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幽门梗阻帅××,男,28岁,农民。患溃疡病十年。近半月来胃脘痛甚,伴上腹饱胀,反胃吐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挟大量水液,吐后则痛胀减轻。因在当地医治无效而来院诊治,门诊以“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4.
5.
6.
<正> 笔者在临床上常用此方加减治呕吐,疗效满意,今择要介绍于下。尿毒症呕吐朱×,女,52岁。于1981年6月间,因患慢性肾炎,高血压、引起左心衰竭、肾功能衰竭而入院。在住院期间,经多方救治,心衰逐渐控制,血压也日趋稳定,但尿毒症状未见改善,恶心呕吐严重,给予西药治疗,未见显效。乃邀余诊治,见患者精神萎靡,面色灰白无华,舌胖嫩、苔薄水润不腻,脉弦迟缓,手足寒冷。证为肾阳式微,寒水泛滥,脾胃无制 相似文献
7.
8.
9.
旋复代赭汤始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一书,该方由旋复花、代赭石、党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余在临床凡见中焦虚弱,痰湿中阻,肝阳挟痰上扰,肺肃降失司,胃气不降,冲气上干,脏腑气血不和等所致的冲逆病证,均以此方为基础,随证化裁,用之得心应手,疗效满意。现介绍病案1则,以飨读者。 赵某某,男,48岁,工人。咳喘史16年,冬春易发,去冬以来,早晚咳喘较甚,咳嗽痰多,痰白而粘稠,胸胁满闷,动则气短,纳食不佳,神疲畏风,常自汗出。近2月大便稀,日行2~3次,伴有腹部蠕动,恶心欲吐,舌淡苔薄白舌边稍红,脉濡而细弱,腹诊冲跳应指。胸透示肺气肿,西医诊 相似文献
10.
梁××,女,64岁,门诊号:165354。82年8月7日初诊。自述吞咽梗阻半年,近月来梗阻日趋严重,饮水可入,食物不下,时有胃脘隐痛,并有痰涎从胃中上冒至口中,纳食减少,厌恶甜食,形体消瘦,口干口苦,不喜饮,脉弦滑,舌质淡红,苔薄白,舌下静脉瘀紫。吞钡透视发现:“食道中段主动脉弓下约6厘米长一段变狭窄,蠕动消失,边界不整,可见充盈缺损,其上段食道钡剂滞留,管腔扩张”。意见是:“食道中段癌”。8月18日,经四川医学院作食道镜检:“食道进到门齿下23公分处, 相似文献
11.
例1.贺××,女,43岁。1978年5月4日诊。头目眩晕3天,如乘舟车之状,伴见心悸呕吐,不思饮食,抱头踡卧,耳鸣如蝉,脉滑数,苔厚腻。证属痰湿中阻,肝阳上逆。拟降浊化痰,平肝健脾。处方:旋复花、半夏、干姜各10克,赭石24克,党参、大枣各20克,牡蛎、泽泻各30克,吴萸6克,甘草4克。服3剂后,头晕好转,视物已不旋转。再服3剂痊愈。例2.肖××,男,38岁。1983年4月就诊。患者体胖,有高血压史。近日忿怒后,突然头痛剧烈,呕吐恶心,面红,舌红苔黄,脉 相似文献
12.
旋复代赭石汤治疗眩晕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旋复代赭石汤治疗眩晕,收到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35~40岁,病程7d~3a;其中高血压眩晕12例,内耳眩晕9例,脑供血不足眩晕14例,中医辨证大多为痰浊阻滞,伴有阴虚阳亢及气虚型,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觉有眩转感,不能站立,如坐车船或目眩,或景物旋转,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伴有耳鸣,恶心呕吐等症,可有反复发作史。 2 治疗方法 旋复代赭石汤组成:旋复花15g,代赭石30g,半夏10g,生姜25g,人参15g,炙甘草10g,大枣12枚。加… 相似文献
13.
孙丽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23):120-121
目的:临床应用旋复代赭石汤辨证施治。方法:经临床辨证分析后运用旋复代赭石汤随症加减水煎,给予患者每日二次温服。结果:以下诸证患者服药后均痊愈。结论:旋复代赭石汤在临床上的应用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林某,男,57天.于1992年11月8日生,14天后出现呕吐,发烧,咳嗽,治疗一月未愈,县人民医院收住治疗,诊为“新生儿幽门痉挛”.输液(药名不详)治疗两天,病仍不解,送我院就诊,门诊以“新生儿幽门痉挛”收入我科住院,查血常规:MBC8.9×109/L,DC:N.68%,L.33%,Hb7.2g/L,其母代诉:呕吐42天,凡喂乳、开水等即吐,形体枯瘦,精神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四逆散”由柴胡、杭芍、枳实、炙甘草四药组成。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所致之心下痞满、噫气不除、胃反呕吐等症。旋复代赭石汤四逆散旋复代赭石汤两方合用,增强肝的升发、疏泄;脾的升清及运化,胃气得以和降。四逆散加旋复代赭石汤治疗气机不畅、肝郁脾虚、肝脾不和而致的崩漏,脾失健运、神经官能症及更年期综合症等诸多病症疗效较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旋复代赭石汤治疗术后呃逆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腹部术后呃逆 (膈肌痉挛 ) ,中医学称为胃气上逆证 ,是一种常见并发症 ,给病人带来一定痛苦 ,甚至影响进食及创口的愈合。 笔者 1 0余年来共收治数百例上腹部手术病人 ,术后有 2 0例病人出现呃逆。其中男性 1 3例 ,女性 7例 ;年龄最大者 6 0岁 ,最小者 3 5岁 ;胃大部切除术 1 0例 ,全胃切除 5例 ,胆囊切除 3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 2例。1 临床资料 凡术后病人 ,能排除因器质性疾病所致呃逆者 ,且经其他方法如针刺、按压眼球、高浓度CO2吸入 ,阿托品类注射等治疗无效者均可采用。2 治疗方法 中医学认为 :脾胃虚弱、痰浊内阻、胃…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