的动脉有胆囊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肝右动脉和门静脉后动脉。这些供血动脉在肝外胆管周围吻合形成血管吻合链,分布于胆总管的十二指肠后段、上段和肝总管段,血管吻合链的主干紧贴胆管的左缘纵向走行的动脉称为左边缘吻合动脉(3点钟动脉),紧贴胆管右缘走行的动脉称为右边缘吻合动脉(9点钟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与肝右动脉或胆囊动脉或附近其他动脉吻合形成左边缘吻合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胰十二指肠上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与胆囊动脉或肝右动脉吻合形成右边缘吻合动脉。结论深刻理解肝外胆管的血供,在胰十二肠切除术中能减少术后胆管缺血的发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动脉采血部位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头皮动脉、腋动脉、脐动脉和各部位动脉的穿刺方法。以提高动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给临床的医护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动脉及支气管动脉以外体循环动脉栓塞治疗复杂性大咯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9例复杂性大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及支气管动脉以外相关体循环动脉进行造影,了解参与病变的动脉类型和支数,并对相关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149例患者均发现除支气管动脉以外,其他体循环动脉参与咯血供血。病变范围越广、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参与咯血的动脉支数越多,病变的范围和部位不同,参与咯血的相关动脉来源有所不同。149例中即刻栓塞成功止血137例(91.9%),其余12例第2次栓塞后止血(8.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栓塞支气管动脉及支气管动脉以外相关体循环动脉治疗复杂性大咯血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双上肢肱动脉变异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上肢动脉变异类型,目前偶有个案报道,本研究就1例男性大体标本解剖时发现双上肢肱动脉变异进行报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在本例中,肱动脉于腋动脉第1段即发出肱动脉浅、深两干,二者沿着臂部及前臂部向下走行,最终分别延续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下行过程中,二者分别发出胸上动脉、胸肩峰动脉、尺侧上副动脉以及肱深动脉、肩胛下动脉、胸外侧动脉、尺侧下副动脉、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在临床实践中,已发现由于肱动脉的变异而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的事例,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变异的存在以避免治疗过程中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 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都有哪些方法? 很多动脉疾病都需要手术治疗。治疗动脉疾病常用的手术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动脉搭桥术、动脉转流术、动脉内膜剥脱术、动脉成形术、动脉切除置换术、动脉切开取栓术、静脉动脉化、大网膜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头体的动脉,为血管性老年痴呆提供形态资料。方法在50例人脑标本,用手术显微镜观察乳头体动脉来源,分支,分部,组织切片方法研究来源动脉病理改变对乳头体动脉的影响。结果乳头体依形态可分为Ⅰ、Ⅱ、Ⅲ、Ⅳ型等几种类型,动脉的主要来源为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双来源型的占38%。60~80岁老年人乳头体的来源动脉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占88%。可见异常粗大,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骨化的脑血管样本2例,致乳头体管腔狭窄阻塞。结论乳头体动脉位于后交通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边缘区,血供较差,动脉钙化可使小动脉阻塞,可能是导致老年痴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三种溶栓方法 ,即尿激酶动脉溶栓、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机械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尿激酶动脉溶栓组、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机械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组,每组25例。记录三组治疗前、后24 h、7 d的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评分和三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况及死亡状况。结果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和机械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组14 d NIHSS评分明显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与机械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的14 d NIHSS评分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动脉溶栓、选择性动脉溶栓、机械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这三种方法对于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和机械结合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Lipo-PGE1)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38例,采用Lipo-PGE1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内径和血流量。结果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经Li-po-PGE1治疗后,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内径均增加,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内径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在治疗后均增加(P<0.05或P<0.01)。38例受试者均自我感觉行走有力,有间歇性跛行的18例患者无留行走距离和最大耐受行走距离均明显增加。结论 Lipo-PGE1对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其可以扩张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内径,增加其血流量。其最主要的靶向部位在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通过扩张这些较小的肢端动脉,可有效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9.
牟明燕 《重庆医药》2009,38(14):1788-1789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肾叶间动脉及下肢足背动脉,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检测30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肾叶间动脉及下肢足背动脉(并与3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结果糖尿病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肾叶间动脉及足背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舒张期血流速度减低,阻力指数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肾叶间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流灌注不足,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快捷、准确地检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0.
供应结肠癌组织的动脉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供应结肠癌组织的动脉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方法取结肠癌患者供应癌组织的动脉(癌动脉),以供应癌周正常组织的动脉(癌周动脉)和交通事故死亡者对应部位的动脉(正常动脉)为对照,动脉切成长约1mm的动脉环,记录4种缩血管物质对动脉收缩的量效曲线。结果去甲肾上腺素(NA)引起正常动脉的最大收缩(Emax)和半最大效应浓度(pEC50)分别为97%±19%和5.94±0.17(n=5);NA收缩癌动脉的Emax和pEC50分别为74%±5%和5.54±0.21(n=5),NA收缩癌周动脉的Emax和pEC50分别为119%±11%和5.84±0.09(n=5)。NA收缩癌动脉的Emax较癌周动脉及正常动脉的Emax值降低(P<0.01,P<0.05)。内皮素-1(ET-1)强烈收缩癌周动脉,其Emax和pEC50分别为248%±34%和8.37±0.04。与癌周动脉的量效曲线比较,ET-1收缩正常动脉和癌动脉的量效曲线明显右移、压低。5-HT和S6c对正常动脉、癌动脉及癌周动脉无明显的缩血管作用。结论ET-1和NA是收缩结肠癌动脉的主要缩血管物质,癌动脉对ET-1和NA收缩血管的反应性明显低于癌周动脉和正常动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 (MSCT)在肝癌动脉供血血管显示的价值.方法 50例肝癌患者行动脉化疗栓塞术前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比.结果 50例肝癌患者中,45例肝动脉解剖正常,肝癌病灶动脉血液供应来源于正常的肝动脉;15例肝动脉解剖变异,肝癌病灶动脉血液供应来源于变异肝动脉.CT动脉造影(CTA)显示肝动脉血管解剖变异及肝癌动脉供血来源与DSA完全相同.结论 MSCT动脉造影对肝动脉血管解剖变异及肝癌动脉供血血管能较好的显示,对肝癌的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和足病防治中的多学科协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和足病的危害 下肢动脉病变是常见的外周动脉疾病,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闭塞。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更常累及股深动脉及胫前动脉等中小动脉。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倍。  相似文献   

1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系指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范围内5条动脉的分叉部即左右大脑中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的血液循环障碍,1980年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超声对逆行胫前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皮肤损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高频探头对19例行逆行胫前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皮肤损伤术中胫前动脉在踝部与腓动脉及胫后动脉的交通支动脉进行检测,测量胫前动脉主干及交通支动脉管腔内径,血流充盈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评估术前情况,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高分辨率超声可准确检测胫前动脉与腓动脉及胫后动脉的交通支动脉,检出率为100%;高分辨率超声可准确检测到交通支动脉的二维及血流动力学情况,与术中情况有较高相符合率,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分辨率超声能对逆行胫前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背皮肤损伤术中交通支动脉做出准确检测及评估。可作为胫前动脉皮瓣移植术检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解剖的男性尸体中,发现其胆囊动脉由二支动脉供血,除一支正常的胆囊动脉外,另一支动脉则与胃右动脉共干,起于十二指肠动脉,此种变异类型的胆囊动脉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此例胆囊的主要供血动脉的血管外径为1.1mm,与胃右动脉的共干长为0.5cm,该动脉起始后,即在胆总管及胆囊管右侧走行。于胆囊颈部走行于胆囊后面,直达胆囊底,全长7.9cm,而另一支胆囊动脉则在胆囊三角内由肝右动脉发出,血管外径0.6mm,起始后在胆囊颈部走行于胆囊前面,全长4.86cm.胆囊用二支动  相似文献   

16.
杨文香 《中国基层医药》2014,(11):1663-1665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线阵高频探头对102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98例健康人(对照组)常规行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测量下肢动脉(包括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斑块性质,判断管腔狭窄或闭塞程度及进行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 观察组股动脉斑块检出率22%,腘动脉斑块检出率36%,胫后动脉斑块检出率39%,胫前动脉斑块检出率38%,足背动脉斑块检出率45%;对照组股动脉斑块检出率9%,腘动脉斑块检出率7%,胫后动脉斑块检出率10%,胫前动脉斑块检出率13%,足背动脉斑块检出率16%.观察组下肢动脉斑块所致轻度狭窄31例,中度狭窄16例,重度狭窄11例,闭塞4例;对照组下肢动脉斑块所致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5例,重度狭窄3例,闭塞0例.观察组下肢动脉软斑14个,硬斑19个,混合性斑块41个;对照组下肢动脉软斑4个,硬斑8个,混合性斑块11个.观察组下肢动脉斑块检出率及狭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赵德重  李丽云 《云南医药》2000,21(4):315-316
近年来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经动脉内插管介入治疗 ,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我院 1996年 10月~1998年 12月 ,对 18例 2 2支周围动脉阻塞性疾病介入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 14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9~ 84岁 ,平均 60岁。病程 1天~ 4年。病因 :外伤所致周围动脉断裂吻合术后血栓形成 2例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 9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6例 ,风心病房颤血栓脱落 1例。2 2例阻塞动脉的分布 :股动脉 6支 ,胫前动脉 4支 ,胫后动脉 4支 ,髂外动脉 3支 ,动脉及髂总动脉各 2支 ,肱动脉 1支。临床表现 :急性动脉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56例脑梗死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并对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前循环)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后循环)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56例患者中,单纯颅外动脉、单纯颅内动脉及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分别为30.4%(17/56)、28.6%(16/56)和32.1%(18/56),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高于颅内动脉(53.1%、46.9%)。颈内动脉脑梗死组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稍高于颅外动脉(54.1%、45.9%),椎基底动脉脑梗死组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明显高于颅内动脉(61.8%、38.2%)。颈内动脉脑梗死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高于椎基底动脉脑梗死组(40.0%、18.18%),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低于椎基底动脉脑梗死组(10.0%、54.5%)。结论 DSA检查有助于明确脑梗死病因,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性栓塞在治疗臀部外伤合并动脉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臀部动脉损伤的患者进行动脉造影观察,使用弹簧圈在髂内动脉内进行栓塞止血治疗。结果造影可见臀上动脉损伤12例,臀下动脉损伤4例;15例可见明显的造影剂外溢,1例损伤动脉血栓形成。介入栓塞后动脉出血均停止,2例合并静脉出血,栓塞后出血速度降低,结扎后出血停止。2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动脉造影是诊断臀部动脉损伤的准确方法,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救止血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脑梗死组162例324条下肢动脉与对照组107例214条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下肢动脉IMT:脑梗死组股总动脉(1.10±0.26)mm,股浅动脉(0.98±0.19)mm,腘动脉(0.92±0.24)mm;对照组股总动脉(0.82±0.22)mm,股浅动脉(0.74±0.24)mm,腘动脉(0.62±0.25)mm;两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脑梗死组股总动脉233条(71.9%),股浅动脉224条(69.1%),腘动脉209条(64.5%);对照组股总动脉89条(41.6%),股浅动脉81条(37.9%),腘动脉69条(32.2%);两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常中老年人中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发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