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舒血宁注射液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对照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两组均每日输注1次,14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临总有效率为87%,治疗组总有效率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450mg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20m l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其余治疗相同,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结果两组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7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每次20 mL,1次/天,连用14 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hsCRP浓度变化及疗效.另选23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在治疗后2 d、7 d、15 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和总有效率治疗后较对照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早期对脑梗死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可减轻缺血脑细胞的损害,有利于病情恢复.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可能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有关.  相似文献   

5.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应用红花黄色素,对照组50例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质量指数、血小板聚集率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质量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结论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舒血宁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35例)和对照组(血栓通注射液治疗33例)。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提示舒血宁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应用对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一般治疗+舒血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保护脑细胞,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8.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治疗组)和复方丹参组(对照组),两组均连续用药14 d.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4.53分±11.12分 vs 27.67分±7.35分,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降低血黏度、抗凝、促纤溶作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3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给予生脉注射液与纳络酮治疗(治疗组),并同时对36例病人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结合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10.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的保护和抗自由基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用抛币法随机分为舒血宁治疗组和维脑路通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的变化.结果舒血宁组在治疗14 d后NO、ET、MDA的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和ADL评分下降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清除自由基,改善脑血液循环,减轻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舒血宁组应用生理盐水300mL 舒血宁20mL静滴,1次/d共15d;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300mL 维脑路通0·4g静滴,1次/d共15d。2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取静脉血4mL测定血浆LPA和PA水平,并应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功能转归评价。结果:舒血宁组治疗15d后血浆LPA和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ESS评分显著改善(P<0·001)。与对照组相比,舒血宁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舒血宁能够抑制LPA和PA释放,降低血浆LPA和PA水平,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1例采用由手术、中药、针刺、西医和高压氧5大措施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病人于治疗后观察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病人治疗10d和大于20d的清醒率分别为37.25%和92.16%,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30d和90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90d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清醒率,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严重致残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 《内科》2007,2(1):24-26
目的评价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方法将90例进展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常规治疗基本相同。治疗组加用舒血宁,脑苷肌肽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8h、治疗2周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和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N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8h、治疗2周有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早期应用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疏血通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选择63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速碧林注射液治疗,两组内科常规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90.32%(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与速碧林注射液有同等的临床疗效,能促进肢体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减轻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降纤酶、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内分泌激素(ACTH、ET、CORT、TXB2、PBI2)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24例),予降纤酶、舒血宁注射液分别行颈动脉灌注(治疗组)和静脉输注(对照组),治疗组降纤酶总量为对照组的一半;治疗前后分别测试血ACTH、ET、CORT、TXB2、PBI2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ACTH、ET、CORT、TXB2、PBI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上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纤酶、舒血宁注射液可降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并可能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颈动脉灌注使用较小剂量降纤酶的药效与静脉给予较大剂量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输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及凝血指标(APTT、PT)、纤溶指标(t-PA、PAI-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升高,APTT、PT延长,血浆t-PA含量及活性明显升高,PAI-1含量及活性下降.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抗凝、促纤溶作用,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均治疗2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52/56),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的损伤,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血清TNF-α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的关系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2次/d),连用14 d.分别检测两组脑梗死后1、5、14 d血清TNF-α水平,并在相应时间点行NIHSS评分.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组,检测其清晨空腹血清TNF-α水平.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NIHSS评分在梗死后1d开始升高,5d时达高峰,14 d时明显降低,两组急性梗死后14 d血清TNF-α水平、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两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水平、NIHSS评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NIHSS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 =0.662,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血清TNF-α水平明显增高,且与NIHSS评分密切相关;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抑制血清TNF-α水平而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凝血酶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2例脑出血病人发病后24h、第7天和第14天血浆内NSE和凝血酶含量,并对二者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组织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NSE和凝血酶在发病后24h内、第7天、第14天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值(P〈0.01);第7天升高最明显。二者的含量变化具有正相关性(r=0.643,P〈0.01),尤其是以发病后24h和第7天更为明显(r=0.533。P〈0.001)。第14天时NSE、凝血酶含量与脑水肿体积呈明显的正相关(r=0,275,0.306,P〈0.01)。NSE、凝血酶含量与病后24h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第7天和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正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脑出血病人血浆内NSE含量的变化可反映凝血酶所致的脑组织水肿的情况;动态监测NSE、凝血酶含量可以作为判断脑组织水肿和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2007年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发病1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47例。A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d)和降纤酶(首剂量为15U,以后隔日5U,共4次,均加入生理盐液250mL,2~3h内静脉滴注);B组仅使用降纤酶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量表(E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APACHEⅡ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结果在治疗后14d,两组患者的ESS、ADL、A-PACHEⅡ和CRP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A组的各项指标优于B组;A组有效率(67.4%)高于B组(40.4%)(P<0.05);两组的3个月病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颅内出血发生,少数患者发生颅外出血,两组没有显著差异,所有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用降纤酶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